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5
1
作者 LUO Hao HE Wengui +1 位作者 YUAN Daoyang SHAO Yanxi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61-574,共14页
The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as determined by the dated offset of river risers or gull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ft-lateral fault slip rate is 2.82... The slip rate of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as determined by the dated offset of river risers or gulli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ft-lateral fault slip rate is 2.82± 0.20 mm/a at Dazangdele site, 2.00 ± 0.24 mm/a at Shibandun site, and 0.50± 0.36 and 2.80±0.33 mm/a at two sites in Zhazihu. The ideal average slip rate of the whole fault is 2.81 ± 0.32 mm/a. The lower slip rate confirms part of the displacement of Altyn Tagh fault was transformed into an uplifting of the strap mountains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Qilian Mountains, whereas another part transformed into sinistral displacement of Haiyuan fault.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 slip of large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transforms into crust thickening at the tip of the fault without large-scale propagation to the outer parts of the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 rate strike-slip fault Yema river-Daxue Mountain fault Altyn Tagh fault Qilian ranges
下载PDF
Revisiting Late Quaternary Slip-rate along the Maqu Segment of the Eastern Kunlun Fault, Northeast Tibet 被引量:7
2
作者 LI Jian ZHANG Yueqiao +3 位作者 LI Hailong XIONG Jinhong LI Jianhua WU Tair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86-502,共17页
The Late Quaternary slip rate along the Maqu segment of the eastern Kunlun Fault was estim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terpretation, field observations and differential Global P... The Late Quaternary slip rate along the Maqu segment of the eastern Kunlun Fault was estima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terpretation, field observations and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measurements of offset river terraces, and 14 C dating of snail shells collected from offset ri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ft-slip rate along the segment is 3–5 mm/a, and that the vertical slip rate is 0.3–0.5 mm/a.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lips on the segment remain consistent over a distance of ~100 km. It means that no slip gradient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occurred along the Maqu segment, and which thus might behave as an independent seismogenic fault. Judging from multiple relationships among young terrace offsets, we infer that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produced by a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Ms7.0–7.5 on the Maqu fault could generate a horizontal slip of 4.5–5 m and a vertical slip of 0.45–0.5 m, with a corresponding ratio(Dh/Dv) of about 9. Two surface rupture events must have occurred over the past 3300 years, the latest one possibly between 1485 cal BP and 1730 cal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Kunlun fault Maqu fault Late Quaternary slip-rate offset terraces paleo-seismicity
下载PDF
基于GNSS的红河断裂中段现今变形特征
3
作者 黄勇 孟国杰 +1 位作者 吴伟伟 程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采用红河断裂带中段加密布设的GNSS连续站观测资料以及前人发布的速度场结果,获取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根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分布建立研究区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GNSS速度场为约束,获得红河断裂... 采用红河断裂带中段加密布设的GNSS连续站观测资料以及前人发布的速度场结果,获取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根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分布建立研究区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GNSS速度场为约束,获得红河断裂带中段不同段落的现今滑动速率和区域应变率场。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弥渡-元江段右旋走滑速率为1.2±0.6 mm/a,挤压速率为0.6±0.5 mm/a;红河断裂带元江-元阳段右旋走滑速率为1.8±0.7 mm/a,挤压速率为1.5±0.6 mm/a。应变率结果显示,红河断裂带中段及邻区以剪切变形为主,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位于小江断裂带附近,最大幅度约为62×10^(-9)/a,红河断裂剪切变形相对较弱;面应变率显示,红河断裂元江-元阳段挤压变形较为显著,挤压应变率值约为10×10^(-9)/a,该段落处于强闭锁状态,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中段 GNSS速度场 有限元模拟 断层滑动速率 应变率场
下载PDF
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被引量:116
4
作者 马保起 苏刚 +1 位作者 侯治华 舒赛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 用岷江都江堰—汶川段晚第四纪阶地面的变形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滑动速率。岷江及其支流发育3级晚第四纪河流阶地,阶地面的年龄分别约为10,20,50kaBP。阶地纵剖面在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处有明显的垂直变形。断裂活动具有间歇性特点,晚第四纪以来有过3期活动,其起始时间分别为50,20,10kaBP。依据各级阶地面年龄和变形量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晚第四纪逆冲滑动速率分别为0.5,0.6~0.3,0.2mm/a;据阶地走滑位错估算的茂汶-汶川断裂和北川-映秀断裂的晚第四纪右旋走滑速率均约为1mm/a。现代河床之下发育很厚的河流堆积物表明,龙门山的构造抬升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估算 岷江 中段 河流阶地 垂直变形 断裂活动 起始时间 走滑速率 构造抬升 变形量 地面 都江堰 纵剖面 间歇性 堆积物 发育 年龄 逆冲
下载PDF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全新世滑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春峰 贺群禄 赵国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6-687,共12页
文中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的实际野外测量,获得了该段上的1组断裂位错实测数据和14C及TL测年样品。通过室内分析研究,发现大体以阿尼玛卿山玛积主峰为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可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2个在... 文中通过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的实际野外测量,获得了该段上的1组断裂位错实测数据和14C及TL测年样品。通过室内分析研究,发现大体以阿尼玛卿山玛积主峰为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托索湖至玛曲段可再分为花石峡段和玛沁段2个在几何上不连续的段落,花石峡段的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115±11)mm/a明显高于玛沁段(70±06)mm/a。此外,由于断裂而引起的断裂两侧的差异垂直隆升速率,花石峡段自4kaBP以来约为(21±03)mm/a,玛沁段自10kaBP以来约为055mm/a。这种差异垂直隆升速率的明显变化,一方面反映了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不同段落上活动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活动断裂带 全新世滑动速率 断错地貌 河流阶地 断层位错
下载PDF
河流阶地演化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 被引量:71
6
作者 张培震 李传友 毛凤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57,共14页
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原理上,断裂滑动速率可以用总位移量除以其累积时间而获得,但准... 断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活动构造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和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还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原理上,断裂滑动速率可以用总位移量除以其累积时间而获得,但准确地确定断裂滑动速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方法和研究者测定的同一条断裂的滑动速率可以相差3倍。文中通过对河流基座阶地演化及其对走滑断裂错动响应过程的分析发现,当一条山前河流切入河漫滩使其废弃形成阶地后,断裂的走滑位移使得河流两侧的阶地陡坎都遭到错动,其中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入河道而遭到河流的侵蚀,另一侧的下游阶地陡坎被错离河道,受到河流上游右侧地貌的保护而免遭侵蚀。因此,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的位移在上阶地形成时就开始积累,阶地面的暴露年龄相当于位移累积的起始年代。另外,被错离河道一侧的阶地陡坎在下阶地停止侧蚀(可能同时开始接受沉积)时就开始累积位移,下阶地的初始沉积年代也代表阶地陡坎位移开始累积的时间。当然,如果能够获得被位移阶地陡坎的上下阶地年龄,就更能够把滑动速率限定在可靠的范围之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3种利用河流阶地确定走滑断裂滑动速率的方法:第一是利用上下阶地年龄限定;第二是利用上阶地废弃年代限定错离河道一侧陡坎位移的起始年龄;第三是利用下阶地初始沉积年龄限定错离河道一侧陡坎位移的起始年龄。文中还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研究海原断裂和阿尔金断裂的全新世滑动速率,获得的滑动速率与百万年尺度的长期平均滑动速率、百年尺度的近期滑动速率和10年尺度的现今滑动速率一致,也与其它地质、地貌学方法独立获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滑动速率 河流阶地演化 阶地废弃年龄 阶地沉积年龄
下载PDF
甘肃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兴旺 袁道阳 +1 位作者 邵延秀 吴赵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11-119,共9页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甘肃东南部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活动性明显强于东段;中段线性特征明显,可见清晰的断崖,不同期次的阶地之上都...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甘肃东南部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东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活动性明显强于东段;中段线性特征明显,可见清晰的断崖,不同期次的阶地之上都有断层陡坎发育,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明显活动,最新活动的离逝时间为1 300年左右,属于全新世活动断裂;东段活动性明显减弱,没有发现断错全新世地层的证据,在地貌上多表现为线性沟谷,属于晚更新世断裂。根据对断错阶地的测量和年代测试,迭部—白龙江南支断裂中段左旋滑动速率为每年(1.3±0.1)mm,垂直滑动速率为每年(0.39±0.0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晚第四纪 滑动速率 阶地 全新世 迭部-白龙江断裂 甘肃
下载PDF
祁连山北缘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兴旺 袁道阳 +1 位作者 郑文俊 曹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61,共11页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发育于祁连山北缘中段河西走廊南缘的一条重要的块体边界断裂,总体走向北西西,长约110 km。该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也是1609年红崖堡7 1/4级地震的发震断裂。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陡坎、断层崖...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是发育于祁连山北缘中段河西走廊南缘的一条重要的块体边界断裂,总体走向北西西,长约110 km。该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也是1609年红崖堡7 1/4级地震的发震断裂。断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陡坎、断层崖以及冲沟和阶地左旋等断错地貌。我们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选择典型断错地貌进行大比例尺差分GPS测量,结合所获相应地貌面的年代数据,得到该断裂晚第四纪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61±0.28)mm/a,水平滑动速率为(1.27±0.58)mm/a,其结果与相邻断裂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洞庙—红崖子断裂 河流阶地 滑动速率
下载PDF
钻探揭示的黄河断裂北段活动性和滑动速率 被引量:24
9
作者 雷启云 柴炽章 +5 位作者 郑文俊 杜鹏 谢晓峰 王银 崔瑾 孟广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4-477,共14页
黄河断裂是银川盆地内展布最长、切割最深的一条深大断裂,也是银川盆地的东边界。由于其北段呈隐伏状,因此,该段的活动性和滑动速率长期未知,影响了对盆地演化和地震危险性的认识。文中选择具有石油地震勘探基础的陶乐镇为研究场点,以... 黄河断裂是银川盆地内展布最长、切割最深的一条深大断裂,也是银川盆地的东边界。由于其北段呈隐伏状,因此,该段的活动性和滑动速率长期未知,影响了对盆地演化和地震危险性的认识。文中选择具有石油地震勘探基础的陶乐镇为研究场点,以人工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为依据,在黄河断裂北段布设了一排钻孔联合剖面,并对标志层进行年代测试,获得了断裂的活动时代和滑动速率。结果表明,黄河断裂北段在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有过活动,在(28.16±0.12)ka BP以来的累积位移为0.96m,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04mm/a,该值明显低于南段灵武断层(0.24mm/a);尽管向下切割了莫霍面,黄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和发震能力均要低于切割相对浅的贺兰山东麓断裂;黄河断裂可能在新生代之前已经强烈活动并深切莫霍面,新生代以来,银川盆地的构造活动迁移分解到以贺兰山东麓断裂为主的多条断裂之上,地壳双层伸展模型可解释银川盆地现今深浅部构造活动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断裂 钻探 滑动速率 银川盆地
下载PDF
甘肃张掖黑河口断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有利 李保俊 杨景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51-357,共7页
黑河口断层位于张掖西南约30km,是一条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逆断层。黑河沿岸的一个天然剖面上见断层面向南西陡倾,奥陶系向北东逆冲于晚更新世河流砾石层之上,垂直断距17m。断层活动在黑河阶地上形成了一个断层陡坎。年龄约... 黑河口断层位于张掖西南约30km,是一条走向北西,倾向南西的逆断层。黑河沿岸的一个天然剖面上见断层面向南西陡倾,奥陶系向北东逆冲于晚更新世河流砾石层之上,垂直断距17m。断层活动在黑河阶地上形成了一个断层陡坎。年龄约为5kaB.P.的阶地被垂直错断2m,年龄约为10kaB.P.的阶地被垂直错断4m,年龄约为13kaB.P.的阶地被垂直错断9m。这些错距及断层附近的沉积物反映断层至少有3次活动,每次活动的垂直位移为2~5m,活动时间间隔为3~5ka,平均活动速率为1.67~0.4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地位错 活动周期 晚更新世 断层活动 甘肃
下载PDF
秦岭南缘青川断裂新生代变形特征及其走滑运动学转换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建 张岳桥 +2 位作者 熊金红 吴泰然 李海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南部边界断层,新生代以来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场效应,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复活,调节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向东扩展。本文基于错断地貌测量与断裂带脆性变形的野外调查,建立了该断裂新生代2期走滑运动历史,并... 青川断裂作为秦岭构造带南部边界断层,新生代以来受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产生的远场效应,发生了强烈的走滑复活,调节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向东扩展。本文基于错断地貌测量与断裂带脆性变形的野外调查,建立了该断裂新生代2期走滑运动历史,并讨论了走滑运动学转换的大地构造意义。沿断裂带河流水系偏移地貌分析发现,主要河流的Ⅳ级支流沿断裂发生一致的右旋偏移,指示断裂右旋位错量在200~800 m;河流阶地的右旋位错量在49~62 m。野外调查发现,青川断裂发育5~100 m宽的断裂破裂带,主要由断层泥、磨砾岩、断层透镜体等组成,S-C组构发育,磨砾石旋转定向排列。断裂破碎带运动学指向记录了青川断裂2期脆性走滑变形:早期为左旋走滑活动、晚期为右旋走滑活动。结合断裂带东端汉中盆地地层时代和秦岭山地隆升时代,我们推断晚期右旋走滑运动主要发生在上新世以来,调节了碧口地块的向东挤出;而早期左旋走滑运动则很可能是对古近纪晚期青藏高原隆升和扩展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川断裂 水系偏移 阶地位错 断裂破碎带 脆性变形 运动学转换
下载PDF
滇西南地区澜沧断裂全新世滑动速率与走滑起始时间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兴旺 袁道阳 +2 位作者 张波 何文贵 方良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3-422,共10页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填图,获得滇西南地区澜沧断裂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性参数,澜沧断裂属于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断裂带的东南段,北起耿马县联合村,向南东经澜沧县哈卜吗、战马坡、大塘子至澜沧县城东南,总体走向NNW,长度约... 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填图,获得滇西南地区澜沧断裂的基本特征和活动性参数,澜沧断裂属于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断裂带的东南段,北起耿马县联合村,向南东经澜沧县哈卜吗、战马坡、大塘子至澜沧县城东南,总体走向NNW,长度约85 km.该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右旋走滑断裂,兼具倾滑分量,沿断裂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主要表现为断层陡崖、冲沟右旋、断层陡坎、断层沟槽、断层垭口和断陷凹坑等.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选择典型断错地貌进行差分GPS测量,结合所获相应地貌面的年代数据,得到该断裂全新世以来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4.2±2.3)mm/a,其结果与现今GPS观测所得速率相当,反映了该断裂长期以来滑动速率的稳定性.同时根据岩体的最大位错量4.6-4.8 km,估算断裂开始右旋走滑的时代为距今约1.1 Ma,即早更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断裂 河流阶地 滑动速率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耀辉 李金平 王刘伟 《测绘工程》 CSCD 2015年第8期20-22 26,共4页
利用1999~2013年青藏高原东南缘的GPS速度场观测数据,采用DEFNODE程序反演红河断裂带走滑速率、三维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中、南段右旋走滑速率分别约为(5.9±1.2)mm/a,(4.8±0.6)mm/a和(4.3... 利用1999~2013年青藏高原东南缘的GPS速度场观测数据,采用DEFNODE程序反演红河断裂带走滑速率、三维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中、南段右旋走滑速率分别约为(5.9±1.2)mm/a,(4.8±0.6)mm/a和(4.3±0.4)mm/a,在地表以下6km的闭锁程度分别为0.43,0.22和0.25,其滑动亏损速率分别为3.3mm/a,2.6mm/a和2.3mm/a,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应变积累程度都比较低,与近年来红河断裂带整体活动微弱的现状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GPS 断层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 走滑速率
下载PDF
西准噶尔冬别列克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阶地位错与滑动速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远 李帅 +1 位作者 黄帅堂 贾海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3-820,共18页
冬别列克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位于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关键位置,该断裂总长120km,走向NE。晚第四纪以来,冬别列克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断裂沿线各级地貌面发生了明显的左旋位错,在塔城盆地东侧形成线性连续且笔直的陡坎地貌。文中利用... 冬别列克断裂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位于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关键位置,该断裂总长120km,走向NE。晚第四纪以来,冬别列克断裂的持续活动使得断裂沿线各级地貌面发生了明显的左旋位错,在塔城盆地东侧形成线性连续且笔直的陡坎地貌。文中利用高精度无人机和差分GPS对阿合别斗河多级阶地的左旋位错量进行了面状航拍、测量,建立了分辨率高达0.1m的数字地形数据,发现T5-T2阶地陡坎的最大左旋位错量依次为30.7m、12.0m和8.7m。通过光释光测年方法得到了各级阶地(T5-T1)的年龄,进而得出冬别列克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左旋滑动速率为0.7~0.94mm/a,结合阶地侧向侵蚀特征,分析认为T4、T2阶地的滑动速率更加接近真实值(0.91±0.18)mm/a。结合西准噶尔的其它2条大型走滑断裂(达尔布特断裂和托里断裂)的滑动速率,并对比西准噶尔地区的GPS速率,认为该地区NE向的走滑运动以冬别列克断裂为主,吸收大量剩余变形,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左旋滑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冬别列克断裂 阶地位错 滑动速率
下载PDF
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小龙 袁道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8,共6页
在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北侧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60km的逆断裂带,属于本区NNW-NWW向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系内的一条次级挤压构造。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挤压逆冲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1... 在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北侧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60km的逆断裂带,属于本区NNW-NWW向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系内的一条次级挤压构造。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挤压逆冲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27mm/a。探槽剖面确定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其年代分别为距今约32.7±1.45ka、15.54±1.32ka和3.2±0.33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巴音郭勒河活动断裂 新活动 滑动速率 古地震
下载PDF
基于GPS资料研究红河断裂带现今闭锁程度与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宁 康帅 朱良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0-705,共6页
基于2009~2015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红河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特征,并结合小震精定位结果分析该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结果表明,GPS水平观测值与模型值的拟合结果较好,小震分布与闭... 基于2009~2015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红河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特征,并结合小震精定位结果分析该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结果表明,GPS水平观测值与模型值的拟合结果较好,小震分布与闭锁程度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红河断裂的中段北部(南涧-墨江)基本完全闭锁,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也相对较大,该段落具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红河断裂带其余段落闭锁程度较弱,尤其是断裂带的南段,在2~5km深度处基本由闭锁状态转化为蠕滑状态,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也相应很小,该段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DEFNODE负位错反演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速率 小震活动
下载PDF
东大河阶地陡坎对民乐-大马营断裂垂直滑动速率的指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惊昊 李有利 +3 位作者 胡秀 辛伟林 熊建国 钟岳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6-1266,共11页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位于祁连山北缘与走廊盆地群的交界处,其中民乐-大马营断裂位于冲断带的东段民乐盆地和武威盆地之中,是民乐盆地南缘断裂。东大河由北至南横穿民乐-大马营断裂东段。其上游的支流横穿断层,其中的斜河发育了形态完整的阶...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位于祁连山北缘与走廊盆地群的交界处,其中民乐-大马营断裂位于冲断带的东段民乐盆地和武威盆地之中,是民乐盆地南缘断裂。东大河由北至南横穿民乐-大马营断裂东段。其上游的支流横穿断层,其中的斜河发育了形态完整的阶地(T1—T6),被断层错断并在各级阶地上形成了形迹明显的断层陡坎。各级阶地上的陡坎走向近EW,并且由老至新高度依次降低,反映了断层位移量的累积。为了获得陡坎的横剖面,利用无人机对被错断的阶地实施了0.52km2范围内的扫描,生成了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并利用它提取了各级阶地的横剖面形态。根据Thompson等(2002)的模式对各级阶地的上、下盘面分别进行线性拟合,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得到T6—T3的位错量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26~15.67m、9.74~10.13m、5.86~7.35m和5.03~5.60m。为了得到河流阶地的年代数据,在各级阶地的河流相砾石层顶部进行14C采样,此位置的14C年龄代表了阶地离开水面的年龄。获得T6—T2的年龄(Cal BP)分别为(16 405±210)a、(11 197±45)a、(5 697.5±52.5)a、(4 470.5±54.5)a和(3 137.5±77.5)a。利用各级阶地上陡坎的位错量和年代数据,对民乐-大马营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线性拟合的结果为(0.91±0.09)mm/a,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为人口稠密的民乐和永昌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大马营断裂 东大河阶地 断层陡坎 垂直滑动速率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的红河断裂带现今分段及闭锁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君毅 许才军 +2 位作者 温扬茂 臧建飞 肖卓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0-1254,共15页
红河断裂带是川滇地区重要的活动边界断裂之一,了解红河断裂带不同段落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川滇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运动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2018年红河断裂带加密的GPS站点,结合1999—2016年中国大陆GPS速度场数据,获取... 红河断裂带是川滇地区重要的活动边界断裂之一,了解红河断裂带不同段落的活动特性对理解川滇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运动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4—2018年红河断裂带加密的GPS站点,结合1999—2016年中国大陆GPS速度场数据,获取了红河断裂带附近的现今GPS速度场.本文首先采用F检验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块体:华南块体、大凉山块体、川西北块体、滇中块体和滇西南块体;再通过GPS速度场的剖面投影分析,将红河断裂带分为三个段落:北段由洱源至弥渡、中段由弥渡至元江、南段由元江至元阳.在此基础上,本文顾及红河断裂带近场的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无量山断裂带和楚雄—建水断裂带的影响,采用三维弹性块体模型和负位错理论,反演得到了红河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的滑动速率、震间闭锁程度,并分别对建模断裂带进行了模型分辨率检测.结果表明:(1)红河断裂带北段地表以下16 km深度为完全闭锁状态,中段地表以下8 km深度为完全闭锁状态,南段闭锁程度显著弱于北段、中段;红河断裂带北段仍然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2)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可能不再独立的作为滇中块体的西南边界,而是与两侧的无量山断裂带和楚雄—建水断裂带一起承担了块体边界的作用,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南段;(3)红河断裂带南段位于滇中块体到华南块体的转换区内,运动性质发生了转变,由中段、北段的右旋走滑运动变为左旋走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分段 断层闭锁特征 滑动速率 模型分辨率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不同构造区段的现今滑动速率与应变积累状况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云梅 李金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6,共8页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1999年—2015年GPS观测数据,基于块体模型与弹性半空间下的螺旋位错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利用插值均匀网格法计算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及周边地区应变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红河断裂...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1999年—2015年GPS观测数据,基于块体模型与弹性半空间下的螺旋位错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的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利用插值均匀网格法计算红河断裂带不同区段及周边地区应变积累状况。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段右旋走滑速率为4.76±0.78mm×a^(-1),闭锁深度约为10.9km;中段右旋走滑速率为3.24±0.56mm×a^(-1),闭锁深度约为11.5km;南段右旋走滑速率为2.83±0.34mm×a^(-1),闭锁深度约为12.6km。红河断裂带北段与中段拉张应变特征明显,南段挤压应变特征明显,北段拉张应变值为(20~40)×10^(-9)×a^(-1),南段挤压应变值为(30~50)×10^(-9)×a^(-1),中段最大剪应变积累较弱,量值为(0~30)×10^(-9)×a^(-1),北段、南段最大剪应变积累较强,量值为(40~80)×10^(-9)×a^(-1)。北段和南段元阳地区出现最大剪应变高值区,地震危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GPS 应变积累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利用重复微震估算红河断裂带北段深部滑动速率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庆山 李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8-491,共14页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9-2015年的波形资料,通过识别在断层同一位置发生的重复微震来估算红河断裂带北段不同孕震深度的断层滑动速率.针对研究区台站分布稀疏的客观情况,采用基于子采样条件下S-P相对到时差约束地震相对位置,从而确保...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9-2015年的波形资料,通过识别在断层同一位置发生的重复微震来估算红河断裂带北段不同孕震深度的断层滑动速率.针对研究区台站分布稀疏的客观情况,采用基于子采样条件下S-P相对到时差约束地震相对位置,从而确保震源位置一致性的方法,在红河断裂带北段及其附近区域识别出23组重复微震,其复发间隔变化明显.重复微震的时空变化初步分析表明,研究区频繁的背景地震活动和相邻较近的重复微震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对重复微震的复发间隔产生影响.利用重复微震的震级和复发间隔,估算得到红河断裂带北段6.0~13.4km孕震深处的滑动速率为2.3~10.0mm·a-1,显示不同孕震深度的滑动速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北段 重复微震 深部滑动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