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文人书画扇面纸张病害成因及表面涂布工艺分析——以四川博物院藏11幅扇面文物为例
1
作者 黄怡凡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5,共13页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符,反映了明清扇面等级及工艺演变过程:泥金扇面→其他加工涂布扇面(洒金、瓷青等)→矾扇(仅涂布疏水层)→粉连纸扇面。扇面文物病害主要为扇叶折痕断裂和填料层病害,病害程度受扇面厚度、涂布材料及工艺影响。扇面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因此润墨性较差,金面扇面普遍较素面扇面润墨性较差,写印色料不易附着;通过XRF和SEM-EDS分析,扇面填料材料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硅酸盐类化合物,不易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可有效提高扇面防虫防霉能力,但受黏合剂影响较大——黏合剂老化失胶会导致填料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龟裂、空鼓、粉化、起翘等病害;金面扇面的“金”成分主要为金银合金,不同金银配比及泥金、洒金、贴金三种不同的加工形式,会让其产生不同的金属色彩和光泽,因此修复过程中很难通过传统颜料调配的方法减少色差。扇面工艺特性及病害不同于普通纸质书画,因此使用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艺难以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扇面书画 病害 材料 加工工艺 保护修复技术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佳人纨扇图式的风尚
2
作者 黄友清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仕女纨扇历来是诗人和画家热衷表现的对象,佳人纨扇图式已成为古典绘画的审美范式,尤以明代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为代表。佳人纨扇图式破除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配模式,其演化脉络清晰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才女文化的流行和男性审美观、... 仕女纨扇历来是诗人和画家热衷表现的对象,佳人纨扇图式已成为古典绘画的审美范式,尤以明代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为代表。佳人纨扇图式破除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配模式,其演化脉络清晰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才女文化的流行和男性审美观、择偶观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唐寅 《秋风纨扇图》 佳人 纨扇 审美变迁 才女文化
下载PDF
《桃花扇》中意境阔大的“渔樵话”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玫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46-49,共4页
明清戏曲中,"渔樵耕牧"形象及"渔樵话"已形成了一种内容相对固定的特殊意象。"渔樵耕牧"不是描写真实的渔夫、樵夫、农民及牧人的生活,而是表现一种散淡闲适、超然物外的情致。"渔樵耕牧"实际... 明清戏曲中,"渔樵耕牧"形象及"渔樵话"已形成了一种内容相对固定的特殊意象。"渔樵耕牧"不是描写真实的渔夫、樵夫、农民及牧人的生活,而是表现一种散淡闲适、超然物外的情致。"渔樵耕牧"实际是中国古代文士心目中的一种特殊景象,是古代文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人生境界——自由超脱、潇洒不羁、与世无争、自得其乐。一般"渔樵话"的关注点都是个人命运的得失,实际上是"文人话",是古代文士们思考权衡人生得失取舍的"心语"。孔尚任的《桃花扇》以"渔樵话"结束全剧,其立足点及精神境界全然不同:它没有对渔樵们散淡生活的夸赞,也不是对过往英雄业绩的"笑谈",而是抒发对历史命运的感悟。这番"渔樵话"不仅使《桃花扇》这部写实的历史剧有了言犹未尽的"余韵",同时,也使这部剧作所描述的历史、所表达的历史观念,有了一种理性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明清戏曲 渔樵话 历史剧
下载PDF
明代的文人趣味和日本工艺美术品——以倭扇为例
4
作者 李志梅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明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人物往来之频繁,通过官方和走私贸易涌入中国的日本物品极其丰富多彩,其中工艺品倭扇占据重要地位,以致一时成为明代文人的趣味之一。当时宁波、杭州、南京、苏州、徽州、四川等地都竞相仿制倭扇。倭扇是折扇的雏形,... 明代中日两国之间的人物往来之频繁,通过官方和走私贸易涌入中国的日本物品极其丰富多彩,其中工艺品倭扇占据重要地位,以致一时成为明代文人的趣味之一。当时宁波、杭州、南京、苏州、徽州、四川等地都竞相仿制倭扇。倭扇是折扇的雏形,虽始于日本,然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一具有国际性的文化产物不仅对东亚的朝鲜和琉球等国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惠及至东南亚的安南(越南)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扇 折扇 明代文人趣味 日本工艺美术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科举制的商品属性分析——以“范进中举”为例
5
作者 汪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2-48,共7页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层与知识阶层之间交易福利与顺从、权力与拥护的政制设计,提供了统治阶层购买忠诚、知识阶层收获待遇的交换场域,因此,商品属性是其固有属性之一。在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明清小说中,科举制的商品属性的生成前提、盈...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层与知识阶层之间交易福利与顺从、权力与拥护的政制设计,提供了统治阶层购买忠诚、知识阶层收获待遇的交换场域,因此,商品属性是其固有属性之一。在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明清小说中,科举制的商品属性的生成前提、盈利状况与后续效应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展现,从实利角度解释了科举制度能够吸引无数士子迷乱癫狂、撩拨市井大众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商品化的科举制加剧阶层固化、加速自身衰落、加增统治危机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进中举” 明清小说 科举制 商品属性
下载PDF
古代折扇的还原修复——以“文俶”“永瑢”扇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白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全色、接笔的修复方法。同时,在扇骨的修复实践中,探寻与运用“贴肉”“续筋”“榫卯接骨”等古法,还原修复了扇骨断裂与缺损前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人在折扇上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探讨与实践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还原修复古代折扇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折扇 扇面 扇骨 分析检测 还原修复
下载PDF
论延君寿对明清时期沁樊地区诗歌的贡献
7
作者 孙艳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9-74,共6页
明清时期,沁樊地区诗人林立,诗歌活动繁盛。延君寿作为普通的一位乡邦诗人,为沁樊地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仅为他人刊刻诗作,以诗存人,而且开沁樊诗人结社之风,并影响数载。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优秀的诗话作品,对于乡邦... 明清时期,沁樊地区诗人林立,诗歌活动繁盛。延君寿作为普通的一位乡邦诗人,为沁樊地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不仅为他人刊刻诗作,以诗存人,而且开沁樊诗人结社之风,并影响数载。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优秀的诗话作品,对于乡邦后学也能够极尽指引和极力提携。延君寿名不显赫,在沁樊地区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却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君寿 明清时期 沁樊地区诗歌
下载PDF
朱瞻基山水人物扇的设计初探--以扇面“松下读书图”为例
8
作者 金蕾 《流行色》 2022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明宣宗朱瞻基绘制于折扇上的“松下读书图”其中包含的古代文人雅趣和闲适情怀,向后世展示了中国绘画的另一种视觉呈现效果。文章从工艺角度、技法表现、平面构成、视觉符号等角度多方面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原理进行剖析,研究折扇形式... 明宣宗朱瞻基绘制于折扇上的“松下读书图”其中包含的古代文人雅趣和闲适情怀,向后世展示了中国绘画的另一种视觉呈现效果。文章从工艺角度、技法表现、平面构成、视觉符号等角度多方面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原理进行剖析,研究折扇形式的“松下读书图”的魅力之处,继而探索其设计背后的原理以及艺术创作上色彩和构图的美,从中得到对于现代设计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折扇 松下读书图 扇面画 视觉符号
下载PDF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泛区的时空变化及其人地关系规律
9
作者 吴俊范 《中州学刊》 2024年第12期121-130,共10页
明清黄河下游决泛水沙对颍河沿岸平原地区的环境和地表塑造的影响相对较轻,颍河两岸未形成显性决口扇地貌,历次黄泛水沙一般未越过颍河向西南漫溢,颍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水沙的良好容受体及其向西南蔓延扩张的界隔线。涡河沿岸地区受到... 明清黄河下游决泛水沙对颍河沿岸平原地区的环境和地表塑造的影响相对较轻,颍河两岸未形成显性决口扇地貌,历次黄泛水沙一般未越过颍河向西南漫溢,颍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水沙的良好容受体及其向西南蔓延扩张的界隔线。涡河沿岸地区受到明清黄河独流干道决口水沙向南泛滥及涡河本身被黄水夺溜时决泛水沙的双重影响,黄河主故道南岸核心决口扇的边缘带与沿涡次级决口扇相互交集,在涡河地区形成叠加型决口扇地貌,涡河干流长期作为黄泛重灾区与影响轻微地区的分界线。大型湖泊洼地的积水面通常与黄泛决口扇的前缘互为进退,鱼台县的土壤分布及农作物结构特征,较好地证明了南四湖洼地长期作为黄泛决口扇的边界,南四湖是明清时期黄泛水沙向北蔓延扩张的重要蓄洪区和调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黄泛区 显性边界 决口扇 土壤 水患记忆
下载PDF
明清官式建筑中的“廊房”与“厢房”及其使用状况考述
10
作者 乔迅翔 王鲁民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3年第1期73-97,共25页
廊房、厢房是构成院落的重要且活跃的元素,其形态及布局方式是院落空间特征形成的重要方面。通过古代文献、图像、实物相对照的方式,考察廊房、厢房在明清官方主要类型建筑中的采用情况,探寻两者的采用与建筑身份的特定关联以及内在意义... 廊房、厢房是构成院落的重要且活跃的元素,其形态及布局方式是院落空间特征形成的重要方面。通过古代文献、图像、实物相对照的方式,考察廊房、厢房在明清官方主要类型建筑中的采用情况,探寻两者的采用与建筑身份的特定关联以及内在意义,建构这一时期官式建筑的院落空间组合规律。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建筑的院落空间组合特征在明清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发展有较为深入的阐发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房 厢房 院落 明清官式建筑
原文传递
沙米索《尼怨》出处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敏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47,共15页
德国浪漫派诗人沙米索著有一首改编自中文的叙事诗《尼怨》,但长期以来学者们未能获知其确切出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罗泽确定该诗参照了法国汉学家儒莲所译汉诗《尼姑恩凡》,但他并未找到所对应的中文诗作。本文经考证,推... 德国浪漫派诗人沙米索著有一首改编自中文的叙事诗《尼怨》,但长期以来学者们未能获知其确切出处。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罗泽确定该诗参照了法国汉学家儒莲所译汉诗《尼姑恩凡》,但他并未找到所对应的中文诗作。本文经考证,推断儒莲的《尼姑思凡》译自同名明清小曲,并且儒莲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米索 《尼怨》 儒莲 《尼姑思凡》 明清小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