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歌社”为民歌配和声的历史创举 |
刘康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2
|
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 |
鲍焕然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始末 |
葛恒刚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4
|
“文化翻身”的可能及限度——1958年“新民歌运动”中“工农创作”现象研究 |
巫洪亮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2
|
|
5
|
作为政治话语的1958年“新民歌运动” |
赫牧寰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6
|
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 |
万和荣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8
|
|
7
|
从“民族的诗”到“民族志诗学”——从歌谣运动的两个细节说起 |
曹成竹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8
|
学术、文艺与政治的分殊——北大歌谣运动与大跃进新民歌运动“民间”取向之比较 |
李静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作为文学话语的1958年“新民歌运动” |
赫牧寰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10
|
文艺大跃进研究述评 |
于宁志
|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
2011 |
1
|
|
11
|
论“大跃进”新民歌的神话因素 |
张志慧
贾知洵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2
|
1958年新民歌运动述评 |
李巧宁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3
|
新诗与歌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转折 |
刘继辉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3
|
|
14
|
论大跃进民歌运动与“五四”民粹主义思潮的历史勾连 |
张育仁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5
|
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样——大跃进民歌再认识 |
郑祥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6
|
梅州客家山歌剧形成之要素 |
李巧钰
|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 |
8
|
|
17
|
扬州民歌没有山歌体裁吗——兼说中国民歌分类问题 |
杨殿斛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8
|
近现代文学大众化话语的发生与衍化 |
赫牧寰
朱信良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1958-1960年的图书馆民歌创作 |
韩淑举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
2019 |
0 |
|
20
|
与时代共名:新民歌运动与域外诗歌译介 |
李金树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