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 Sheng”and Folk Rituals: An Analysis of Folk Funeral Ritu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urisprudence
1
作者 Liu Yongheng Peng We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7-281,共5页
"Shen Zhong",namely the careful arrangement of one's funeral,stres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funeral ritual is,by nature,the combination of order and justice,procedure and regulation,and it can be i... "Shen Zhong",namely the careful arrangement of one's funeral,stres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funeral ritual is,by nature,the combination of order and justice,procedure and regulation,and it can be included in the traditional laws for its normative features."Li Sheng",the intermediary of funeral ritual,acts as the interpreter and performer of ideas and customs of funeral rituals as well as the rule maker to some degree. By"Si Li",namely directing funeral rituals through verbal command,"Li Sheng"ritualizes and secularizes the rules and procedures of funeral ritual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folk society,thus fulfilling the aim of coordinat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ehavioral agents as well a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uring this process,a balance of value must be maintained between laws and cus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丧葬 法学 行为主体 人际关系 礼仪 传统 程序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民俗体育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考
2
作者 买器 史曙生 +2 位作者 高陈梦泽 牟向前 彭洲恩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俗体育旅游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关联,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关联:通过情境进行社会互动,短暂情绪转化为情感能量,通过情感能量刻画群体符号。机制...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民俗体育旅游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关联,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并提出实践路径。关联:通过情境进行社会互动,短暂情绪转化为情感能量,通过情感能量刻画群体符号。机制:创设互动情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情感能量聚积,维系族群关系和睦;筑牢群体符号,塑造各民族共有身份认同。实践路径:增强仪式性,创设原真性互动情境;增强体验性,积蓄强烈性情感能量;增强时代性,凝聚共同性认同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民俗体育旅游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俗体育文化 互动仪式链
下载PDF
民间礼书的社会构建——以清初《礼俗权衡》为中心
3
作者 任雅萱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48-155,160,共9页
以往学者大多把民间礼书视为礼仪、礼学或仪式语境下的文本进行研究,而对其产生、传播和演变的社会构建过程关注不够。我们应重视民间礼书的“社会文本”特性,考察在其生成过程中,人与文本、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清初山东益... 以往学者大多把民间礼书视为礼仪、礼学或仪式语境下的文本进行研究,而对其产生、传播和演变的社会构建过程关注不够。我们应重视民间礼书的“社会文本”特性,考察在其生成过程中,人与文本、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清初山东益都县颜神镇赵执信所作《礼俗权衡》的讨论,指出该文本产生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基于赵氏宗族内部围绕宗子祭祀礼仪发生争论的经验和自己南北游历的亲身体验,赵执信希望借助《礼俗权衡》重塑新的礼仪秩序。他在该书中分“门内”“族党、乡邻”“国家”3个层次表达了自己对礼的多重想象。此案例向我们提示了从社会性书写视角研究民间礼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礼书 社会构建 《礼俗权衡》 社会性书写
下载PDF
《山海经》对藏族神学观念的影响及其意义
4
作者 闹告 班玛道杰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164-176,192,共14页
《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原始、保存神话数量最多的古籍之一。该书虽仅有三万一千多字,但书中收集了数百个神话故事,并在故事中创造了各种或怪诞、或夸张、或神秘的形象,为中国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参照。《山海经》中描述了大量光怪陆... 《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原始、保存神话数量最多的古籍之一。该书虽仅有三万一千多字,但书中收集了数百个神话故事,并在故事中创造了各种或怪诞、或夸张、或神秘的形象,为中国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参照。《山海经》中描述了大量光怪陆离的神灵,其中有兽类形象的,半人半兽的,也有完全人形的神灵。文章梳理了《西山经·西次二经》《西山经·西次三经》《中山经·中次九经》《大荒西经》中人身兽首、人首兽身等神怪形象,并将其与苯教《十万龙经》、宁玛派《贡泽隆达》、民间文献《土地宝册》等藏文文献中的半人半兽神灵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山海经》及其神灵形象的塑造对苯教、宁玛派、西藏民间文献中半人半兽神灵形象程式化的形成,以及对藏族神灵谱系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山海经》的影响下,藏族神灵谱系建构是中华文化交融的具体反映,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民间仪式文献 民间神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试析民间造物色彩的二元特性
5
作者 王兴业 《流行色》 2023年第5期81-83,共3页
民间造物用色呈现出素朴与喧闹并存,单纯与绚烂常在的二元特性,二元互补是构成色彩之美的重要因子。本文分析探讨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生成动因和文化意蕴。素朴与喧闹并存、善用色彩对比、兼容共性与个性都是二元性的表现,而礼制规限... 民间造物用色呈现出素朴与喧闹并存,单纯与绚烂常在的二元特性,二元互补是构成色彩之美的重要因子。本文分析探讨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生成动因和文化意蕴。素朴与喧闹并存、善用色彩对比、兼容共性与个性都是二元性的表现,而礼制规限和实用考量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心理代偿是其形成的动因,这种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共构,促成了民间造物色彩的二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色彩 二元特性 礼制规限 心理代偿 神圣与世俗
下载PDF
社区结构视角下潮汕游神赛会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6
作者 潘莹 白佳钰 施瑛 《建筑遗产》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广东潮汕地区城乡聚落中广泛存在的游神赛会活动是一类历史悠久的民俗仪式。通过概念化的游神空间模式,文章对血缘型、业缘型、混合型三处不同社区结构背景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神厂”空间设置、祭祀单元排列规则、游神路线选择三个层... 广东潮汕地区城乡聚落中广泛存在的游神赛会活动是一类历史悠久的民俗仪式。通过概念化的游神空间模式,文章对血缘型、业缘型、混合型三处不同社区结构背景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从“神厂”空间设置、祭祀单元排列规则、游神路线选择三个层面,判别社区结构观念对空间特征的影响机制。对比结果显示,不同社区背景下的游神空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又遵循共通的社区结构影响机制:不同形式的族群认同决定了“神厂”空间的设置原则,人们对内组成了兼顾平等与秩序原则的祭祀单元,对外则组织了具有圈层式空间特征的游神路线,表现了重内轻外的社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结构 游神赛会 传统村落 仪式空间 民俗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下载PDF
集体记忆视角下的民俗仪式交互设计研究——以皖北蒸灯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岳威 曾燕婷 +1 位作者 黄蓉 刘心茹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77-82,共6页
依据集体记忆理论,探讨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通过数字交互技术,重构“仪式”交互体验,实现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设计策略。以安徽地区典型的节庆仪式“皖北蒸灯”为例,围绕仪式符号、仪式叙事和仪式空间三个层面展开交互转译,有逻辑... 依据集体记忆理论,探讨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通过数字交互技术,重构“仪式”交互体验,实现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设计策略。以安徽地区典型的节庆仪式“皖北蒸灯”为例,围绕仪式符号、仪式叙事和仪式空间三个层面展开交互转译,有逻辑地系统化构建仪式交互体验并实施设计实践。归纳基于仪式的交互体验策略,为相关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交互设计 皖北蒸灯 民俗仪式
下载PDF
东南亚勉瑶民间礼俗音乐文化考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书峰 房珩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东南亚国家老挝勉瑶的语言、音乐、民俗仪式在主流文化(老龙族)互动影响下,呈现出典型的文化变迁特征。其一,老挝勉瑶诸如“还盘王愿”“挂灯”“丧葬”“安龙”等民俗仪式唱本保存较为丰富;其二,老挝勉瑶仪式经书出现汉字勉语发音部分... 东南亚国家老挝勉瑶的语言、音乐、民俗仪式在主流文化(老龙族)互动影响下,呈现出典型的文化变迁特征。其一,老挝勉瑶诸如“还盘王愿”“挂灯”“丧葬”“安龙”等民俗仪式唱本保存较为丰富;其二,老挝勉瑶仪式经书出现汉字勉语发音部分被老挝拼音替代;其三,勉瑶《盘王大歌》唱本的唱词、音乐与中国勉瑶相比出现细微差异;其四,老挝勉瑶通过传统仪式固化族群历史记忆,强化鲜明的族群身份认同。老挝勉瑶音乐变迁的深层原因就是为了迎合与适应其主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认同而自愿选择的一种自我调适行为,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勉瑶传统音乐文化的跨国传播与传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勉瑶 民间礼俗 “在地化” 文化变迁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文化自信场域下民俗体育文化的仪式表征及文脉赓续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华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78-84,共7页
民俗体育文化是支撑文化自信场域、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民俗体育文化自信场域的生成包含动力源泉、生存根基、灵魂符号三个维度,即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各族人民的主体创造和中华民族的身份... 民俗体育文化是支撑文化自信场域、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民俗体育文化自信场域的生成包含动力源泉、生存根基、灵魂符号三个维度,即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各族人民的主体创造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面对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感召与民俗体育文化因仪式表征弱化及摈弃而陷入传承与发展困境的矛盾,需增强仪式感教育,架构培育民俗体育文化自信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结构;基于民俗体育文化与本土空间的互构共变关系,重构民俗体育文化仪式表征;营造有助于文化认同的情境,形成民俗体育互动仪式链等。以此重塑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自信,赓续民俗体育文化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民俗体育文化 仪式表征 文脉赓续
下载PDF
中国神话仪式叙事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柏松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157,共8页
中国神话仪式叙事经历了由巫术仪式叙事到祭礼仪式叙事、民俗仪式叙事的三个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社会理性化程度日益提升的结果。中国神话巫术仪式叙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促进了中国歌乐舞合一的艺... 中国神话仪式叙事经历了由巫术仪式叙事到祭礼仪式叙事、民俗仪式叙事的三个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社会理性化程度日益提升的结果。中国神话巫术仪式叙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促进了中国歌乐舞合一的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催生了道教的形成。中国神话祭礼仪式叙事贯穿整个封建时代,对于中华礼仪制度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随着官方的礼仪不断融入民间生活,神话的仪式叙事逐渐演变为能与现代生活相契合的民俗仪式叙事,人民大众成为神话民俗仪式叙事的主体,对中国节日民俗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仪式叙事 巫术仪式 祭礼仪式 民俗仪式
下载PDF
民间仪式中的传统音乐与地方记忆呈现
11
作者 袁野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187,共6页
“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结合,地方性的民间仪式,集中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信仰观念和审美喜好,参与仪式的人们具有共同的知识系统和记忆,人们在仪式中建构过去、阐释过去。仪式中的音乐是... “地方”是充满人类经验和意义的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结合,地方性的民间仪式,集中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信仰观念和审美喜好,参与仪式的人们具有共同的知识系统和记忆,人们在仪式中建构过去、阐释过去。仪式中的音乐是集体情感的表达,是支撑集体记忆的回忆符号,仪式的重复性让音乐在延续中成为传统。音乐的传统和传统的音乐与地方经验息息相关,人们通过仪式与音乐传递知识,获得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而“新传统”的出现,也在不断更新和重构地方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仪式 传统音乐 地方记忆 地方性知识 音乐人类学
下载PDF
秦司乐官署“外乐”的设置及职能——以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乐人讲”践更外乐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立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外乐对自由民乐人的组织和管理,与外乐采用践更的服役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年律令·史律》中的杜主祠乐人以践更的服役形式而与大祝所形成的“属”的关系,既反映了同样是自由民乐人的杜主祠乐人与践更服役形式之间的内在... 外乐对自由民乐人的组织和管理,与外乐采用践更的服役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年律令·史律》中的杜主祠乐人以践更的服役形式而与大祝所形成的“属”的关系,既反映了同样是自由民乐人的杜主祠乐人与践更服役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同时也揭示了大祝在自由民乐人所从事的乐事活动中所负有的组织和管理职责,这就为了解外乐所职掌的乐事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创造了条件。有关外乐的设置及其与其他司乐官署关系的问题,不但需要以秦咸阳宫为地理坐标的内、外方位视阈来考察,还需要从渭北宫城与渭南郊庙礼仪中心的内、外用乐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外乐是职掌渭南郊庙礼仪用乐的司乐官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司乐官署 外乐 自由民乐人 践更 郊庙礼仪用乐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角下的鲁西南仪式美学研究——以曹县地区戏曲纸扎和丧葬民俗文化场景的互动为例
13
作者 谢良铨 刘国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仪式,作为一道重要的美学命题,在乡土民俗文化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戏曲纸扎和丧仪的互动现象为例,从曹县地区戏曲纸扎与丧葬仪式互动关系的生成、演化及其基本内涵展开,在剖析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纸扎艺术形态特色、宗族与丧葬文化... 仪式,作为一道重要的美学命题,在乡土民俗文化中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戏曲纸扎和丧仪的互动现象为例,从曹县地区戏曲纸扎与丧葬仪式互动关系的生成、演化及其基本内涵展开,在剖析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纸扎艺术形态特色、宗族与丧葬文化关联性的同时,利用美学、符号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特色丧葬活动背后的仪式美学价值,有利于将戏曲纸扎所参与的整个丧葬仪式整体纳入美学研究范畴,拓展美学研究边界。通过考辩该地丧葬仪式文化生成语境,对“仪式美学”理论范畴进行再次审视,能为民俗文化美学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式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仪式美学 戏曲纸扎 丧葬活动
下载PDF
民间信仰视角下的仪式空间探析——以中国传统村落圈石村为例
14
作者 吴木生 林其澍 +1 位作者 张兵华 赵立珍 《华中建筑》 2023年第7期22-26,共5页
民间信仰作为根植于传统聚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衍生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一直受到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的关注与研究,作为承载仪式活动的仪式空间则是建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文以中国传统村落闽东地区寿宁县圈石村的仪式空间为例,从民间... 民间信仰作为根植于传统聚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衍生的一系列仪式活动,一直受到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的关注与研究,作为承载仪式活动的仪式空间则是建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该文以中国传统村落闽东地区寿宁县圈石村的仪式空间为例,从民间信仰视角切入,分别从圈石村的民间信仰与神祇体系、境主境域与游神仪式、建筑空间与象征语汇三个方面分析以黄山公信仰为核心的仪式空间类型与构成,以期为传统聚落中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仪式空间保护与活化研究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人类学 仪式空间 文化遗产
下载PDF
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空间布局和民俗信仰及其与泉水、书院的互动
15
作者 杨翟 罗德胤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 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文教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王信仰 祈雨仪式 庙会 民俗与文教互动
下载PDF
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海晨 王斌 +2 位作者 胡小明 沈柳红 赵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8,共7页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母题"应来自傣族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马鹿舞的跨境传承、传播与傣族社会历史变迁中重大事件相对应;拥有想象的共同体是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共同体 跨境族群 仪式性民俗体育 马鹿舞 傣族村寨
下载PDF
“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薇 王晓葵 《民族学刊》 CSSCI 2017年第6期37-45,107-109,共12页
彝族禳灾仪式及节日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生活经验与集体记忆,是适应其生产生活的有效地方性知识,是彝族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表达。但在当下社会场域中,不同主体从自身所属利益共同体出发,赋予其形态各异的价值取向。在此过... 彝族禳灾仪式及节日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生活经验与集体记忆,是适应其生产生活的有效地方性知识,是彝族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表达。但在当下社会场域中,不同主体从自身所属利益共同体出发,赋予其形态各异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禳灾记忆主体的传统地位被改变,原有"价值"在新的评判标准下被重新评价和书写。因此,本文将通过不同主体在申遗"在场"中的话语、行动和博弈,呈现申遗作为一种公共行为如何被行政权力、商业资本、地方精英、当地民众等主体进行价值重构并符号化;分析概念化的非遗保护在实践语境中的差异性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禳灾仪式之一的彝族儿童节"阿依蒙格"反思申遗与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及可能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 自然灾害 仪式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民间仪式与国家权力的征用——以海村哈节仪式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吕俊彪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69,共5页
海村京族人的哈节仪式过程有大量国家符号的植入现象。民间仪式中国家符号的出现,既是国家意识向民间渗透的结果,也体现了民间力量试图征用国家权力来整合族群内外部关系的努力。
关键词 民间仪式 国家权力 京族 哈节
下载PDF
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俊领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 学界对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当前在研究的推进上遇到了"瓶颈",这主要表现为视野狭窄、成见较多、自说自话等。为突破此"瓶颈",需要在理论方面讨论如下问题:其一,民间信仰是民俗还是风俗、礼俗;其二,民间信仰是不是"迷信";其三,民间信仰是不是宗教;其四,如何对民间信仰进行跨学科研究。厘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准确的认识与把握民间信仰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角色、作用及其变迁,而且可以促进民间信仰研究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突出其对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礼俗 民俗宗教 迷信 社会史 跨学科
下载PDF
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琼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民俗体育内容,是提炼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资源宝库。当前,发展村落体育的重点不是如何推动全体村民接受现代体育,而是在于努力提炼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并结合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村落体育发展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村落体育 民间信仰 仪式性表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