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Reversed Sural Artery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Lower 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Foot Defects
1
作者 Mohamed Elsayed Mohamed Mohamed Belal A. Al Mobarak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18年第3期50-59,共10页
Introduction: Coverage of defects of the distal lower extremity and foot remains a challenging reconstructive prcedure. Free tissue transfer remains the standar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defects. However, there are... Introduction: Coverage of defects of the distal lower extremity and foot remains a challenging reconstructive prcedure. Free tissue transfer remains the standar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defect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like;longer operative times, bulky contour, and the need for highly skilled expertise. The reverse superficial sural artery flap (RSSAF) is a distally based fasciocutaneous or adipo-fascial flap that is used for coverage of defects that involve the distal 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foot.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f this flap is a constant blood supply that does not require sacrifice of a major artery. Methods: Twenty RSSAF flaps were harvested for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traumatic soft tissue defects of the lower third of leg, ankle and foot. Follow up for 6 months postoperative. Results: Twenty Patients;twelve males and eight females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soft tissue defects over the foot and ankle using RSSAF.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6 flaps;4 minor and 2 major complications. The remaining 14 flaps passed an uneventful follow up. Conclusions: The reverse superficial sural artery flap RSSAF can be used as a reliable alternative to free tissue transfer in reconstruction of defects over the lower third of leg, ankle, and foot. Venous congestion is the major threat to the flap but its incidence can be minimized by wide pedicle, less kink of the flap, and keep the venae comitants around the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e of Reversed SURAL ARTERY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Lower 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foot defects
下载PDF
Applied distally based peroneus brevis muscle flaps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s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foot
2
作者 邓国三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3年第2期128-129,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simple, valuable new method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the foot. Methods The distally based peroneus brevis muscle fkps were appli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simple, valuable new method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the foot. Methods The distally based peroneus brevis muscle fkps were applied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s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the ankle and the foot. The muscle flaps were covered with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Results The distally based peroneus brevis muscle flaps were applied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s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 the ankle and the foot in 16 cases. The larges area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 was 5 cm × 7 cm. The smallest was 3 cm × 4 cm. Primary healing occured in 14 cases undergoing muscle flap construction, second-stage healing occured in 2 cases, no total flap necrosis occured in any cases. Conclusion ThisChina Medical Abstracts(Surgery) technigue is a simple and complication are lesser. The successful rates are higher. This muscle flap is suitable to the mudium or small soft t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pplied distally based peroneus brevis muscle flaps for coverage of the soft tissue defects over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leg ankle and foot
下载PDF
Lower rotating po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 with distant pedicled repairing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
3
作者 林松庆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To explore lower rotating pot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 with distant pedicled repairing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Methods Lay a foundation of anatomic studying from february 2003 to March ... To explore lower rotating pot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 with distant pedicled repairing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Methods Lay a foundation of anatomic studying from february 2003 to March 2004,using lower rotating po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 with distant pedicled repairing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 in 11 cases.Cause of injuring:traffic accident 7 cases,crushing 1 case,saw injury 1 case,skin cancer 1 case,chronic ulcer 1 case.Areas:foot heel 6 cases,shank lower section 2 cases,heel tendon 2 cases,the distant back of the foot 1 case.Using the flap axis point was 1~3 cm above the pin of the external heel,average 2 cm.The scope of the flap was 6.0 cm×8.0 cm~12.0 cm~18.0 cm.Results All sural nerve flaps were alive.Of them,2 cases have distant part necrosis,accompanying with subcutaneous tissue,1 case heels after change dressings,another heels after skin grafting.All case can walk as usual,the flap was wear-resisting and keenly feel.Conclusion Lower rotating po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donner area was fine,available area was large,skin in the pink,easy grafting,without main blood vessel damage,survival rate high,it is a good donner area in repairing around heel,foot and shank lower section.7 refs,1 t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rotating point nutrient vessels of sural nerve flap with distant pedicled repairing soft tissue defect of foot and ankle
下载PDF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
4
作者 张清林 荣存敏 +3 位作者 王美灵 陈磊 栗威 张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75-679,共5页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 目的 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的疗效。方法 按创面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将6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后全厚皮片移植治疗,32例)。记录两组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移植皮片成活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价植皮区瘢痕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移植皮片成活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VS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诱导膜技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感染,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对供区损伤小,且可以明显缩短双层人工真皮血管化时间,提高创面修复成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诱导膜技术 皮肤缺损 骨外露 肌腱外露 足踝部损伤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
5
作者 杜娇 王毅 +3 位作者 郑德义 张恺悦 陈大志 颜小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10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予以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观察两组皮瓣情况(皮瓣一期成活率、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皮瓣感觉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增生性瘢痕、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力线及功能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血运可靠,能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提高皮瓣一期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 皮瓣修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足踝复合体本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亮 张雅飞 霍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59-3264,共6页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唯一与支撑面直接接触的部位,在收集体感反馈和调节平衡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汇总现有关于足部和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调查研究,梳理足踝复合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做出铺垫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中文检索词为“(足OR足踝关节OR踝关节)AND(感觉OR本体感觉)”、英文检索词为“(foot OR ankle)AND(feel OR proprioception)”,在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足踝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与范畴,总结并评价足踝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足踝复合体感觉的评价主要分为对足部的感觉评价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评价。②足部的感觉评价主要描述其皮肤的感觉以及干预条件下的感觉反馈,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感觉阈值测试、足(底侧和跖侧)两点辨别能力测试、皮肤振动感觉持续时间测试。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评价着重描述关节位置、运动范围、力值及功能表现,方法主要分为静态的关节角度重置测试、运动最小阈值测试、力觉重现测试以及动静态的平衡、速度及行走能力的测试。④对量化结果的报道一般以“误差”来表示,根据报道的需要一般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恒定误差等。⑤结果证实,足踝复合体具备特殊的感觉能力,包括足部感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表现;足部感觉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弱化均与人体平衡能力下降相关,二者联合测量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足踝功能;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需要选择足部与踝关节的感觉测量方法的组合形式,并充分考虑环境、情绪以及报道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提高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复合体 本体感觉 测量方法 等速测试仪 感觉阈值 两点辨别能力 皮肤振动感觉 运动觉 位置觉 力量觉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疗效
7
作者 刘江涛 曾纯 +2 位作者 李丽香 王一勇 黄书润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一期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基底清洁后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外踝部毁损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一期清创后行VSD治疗5~7 d,基底清洁后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皮瓣修复。结果:62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术后皮瓣中远端出现回流障碍、淤血情况,经48 h内反复行皮瓣内静脉放血后好转。59例腓动脉穿支皮瓣成活良好,皮瓣远端约1~3 cm出现发黑坏死3例,但基底未见肌腱或骨质外露,经换药后治愈2例,再次清创行自体皮片移植后治愈1例。创面愈合时间12~32 d,平均愈合时间16.5 d;随访时间12~15个月,观察皮瓣柔软,与周缘皮肤颜色相近,耐磨性好,外观功能恢复满意,踝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未并发溃疡;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估足踝部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毁损伤创面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后期皮瓣质地良好、厚薄适中、耐磨及外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皮瓣 足踝部 创伤与缺损 皮瓣修复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创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王敏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97-100,共4页
探讨在修复足踝部创伤过程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安顺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 探讨在修复足踝部创伤过程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安顺市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在修复足踝部创伤过程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并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创面感染风险,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优化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瓣移植 足踝部创伤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下载PDF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刘全 陈朝山 廖肇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皮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率、术后外观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感觉功能情况[周围神经病损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BMRC)评分]、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MRC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感觉功能及外观状态,更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腓动脉穿支皮瓣 踝足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0
作者 施明宏 程建和 张炬云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9期55-59,共5页
目的探究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86例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86例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治疗,B组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皮瓣成活率、术后疼痛情况、足踝部功能、皮肤感觉、外观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皮瓣愈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7、28 d时,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 d时,B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情况及外观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皮瓣愈合时间,促进术后足踝部功能恢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与传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对比
11
作者 石建国 杨彦君 +2 位作者 王继宏 高彦龙 田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比较改良与传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于笔者医院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腓肠... 目的:探究比较改良与传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于笔者医院接受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腓肠神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切断腓肠神经并携带其于皮瓣内,n=34)和改良组(保留腓肠神经及其外膜于供区或进一步分离腓肠神经外膜,n=46)。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足踝功能(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感觉功能(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及患者的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改良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两点辨别觉(2-point discrimination,2PD)差值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修复美观度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感觉功能分级S3~S4级比例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好,美观度较高。术中保留腓肠神经有利于术后神经支配区感觉恢复,但手术时间较长,临床应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软组织缺损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 整形修复 感觉功能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李家米 李忠 侯识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目的探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单纯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3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120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施以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尽早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可提高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血管危象发生率 足部功能评分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8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流灌注指数、经皮氧分压(TcPO_(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足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联合VSD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减轻炎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高足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负压封闭引流 足踝软组织缺损 皮瓣感觉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创面渗出液中TGF-β1和V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长勇 刘洪全 +2 位作者 刘跃廷 安长学 冯俊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821-825,共5页
目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的疗效、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5),对... 目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的疗效、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组采取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缺损修复情况、临床效果、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时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于术前及术后第4周时检测创面渗出液中TGF-β1及VEGF水平,统计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期修复率(52.73%)高于对照组(26.43%),治疗优良率(94.55%)也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1周,同时点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创面的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两组患者TGF-β1和VEGF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对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患者的效果较好,足功能恢复好,其机制可能与这种移植修复方法促进损伤组织分泌TGF-β1及VEG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足部踝关节皮肤缺损 复合组织瓣 移植修复 围术期指标 Maryland足功能评分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在小腿及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倩 陈勇 +2 位作者 王慜 余明薇 袁斯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CTA或DSA检查,了解小腿血管情况,设计与受区缺损形状、面积相对应的足底内侧皮瓣。供瓣区即刻植皮修复,或移植真皮支架后二期植皮修复。术后随访皮瓣修复效果、供区愈合情况及足部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显示皮瓣外观较好,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无明显臃肿,患者较满意。足底供区植皮外观较差,踇趾及第二趾感觉丧失。植皮后行走时足底的耐磨性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血供可靠、位置隐蔽、血管蒂长,切取后对足部外观和功能影响小,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小腿 足踝 深度缺损
下载PDF
应用顺行和逆行足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
16
作者 杜轩宇 陈勇 +2 位作者 王倩 王慜 袁斯明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顺行和逆行足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足背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病例14例,其中9例采用顺行皮瓣,5例采用逆行皮瓣。供瓣区直接植皮修复,或用人工真皮支架覆盖2~3周后... 目的探讨应用顺行和逆行足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创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足背皮瓣修复的软组织缺损病例14例,其中9例采用顺行皮瓣,5例采用逆行皮瓣。供瓣区直接植皮修复,或用人工真皮支架覆盖2~3周后植皮修复。结果皮瓣全部存活,一期愈合。供区植皮大部分存活,少部分皮片成活不佳,换药后愈合。随访皮瓣外观良好,直接植皮修复的供区外观欠佳,应用人工真皮支架+二期植皮修复的供区外观明显改善,足部功能正常。结论足背皮瓣是修复下肢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选择,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覆盖供区+二期植皮能明显提高供区植皮成活率并改善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瓣 缺损 小腿 人工真皮
下载PDF
负压吸引联合人工真皮覆盖加刃厚皮片移植治疗踝关节外侧缺损伤1例
17
作者 赵彦普 李迎利 +4 位作者 陶忠生 张凤军 徐二虎 沈少杰 侯晓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87-787,791,共2页
患者,女,68岁,右足外踝因车祸辗挫伤后破损出血并功能障碍于2020年9月20日急诊入院。查体:右足踝关节外侧开放伤口,皮缘不整,挫伤严重,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骨关节外露(见图1A),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可,外翻功能丧失,外侧不稳,足背动... 患者,女,68岁,右足外踝因车祸辗挫伤后破损出血并功能障碍于2020年9月20日急诊入院。查体:右足踝关节外侧开放伤口,皮缘不整,挫伤严重,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骨关节外露(见图1A),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可,外翻功能丧失,外侧不稳,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足趾循环和感觉存在;小腿外侧皮肤挫伤出血,伤口重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刃厚皮片移植 踝关节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辉卯 欧昌良 +1 位作者 周鑫 邹永根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 探讨以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SCIA)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泸州市骨病医院骨科应用以SCIA为血供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17例,男性1... 目的 探讨以旋髂浅动脉(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SCIA)为血供的骨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泸州市骨病医院骨科应用以SCIA为血供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32~63岁,平均40.2岁。道路交通伤9例,压砸伤8例,受伤部位均在踝关节以远。创面在Ⅰ期清创后均伴有皮肤、骨骼缺损,骨骼缺损最大达7.2cm×4.2cm×2.2cm,创面缺损面积6.0cm×5.0cm~22.5cm×12.0cm,皮瓣切取面积6.5cm×5.5cm~23.0cm×12.0cm。皮瓣供区均采用Ⅰ期美容缝合。门诊定期随访,随访时观察骨皮瓣的外形、颜色、质地、骨愈合情况及供区的愈合情况。结果 骨皮瓣顺利成活15例,术后12h内出现动脉危象2例,经手术探查后血管再通畅,骨瓣完全成活。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5个月,末次随访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结论 SCIA骨皮瓣穿支丰富,可切取带血供的髂骨填补足部骨骼缺损,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对恢复足部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组织缺损 旋髂浅动脉 骨瓣 皮瓣 足部
下载PDF
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广辉 王松侠 岳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皮瓣移... 目的:探究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皮瓣成活率、患肢功能、创面恢复情况(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创面恢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比对照组高(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患者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占比、创面恢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有效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促进创面愈合,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负压封闭引流 足部软组织缺损 皮瓣成活率 加压包扎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修复烧伤足踝附近创面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邵明冰 马桓 高永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4-589,共6页
目的:探究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简称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对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烧伤患者为研... 目的:探究Lando?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简称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对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66例)和自体组(6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自体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术后3周干扰素(IFN)-γ以及白细胞介素(IL)-2表达水平均更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L-6水平均更低(P<0.05)。术后1周及4周,联合组患者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及Ⅱ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均低于自体组(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瘢痕色泽、厚度以及柔软度的改善均更显著(P<0.05)。与自体组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6.36%vs.54.55%)以及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55.61±4.21)分vs.(53.78±4.16)分]均更高(P<0.05)。结论:Lando?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足踝附近创面的疗效更好,且降低TGF-β1、TβRⅠ及TβRⅡ的表达,遗留瘢痕更少,创面愈合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自体皮 移植 烧伤 足踝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