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底内侧皮瓣在小腿及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倩 陈勇 +2 位作者 王慜 余明薇 袁斯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CTA或DSA检查,了解小腿血管情况,设计与受区缺损形状、面积相对应的足底内侧皮瓣。供瓣区即刻植皮修复,或移植真皮支架后二期植皮修复。术后随访皮瓣修复效果、供区愈合情况及足部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显示皮瓣外观较好,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无明显臃肿,患者较满意。足底供区植皮外观较差,踇趾及第二趾感觉丧失。植皮后行走时足底的耐磨性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血供可靠、位置隐蔽、血管蒂长,切取后对足部外观和功能影响小,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小腿 足踝 深度缺损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茂林 史增元 +2 位作者 姚乃中 尹维刚 刘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管弓。这些血管的皮支吻合丰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前、后支外径分别为1.5mm、1.2mm、0.7mm和0.8mm。结论:以上述轴心血管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修复足背、足跟、足前部及踝周围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皮瓣 多源血供 解剖学
下载PDF
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玉兵 徐永清 +1 位作者 吕凤 陆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4 年 1 月- 2007 年 7 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11 例。男 8 例,女 3 例;年...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4 年 1 月- 2007 年 7 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 11 例。男 8 例,女 3 例;年龄 18 ~ 55 岁。重物砸伤 9 例,交通伤 2 例。其中单纯足背远端皮肤缺损、肌腱外露 4 例;第 1 跖骨头及其邻近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 6 例;第 3、4 足趾毁损、足背远端皮肤缺损并骨外露 1 例。缺损范围为 3 cm × 3 cm ~ 7 cm × 5 cm。术中切取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 4 cm × 4 cm ~ 8 cm × 6 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 11 例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 10 例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 例植皮部分坏死,经外踝上皮瓣修复后愈合。1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 12 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软组织损伤 修复
下载PDF
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修复58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煜 陈伟高 李剑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89-249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使用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58例病例,按照缺损部位、面积大小、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使用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58例病例,按照缺损部位、面积大小、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比较。其中小腿内侧皮瓣植皮23例,游离植皮35例。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全部患者进行了6个月至5年的随访,平均随访29个月。小腿内侧皮瓣植皮23例中,存活21例,坏死1例,部分坏死1例,成活率91.3%,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创面无复发。游离植皮35例,存活17例,坏死8例,部分坏死10例,成活率48.6%,肢体功能较差,创面复发2例,后均行截肢手术。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游离植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内侧皮瓣是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有效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和足部 恶性黑色素瘤 术后缺损 小腿内侧皮瓣
下载PDF
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4 位作者 方祥源 刘经南 施洪 刘方刚 刘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 解剖观测了30侧成人下肢足内侧区皮肤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浅支、内踝前动脉和跗内侧动脉,分别发4.5(3~8)支、7.4(3~12)支、5.9(2~12)支和2.8(1~6)支,外径在0.2~0.8mm之间的皮支分布足内侧区,动脉间吻合恒定.经选择性动脉注射显示,皮瓣面积约为9×6cm~10×8cm.以上述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转位修复内踝、跟腱、足跟和足底远侧区的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了12例均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脉 皮瓣
下载PDF
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海波 李文庆 +2 位作者 朱小弟 李楚炎 张国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了解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基础,为足背内侧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观察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主要源于以下4个方面:(1)内踝... 目的了解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基础,为足背内侧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观察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来源、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血供主要源于以下4个方面:(1)内踝前动脉的足背内侧皮穿支;(2)跗内侧动脉发向足背内侧的皮穿支;(3)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和足底内侧深支向足背内侧发出的皮穿支;(4)[足母]趾胫侧底动脉沿[足母]展肌上缘发出的皮穿支。结论根据足背内侧动脉网的解剖学特点,可设计足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足内侧筋膜蒂皮支链皮瓣2种类型的带蒂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内侧动脉网 血管解剖 外科皮瓣 隐神经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不同部位麻风足底溃疡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东升 潘宁 +1 位作者 刘刚 吴冬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麻风足底溃疡好发的不同部位带血管蒂皮瓣的修复方法。方法设计以趾背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两种顺行皮瓣,分别转移修复麻风前足底溃疡和足根部溃疡共12例,皮瓣面积为3 cm×4 cm~4 cm×8 cm。结果除3例皮... 目的探讨麻风足底溃疡好发的不同部位带血管蒂皮瓣的修复方法。方法设计以趾背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两种顺行皮瓣,分别转移修复麻风前足底溃疡和足根部溃疡共12例,皮瓣面积为3 cm×4 cm~4 cm×8 cm。结果除3例皮瓣延迟愈合外,其余移植皮瓣成活良好,12例均外形矫正满意,术后随访2年溃疡无复发。结论趾背动脉蒂皮瓣和顺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蒂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便,是修复麻风前足底和足根部溃疡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溃疡 麻风 趾背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 血管蒂皮瓣
下载PDF
小腿内侧逆行筋胰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8
作者 童仁联 司徒和气 《伤残医学杂志》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结果: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足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与足部皮肤组织类似,血运及神经支配有保证,成活率高;蒂部较长,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足跟及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内侧 筋膜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背中小型缺损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海州 刘洋洋 +4 位作者 吴敏 官建中 高许斌 韩仲兵 王旭义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918-920,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中小型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创面14例,创面面积为4.0 cm×6.5 cm~6.0 cm×8.5 cm,皮瓣切取面积... 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中小型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创面14例,创面面积为4.0 cm×6.5 cm~6.0 cm×8.5 cm,皮瓣切取面积5.0 cm×7.0 cm~6.5 cm×9.5 cm。14例病人供区均给予直接皮内缝合。结果14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3 h出现静脉危象,急诊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顺利成活。术后定期随访了所有病人,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与周围肤色接近,无臃肿,皮瓣质地柔软,病人正常穿鞋,行走及步态正常,供区小腿仅残留线性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中小型缺损创面,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外形和功能良好,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损伤 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 组织缺损 足背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长年 徐小春 +2 位作者 杨绪亮 路勇 武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足踝部感染创面先以VSD行足踝部感染创面的引流治疗,再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为血管蒂设计、切取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足踝部感染创面先以VSD行足踝部感染创面的引流治疗,再以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为血管蒂设计、切取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面积4 cm×10 cm^8 cm×14 cm。结果:16例皮瓣均一期成活,质地柔软,外形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为6~9分。结论:VSD有利于感染创面的治疗,缩短了病程,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对足踝部感染创面的修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内踝上穿支皮瓣 足踝部 感染创面
下载PDF
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佳 杨鹏飞 +3 位作者 龙兴敬 杨世林 匡安银 代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16年5月,采用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26例。软组织缺损范围4.0 cm×3.0 cm^11.0 cm×8.5 cm,皮瓣切取范围5.5 ... 目的探讨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16年5月,采用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踝部骨外露26例。软组织缺损范围4.0 cm×3.0 cm^11.0 cm×8.5 cm,皮瓣切取范围5.5 cm×3.5 cm^12.5 cm×10.0 cm。术后石膏制动,抗炎、抗凝、解痉等处理,2周后拆石膏行功能锻炼。结果 26例均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21例伤口Ⅰ期愈合,植皮及皮瓣完全成活,完全恢复正常行走;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清创及换药治疗伤口Ⅱ期愈合,较好地恢复行走;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经交腿皮瓣治疗伤口愈合,轻度跛行步态。结论带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操作简单可靠、皮瓣成活率较高、功能恢复优良的优点,是修复足踝部骨外露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小腿内侧皮瓣 足踝 骨外露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和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石合 黄汝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41-42,63-64,共4页
在42侧成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足底内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结果表明足底内侧动脉可作为足底内侧和足内侧联合皮瓣的血管蒂;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可作为足底内侧皮瓣的轴心血管;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作为足内侧皮瓣的轴心血管。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足内侧皮瓣
下载PDF
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满在成 魏小龙 +2 位作者 李振 曹忠昂 王本亮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月,应用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27例。皮瓣面积平均3.0 cm×5.5 cm(2.0 cm×4.0 cm^4.0 cm×6...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2018年1月,应用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27例。皮瓣面积平均3.0 cm×5.5 cm(2.0 cm×4.0 cm^4.0 cm×6.5 cm)。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第3天皮瓣远端出现暗紫,经无菌换药、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成活。随访2~20个月,皮瓣颜色、外观均正常,质地满意,无臃肿及挛缩。结论应用逆行足内侧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对供区无明显影响,皮瓣耐磨程度好,外形满意,质地良好,是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优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 足内侧皮瓣 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足底负重区缺损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阳平 张兴奎 +3 位作者 张桂红 苗峰 丁桂友 董中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 评价足底内侧皮瓣在足底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5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26例,其中逆行岛状皮瓣7例,顺行岛状皮瓣5例,单纯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8例,足底内侧皮瓣组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 目的 评价足底内侧皮瓣在足底负重区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5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26例,其中逆行岛状皮瓣7例,顺行岛状皮瓣5例,单纯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8例,足底内侧皮瓣组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6例.皮瓣面积:2 cm×3 cm~8 cm×12 cm.足底内侧供区行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26例足底内侧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70个月,皮瓣外形良好,已恢复保护性感觉,无压力性溃疡发生,皮瓣供区无功能异常.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岛状转移或游离移植修复足底负重区创面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软组织缺损 负重区 皮瓣移植
下载PDF
带跗内侧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兆龙 钟竟林 +3 位作者 杜勇国 杨文贵 赵孝明 陈国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用带跗内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5例中 ,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1例成活 1/ 2 ,再行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 ,平均随访 2 1月 ,无疤痕溃破及疼痛。结论 该皮瓣转移范围... 目的 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用带跗内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5例中 ,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1例成活 1/ 2 ,再行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 ,平均随访 2 1月 ,无疤痕溃破及疼痛。结论 该皮瓣转移范围及切取范围均较大 ,皮瓣坚韧致密 ,取瓣区隐匿且不影响负重及行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跗内侧动脉 足背动脉
下载PDF
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锴 蒋宏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0~46岁,平均(32.8±6.7)岁。其中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下段皮肤缺损7例,... 目的探讨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小腿下段以及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0~46岁,平均(32.8±6.7)岁。其中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下段皮肤缺损7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例,远位带蒂转移修复对侧下肢组织缺损5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4年,随访成功率为100%,本组病例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受移植区域外形修复效果较好,组织质地较为柔软,感觉与功能部分恢复,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能有效修复小腿下段与足踝部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皮肤缺损 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对比
17
作者 陈仲亮 崔军 +1 位作者 卢建新 李达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创面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6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 目的探讨足踝部创面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60例足踝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比较两组足踝部功能评分、手术时间、皮瓣修复情况(皮瓣长度、皮瓣宽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足踝部功能评分(92.56±3.80)分高于对照组的(78.22±8.18)分,手术时间(1.17±0.08)h短于对照组的(2.22±0.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瓣长度(19.26±3.21)cm、皮瓣宽度(10.47±2.88)cm均长于对照组的(12.52±3.28)、(7.82±3.12)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足踝创面的治疗效果更好,对比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更具有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创面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及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段崇锋 焦涛 +5 位作者 任孝燕 刘浩 孙荣涛 黄林林 李贤华 翟兴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312-313,315,共3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面积:5.0 cm×...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5年4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面积:5.0 cm×6.0 cm^10.0 cm×18.0 cm。结果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边缘浅表性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血运较好,颜色正常,感觉有一定恢复,外观与功能均满意。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损伤胫后动脉主干,血运可靠,是修复足背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 隐神经 内踝上穿支 外科皮瓣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林 夏狮聪 +3 位作者 顾加祥 刘宏君 张文忠 张乃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69-17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7月,利用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内神经从主干神经上行支干分离。皮瓣平均大小4.0 cm×5.0 cm(3.5 cm&#...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6年7月,利用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内神经从主干神经上行支干分离。皮瓣平均大小4.0 cm×5.0 cm(3.5 cm×4.0 cm~5.0 cm×6.0 cm)。随访中,采用两点辨别觉评估感觉敏感性,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皮瓣外观满意度,并与对侧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均Ⅰ期愈合。4-6周后负重行走。3个月后皮瓣外形美观、色泽正常、恢复浅感觉,质地与足跟相近且柔软,负重行走稳定、耐磨、无磨损及溃疡发生,无活动功能障碍及供区并发症。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23(23±5.7)个月。术后18个月两点辨别觉为30~40 mm,平均33 mm。足跟重建后皮瓣外观满意度视觉评分为8~9.5,平均(8.6±1.7)分。术后踝关节活动度跖屈(71.42±9.00)°,背伸(7.42±3.74)°。结论携带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感觉恢复好,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且较理想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下载PDF
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景坤 李红 赵连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97-499,共3页
目的报道以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0年6月,对13例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最远达第1跖骨近1/3,近端达内踝前缘)的创面进行修复,切取面积:3.0 cm×5.0 cm~6.0 cm×10.0... 目的报道以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0年6月,对13例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最远达第1跖骨近1/3,近端达内踝前缘)的创面进行修复,切取面积:3.0 cm×5.0 cm~6.0 cm×10.0 cm。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6周~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无臃肿,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是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该皮瓣操作相对简单,供区损伤较小,皮瓣质地和前足皮肤相近,皮瓣较美观、无臃肿、无需二期整形,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点下移 外踝上皮瓣 足内侧皮肤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