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5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Legal Regime of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s,the Sole Proprietorship and Family Businesses in Romania
1
作者 Radu Stefan Patru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8年第5期252-256,共5页
The present study will examine the legal regime of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s,individual enterprises,and family businesses as regulated in Romania.Such an analysis aims at presenting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legal fram... The present study will examine the legal regime of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s,individual enterprises,and family businesses as regulated in Romania.Such an analysis aims at presenting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legal framework in a representative country in Eastern Europe.Business activities can be carried out individually by individuals as well as large corporations,firms,and companies that have the status of legal persons.The business carried out by individuals,mainly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of an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ecause i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class within society and to giving professional and financial independence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professionals.The main aspects related to the qualification of specific notions in the field,the administrative steps for acquiring the status of an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individual enterprise and family enterprise,and their legal regime will be found in th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horized natural person INDIVIDUAL ENTERPRISE FAMILY ENTERPRISE legal REGIME
下载PDF
Inside and Outside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 of People’s Personal Values and Their Acceptance of Legal Norms
2
作者 Ingwer Borg Dieter Hermann 《Macro Management & Public Policies》 2021年第4期1-13,共13页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n crime prevention,this paper studies how personal values are related to persons’acceptance of legal norms(LNA).We here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se relations than previous research.O...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urvey on crime prevention,this paper studies how personal values are related to persons’acceptance of legal norms(LNA).We here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se relations than previous research.Offenses,in particular,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offense types,and the persons’ratings are studied both as observed and as individually centered data.It is found that conservation-oriented persons give higher and less differentiated badness ratings to all offenses than persons striving for hedonism and stimulation.The correlational structure of basic personal values and norm acceptance ratings for 14 different offenses,when represented vi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exhibits that conservation orientation becomes a better predictor of LNA of all offense types if it is augmented by an additional value,peace of mind.When looking at centered ratings(i.e.,controlling for each person’s mean ratings),social values become the best predictors of offenses such as tax evasion,benefits fraud,or taking bribes.Statements on the impact of personal values on general norm acceptance should,therefore,be replaced with more differentiated relations on how particular values are related to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particular offen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 acceptance legal norms Norm compliance personal values
下载PDF
Transborder Personal Security of Chinese Nationals and Its Legal Safeguard
3
作者 GUO NI is a lecturer at the Taiyuan Police Academy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2年第2期10-12,共3页
Personal security is an im- portant human right. There would be no human rights to talk about if personalsecurity, including personal safety, were not safeguarded. So long as a person is in the person's own coun- try... Personal security is an im- portant human right. There would be no human rights to talk about if personalsecurity, including personal safety, were not safeguarded. So long as a person is in the person's own coun- try, there will always be a measure of legal safeguard for the person's interests and personal security, ff the person has his or her rights infringed upon when the person is outside the country, there will be more than one province of judicial jurisdiction over the case, and the subsequent legal remedies for the person, if any, in most cases will not be so timely and easily available as provided under the domestic laws of the person's own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border personal Security of Chinese Nationals and Its legal Safeguard SECURITY
下载PDF
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法律风险规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永江 杨永兴 刘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信息爆发增长催生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技术的兴起。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解决信息过载和长尾问题、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意思自治受限、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诸多法律风险,亟需法律作出必... 信息爆发增长催生了个性化推荐算法技术的兴起。个性化推荐算法在解决信息过载和长尾问题、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互联网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用户意思自治受限、隐私泄露、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诸多法律风险,亟需法律作出必要的回应。为此,应当在诚信原则、自主原则、公正原则、比例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开放的隐私保护观,强化算法告知义务与用户拒绝权利,完善算法解释权,构建算法审计制度,以降低个性化推荐算法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算法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下载PDF
ChatGPT的法律人格认定与生成内容性质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镇疆 车宇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3,共8页
随着ChatGPT的广泛运用,关于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探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根据ChatGPT系统与人类互动生成相应文字内容的特性,ChatGPT生成内容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问题备受争议。探讨该问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前提要件,即ChatGPT是否具... 随着ChatGPT的广泛运用,关于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探讨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根据ChatGPT系统与人类互动生成相应文字内容的特性,ChatGPT生成内容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问题备受争议。探讨该问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前提要件,即ChatGPT是否具有法律人格及其生成内容能否被认定为作品,以此确定其是否应受《著作权法》保护。文本认为,ChatGPT尚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在ChatGPT生成内容被认定为作品对其进行保护时,应明确ChatGPT使用者作为生成内容的著作权主体,通过加强对ChatGPT著作权主体的监管实现对其生成内容的规制,以此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法律人格 作品 著作权
下载PDF
On the “Reasonable” Handl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Law
6
作者 赵艺 杨洁 SU Yilo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3年第1期182-211,共30页
The model for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law has changed from indirect protection to direct protection.The indirect protection model for traditional repu-tation rights and privacy r... The model for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law has changed from indirect protection to direct protection.The indirect protection model for traditional repu-tation rights and privacy rights was not enough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governance.However;due to the ambigui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reasonable”processing requirements,the direct protection model centered on Article 27 of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also is not enough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practical disputes.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is to resolve the tension between informa-tion circulation and risk control and reshape the legal order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law.The determination of“reasonable”should be centered on the scenario theory and holism interpretation and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of the dynamic system under Article 998 of the Civil Code.With the support of scenario-based discussions and comparative propositions,the crawling and tag extra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disclosed according to the law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reasonable processing;profiling and automated decision-making should not be covered in the scope of reasonable processing,in principle;for behav-iors such as correlation analysis,elements like information subject,identif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to draw open and inclusive conclusions in individual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has been disclosed legal disclosur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reasonable scope holism theory dynamic system
下载PDF
论公司外部表示行为的法律逻辑
7
作者 蒋大兴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公司法以调整公司的设立、运营和解散为主要目的,其规范构造也主要采用内部生效规则,与合同法等交易法主要关注外部合同如何成立、生效有明显不同。这种公司法与合同法分野的逻辑,虽有利于区分不同部门法律规范的调整任务及分工,却忽视... 公司法以调整公司的设立、运营和解散为主要目的,其规范构造也主要采用内部生效规则,与合同法等交易法主要关注外部合同如何成立、生效有明显不同。这种公司法与合同法分野的逻辑,虽有利于区分不同部门法律规范的调整任务及分工,却忽视了交易实践的复杂性,以及公司内部治理干预特定交易之成立对于维持公司法人格的重要性。公司法依托合同工具而成立,对于公司这一拟制主体,仍需解决基于董事或经理等自然人之代理行为而成立的交易如何归属于公司的问题。公司法首先建立了代理行为的“合法原则”与“职务原则”。同时,区分常规交易与特定交易,前者仅需董事、经理或雇员等自然人的个人行为即可成立,后者尚需取得公司内部机构的审议或同意即私法上的批准行为方可成立。因此,公司交易可能是由一元性的表示行为构成,也可能是由二元性或多元性的表示行为构成。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等内部治理机构的批准行为,不仅具有形成公司内部意思的效果,还具有决定外部交易是否成立生效的表示行为的力量。合同行为造就了公司,公司也不应完全游离在合同效力之外。唯此,才能形成控制公司代理人行为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合同 资产 代理 决议 法人格
下载PDF
法人实施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界限研究
8
作者 王志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2-78,共7页
当前我国民法体系中对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边界未有明确规定,这主要是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不清晰导致的。从我国民法体系法人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来看,国家对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规范的界限已发生了... 当前我国民法体系中对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边界未有明确规定,这主要是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不清晰导致的。从我国民法体系法人制度的历史演变轨迹来看,国家对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规范的界限已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解释目前相关法律条文的文义以及类推适用这种“法律漏洞”补充方式,可以看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受其经营范围、业务范围或章程规定、设立目的宗旨或任务规定的限制,与自然人相同,其有资格在所有民事法律行为中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拥有以自己的行为去取得所有民事活动中的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民事行为能力。除了在前述规定范围内实施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外,在前述规定范围外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要根据法人的不同类型及其是否获得政府许可或法律授权等因素来确定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
下载PDF
语义密构解析:农民集体所有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9
作者 陈甦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161,共19页
民法典第261条第1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其条文中有三个“集体”和两个“所有”,但其同一词语并非表达同一概念。在该条立法假定部分,表达集体所有制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其中“集体”“所有... 民法典第261条第1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其条文中有三个“集体”和两个“所有”,但其同一词语并非表达同一概念。在该条立法假定部分,表达集体所有制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其中“集体”“所有”为政治经济学概念;在立法处理部分,表达设定集体所有权的法律状态,其中“集体”“所有”为法学概念。我国宪法和民法典通过在特定规范中语境设置转换,实现“集体”“所有”的语义设定由政治经济学范畴迁移至法学范畴。对“集体”“所有”的语义自设不同,反映词语所指的概念界定不同,进而反映法律叙事者的观察视野与观念表达不同,这是农村集体经济法治领域许多学术观点争议与立法方案竞争得以发生的底层原因。依民法典第261条第1款之本旨,民法典中的“农民集体”是政治经济学概念,反映物质性的经济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法学概念,反映观念性的法律关系。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本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集体的法律形式,两者之间是异质同体的社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 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集体 特别法人
下载PDF
公司治理中法定代表人的“权责核心”地位及其纯化
10
作者 黄晓林 徐付波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我国施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由一名自然人掌握公司的对外代表权和内部经营管理权,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权力与责任的核心”地位。法定代表人的这一法律地位不但与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理念相悖,而且引发争夺公司控制权、法定代... 我国施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由一名自然人掌握公司的对外代表权和内部经营管理权,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权力与责任的核心”地位。法定代表人的这一法律地位不但与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理念相悖,而且引发争夺公司控制权、法定代表人变更、越权代表等纠纷,危及公司经营管理秩序和经济利益。公司立法应当回应实践要求,摆脱“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代表说”下“同一人格”理论的影响,明确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意思表达机关的法律地位与义务,赋予公司选择单一或多元代表模式的自治空间,基于委托关系完善法定代表人退出机制,通过登记公示技术使公司对代表权的限制发生对抗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代表人 公司自治 权责核心 同一人格
下载PDF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的法律规制研究
11
作者 何小勇 《工会理论研究》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在劳动法中引入关联企业概念,目的是赋予裁判机构审查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行为是否存在规避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适用法人格否认规则,目的是在个案裁判中将关联企业视为联合雇主,要求其共同向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劳... 在劳动法中引入关联企业概念,目的是赋予裁判机构审查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行为是否存在规避劳动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适用法人格否认规则,目的是在个案裁判中将关联企业视为联合雇主,要求其共同向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法律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被安排至关联企业工作的,劳动关系的归属以合同为判断标准;关联企业采取轮流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交替用工的,应当认定劳动者与后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则应以实际用工为考察依据判定劳动关系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企业 法人格否认规则 劳动合同变更 连带责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生物信息法律保护研究
12
作者 党敏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加强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可以从注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个人隐私、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等维度应对生物信息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生物信息的概念、特征及权益性质,从司法救济、... 加强个人生物信息的法律保护,可以从注重和保障人权、维护个人隐私、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等维度应对生物信息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结合个人生物信息的概念、特征及权益性质,从司法救济、加强行政监管及法律保护规范等角度进行法律保护,以完善传统个人生物信息法律保护的不足,维护权益人的个人权益、社会公益及伦理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生物信息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完善
13
作者 刘永红 谢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大数据时代,随着个人信息价值不断丰富与提升,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公民个人在其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能力有限,无法与侵害主体抗衡。《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将公益诉讼引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 大数据时代,随着个人信息价值不断丰富与提升,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等问题日益严峻,而公民个人在其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能力有限,无法与侵害主体抗衡。《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将公益诉讼引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不足。但是,这一条款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导致在实际适用中存在诸如起诉条件笼统泛化、起诉主体规则不明确、赔偿责任适用混乱等问题。为了使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对大规模处理个人信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有必要细化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适用前提条件,明确诉讼主体规则,积极探索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赔偿责任适用规则,从而推动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公益诉讼 法理反思
下载PDF
“约”和“不约”而同:李双元教授法律趋同化思想的破产法表现
14
作者 欧福永 张霄骁 《湖湘法学评论》 2024年第2期18-29,共12页
在近年逆全球化挑战的背景下,李双元教授提出的法律趋同化思想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法律趋同化思想在破产法领域的表现形式包括国际协调的趋同化和国内自发的趋同化。一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关于破产法的立法指南、示范法和《... 在近年逆全球化挑战的背景下,李双元教授提出的法律趋同化思想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法律趋同化思想在破产法领域的表现形式包括国际协调的趋同化和国内自发的趋同化。一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关于破产法的立法指南、示范法和《欧盟跨境破产程序条例》都是企业破产法国际协调的趋同化的重要实践,而《世界银行自然人破产问题处理报告》则为个人破产国际协调的趋同化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全球性危机也使各国破产法国内自发趋同化的表现形式受到了更多关注。各国在应对全球性危机时自主采取的企业破产法措施集中表现为三种相似类型,包括:(1)调整和适用现有破产程序;(2)引进新的重整或拯救程序;(3)引入新的非破产解决方式。个人破产法也在寻求利益平衡的过程中表现出趋同化。未来的法律趋同化研究需更加重视法律趋同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和本土法律文化对法律趋同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双元 企业破产法 个人破产法 法律趋同化
下载PDF
新安全格局下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丁博男 张家豪 《科学决策》 2024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新安全格局下,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引发了算法安全风险与人脸信息风险,给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治理带来挑战,具体包括场景规制、法律救济与分散监管等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对此,基... 新安全格局下,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社会治理的同时,也引发了算法安全风险与人脸信息风险,给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治理带来挑战,具体包括场景规制、法律救济与分散监管等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对此,基于算法安全理论与数字人权理论回应治理需要,从立法体系、司法救济和监管机制三个维度比较考查欧盟、美国等地的法律规制特点,并结合域外先进立法经验,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治理路径,包括构建场景化立法规制模式、完善便利化司法救济体系、健全协同化监督管理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技术 个人信息 法律规制 新安全格局 数据治理
下载PDF
有关法人处罚立法的刑法理论考察
16
作者 樋口亮介 黎宏(译)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法人处罚立法上,可以并用法人和自然人同一视的个人模式和追究法人自身责任的组织模式,但在建构法人自身刑事责任方面,应当以过失犯为中心。在法人过失的认定上,仅考虑法人过失就足够了,将企业合规措施单独提出来加以考虑,缺乏积极意... 在法人处罚立法上,可以并用法人和自然人同一视的个人模式和追究法人自身责任的组织模式,但在建构法人自身刑事责任方面,应当以过失犯为中心。在法人过失的认定上,仅考虑法人过失就足够了,将企业合规措施单独提出来加以考虑,缺乏积极意义。日本实务中的过失,不是在事前对其内容一概都有规定,而是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斟酌考虑其中的注意义务内容,在法人过失犯罪案件中,必须实质性地考虑合规体制对于法人业务风险防控的意义。在对法人故意犯和过失犯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日本刑法中法人处罚的完善建议,建议在立法中增设处罚法人具体情形的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处罚 法人过失 法人故意 企业合规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构建
17
作者 王江涛 江国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背景下,司法保障的关键是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与审判效率之间的协调。法律本体模型是连接法律知识和人工智能裁判之间的桥梁,是法律知识的计算机化,是人工智能辅... 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背景下,司法保障的关键是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与审判效率之间的协调。法律本体模型是连接法律知识和人工智能裁判之间的桥梁,是法律知识的计算机化,是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底层逻辑。因此,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范解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实现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法律知识的组织和表示。挖掘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在司法保障中的应用场景,从法律咨询的可靠度、量刑辅助的准确度和类案推荐的相关度等三方面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本体模型 司法裁判
下载PDF
论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机制优化——兼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条文
18
作者 张颂 何培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在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的背景下,侵犯敏感个人信息的案(事)件频发,但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却难以有效规制。我国刚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法律保护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立法理念、界定标准、... 在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的背景下,侵犯敏感个人信息的案(事)件频发,但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却难以有效规制。我国刚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法律保护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立法理念、界定标准、保护机制等方面有所发展和突破,对敏感个人信息特别关注,不过在具体法律条文上还有完善的空间。建议从进一步划分敏感信息类别、强化信息主体的权利、细化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机制的路径出发,优化完善敏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法》 敏感个人信息 界定标准 法律保护机制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侦查机关收集通信信息的法律规制
19
作者 艾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我国目前虽然已初步构建起规制侦查机关收集通信信息的法律体系,但这一体系未能较好地因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存在诸多不足。在数字时代,多元化样态的通信信息背后承载着不同的保护法益。立法者应当区分这些不同的保护法益,依循通信信... 我国目前虽然已初步构建起规制侦查机关收集通信信息的法律体系,但这一体系未能较好地因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存在诸多不足。在数字时代,多元化样态的通信信息背后承载着不同的保护法益。立法者应当区分这些不同的保护法益,依循通信信息类型的本质特征,作出合乎比例的、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具体而言,我国应从如下方面加强法律规制:一是由刑事诉讼法为某些新型侦查措施提供特别授权依据,以符合宪法要求;二是按照通信信息类型的不同,以比例原则为指导进行相应密度的法律规制;三是大幅度提升扣押邮件、电报措施的法律规制密度;四是对查看嫌疑人手机通信内容信息的行为进行独立授权;五是建立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的相应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侦查机关 通信信息 个人信息 法律规制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域下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困境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鹏 罗兴平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32,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金融信息已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值日渐凸显。个人金融信息具有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双重属性,其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也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目前,我国尚存在个人金融信息权利属性不明确、法律保护规...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金融信息已然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值日渐凸显。个人金融信息具有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双重属性,其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也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稳定。目前,我国尚存在个人金融信息权利属性不明确、法律保护规范体系不完善、执法监管力度不够、行业自律机制有效性发挥不足等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时代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推进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系统化法治建设,明确个人金融信息的权利属性、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强化对金融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执法监管,完善行业自律和内部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个人金融信息 权利属性 法律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