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艇运动员技术框架自我认知分析研究
1
作者 陈丽 滕津汝 +1 位作者 吴畏 朱海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1期109-111,208,共4页
赛艇项目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赛艇技术的稳定性对提高赛艇运动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跟踪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江苏省赛艇运动员对赛艇技术的认知情况,包括赛艇运动的技术框架、发力模式和... 赛艇项目属于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赛艇技术的稳定性对提高赛艇运动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跟踪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江苏省赛艇运动员对赛艇技术的认知情况,包括赛艇运动的技术框架、发力模式和不同技术阶段的动力链认知,探讨赛艇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训练差异对赛艇技术框架稳定性的影响,以期找出赛艇技术动力链的关联性,针对性地优化不同赛艇运动员的技术特征,提高赛艇训练比赛的科学化程度,进而助力提高赛艇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这对丰富我国赛艇项目训练方法、创新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技术框架 发力模式 运动员 自我认知
下载PDF
个体安全信息力的概念模型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浪 吴超 王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2,共6页
为完善安全信息认知理论体系,构建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并研究其作用机制。首先,在辨析个体能力与个体安全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工程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运用归纳法,提出个体安全信息力的定义,并解析其内涵与特征;其次,借鉴物理学中"... 为完善安全信息认知理论体系,构建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并研究其作用机制。首先,在辨析个体能力与个体安全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工程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运用归纳法,提出个体安全信息力的定义,并解析其内涵与特征;其次,借鉴物理学中"力"的概念与性质,构建由安全信息获取、分析和执行等3个能力维度组成的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最后,分析个体安全信息力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安全信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3个方面探析个体安全信息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安全信息力是个体安全能力的本质,个体安全信息力概念模型的构建及其作用机制分析能够体现个体安全能力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信息力 信息认知 安全行为 行为模式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机会频谱接入系统的切换请求排队机制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彩丽 曾志民 +1 位作者 冯春燕 刘琦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5-1508,共4页
针对非实时业务的特点,该文提出了机会频谱接入系统的两种切换请求排队方案,并采用二维Markov模型对其性能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了呼叫阻塞率、强制中断率、信道利用率等系统性能关键参数的解析结果。数值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两种切换请... 针对非实时业务的特点,该文提出了机会频谱接入系统的两种切换请求排队方案,并采用二维Markov模型对其性能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了呼叫阻塞率、强制中断率、信道利用率等系统性能关键参数的解析结果。数值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两种切换请求排队方案是降低系统强制中断率的有效方法,且可克服切换信道预留机制阻塞率高、信道利用率低的缺点,信道利用率最多可提高26%。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机会频谱接入 切换请求排队 MARKOV模型 强制中断率
下载PDF
事件域认知模型对二语词汇习得的介入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2-94,共3页
事件域认知理论认为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身的驱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被概括为脑海中对该事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或认知结构。因此,其认知模型对语言解释的系统性更强,更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于解释语义和交际层面的语言现象... 事件域认知理论认为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身的驱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被概括为脑海中对该事物的基本概念结构或认知结构。因此,其认知模型对语言解释的系统性更强,更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于解释语义和交际层面的语言现象,对二语词汇"宽度"和"深度"习得具有介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域认知模型 二语词汇习得 介入力
下载PDF
汉英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考察
5
作者 李秋杨 陈晨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70-74,89,共6页
从汉英思维名词的角度看,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分为六种:思维是容器、思维是斗争、思维是有机体、思维是无生命的物体、思维是感觉、以及思维是身体。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基本上相同,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中会出现同样... 从汉英思维名词的角度看,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分为六种:思维是容器、思维是斗争、思维是有机体、思维是无生命的物体、思维是感觉、以及思维是身体。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基本上相同,因而在语言的使用中会出现同样或类似的表达方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概念 认知模式 力的图式
下载PDF
“到底”共时差异的认知解释
6
作者 张秀松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65-78,共14页
普通话中“到底”作为短语、时间副词、评注语气副词和疑问语气副词,具有各不相同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性。不同性质的“到底”之间的语法差异可通过“力量—动态模型”理论和领域扩散理论的综合运用而得到统一的解释,因为它们不同的语... 普通话中“到底”作为短语、时间副词、评注语气副词和疑问语气副词,具有各不相同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特性。不同性质的“到底”之间的语法差异可通过“力量—动态模型”理论和领域扩散理论的综合运用而得到统一的解释,因为它们不同的语法特征是一个统一的认知模框[TO-END]依据不同隐喻机制从行域向知域、言域扩散,从而形成不同的理想认知模型的语言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底 力量—动态模型 领域扩散 认知模框
下载PDF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从“研究案例”到“认知模型”——TQVC概念认知模型的建构 被引量:48
7
作者 王立新 钱扬义 +2 位作者 苏华虹 陈博殷 梁宏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手持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认知工具,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具有定量化与可视化特点,可帮助学生克服抽象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始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案例"开发,并逐... 手持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先进教育认知工具,集数据采集与分析于一体,具有定量化与可视化特点,可帮助学生克服抽象化学知识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化学教学的融合始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案例"开发,并逐渐深入至微观层面的"认知模型"建构。为丰富手持技术在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内容,根据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次提出基于手持技术的TQVC概念认知模型,即转化(Transformation)-量化感知(Quantitative Perception)-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比较(Compare)概念认知模型,并以高中微观化学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为例,阐明该模型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发现,TQVC概念认知模型,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学生在手持技术环境下进行概念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而在化学教育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基于手持技术的信息化概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技术 化学教学 认知-建构主义 概念认知模型 分子间作用力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凯 曾云秀 +2 位作者 武万森 尹全军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44-2355,共12页
作为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的一类重要认知行为,意图识别通过分析敌友动作时序逻辑进而识别作战意图,有助于CGF形成更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决策能力。为了进一步规范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本... 作为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的一类重要认知行为,意图识别通过分析敌友动作时序逻辑进而识别作战意图,有助于CGF形成更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决策能力。为了进一步规范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本文在梳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意图识别研究进展和意图识别行为模型设计实现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态势感知理论,分析了CGF态势感知过程、影响要素与约束,从问题特征与约束、基本识别过程出发,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能对不同应用需求下的CGF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生成兵力 认知行为建模 意图识别 态势感知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凯 曾俊杰 +2 位作者 杨伟龙 秦龙 尹全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为规范和促进计算机生成兵力各类认知行为模型的标准化开发,对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进行综述研究,以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为例,探讨了一般认知行为在标准认知架构基础上的功能实现方式。论证结果表明,良设计的... 为规范和促进计算机生成兵力各类认知行为模型的标准化开发,对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进行综述研究,以计算机生成兵力的意图识别行为为例,探讨了一般认知行为在标准认知架构基础上的功能实现方式。论证结果表明,良设计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对于复杂认知行为建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还提出了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理论基础、协作机制四个方面具体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生成兵力 认知行为建模 认知行为模型架构 意图识别行为建模
下载PDF
时空记忆模型在空间认知行为建模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越 许凯 +2 位作者 秦龙 尹全军 查亚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9-261,共13页
空间环境的结构和实体活动的行为逻辑是军用仿真系统的重要建模对象,而建立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时空记忆表示与推理模型,是提高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行为拟人性、并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内容。简述了时空记... 空间环境的结构和实体活动的行为逻辑是军用仿真系统的重要建模对象,而建立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时空记忆表示与推理模型,是提高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行为拟人性、并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内容。简述了时空记忆的神经认知科学背景,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中记忆机制的建模成果。依据感知-判断-规划-执行的OODA(Observe-Orient-Decide-Act)循环设计了一个通用的空间认知行为建模框架,提出了时空记忆机制在定性空间表示、态势理解与预测、在线规划等不同阶段的应用前景,能对不同层次和应用需求下CGF的空间表示与推理认知行为建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生成兵力 空间认知行为建模 时空记忆机制 态势认知
下载PDF
基于拓展社会力的机器人柔顺跟随与避障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建伟 廖哲霖 +3 位作者 姚瀚晨 万郅玙 朱利琦 戴厚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76-1787,共12页
人机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针对跟随型移动机器人在人机共融环境中的跟随与避障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展社会力模型的柔顺跟随与避障控制策略。基于阻抗控制设计可同时控制人机交互力和位置偏差的跟随控制器,实现了移动机器... 人机共融是新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针对跟随型移动机器人在人机共融环境中的跟随与避障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展社会力模型的柔顺跟随与避障控制策略。基于阻抗控制设计可同时控制人机交互力和位置偏差的跟随控制器,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柔顺跟随。考虑“人-机器人-障碍物”三者的交互作用,基于拓展社会力模型和空间关系学设计人机友好的柔顺跟随避障控制策略,有效解决跟随机器人的避障问题,同时保障了人的舒适性,提升了跟随机器人的社会接纳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实现人机友好的柔顺跟随避障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融 人机跟随 柔顺控制 阻抗控制 拓展社会力模型 空间关系学 避障
下载PDF
ETA物理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教学为例
12
作者 蔡琳琳 冯立峰 《物理通报》 CAS 2023年第8期45-48,共4页
ETA物理教学法作为紧密联系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依据ETA物理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规避许多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借此,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建立在ETA物理教学模型下进行论述,以期发... ETA物理教学法作为紧密联系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依据ETA物理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规避许多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借此,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建立在ETA物理教学模型下进行论述,以期发展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物理认知模型 ETA物理教学法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下载PDF
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及其后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贺梦依 杨坤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本文探讨了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及其后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使动构式的构式意义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其句法形式来自于对大量具体表达的抽象和共性提取;(2)一些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使动构式,是因为动词的内在意义和压制解读之间... 本文探讨了英语使动构式的构式化过程及其后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使动构式的构式意义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其句法形式来自于对大量具体表达的抽象和共性提取;(2)一些动词之所以可以进入使动构式,是因为动词的内在意义和压制解读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联,而这种语义关联主要是通过概念隐喻来实现的;(3)使动构式的构式义对进入该构式的施事、受事和致使动词产生一定的语义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使动构式 构式化 力动态模型 认知基础
原文传递
“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
14
作者 胡志勇 李福印 《语言学研究》 2019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本文基于Talmy(2015)认知系统交叉模型为'A BECAUSE B'构式提出了一个'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本文将注意系统和力动态系统相结合,动态考察了'A BECAUSE B'构式在语义构建中的三个层级及其... 本文基于Talmy(2015)认知系统交叉模型为'A BECAUSE B'构式提出了一个'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本文将注意系统和力动态系统相结合,动态考察了'A BECAUSE B'构式在语义构建中的三个层级及其互动过程。笔者发现,该构式含有三大语义范畴:(1)力动态作用下对抗或和谐类'致使义',包括三类基本模式:BECAUSE-致使型、 BECAUSE-阻止型以及BECAUSE-使能型;(2)力动态条件下各种'结果义'及其实现状态;(3)整个语义构建过程中注意分布与突显。这一发现解决了以往研究中受因事件和使因事件表征顺序与语义突显问题,澄清了该构式既构建概念框架又表达概念内容的双重作用,阐释了'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内涵及其突显意义,并进一步否定了Fodor(1983)提出的'自治模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ECAUSE B”构式 “力动态–注意”认知模型 认知系统交叉模型 注意分布与突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