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al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in anterior chamber angle with prism contact lens and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
1
作者 Yan-Ming Huang Hua Yan +1 位作者 Jin-Hong Cai Hai-Bo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5期749-753,共5页
AIM:To introduce a novel approach in removal of anterior chamber angle foreign body(ACFB) using a prism contact lens and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METHODS:Data of 42 eyes of 42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remov... AIM:To introduce a novel approach in removal of anterior chamber angle foreign body(ACFB) using a prism contact lens and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METHODS:Data of 42 eyes of 42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removal of ACFB using a prism contact lens and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 from January 2008 to October 2013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wenty eyes in group A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by using toothed forceps through corneal limbus incision, and 22 eyes in group B underwent the novel method through the opposite corneal limbus incision. 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ACFB once removal was 75%(15/20) in group A, and 100%(22/22) in group B.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compared with group B(34.9±9.88 min vs 22.13±8.85min; P〈0.05). The average size of corneal limbus incision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group B(4.85±1.89 mm vs 3.95±1.17 mm; P〈0.05). The corneal limbus incision suturing were conducted in all eyes in group A, and only 5 eyes in group B. CONCLUSION:Removal of ACFB using a prism contact lens and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 is a safer, more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techniqu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sm contact lens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anterior chamber angle 23-gauge foreign body forceps
下载PDF
近视眼房角及相关组织结构形态的生物测量和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新敏 李思珍 +3 位作者 王大博 张国文 纪惠谦 秦建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530,共6页
背景近视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目前对近视眼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角膜曲率(CC)、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变等方面,而对于近视眼眼前节结构,如前房角形态、睫状体形态等... 背景近视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目前对近视眼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角膜曲率(CC)、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变等方面,而对于近视眼眼前节结构,如前房角形态、睫状体形态等改变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测量并分析近视眼房角及相关结构形态的改变。方法纳入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为正视或近视者149人,年龄18-40岁。受检者根据屈光度的不同分为正视组30人30眼、低度近视组46例46眼、中度近视组35例35眼和高度近视组38例38眼,平均屈光度分别为(0.02±O.18)、(-1.64±0.69)、(-4.56±0.66)和(-7.04±1.02)D;受检眼分别接受眼压、CC、AL测量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扩瞳验光等检查,观察各组间传统测量项目,如眼压、CCT、CC、AL、ACD及UBM测量指标,如房角开放距离(AOD)、虹膜厚度(ITl、IT2、IT3)、睫状体位置[A角、B角、小梁一睫状突距离(TCPD)、虹膜一睫状体距离(ICPD)]、睫状体厚度(CBTl、CBT2、CBT3)的差异。结果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间眼压、CC、CCT值出现轻微变化,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而伸长,ACD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加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虹膜厚度(ITl、IT2、IT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房角开放程度指标(TIA与AOD500)、睫状体位置(A角、B角、TCPD、ICPD)、CBT(CBTl、CBT2、CBT3)测量值均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OD500与ACD、睫状体位置(A角)、CBT(CBTl、CBT2)、AL均呈正相关,与屈光度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573、0.513、0.325、0.398、0.542、-0.435,均P〈O.01);TIA与ACD、睫状体位置(A角)、CBT(CBTl、CBT2)、AL均呈正相关,与屈光度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573、0.464、0.276、0.410、0.539、-0.435,均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近视眼ACD加深,房角开放程度增宽,CBT增加,睫状体位置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 近视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轴 前房/超声检查 睫状体/超声检查 前房角/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兰 王文伟 +3 位作者 庞秀琴 何雷 宋维贤 马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 16例 (16眼 )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前房摘出巨大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对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 8例中的 5例行硅油注入术... 目的 探讨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 16例 (16眼 )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经前房摘出巨大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对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 8例中的 5例行硅油注入术 ,3例行SF6/C3 F8惰性气体注入术。术后 11例视力提高 ,4例视力不变 ,1例视力下降。结论 经前房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利于提高术后视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 眼内异物 晶状体切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第7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3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前房角异物患者32例(32只眼)在UBM联合前房角镜下行前房角异物取出术。术前及术后检查并记录术眼的最佳...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眼科医院2013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前房角异物患者32例(32只眼)在UBM联合前房角镜下行前房角异物取出术。术前及术后检查并记录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数据,并在术后统计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BCVA:术前平均为(0.26±0.11),与术后(0.15±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40,P=0.000)。(2)眼压:术前平均为(21.74±1.44)mm Hg,与术后(15.81±2.14)mm 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1,P=0.000)。(3)成功率:32例(32只眼)的前房角异物全部取出,取出物均为栗刺,手术成功率100%。(4)并发症:虹膜小范围脱色素2例;取出异物时前房出血1例;术后无晶状体损伤、眼内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7%。结论UBM能及时、尽早发现并定位植物性前房角异物,联合前房角镜行异物取出术,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提高BCVA,降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前房角镜 前房异物 栗刺
下载PDF
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谢声汉 谢佩 胡义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82例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的致伤原因、异物性质、异物位置、临床表现、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9:1,年龄为20~45岁者占78.05%,职业以农民、... 目的探讨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82例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的致伤原因、异物性质、异物位置、临床表现、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9:1,年龄为20~45岁者占78.05%,职业以农民、工人为多,分别为46.34%和43.90%。所有患者均手术取出异物,术后视力上升者42例(51.22%),视力稳定者29例(35.37%),视力减退者11例(13.41%)。15例眼盲者有6例是爆炸伤患者(40%)。就诊时间越早,视力恢复越好(χ2=10.69,P=0.0014)。结论爆炸伤致角膜深层异物及前房异物者致盲率较高,其治疗的关键是及早就诊,早期治疗,手术取出异物,防治感染和处理好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角膜深层 前房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巩膜外加压术后早期高眼压的UBM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曾云 杨安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roscopy,UBM)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方法:将2011-07/2012-02于我科行巩膜外加... 目的: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roscopy,UBM)观察巩膜外加压术后患者眼前节结构的改变,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与眼压升高之间的关系,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压升高的机制。方法:将2011-07/2012-02于我科行巩膜外加压术(除去有原发性青光眼病史、青光眼家族史及房角存在新生血管的病例)的患者156例161眼纳入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进行Topcon非接触眼压计眼压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间接检眼镜等检查。比较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术前术后各测量参数的改变,评价其与术后眼压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巩膜外加压术后高眼压发生机制。结果:高眼压组术后可出现瞳孔阻滞,睫状体全周脱离、水肿、前旋。参数测量: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前房深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3,P=0.048),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高眼压组与正常眼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1,P=0.049),睫状体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2,P=0.038)。结论:UBM在检查巩膜外加压术后眼前节结构方面行之有效。术后眼压升高是巩膜外加压术后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早期(2wk内)ACD,AOD500及CBT等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改变与眼压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术后睫状体水肿前旋致前房变浅、房角变窄,导致眼压升高,相关参数提示高眼压组术后较术前有前房变浅、房角开放程度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深度 房角开放距离 睫状体厚度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内压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黎美婵 杜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试验组),同期选取62例在本院行眼部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6例(试验组),同期选取62例在本院行眼部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采用UBM检查。比较两组及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500、晶状体厚度、睫状突厚度、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等UBM定量检测指标结果,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睫状体位置、虹膜形态、周边巩膜厚度等UBM半定量检测指标结果,并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UBM定量检测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晶状体与睫状突厚度均大于对照组,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均小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P<0.05);试验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睫状体位置、巩膜形态、周边巩膜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晶状体与睫状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小梁睫状体距离、睫状体晶状体距离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UBM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类型、病情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角开放距离500 前房深度 小梁睫状体距离
下载PDF
粘弹剂在角膜穿通伤及前房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彦 吕向英 张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和寻求角膜穿通伤修复、前房异物取出及前房内出血清除术的最佳方法。方法 术中使用粘弹剂。结果 手术反应轻 ,副损伤小 ,效果好。最大限度保护了眼组织。粘弹剂抑制出血和止血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结论 角膜穿通伤修复术... 目的 探讨和寻求角膜穿通伤修复、前房异物取出及前房内出血清除术的最佳方法。方法 术中使用粘弹剂。结果 手术反应轻 ,副损伤小 ,效果好。最大限度保护了眼组织。粘弹剂抑制出血和止血作用得到进一步证实。结论 角膜穿通伤修复术中使用粘弹剂可提高手术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剂 角膜穿通伤 前房异物 前房积血
下载PDF
前房角异物26例临床诊治分析
9
作者 陈克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患者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26例患者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26例均行手术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4例因虹膜根部与伤...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患者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26例患者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26例均行手术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4例因虹膜根部与伤口粘连而引起瞳孔变形,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增加21例(80·77%),不变4例,下降1例。结论对前房角异物的诊断应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减少漏诊,并及时手术取出是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角异物 临床分析 显微镜 并发症
下载PDF
A case of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misdiagnosed as uveitis
10
作者 Liu Xueying Zhong Hongyi Shen +1 位作者 Wanwen Shao Yongxin Zheng 《Annals of Eye Science》 2021年第3期74-79,共6页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residue following ophthalmic surgery is rare but may cause severe postoperative occult inflammation.In some cases,small foreign bodies located in the anterior chamber angle may be missed by fo... Intraocular foreign body residue following ophthalmic surgery is rare but may cause severe postoperative occult inflammation.In some cases,small foreign bodies located in the anterior chamber angle may be missed by follow-up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We report the case of an elderly female whose right eye was injured by a nail and received corneal repair surgery in our hospital.Eleven days post-surgery,we found a mobile,short,translucent,rod-shaped foreign body in the upper corner of the right eye and another in the iris root at 7 o’clock.Two months post-surgery,the patient consulted a doctor due to right eye redness,pain,and vision loss,which was ultimately sh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foreign body residue resulting in a delayed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The patient was cured by surgeries and activ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s,but the final diagnosis of the patient was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misdiagnosed as uveitis,which worths our consideration.We also review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from noninfectious uveitis.It’s a reminder that patients with delayed endophthalmitis after open ocular trauma should not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intraocular foreign bodies.As well clinicians can distinguish infectious endophthalmitis from uveitis by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r vitrectomy for microbial cultur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antibiotic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anterior chamber foreign body fungal endophthalmitis eye ointment
下载PDF
前房角异物临床分析34例
11
作者 范远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51-52,共2页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34例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34例均行手术予以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3例因...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34例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34例均行手术予以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3例因虹膜根部与伤口粘连而引起瞳孔变形,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增加者28例(82.35%),不变5例,下降者1例。结论对前房角异物的诊断应采用多种方法检查,以减少漏诊,及时手术取出是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角异物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鹏飞 刘印华 +2 位作者 廖奇志 王金珠 王玲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前房角非金属异物10例(10眼)。术前进行了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前段照相、彩超、眼眶CT、UBM、前房...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联合前房角镜在前房角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前房角非金属异物10例(10眼)。术前进行了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前段照相、彩超、眼眶CT、UBM、前房角镜等检查。UBM检查结合前房角镜检查确诊并定位前房角非金属异物。结果10例UBM检查确诊并定位后手术摘出非金属异物,其中植物性异物(栗子刺)8例,石屑1例,煤渣1例。术后未出现感染、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睫状体脱离、脉络膜脱离或视网膜脱离。结论UBM联合前房角镜检查诊断、定位前房角非金属异物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及时、尽早发现前房角非金属异物,减少误诊、漏诊及感染发生。它弥补了常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异物 前房角 非金属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前房角镜检查
原文传递
前房维持器在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眼内异物伤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勇 黄敏丽 段娜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目的评价前房维持器灌注在对选择的病例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36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白内障及眼内异物,排除术前已诊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眼内炎者。白内障摘出术中在前房维持器... 目的评价前房维持器灌注在对选择的病例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36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白内障及眼内异物,排除术前已诊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眼内炎者。白内障摘出术中在前房维持器液体灌注下行白内障皮质清除,然后继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联合20G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后段异物,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始终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结果36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术后视力提高者36例,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34例(94%)。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1例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结论经前房维持器灌注可代替经巩膜切口灌注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提供了另一种眼内液体灌注方式,可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维持器 玻璃体切除术 眼内异物 白内障 外伤性
原文传递
松毛虫毒毛致眼外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敏 吕红彬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松毛虫毒毛刺伤眼部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方法 结合1例松毛虫毒毛致眼外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行右眼角膜、前房毒毛摘出术后,予以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类药物治疗。患... 目的 探讨松毛虫毒毛刺伤眼部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方法 结合1例松毛虫毒毛致眼外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行右眼角膜、前房毒毛摘出术后,予以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类药物治疗。患者右眼视力恢复正常,角膜上皮修复,前房内无毒毛,房水闪光(一),瞳孔对光反应灵敏。结论 松毛虫毒毛引起的角结膜病变水肿较重,毛刺短小难以被检查出,且毒毛有引起虹膜炎、眼内炎,严重者失明的可能。因此应及早诊断,适时及使用正确的方法摘出异物,以保护眼球,保持和恢复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毒毛 角膜异物 多发 前房异物
原文传递
前房异物手术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尹娟娟 唐文建 +1 位作者 袁军 杨潇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前房异物取出方法及显微眼内镊在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在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35例(35只眼),应用显微眼内镊在取出前房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35只眼前房异物均一次手术取出。术中未出现明显... 目的探讨前房异物取出方法及显微眼内镊在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在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35例(35只眼),应用显微眼内镊在取出前房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35只眼前房异物均一次手术取出。术中未出现明显前房积血,未进一步损伤角膜内皮或晶状体及房角和虹膜组织,术后前房反应轻,随访1-3个月无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房角粘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显微眼内镊在前房较小异物取出中具有适用范围广、精准、快速、继发组织损伤小、取出成功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异物 显微眼内镊 取出
原文传递
陈旧性前房角异物双手联合摘出法
16
作者 姬红培 张唯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手联合摘出陈旧性前房角异物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双手联合摘出陈旧性前房角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眼的前房角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术中未发生异物坠落后房或晶状体损害等并发症.术后结膜充血和角膜水肿消退,房水... 目的 探讨双手联合摘出陈旧性前房角异物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双手联合摘出陈旧性前房角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眼的前房角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术中未发生异物坠落后房或晶状体损害等并发症.术后结膜充血和角膜水肿消退,房水闪光消失,视力提高.随访1~3个月,无一例术后炎症复发.结论 双手联合前房角异物摘出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摘出成功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异物 前房角 摘出 双手手术
原文传递
眼外导光照明视网膜光凝联合前房注气在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术中应用
17
作者 刘鹏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眼外导光照明、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前房注气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治的47例(47只眼)合并晶状体后囊破裂的眼内异物患者实施白内障联...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眼外导光照明、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前房注气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治的47例(47只眼)合并晶状体后囊破裂的眼内异物患者实施白内障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其中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39只眼,视网膜裂孔者7只眼,玻璃体积血30只眼,视网膜脱离7只眼,锯齿缘解离2只眼。实施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注气术,术中显微镜下眼外导光照明、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前房注气。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状体、视网膜情况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11个月,平均(6.14±2.15)月。结果47例患者中,42只眼充填C3F8,5只眼充填硅油。44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1只眼人工晶状体正位,1只眼人工晶状体略偏斜。3只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继发性青光眼,药物治疗1周至2周眼压恢复正常。2只眼角膜内皮面增生膜生长。结论显微镜下眼外导光照明、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前房注气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发生,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此术式是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导光照明 视网膜光凝 前房注气 眼内异物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原文传递
冲洗针头在前房内毛虫刺取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波 杨志 陈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冲洗针头在取出毛毛虫体毛刺所致前房异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以来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例(13只眼)因毛毛虫袭眼致前房内毛毛虫刺异物患者,经中空钝性冲洗针头抽吸去除异物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 目的探讨冲洗针头在取出毛毛虫体毛刺所致前房异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以来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例(13只眼)因毛毛虫袭眼致前房内毛毛虫刺异物患者,经中空钝性冲洗针头抽吸去除异物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月13例(13只眼)行前房异物取出患者,10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2.3%(12/13)。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前房炎症反应消退快。结论在显微镜下使用中空钝性冲洗针头抽吸前房内毛毛虫体毛异物手术方法简单,效果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毛虫 前房异物 显微镜 冲洗针头 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