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lause o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1
作者 ZHAI H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3期548-566,共19页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the core normativ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and point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the core normativ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and point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sense of positive law.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s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tself is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itution,and socialism has already contributed valuabl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o the modern world in its early stage.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superior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over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of a country,but rather to the conv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mestic law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e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will be effective only when they are transformed into domestic law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onstitution.Correspondingly,the domestic legal order is brought into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and its human rights clause.Behind the system of fundamen-tal rights i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s the valu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legal system.The advancement of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In the future,we should further integrate the human rights values embedded in socialism into China’s constitutional practice,enhanc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round the country,and take a more active part in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clause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socialist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下载PDF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on Judicial Review of Foreign-Related Arbitr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mendment to the Arbitration Law
2
作者 HE Yu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1期59-78,共20页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the arbitration judicial review system based on the Arbitration Law promulgated in 1994,including the dual-track review of foreign-related and do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ic system,the arbitration judicial review system based on the Arbitration Law promulgated in 1994,including the dual-track review of foreign-related and domestic cases,and the dual-supervision on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matters,has shown som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in practice.On July 30,2021,the Ministry of Justice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Arbitra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mendment)(Draft for Comment),which unified the provisions on setting aside domestic and foreign-related arbitrament,and partially revised the scope of judicial review.However,heated debate arose and many problems remained unsolved such as the setting of the scope of supervision on foreign-related arbitration cases,how to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procedural review,and how to place the substantive supervision after the dual-track systems were changed into unified ones.Based on the Draft for Comments,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prominent issues at present,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such as expanding the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foreign-related factors,converging to the original supervision scope of foreign-related arbitration,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ocedural review,and permitting the parties concerned to agree on the scope of supervision to maximize respect for the autonomy of the will of parties,so as to build a judicial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commercial arbitration betterfitting into the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ign-related arbitration judicial review/supervision procedural review Arbitration law amendment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法学的理论内涵与体系架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君 董静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6,共11页
区域国别法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新时代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和时代价值,我国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厘清该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该学科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 区域国别法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新时代法学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和时代价值,我国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厘清该学科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该学科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运行规律,从整体上把握该国或该地区的法律特点和法律发展方向,进而探寻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念与契合点。区域国别法学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外交思想,服务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并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作出贡献。该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打破常规,走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之路,构建国别法律人才“双协同”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法学 涉外法治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的构造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泽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构造新时代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既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有关学科建设的指示精神,也是为了改变国际法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不相称的状况,以及弥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的短板。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的构造,需... 构造新时代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既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有关学科建设的指示精神,也是为了改变国际法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世界大国的地位不相称的状况,以及弥补我国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的短板。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的构造,需要进一步厘清涉外法、涉外法治、对外关系法、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以及涉外法学、国际法与法学一级学科的关系。在中国国际法学科体系构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构建国际法学一级学科专业。未来中国国际法学发展的任务主要包括:弘扬国际法治理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法治保障,传播中国国际法观、提升中国国际法理念的国际影响力,提高运用国际法的能力以及补齐涉外法治的短板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推动国际法研究的理论创新,则成为今后中国国际法学者的应然使命。未来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方向涉及架设国际法与国内法沟通的桥梁、谨慎使用“涉外法学”名称,以及在国际法教育与研究中凸显中国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学 涉外法治 对外关系法 国际法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法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8,178,179,共18页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 旨在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的发展法学学科,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存在高度耦合,提供了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视角。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与发展法学的理论创新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战略,构造了发展法学的新背景,要求从系统主义维度进一步创新发展法学理论;另一方面,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在方法论、制度体系、理论体系三个维度的递进式创新,有助于促进与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体而言,在方法论创新方面,发展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科学,应融入系统论方法以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进行以中国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新综合研究,指导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在制度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促进全面发展出发,通过合理配置发展权利、义务与责任,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包容型制度体系;在理论体系创新方面,系统发展法学理论应从发生论、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范畴论方面进一步创新,在发展研究领域建构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世界法学理论之进步与世界共同发展之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法学学科 系统主义发展法学理论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下载PDF
派驻监督的组织逻辑:法律地位、职责与界限——建构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0,共11页
派驻是中国以自我监督为本质的国家组织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组织主体统一人格与具体监督功能的分离,是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围绕宪法、监察法、国家机关组织法及相关规范,运用宪法学国家层面的组织理论系统分析派驻机构的法律地... 派驻是中国以自我监督为本质的国家组织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组织主体统一人格与具体监督功能的分离,是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围绕宪法、监察法、国家机关组织法及相关规范,运用宪法学国家层面的组织理论系统分析派驻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构造、派驻监督的监察职责、派驻监督的角色与行为界限这三个理论问题,以尝试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分析认为,派驻机构是一种具有部分法律能力的国家机关,与派出它的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形成代表关系。作为派驻监督的组织,派驻机构在运行中要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合理厘定四项法律职责,并建立起派驻监督动态分类的活动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驻监督 派驻机构 宪法学 纪检监察学 组织法
下载PDF
论党的纪律严于国家法律的涵义与正当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帅 《党内法规研究》 2024年第3期18-30,共13页
党的纪律严于国家法律,即“纪严于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创新。“纪严于法”是一个比较性用语,涉及比较主体与比较标准两个方面。在比... 党的纪律严于国家法律,即“纪严于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理念创新。“纪严于法”是一个比较性用语,涉及比较主体与比较标准两个方面。在比较主体方面,包括规范层面的比较主体和约束对象层面的比较主体。其中,规范层面的比较主体是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约束对象层面的比较主体根据系统标准和地位相称标准则分别是党员与普通公民、党员干部与公职人员、党员领导干部与领导干部。在比较标准层面,纪严于法包含调整对象的比较、行为模式的比较、惩戒起点的比较和追责时效的比较。“纪严于法”的正当性要根据约束对象层面比较主体的不同来分别探讨其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严于法 党的纪律 国家法律 先进性
下载PDF
法典化背景下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
8
作者 蔡海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上受到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存在立法法学研究、法教义学研究、社科法学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各有其效用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教育法典的编纂,教育法学研究应在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构:以中国教育法治实践为基本立场,以创新教育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法学研究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研究方法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数字法学学科定位问题再探讨
9
作者 雷磊 孙冠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4,共9页
步入Web 3.0时代以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对既有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范式带来了强力挑战。从既有研究来看,部分学者致力于推动整个法学知识体系的数字化,部分学者则致力于证成数字法学作为新兴部门法学的独立性。然而,虽然新... 步入Web 3.0时代以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对既有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范式带来了强力挑战。从既有研究来看,部分学者致力于推动整个法学知识体系的数字化,部分学者则致力于证成数字法学作为新兴部门法学的独立性。然而,虽然新技术确实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新问题”只是语境的“新”而非问题的“新”。就此而言,一方面,数字法学暂时无力取代整个法学知识体系,因为“法律主体”和“法律责任”等既有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并未受到根本冲击;另一方面,无论是数字法学本身还是其内部各分支,都不像传统部门法学一样有着明确的边界,其尚无力化解自身和其内部分支面临的理论尴尬。在此背景下,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法学教育意义上的领域法学,或许是解决数字法学学科定位的一个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法学 学科定位 学科交叉 领域法学
下载PDF
教育法学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定位
10
作者 劳凯声 吕伟艳 马暄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共12页
学科演进的动力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学科内部,同时也要基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与法律的互变造就了一系列横跨公、私法的新型法律关系,如何防止单纯按公法标准来要求教育管理中的人和事,建立一种兼顾公、私法特征的法律体系,成... 学科演进的动力并非简单地存在于学科内部,同时也要基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与法律的互变造就了一系列横跨公、私法的新型法律关系,如何防止单纯按公法标准来要求教育管理中的人和事,建立一种兼顾公、私法特征的法律体系,成为教育法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法学经过对自身的元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学,从话语、体系到研究方法都开始具有了跨界的性质,为新学科形态的产生积累了充分的可能性。教育法学的发展应在合理借鉴中西教育学、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教育实践经验,从知识层面对教育法学的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诠释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学 学科话语 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 跨部门法律观
下载PDF
涉外法治的知识体系及其互动性建构
11
作者 江河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7,共19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的内外双重维度使涉外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涉外法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其学理体系和规范体系,这两大知识构成揭示了国际法一级学科设置和涉外法治专业教育的内在互动性。涉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的内外双重维度使涉外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涉外法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其学理体系和规范体系,这两大知识构成揭示了国际法一级学科设置和涉外法治专业教育的内在互动性。涉外法治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决定其理论基础对国际法学的高度依赖。以国际法一级学科的设置为目标,国家主权的双重属性沿着法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建构了国际法的双重法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相互交融,这使涉外法治的双重规范体系具有内在的互动性。在国际关系的动荡和变革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有利于系统地建构国际法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有助于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通过内在的宪法规范和外在的国际软法日益完善涉外法治的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法学基本范畴 国际法学科 国际法的双重法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行政法范畴再认识
12
作者 关保英 《法治社会》 2024年第2期47-61,共15页
行政法范畴是行政法中的基本问题,对该问题的再认识对于行政法体系的构建和行政法学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行政法范畴在目前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和理论中呈现出构成上的多元性、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和关系上的重叠性等状况。行政法学理... 行政法范畴是行政法中的基本问题,对该问题的再认识对于行政法体系的构建和行政法学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行政法范畴在目前我国的行政法实践和理论中呈现出构成上的多元性、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和关系上的重叠性等状况。行政法学理论中关于行政法范畴的认识存在由调整对象、由调控手段、由典则内容来确定行政法范畴等几类错误。然而,在行政法范畴确定的问题上,应当以全球一致性、历史延续性、目的物针对性和结构统一性作为理论基础。行政法范畴的再构设中应当包含作为行政法原则的范畴、作为行政法总则的范畴、作为部门管理法的范畴以及作为权利救济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范畴 行政法体系 行政法学科构建
下载PDF
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法学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与路径
13
作者 喻玲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新文科建设对法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从技术应用向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将重塑“教”与“学”之间“双向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在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全面升级。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 新文科建设对法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从技术应用向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将重塑“教”与“学”之间“双向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在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全面升级。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体现在课程设置、专业课与课程群建设等多个层面。法学教育的数字化实现离不开学习环境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建设、课程数字资源、在线课程平台、智慧教学空间、智慧教学工具和虚拟仿真实验等。面向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关键是要衔接好线上线下教学环节、增加线上教学的有效度以及重构交互体验最大化的线下教学。教学评价的数字化将极大助益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法学教育数字化 学科融合 数字化教学设计
下载PDF
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案例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基于价值链视角
14
作者 方婵娟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在价值链视角下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之后基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粮库收购、存储、销售环节及其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库收购环节空子多、粮库亏库情况无底数、监管... 在价值链视角下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之后基于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对粮库收购、存储、销售环节及其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库收购环节空子多、粮库亏库情况无底数、监管单位履职不到位、粮食安全意识不够强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问题,提出农业经营体系再丰富、订单收购制度再完善、智慧粮库建设再提速、监管单位责任再压实、粮食安全理念再传播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购销 违纪违法 价值链
下载PDF
经济法视域下共享单车法律监管探究
15
作者 李淼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在低碳出行理念下,共享单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为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其法律监管的完善对于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 在低碳出行理念下,共享单车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为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便利,受到了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其法律监管的完善对于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法视域下共享单车法律监管工作能够保障骑行用户的合法权益、减少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以及规范共享单车的市场环境。针对当前共享单车法律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行业协会的自律性、引入第三方金融监管、制定完善的共享单车管理制度、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竞争秩序、平衡市场调节机制等措施,旨在提高共享单车法律监管水平,推动这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共享单车 法律监管 市场秩序 行业自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执纪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执纪成本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少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2期70-80,共11页
严格执纪是中国共产党将纪律文本转变为纪律约束效果的重要方式。执纪效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既有研究始终未能形成系统解释该问题的分析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成本分析理论,可以构建执纪成本的分析框架。党的执纪成本是指将纪律建设... 严格执纪是中国共产党将纪律文本转变为纪律约束效果的重要方式。执纪效益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既有研究始终未能形成系统解释该问题的分析框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成本分析理论,可以构建执纪成本的分析框架。党的执纪成本是指将纪律建设基础投入充分转化为纪律约束效果的过程所耗费的资源,由信息搜集成本、法规适用成本、组织协调成本、纠错救济成本和抵制投机成本组成。新时代纪检体制改革经验表明,执纪成本过高会降低纪律约束的实际效果。因而要推动党在职权配置、组织调整、建章立制方面的改革,实现执纪成本和执纪效益新的动态平衡,最终提升执纪工作的效率。执纪成本框架为观察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中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建设 执纪成本 执纪效益 纪检体制改革 党内法规
下载PDF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术体系
17
作者 林维 刘跃进 +3 位作者 张金平 倪春乐 肖君拥 陈刚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24,共22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实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实践。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复兴跨越,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消除和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安全屏障,任务艰巨而繁重。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安全战略需要,西南政法大学于2018年5月22日在全国普通高校中首个挂牌成立国家安全学院,探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国家急需专业人才的新路径。学校坚持发挥法学学科基础和传统优势,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历史方位,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所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密切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安全理论问题与实践要求,注重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格局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强化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体系化、科学化与实战化建设,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学科支撑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兴学科 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
下载PDF
法学学科“阅读推广+知识服务”创新实践研究——以天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岑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阅读推广和知识服务在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天津大学法学学科阅读推广的具体工作实践为基础,对以知识服务和学科为核心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通过提供智库知识服务...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工作,阅读推广和知识服务在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天津大学法学学科阅读推广的具体工作实践为基础,对以知识服务和学科为核心的阅读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通过提供智库知识服务、联合学科开展通识阅读推广、为学科建设提供知识服务三个阶段的实践,为高校图书馆的推广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图书馆推广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借鉴,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和知识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学科 阅读推广 知识服务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新时期卫生健康法学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实践路径
19
作者 彭博 黎桦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4期7-15,共9页
从卫生健康法学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总结该学科发展中的现实困境,结合新时代而提出该学科的建设发展目标: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道路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应回归法学学科根本,探索以法学核心课程为基础,融... 从卫生健康法学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总结该学科发展中的现实困境,结合新时代而提出该学科的建设发展目标:应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道路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应回归法学学科根本,探索以法学核心课程为基础,融合相关跨学科专业内容,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的课程结构设置;积极探索教师轮岗联合授课模式以解决短期内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困境;应改革该学科建设中的科教研管理机制,使之更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法学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玉英 《成才之路》 2024年第7期45-48,共4页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能在相互关联中相互促进,整合教育资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为促进二者的融合,学校应建立跨学科教育团队,...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能在相互关联中相互促进,整合教育资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为促进二者的融合,学校应建立跨学科教育团队,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体验,鼓励家长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道德与法治 学科融合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