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益系统观视角下的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建构 被引量:1
1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2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13-22,共10页
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目标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现状分析—观念提出—理论搭建—制度建构”的思维脉络,对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落实所有者... 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的实现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目标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现状分析—观念提出—理论搭建—制度建构”的思维脉络,对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落实所有者权益”目标实现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和市场价值法测算了中国近4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碳汇价值存量,发现我国森林碳汇价值存量具有总量大且持续增长的特征,说明研究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梳理政府公开资料发现,虽然森林碳汇拥有巨大价值存量,但真正能够转化为收益的价值存量占比较低,各地林区广泛依赖政府财政支出或补贴的方式维持经营管理,因此如何创新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模式、将价值存量最大化转换为资产收益、切实落实森林碳汇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是亟待解答的重要问题。凝练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核心内涵,深入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实践,提出“收益系统观”的研究思路,从全局观、链条观、发展观的视角进行机制设计。“收益系统观”是将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实现等同于资产收益实现,从收益的获得出发,到“全民共享”目标达到结束,为每一关键节点设计机制要素,以打通收益实现的制度链条,真正实现森林碳汇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切实落实收益共享的目标任务。以“收益系统观”视角切入,对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进行了理论机制搭建,从总体框架、关键环节、保障机制方面充分考虑各部分的需求,初步形成森林碳汇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理论体系。基于搭建出的理论体系,对价值实现机制进行制度建构。对收益获得这一关键环节,提出市场、金融、产业3种收益获得路径,并分别给出制度优化建议;对收益管理这一重要保障,针对收益管理中委托代理方式不明的问题提出“互动完全式”委托代理方式;对收益分配这另一重要保障,提出分配制度要充分体现“全民所有”属性,在收益分配的主客体和主次关系上做出了分析,提出中央、地方、企业、全民之间需进行3次分配,同时建立完善的收益预算和收益使用管理制度以使收益分配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观
下载PDF
基于WorldView-2影像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天山云杉蓄积量反演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金城 王振锡 +2 位作者 杨勇强 曲延斌 马琪瑶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92-1998,共7页
【目的】研究林地遥感因子与蓄积量的关系来反演天山云杉林分蓄积量,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天山云杉生态恢复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天山西部巩留县恰国家西森林公园的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hanica... 【目的】研究林地遥感因子与蓄积量的关系来反演天山云杉林分蓄积量,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天山云杉生态恢复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天山西部巩留县恰国家西森林公园的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hanica)为研究对象,以样地内每木检尺为依据,基于WorldView-2影像,使用eCognition Developer提取样地的光谱信息、纹理因子与植被指数三种遥感因子,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模型反演天山云杉林分蓄积量。【结果】提取的24种遥感因子,筛选出对蓄积量影响最大的5种特征变量,分别为NDVI1、NDVI2、RVI2、均一性(Homogeneity)与相关性(Correlation),建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解释度高达81.27%,决定系数R^(2)=0.8648(P<0.05),估测样地蓄积量精度为86.38%。【结论】建立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地反演天山云杉林林分蓄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积量 Worldview-2影像 天山云杉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大食物观视角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琳敏 林以恒 +3 位作者 郑焜 范水生 毛丽玉 魏秀林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5,共10页
森林粮库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天然载体。首先,基于价值论、功能论界定森林生态产品。其次,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阐述大食物观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再次,基于基本逻辑从粮食安全观、民生福祉观和... 森林粮库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的天然载体。首先,基于价值论、功能论界定森林生态产品。其次,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阐述大食物观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再次,基于基本逻辑从粮食安全观、民生福祉观和绿色发展观解析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最后,从农业多功能性、产品多元供给、产业绿色创新3个维度提出大食物观视角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一是梳理森林生态产品价值链;二是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供应链;三是构建森林生态产品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食物观 森林生态产品 食物保障 价值实现
下载PDF
基于局部保留投影的多视角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4
作者 夏辉丽 王秉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1788,共8页
为提高多视角人脸表情的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保留投影的GAN多视角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在判别空间上添加不相关的约束提高分类性能,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完成人脸表情的粗分类;对于每个子类别,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博弈思想设计... 为提高多视角人脸表情的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保留投影的GAN多视角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在判别空间上添加不相关的约束提高分类性能,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完成人脸表情的粗分类;对于每个子类别,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博弈思想设计特征提取器、特征合成器和判别器,通过判别器与特征提取器之间的对抗训练提高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脸部左侧的识别率高于脸部右侧,精细分类效果明显优于粗分类。相比其它方法,所提方法的识别效果最佳,当视角为0°时,在BU3DFE数据集和CK+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是98.97%和9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保留投影 生成对抗网络 粗分类 多视角 人脸表情识别 随机森林 判别空间
下载PDF
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伟光 王传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对国内外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所遵循的环境价值观、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及主要成果做了归纳和评述。环境价值观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观、效用价值观、双重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相应评价理论基础有劳动价值论、效用论、效能论和能值论。... 对国内外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所遵循的环境价值观、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及主要成果做了归纳和评述。环境价值观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观、效用价值观、双重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相应评价理论基础有劳动价值论、效用论、效能论和能值论。据此形成不同的评价方法,取得相应的理论成果。指出了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环境 环境价值观 评价理论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韩民 李世东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林业既是大农业的屏障和支撑,又是大农业的组成和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是: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 林业既是大农业的屏障和支撑,又是大农业的组成和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是: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发展现代林区新经济、创新林区发展的新机制、优化林区生产生活的新环境、建设和谐林区新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要注意先急后缓,分步实施;要突出林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要加强领导,要明确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林区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森林美的三个层次图景 被引量:2
7
作者 苏祖荣 苏孝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9-102,111,共5页
森林美并非单层面图幅。从审美角度看,森林美包括森林景观、森林意象、森林意境三个层次的图景。森林景观是指自然本体,属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悦形;森林意象是指艺术本体,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逸情;森林... 森林美并非单层面图幅。从审美角度看,森林美包括森林景观、森林意象、森林意境三个层次的图景。森林景观是指自然本体,属现实世界、物质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悦形;森林意象是指艺术本体,属艺术世界、情感世界,给人审美感受是逸情;森林意境是指哲学本体,属可能世界、理想世界,给人审美体验是畅神。人们需要物质世界,也需要情感世界,更需要梦和理想世界;但人类只能接近理想境界而永远到达不了彼岸,人类总要回到现实的物质世界,观照森林,感受自然给予的本色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美 层次 图景
下载PDF
中国35个城市行道树树种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可 肖路 +3 位作者 田盼立 张喜亭 王洪元 王文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8-574,共7页
明确城市森林树种组成是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以往研究多局限在特定城市或区域,难以准确揭示其普遍规律。本研究基于百度街景选取全国35个主要城市,共设置88632个样点。并根据地理区域将这些城市划分为北方、南方、青藏和西北城市... 明确城市森林树种组成是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以往研究多局限在特定城市或区域,难以准确揭示其普遍规律。本研究基于百度街景选取全国35个主要城市,共设置88632个样点。并根据地理区域将这些城市划分为北方、南方、青藏和西北城市,比较不同区域城市行道树树种组成差异。结果表明:①基于街景调查我国常用行道树共99种,最常见的是杨树(Populus spp.)、柳树(Salix spp.)、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雪松(Cedrus deodara)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②我国南方城市行道树种多选用阔叶树如香樟,北方和西北城市行道树则以杨树、柳树和槐树为主,青藏地区行道树以杨树和针叶树为主;③依据10/20/30经验法则,仅有昆明和桂林城市行道树在种的水平上配置较为合理,其他城市植物配置均不合理,尤其克拉玛依市的杨树相对多度高达61.2%,长沙市和杭州市的樟树比例超过树种总数的50%,单个树种优势明显,4个区域行道树树种水平上配置均不合理。今后在行道树种选择时北方、西北和青藏区域城市应减少杨树、柳树、松树和槐树等的利用,南方地区应增加适宜本土生长的其他树木种类。本研究为我国合理规划城市行道树,系统开展多城市对比和综合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了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街景 城市森林 行道树 10/20/30经验法则
下载PDF
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造成当今世界性森林问题的因素很多,从伦理的视角透视森林问题反映出的人与森林的关系,可能是解决森林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人类重视森林的经济效益,忽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把森林只看作是木... 造成当今世界性森林问题的因素很多,从伦理的视角透视森林问题反映出的人与森林的关系,可能是解决森林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森林问题的伦理根源:人类重视森林的经济效益,忽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把森林只看作是木材资源;人类通常更少关心诸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之类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问题,而更多地关心自己近期的需要,例如更关心森林生产木材的经济利益;人类常常从个人、小团体、地区的"私利"出发,导致对森林的掠夺性开发和入侵;人们在并没有损人利己的动机下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集合起来却会造成森林减少,从而破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问题 资源观 利益观 伦理根源
下载PDF
“生态史观森林思想”与当代日本的东西方观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向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08,共8页
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三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 在当代日本的东方学(东洋学)思想建构中,出现了一股生态学层面的东西方文明比较论的思潮,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最先把地理、风土、环境、生态与“比较文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东洋-中洋-西洋”的世界三分法,进而把东洋最东端的日本和西洋最西端的西欧划归为两个对称的“第一世界”,其他则被划归“第二世界”,以此来取代以往的“东方-西方”世界观,凸显日本文明的独立性与特殊性。随后,安田喜宪、岸根卓郎从“环境考古学”及“森林文明”论的角度,以喜马拉雅山为坐标划分“东方-西方”,强调日本文明的卓越特性与优越位置,梅原猛则从哲学宗教及“森林思想”的角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东洋学” 东洋-中洋-西洋 生态史观 森林思想
下载PDF
论福克纳的生态主义伦理观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月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2,共4页
从当下的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中汲取阅读活力,通过解读福克纳“大森林三部曲”,指出作者将人与大自然并为作品的主角,后者甚至超越了前者的地位,表明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借以揭示美国南方从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工商文明... 从当下的生态伦理学批评理论中汲取阅读活力,通过解读福克纳“大森林三部曲”,指出作者将人与大自然并为作品的主角,后者甚至超越了前者的地位,表明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到伦理的高度,借以揭示美国南方从农业文明向资本主义工商文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的伦理冲突,反映了他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主义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生态主义伦理观 “大森林三部曲” 美国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封雪韵 俞会新 +1 位作者 郝永敬 侯跃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124,共6页
运用生态系统视角审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发现开发实践所涉及的各参与群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资源本身共同构成了一个类似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探索出开发系统包含两类共计7个构成要素,分析出诸要素之间... 运用生态系统视角审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发现开发实践所涉及的各参与群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资源本身共同构成了一个类似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探索出开发系统包含两类共计7个构成要素,分析出诸要素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最终就如何保证开发系统平稳高效运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视角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 构成要素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漠河县林火可视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丽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GIS原理为基础,以漠河县SPOT5卫星影像和黑龙江省地形图数据为材料,运用遥感影像和数字地形相结合进行可视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可视域分析的过程,得出了漠河县现有瞭望塔视域现状.
关键词 林火 GIS 可视域
下载PDF
彝族丧葬中的森林文化及生态观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荣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13,共5页
彝族丧葬与森林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彝族对待生命的态度、死亡后灵魂的回归、丧葬过程、墓地的选址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丧葬森林文化。这一独具特质的森林文化中蕴含着人与树木森林同构以及敬重树木森林的生态观,对于合理... 彝族丧葬与森林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彝族对待生命的态度、死亡后灵魂的回归、丧葬过程、墓地的选址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丧葬森林文化。这一独具特质的森林文化中蕴含着人与树木森林同构以及敬重树木森林的生态观,对于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文化 生态观 丧葬 彝族
下载PDF
从《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看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可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346,共4页
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法制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揭露了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本质,指出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是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灵魂,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败坏了森林立法的正义品格,从而主张森林立... 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法制的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揭露了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本质,指出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是资产阶级森林立法的灵魂,林木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败坏了森林立法的正义品格,从而主张森林立法应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以公益为重心,坚持普遍联系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盗窃法 马克思 森林立法观 利益分析 社会本位 公益
下载PDF
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少刚 周钊 +3 位作者 张书宇 赵丹 郭云龙 李晓伟 《应用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69-74,共6页
研制出一种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提高森林灭火航弹的灭火效率。文中以工控机为控制系统核心,通过RS232-CAN转换器向CAN总线分布式通讯节点实时地发布控制命令以及接收反馈数据,实现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的高... 研制出一种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提高森林灭火航弹的灭火效率。文中以工控机为控制系统核心,通过RS232-CAN转换器向CAN总线分布式通讯节点实时地发布控制命令以及接收反馈数据,实现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的高效实时可靠运行。文中描述了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软件实现流程,并且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关功能的调试实验,经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森林灭火航弹智能观瞄投放控制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灭火航弹 智能观瞄 CAN总线 分布式通讯节点 人机交互界面 控制系统
下载PDF
蒙古族生态文化视野中的森林生态自然观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伟峰 廖为明 +2 位作者 萨如拉 杨媛媛 王忠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生态伦理基础。从用火观念、饮食文化、丧葬习俗、建筑风格、命名习俗、宗教观念、游牧方式、法制观念8个方面论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也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生态伦理基础。从用火观念、饮食文化、丧葬习俗、建筑风格、命名习俗、宗教观念、游牧方式、法制观念8个方面论述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关内容,重点探讨蒙古族生态文化中与森林文化有关的内容,系统地挖掘民族文化中合理、有价值的成分,以期保存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丰富森林文化研究的内容,为当今的森林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生态文化 森林文化 生态自然观 生态伦理
下载PDF
中日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的生死观比较——以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为例
18
作者 沈琛 白云霞 +1 位作者 王丹 王洁琼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89-91,共3页
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其文化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对生死观的理解上是不尽相同的。通过比较电影《红高粱》和《挪威的森林》,分析了中国理性、实用的生死观与日本"惜生崇死"的生死观,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红高粱》 《挪威的森林》 生死观 比较
下载PDF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进化过程分析——基于生态位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封雪韵 俞会新 +1 位作者 郝永敬 穆林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借鉴生态位理论,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回顾了生态位概念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生态位基本理论;从生态位理论可以解释社会科学范畴以及社会系统类似于生态系统等两个角度,分析了运用生态位理论基本思想来研究森... 借鉴生态位理论,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回顾了生态位概念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了生态位基本理论;从生态位理论可以解释社会科学范畴以及社会系统类似于生态系统等两个角度,分析了运用生态位理论基本思想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这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可行性;介绍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开发位内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开发位变动的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的进化过程。得出结论,认为"泛化"和"特化"等两种开发位的分化途径可被视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系统进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视角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系统 进化过程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晖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9-22,共4页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对森林游憩价值和功能认识不足,忽视对森林游憩价值的利用以及林业产业发展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调等问题,难以使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因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合理调...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对森林游憩价值和功能认识不足,忽视对森林游憩价值的利用以及林业产业发展中一、二、三产业比重严重失调等问题,难以使森林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因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深化改革与创新,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