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碳汇的碳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新扩 王丽君 宋增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9,共6页
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评价其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将碳资产价值理论引入森林碳汇领域,提出一种评估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方法,继而通过实例估计某森林碳汇项目碳资产价值的... 森林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评价其经济价值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将碳资产价值理论引入森林碳汇领域,提出一种评估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方法,继而通过实例估计某森林碳汇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合理值,并对该项目碳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1)森林碳汇具有较高的、可度量的碳资产价值;(2)碳资产理论能够为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的评估和计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3)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项目碳汇量和碳汇价格,与碳汇价格变动相比,项目碳汇量变动对森林碳汇碳资产价值具有更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资产 碳减排 生物量扩展因子法
下载PDF
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
作者 王靖钰 李国栋 +6 位作者 任晓娟 张曼 李鹏飞 孙雪健 赵晴涛 王龙升 龚云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243-6253,共11页
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碳源/汇功能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最经济、有效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和固碳增汇手段。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明确森林碳储量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常绿落叶阔叶... 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碳源/汇功能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最经济、有效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和固碳增汇手段。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明确森林碳储量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碳通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2011—2020年利用涡度相关法开展了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和环境要素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Reco)、总初级生态生产力分别为-788.13 gC m^(-2) a^(-1)、1074.14 gC m^(-2) a^(-1)、1862.27 gC m^(-2) a^(-1),该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汇,其固碳能力与相近纬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基本持平,并高于针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等其他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10年间,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固碳能力有所增强。影响大别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碳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温度与太阳辐射,气温(Ta)、净辐射(Rn)、光合有效辐射和总辐射与生态系统碳生产力和GPP呈显著正相关(P<0.001),Reco与Ta和Rn呈显著正相关(P<0.001)。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估算、碳循环过程模拟提供观测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碳汇效应 涡度相关法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大别山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碳汇项目价值评估及金融产品定价——基于实物期权理论 被引量:6
3
作者 柯文岚 李泽伟 罗世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文章结合林业碳汇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碳汇产品定价难等特征,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对福建省碳汇造林项目价值和碳汇交易价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净现值法计算出的项目价值与引入实物期权评... 文章结合林业碳汇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碳汇产品定价难等特征,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对福建省碳汇造林项目价值和碳汇交易价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净现值法计算出的项目价值与引入实物期权评价模型计算出的项目价值运用灰色预测模型与2022年福建省林业碳汇成交均价相比较,林业碳汇造林项目价值及碳汇产品交易价格均被严重低估,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评估方法对林业碳汇产品进行定价更加科学合理。为进一步丰富林业碳汇金属产品交易体系,提高碳汇市场活跃度,文章提出对策建议:①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激励林农营林造林;②科学核算投资回报,提高经营者积极性;③创新碳金融产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④引入多元交易主体,促进碳汇流通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林业碳汇 金融产品定价 实物期权 BLACK-SCHOLES模型
下载PDF
浙江省竹林碳汇测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傅乐乐 苏建兰 胡忠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采用生物量法测算浙江省竹林固碳量,运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估算浙江省碳排放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竹林碳汇贡献。结果表明:1973—2021年浙江竹林固碳量从1820.64万t增长到3570.88万t,净增长量为1750.24万t,增长率高达96.13%,... 采用生物量法测算浙江省竹林固碳量,运用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测算法估算浙江省碳排放量,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竹林碳汇贡献。结果表明:1973—2021年浙江竹林固碳量从1820.64万t增长到3570.88万t,净增长量为1750.24万t,增长率高达96.13%,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毛竹林为主要固碳林种;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增长率在2004—2021年有所下降;竹林固碳量与碳排放量呈现趋同的增长趋势,但竹林固碳量对于整体的碳排放量而言占比较小,固碳贡献小。为有效助力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提出应注重稳定竹林碳汇增量、切实巩固竹林碳汇发展,规范引导碳汇经营方案、合理提高竹林碳汇潜力,有效结合企业碳汇主体、科学管控企业排放数量,以此有效发挥竹林碳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碳汇 生物量法 碳排放量 固碳量
下载PDF
森林经营碳汇开发路径与方法研究——以崇义县试点实践为例
5
作者 肖永有 朱国平 +1 位作者 韦春花 刘庭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83-87,94,共6页
2020年,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崇义县列为林业碳汇开发试点,旨在通过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索和建立森林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全社会对林业碳汇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林... 2020年,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将崇义县列为林业碳汇开发试点,旨在通过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探索和建立森林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全社会对林业碳汇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林业碳汇开发能力。崇义县采用《江西省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试行)》,将符合开发条件的38520.5亩林地纳入开发范围,经测算,拟议项目10年计入期内可产生CO_(2)减排量为192363.45 t CO_(2)-e,每亩年均CO_(2)减排量为0.499 t CO_(2)-e。结果表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所产生核证减排量虽然较低,但与其他CCER项目一样,能满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可推动国内林业碳汇项目自愿减排交易。基于崇义县试点实践,系统总结了项目开发程序、方法、路径,全面分析了开发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森林经营碳汇开发路径与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碳汇 方法学 自愿减排 路径 方法
下载PDF
森林固碳领域的研究方法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殷鸣放 杨琳 +4 位作者 殷炜达 毕刚蕊 张艳会 李智伟 谭希斌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86,共9页
介绍了样地清查法、微气象学方法、地面同位素方法、应用遥感等新技术模型估算法四大类森林固碳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将朝着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联合和渗透方向发... 介绍了样地清查法、微气象学方法、地面同位素方法、应用遥感等新技术模型估算法四大类森林固碳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将朝着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多学科的联合和渗透方向发展,对碳储量的估算应更加注重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变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储量 研究方法 综述
下载PDF
贵州森林碳汇现状及增汇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晓芬 王灏 王晓鸣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收支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贵州省森林碳汇从15.380×106增长到22.447×106、24.314×106 t CO2,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6.73%~10.35%。贵州省尚有161.70×104 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达2.379×106 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106 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全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 固碳增汇 减排潜力
下载PDF
县域森林经营增汇减排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区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军 姚鸿文 +1 位作者 张国江 谭莹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1,共6页
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森林经营为例,从森林培育增汇和森林经营减排两方面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与分析在县域森林经营中森林增汇与减排的主要方式、所占权重以及在增汇方式中单位面积的增汇能力。结果表明:县域森林... 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森林经营为例,从森林培育增汇和森林经营减排两方面入手,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与分析在县域森林经营中森林增汇与减排的主要方式、所占权重以及在增汇方式中单位面积的增汇能力。结果表明:县域森林经营中在保护森林土壤为前提下,到2020年12月临安区森林培育增汇量排序为封山育林>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更新造林;单位面积增汇能力排序为更新造林>林分改造>森林抚育>封山育林;森林经营减排重要程度排序为森林低碳经营>林业循环经济>低碳森林旅游。以此设计县域森林经营增汇路径和森林经营减排路径,提出应用区位、主要措施、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森林经营 增汇 减排 路径
下载PDF
木质林产品供应链中碳汇交易价格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帅 彭红军 孙铭君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60,105,共11页
以营林企业和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木质林产品供应链交易模型,对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下的生产与减排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存在有效的碳汇转移价格区间,在该区间内进行价格合作有利于提高各... 以营林企业和木质林产品制造企业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木质林产品供应链交易模型,对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下的生产与减排决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存在有效的碳汇转移价格区间,在该区间内进行价格合作有利于提高各企业的利润;供应链碳汇价格合作机制不仅能够缓解制造企业技术减排的压力,而且有利于营林企业提高碳汇林的营林规模,但是会减弱制造企业减排履约的强制性及减排政策的有效性,不利于制造企业提高成品市场销售量。因此,为保证木材和林业碳汇的稳定供给,供应链企业双方应通过协商制定合适的碳汇转移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约束 木质林产品 碳汇定价 碳交易
下载PDF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综述——基于北京市的选择 被引量:39
10
作者 石小亮 张颖 韩争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49,共6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科学计量碳排放,文章对近年森林碳汇计量方法进行综述,并阐述各自优缺点,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对于北京市森林尺度大、树种繁多等特点,其碳汇计量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是最好的选择,再配合现代遥感等技术,能使森林碳...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科学计量碳排放,文章对近年森林碳汇计量方法进行综述,并阐述各自优缺点,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对于北京市森林尺度大、树种繁多等特点,其碳汇计量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是最好的选择,再配合现代遥感等技术,能使森林碳汇的计量结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计量方法 北京
下载PDF
内蒙古碳排放现状及森林碳汇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冠龙 张小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4-27,共4页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计算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然后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1-2010年森林碳汇的固碳量进行了核算,得出森林碳汇的固碳量在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计算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然后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1-2010年森林碳汇的固碳量进行了核算,得出森林碳汇的固碳量在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量进行预测。最后分析了现有碳减排措施中森林碳汇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ya恒等式 森林蓄积量扩展法 灰色预测模型 森林碳汇 固碳价值
下载PDF
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汇计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冷清波 周早弘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4-258,共5页
在阐述森林碳汇概念及碳汇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对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总碳储量为45.11×106 tC,其中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7×106 tC、森林植被枯落物层碳储量为... 在阐述森林碳汇概念及碳汇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对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总碳储量为45.11×106 tC,其中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7×106 tC、森林植被枯落物层碳储量为0.94×106 tC、森林土壤层碳储量为35.0×106 tC。运用蓄积、面积估算结果是:总碳储量为40.89×106 tC,其中林分生物量碳储量4.13×106 tC,竹林生物量碳储量0.21×106 tC,经济林碳储量0.61×106 tC,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不变。最后得出东江源区森林系统总碳储量值43×106 tC,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交易潜在价值约合28亿美元。以此,提出了建立东江源区绿色基金会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计量方法 东江源区
下载PDF
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向辉 汪传佳 +5 位作者 王仁东 翁永发 马飞杰 过路 方怀远 朱汤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为满足浙江省重点产杉区造林再造林项目杉木林的碳汇监测需要,利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立地数量化模型、定量间伐技术、生长收获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 为满足浙江省重点产杉区造林再造林项目杉木林的碳汇监测需要,利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立地数量化模型、定量间伐技术、生长收获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等,区分不同立地条件,采用定量方法,并考虑间伐因素,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对杉木林分碳密度、碳储量和二氧化碳净吸存量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分为项目规划阶段(造林前)预测和林分生长阶段(造林后)监测。选择易测定的碳库作为监测对象,并用常规测树因子来估测较难测定的各器官生物量和碳汇量。该方法科学准确,省时省力,成本低廉,快速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清洁发展机制 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杉木 碳汇 监测方法 浙江省
下载PDF
国内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定价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凯旋 金笙 《农业工程》 2011年第2期96-100,共5页
温室效应带来的恶性影响受到全球关注,国际国内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积极参与了CDM项目,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并没有掌握碳汇定价的话语权,因此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国内急需建... 温室效应带来的恶性影响受到全球关注,国际国内纷纷采取措施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积极参与了CDM项目,并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我国并没有掌握碳汇定价的话语权,因此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国内急需建立一个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健全我国碳汇市场的价格机制,以发挥我国森林的固碳作用。本文参考了资源定价的理论方法,并结合森林碳汇的自身特点,对可能方法的适用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定价方法
下载PDF
运用实物期权法对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华 程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143,147,共6页
林业投资项目具有典型的收益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逆性和管理灵活性等特点,需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决策方法。采用传统净现值法,对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忽略项目本身的期权特性,造成决策发生偏差。考虑到林业项目的期权特性,采用传统收益法和... 林业投资项目具有典型的收益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逆性和管理灵活性等特点,需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决策方法。采用传统净现值法,对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忽略项目本身的期权特性,造成决策发生偏差。考虑到林业项目的期权特性,采用传统收益法和B-S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价值评估模型,并引入具体案例,应用模型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低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在模型的构建中将传统的收益法同实物期权相结合,以碳汇价格为重要依据,对波动率进行修正,使得评估模型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对项目的价值评估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实物期权 B-S定价模型
下载PDF
中国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经济视角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娟 林晓薇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4-39,共6页
森林碳汇在缓解气候变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森林碳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社会经济变量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基于第2—9次全国森林清查数据,运用蓄积量扩展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森林... 森林碳汇在缓解气候变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森林碳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社会经济变量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基于第2—9次全国森林清查数据,运用蓄积量扩展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森林碳储量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资源丰富,各地区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量最丰富的地区;森林面积和农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最大。森林面积对森林碳储量呈正向影响,农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呈负向影响。林业人员数、森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对森林碳储量正向影响,人均GDP对森林碳储量负向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开展森林碳汇,加强林业和农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等对提高全国森林碳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蓄积量扩展法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碳中和愿景下森林碳汇评估方法和固碳潜力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海奎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4期79-86,共8页
碳中和愿景下,加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是抵消和吸纳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精准评估森林碳汇和预估森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然而,森林分布的广泛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 碳中和愿景下,加强森林的固碳增汇功能是抵消和吸纳碳排放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精准评估森林碳汇和预估森林固碳潜力,有助于量化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贡献。然而,森林分布的广泛性、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评估数据的代表性不够和方法学的差异性,造成森林碳汇评估的结果普遍存在精度低、不确定性高的问题。在界定森林碳储量、碳汇和固碳潜力等基本概念后,从森林定义、评估时空尺度、碳库选择及其基本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森林碳汇评估的方法,分析各类方法的主要特征、主要问题、优势和不足;基于面积和生长假设情景,回顾了森林固碳潜力预估方法,重点分析了近10 a中国森林固碳潜力研究成果,预估到2030年和2060年,中国森林植被的年固碳潜力分别可达1.69亿t/a和1.48亿t/a左右的水平。最后,探讨了森林碳汇评估方法和固碳潜力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不同时空尺度下森林碳汇评估和固碳潜力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固碳潜力 评估方法 储量变化法 碳中和
下载PDF
贵州省森林碳汇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晓芬 王灏 +1 位作者 贾斌 贾斌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分别为1 538.0万t、2 244.7万t、2 431.... 区域层面的森林碳汇估算研究有利于为整体层面持续固碳增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参考,评估森林碳汇对减少区域内碳排放的贡献。采用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对2000、2005和2010年贵州省森林碳汇进行估算,分别为1 538.0万t、2 244.7万t、2 431.4万t CO2当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0.32%~14.47%。贵州省尚有161.70万hm2宜林地,如果能用于发展碳汇林业,每年可吸收CO2237.9万t,30年内将吸收CO2达7137.0万t。贵州省正处于碳排放增长阶段,相对于森林碳汇而言,本区域碳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森林碳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法 固碳增汇 减排潜力
下载PDF
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核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颖 易爱军 《创新科技》 2022年第5期83-92,共10页
森林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承德市森林固碳效益的发挥,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承德市“双碳”目标的实现,采用蓄积量扩展法对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进行了核算,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8... 森林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承德市森林固碳效益的发挥,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承德市“双碳”目标的实现,采用蓄积量扩展法对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进行了核算,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8—2020年,承德市森林碳储量年复合增长率为7.92%,森林幼龄林碳汇量最大,过熟林碳汇量最小。2020年,承德市活立木和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2.18亿元和2.15亿元,分别占当年承德市GDP的0.141%和0.138%,说明森林碳汇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研究也对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的多效益、森林碳汇核算的最优价格、城市林业发展及碳汇市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承德市应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进一步发挥碳汇效益,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价值核算 蓄积量扩展法 经营管理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子涵 罗维均 +4 位作者 杜虎 宋同清 彭海军 王彦伟 王世杰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536,共12页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计算研究期间碳汇大小,与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对比,以期为准确估算该生态系统的年碳汇... 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旱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计算研究期间碳汇大小,与其他相似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对比,以期为准确估算该生态系统的年碳汇量提供基础。利用涡度相关法对该地区旱季(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CO2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时开展降水量(P)、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ir)、土壤温度(Tsoil)以及土壤含水量(SWC)等环境因子监测。观测期内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及浓度具有明显的"单谷"状日变化特征,白天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夜间则表现为明显的碳源,NEE在12:00最强,为-0.309±0.330 mg CO2/(m^2·s),18:30最弱,为0.074±0.061 mg CO2/(m^2·s);观测期内NEE、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总生产力(GEP)分别为-121.4、209.2、330.6 g C/m^2,该生态系统在2019年2月的碳吸收能力最强,Re、GEP在2018年10月达到最强;光合有效辐射是白天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d)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R^2=0.40,p<0.01),空气温度与夜间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n)存在指数关系(R^2=0.1267,p<0.01);观测期内的降雨抑制了该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即降水对NEE产生了抑制作用。旱季该生态系统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碳汇,碳汇值为1.214 t C/ha,明显低于相似气候条件下的其他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喀斯特山地 常绿落叶混交林 生态系统净交换 碳汇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