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ng upslope expansion of sub-alpine forest in the 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 Eastern Nepal, with a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Parveen Kumar Chhetr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29-137,共9页
The natural upper boundary of a forest(forest line) in mountain environments i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has resulted in an upward advance of the forest line. Th... The natural upper boundary of a forest(forest line) in mountain environments i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onditions. An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has resulted in an upward advance of the forest line. This advance may result in fragmentation of the alpine ecosystem and a loss of biodiversit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potential areas where current forests can advance under scenario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I used expert knowledge and cartographic modeling to create a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considering five topographic variables to predict areas where forest line can expand in the future.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around 82%. The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areas above the current forest line that are suitable or unsuitable for future forest advance.Further inclusion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as well as field-based information into the model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model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forest line forest line advance Hybrid cartographic model Makalu Barun National Park
下载PDF
一种基于KMeans与Random Forest的异常温升捕捉方法
2
作者 汪海良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6期21-26,49,共7页
针对线路老化、线路过载的火灾频发问题,分析了线路老化、线路过载与异常温升之间的关联性,以电流值、线缆温度作为输入,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可能存在异常温升的区间,通过Random Forest算法识别线路过载问题,可以提前通知用户整改线... 针对线路老化、线路过载的火灾频发问题,分析了线路老化、线路过载与异常温升之间的关联性,以电流值、线缆温度作为输入,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可能存在异常温升的区间,通过Random Forest算法识别线路过载问题,可以提前通知用户整改线路,预防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过载 异常温升 Random forest KMeans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Population of Ten Selected Forest Tree Species Used by Communities around Kalinzu Forest Reserve, South-Western Uganda
3
作者 Adalbert Adalbert Aine-omucunguzi Grace Kagoro Rugunda Dominic Byarugaba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2年第4期207-212,共6页
Local communities depend on Kalinzu Forest Reserve (KFR) for plant resources. This resource utilization affects the population of tree species in the forest. This study set out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of ten tree s... Local communities depend on Kalinzu Forest Reserve (KFR) for plant resources. This resource utilization affects the population of tree species in the forest. This study set out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of ten tree species in the forest.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hop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tudying future changes i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species. The ten species selected were: Newtonia buchananii, Cynometra alexandrei, Teclea nobilis, Prunus africana, Entandrophragma exelsum, Sapium ellipticum, Diospyros abyssinica, Zanthoxylum gilletii, Rytiginia kigeziensis and Spathodea nilotica. Their selection wa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study (Aine-Omucunguzi et al., 2010) about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by the local people around KFR. Species with high demand from the local people were selected. Alternate nested quadrants along five line transect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The pla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classes as trees (>5 c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saplings (2 cm root collar diameter-5 c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and wildings (<2 cm root collar diameter). Population, population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frequency, and relative frequency of each species were determined. Generally, the number of wildings, saplings and trees of each species increased away from the forest edge inwards. For all the species, wildings had the highest population density followed by saplings and then trees. Teclea nobilis had the highest number of individual per hectare, followed by Newtonia buchananii, while Rytiginia kigeziensis and Spathodea nilotica had the lowest number of individuals per hect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IES Kalinzu forest RESERVE line TRANSECT Nested Quadrants POPULATION Tree SPECIES
下载PDF
基于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泽文 黎文娇 +2 位作者 彭维馨 雷柳 梁流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小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易受高接地过渡电阻、小初相角等弱故障条件影响而导致选线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森林(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random forest,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 小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易受高接地过渡电阻、小初相角等弱故障条件影响而导致选线准确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森林(improved Hilbert⁃Huang transform⁃random forest,IHHT⁃RF)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提取每条线路在故障发生时的电流暂态信号,通过IHHT提取纯净的暂态电气量,构造标准差、能量熵和幅值畸变度3类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输入RF分类器建立故障选线模型,把故障选线问题转化为二分类问题;最后,将测量数据输入RF分类器中得出分类结果,实现故障线路的自动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综合利用暂态信号的幅值、频率和能量等特征信息,不受弱故障条件、馈线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故障选线的准确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 随机森林 故障选线
下载PDF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he Radiance Enhancement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the Forest Fires Due to Combustion-Originated Reflectance 被引量:1
5
作者 Rehan Siddiqui Rajinder K. Jagpal +1 位作者 Sanjar M. Abrarov Brendan M. Quin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1年第10期717-733,共17页
The existing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the cloud scenes are applied at relatively small spectral range within shortwave upwelling radiative wavelength flux. We have reported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the cloud scen... The existing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the cloud scenes are applied at relatively small spectral range within shortwave upwelling radiative wavelength flux. We have reported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the cloud scenes based on the Radiance Enhancement (RE).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cover a significantly wider spectral range from 1100 nm to 1700 nm by using datasets from the space-orbiting micro-spectrometer Argus 1000. Due to high sunlight reflection of the smoke originated from the forest or field fires the proposed RE method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for detection of combustion aerosols. This approach can be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and continuous monitor of the seasonal forest and field fir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showing how a cloud method can be generalized for efficient detection of the forest fires due to combustion-originated reflec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nce Enhancement CLOUDS forest Fir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line-By-line Calculation MICRO-SPECTROMETER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图谱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建林 张翕 +3 位作者 宋展 向紫馨 邓鸿飞 蒋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2-1280,共9页
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电机故障预警、故障定位和指导机组检修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部分不同类型局部放电相似度高,模式识别方法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的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 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电机故障预警、故障定位和指导机组检修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部分不同类型局部放电相似度高,模式识别方法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的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定子线棒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制备了6种类型定子线棒,用特高频天线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基于相位分布局部放电(PRPD)图谱比对,提出参数幅值不对称度。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识别缺陷类型,计算特征重要性,选择有效特征。最后,可视化特征相似度,与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对比,验证有效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识别人工缺陷定子线棒局部放电,总体识别正确率达到93.33%。筛选半数特征后,随机森林比BP神经网络的准确率提高了10.83%,特征选择对随机森林的准确率影响很小,但识别效率大幅提高。随机森林在少量特征时识别准确率、计算时间都明显优于神经网络。幅值不对称度参数的重要性排在全部特征前1/3,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随机森林 PRPD图谱
下载PDF
天山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的海拔分异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小东 常顺利 +3 位作者 王冠正 孙雪娇 张毓涛 李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6,共12页
【目的】探究天山中部地区不同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变化趋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及应对干旱胁迫的生态弹性,为预测气候变化下天山雪岭云杉林沿海拔梯度的群落发展趋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天山北坡中段雪岭云杉森林的下林线、林... 【目的】探究天山中部地区不同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变化趋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以及应对干旱胁迫的生态弹性,为预测气候变化下天山雪岭云杉林沿海拔梯度的群落发展趋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天山北坡中段雪岭云杉森林的下林线、林带中部、上林线处采集雪岭云杉树芯样品,建立3个树轮标准年表,计算胸高断面积增量,分析雪岭云杉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采用抵抗力、恢复力和恢复弹力分析雪岭云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在过去61年,研究区各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受抑制程度表现为下林线处最重,林带中部次之,上林线处较轻;不同海拔影响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主控气候因子存在差异,下林线主要与当年4—7月气温显著负相关(P<0.05),与上一年6月和当年4、6月降水量及上一年8月至当年9月自校准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显著正相关(P<0.05);林带中部主要与上一年6—8月和当年3—4、6—7月气温显著负相关(P<0.05);上林线主要与当年2和6—7月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一年8月和当年4月降水及上一年6月至当年5月scPDSI显著正相关(P<0.05);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海拔梯度和时间梯度上均有差异,由下林线至上林线,与气温的负相关性及与降水和scPDSI的正相关性均依次减弱。在时间梯度上,与气温的相关性逐渐减弱,与降水和scPDSI的正相关性逐渐加强。不同海拔雪岭云杉应对干旱胁迫的生态弹性具有差异,抵抗力和恢复弹力表现为上林线>林带中部>下林线,恢复力表现为下林线>林带中部>上林线;下林线雪岭云杉对干旱较敏感,遭受干旱胁迫时生长下降明显;在抵抗力与恢复力反向平衡关系未打破时,下林线雪岭云杉不受干旱遗留效应影响。【结论】因研究区升温迅速而降水增加缓慢,各海拔雪岭云杉遭受干旱胁迫越来越严重,其中下林线雪岭云杉径向生长降幅最大,抵抗力最小,生长衰退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径向生长 林线 云杉森林 生态弹性
下载PDF
STUDY ON THE LOG PRODUCTION LINE IN LOG YARD
8
作者 Pan Delu Wang Jingx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7-82,共6页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rduction lines in log yard by investigating the utilizationof machines in forest areas,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rules of differentiating the log productionlines and also summarizes the form...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rduction lines in log yard by investigating the utilizationof machines in forest areas,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rules of differentiating the log productionlines and also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 kinds of log production lines innortbeast forest areas of China.It gives different combination types of log production lines andtheir applications, so it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evaluate and standardize the log Production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 production line The machines combining types LOG YARD forest LOGGING operations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
9
作者 张文静 刘云 +2 位作者 周波 洪崇 王立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4-759,共6页
针对现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数据预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相关预测算法。通过分析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将其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筛选,并采用筛选后的影响因素特征向量作为预测... 针对现阶段电力工程造价数据预测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优化RL的相关预测算法。通过分析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因素,将其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加以筛选,并采用筛选后的影响因素特征向量作为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数据。同时,将电力工程造价预测问题转化为输电线路规划问题,再使用强化学习优化蚁群算法的参数来构建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经过实验对照,综合两种栅格尺寸结果,所提方案比两种对照组算法的电子工程造价分别降低了2.97%、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工程造价 随机森林 强化学习 蚁群算法 输电线路规划 数据预测 特征向量
下载PDF
考虑配电线路参数误差的相间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胤良 喻磊 +5 位作者 林心昊 段舒尹 袁智勇 刘通 徐敏 史训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针对配电线路参数误差对相间故障测距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相间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选取并介绍了4种典型的双端测距基础算法,通过分析建立了参数误差、测量误差与测距结果的关联关系,结果发现该关联关系具有非线性... 针对配电线路参数误差对相间故障测距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相间故障测距方法。首先,选取并介绍了4种典型的双端测距基础算法,通过分析建立了参数误差、测量误差与测距结果的关联关系,结果发现该关联关系具有非线性且难于显性解析表达的特点。然后,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以基础算法测距结果为输入,以精确故障位置为输出的非线性模型,表征参数误差、测量误差与测距结果的非线性关系,实现相间故障测距。最后,数字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测距精度高,不受线路参数误差、故障位置、故障起始角等因素的影响,且适用于含高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具有泛化能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故障测距 随机森林 测量误差 线路参数误差
下载PDF
湖南栎类天然林自稀疏边界线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刘玉 曾思齐 龙时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3,124,共8页
为确定湖南栎类天然林自稀疏边界线的最优统计方法以及影响栎类自稀疏的主要因素,以湖南省225块栎类天然林长期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法和随机前沿方法拟合栎类天然林自稀疏边界线,采用现实林分死亡率对3种统... 为确定湖南栎类天然林自稀疏边界线的最优统计方法以及影响栎类自稀疏的主要因素,以湖南省225块栎类天然林长期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法和随机前沿方法拟合栎类天然林自稀疏边界线,采用现实林分死亡率对3种统计方法进行比较与验证,依据自稀疏边界线对现实林分的自稀疏状态进行判别,并对未稀疏和已稀疏样地的立地因素和森林结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分位数值等于0.95)拟合的自稀疏边界线更加接近于栎类天然林的最大密度临界值,其拟合效果优于最小二乘法和随机前沿方法;栎类自稀疏边界线的斜率为-1.063,截距为10.232;海拔、坡度、Pielous指数和高径比是影响栎类天然林自稀疏速率和起始时间的显著因素。构建的自稀疏边界线可以准确反映栎类天然林最大密度与林分平均直径的异速生长关系,可以为湖南栎类天然林生长演替和森林抚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自稀疏边界线 分位数回归 随机前沿 立地质量 栎类天然林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山火风险等级划分
12
作者 欧阳帆 佘笑龙 +4 位作者 徐彪 曾举鹏 喻锟 臧欣 贺思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9,共10页
近年来由电力故障引发的森林火灾时有发生,配电网接地故障若未被及时切除,故障电弧可能引燃周边植被,进而引发森林火灾。为开展差异化的防山火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山火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结合无人机巡线数... 近年来由电力故障引发的森林火灾时有发生,配电网接地故障若未被及时切除,故障电弧可能引燃周边植被,进而引发森林火灾。为开展差异化的防山火措施,提出一种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山火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结合无人机巡线数据、配电线路历史故障数据、气象数据及自主设计的植被电弧燃烧性实验,分析相关山火风险因子。利用德尔菲-网络分析法确定各山火风险因子权重及风险得分,加权求和得到山火风险综合得分,从而确定配电线路山火风险等级。对湖南电网某10 kV配电线路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划分配电线路山火风险等级,明确线路山火防治重要区段,为面向山火防治的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处置装置运行机理提供有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析法 配电线路 接地故障山火 森林火险等级划分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孤立森林的输电线路缺陷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亚辉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基于YOLO构建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模型,初始化输电线路巡检图像并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的特征作为模型输入量,采用深度孤立森林算法对输电线路缺陷完成预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预测精度,缩短预测时间。
关键词 深度孤立森林 输电线路 缺陷预测 风险值 YOLO
下载PDF
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潇然 许心越 +3 位作者 潘保霏 李建民 孔庆雪 孙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0-993,共14页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 科学合理的车站分类对于客流特征研究预测、车站设施布局优化以及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线开通前新建车站客流数据未知而导致车站分类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新线车站分类方法。首先,从客流角度选取组合聚类指标对既有车站进行聚类,形成各类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其次,从建成环境角度计算既有车站的土地混合熵、不同POI(Point of interest)数量、度和介数等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重要度指标筛选和对数变换拟合确定建成环境特征与地铁客流特征的映射关系表达式。最后,输入新线车站的建成环境特征,依据上述映射关系计算新线车站的客流特征值,结合既有车站的客流特征区间进行新线车站客流特征归类,实现客流数据缺失条件下的新线车站分类。为验证方法有效性,采用北京地铁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铁客流与建成环境映射关系的分类方法能够实现新线车站开通前的车站类型提前划分,具有较好的分类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作日车站与周末车站分类存在的差异与通勤行为特性、土地开发程度有关;研究方法在不同线路数据集上都表现出较好的分类效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缺失数据条件下的车站分类和新线开通期地铁运营组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新线开通 车站分类 建成环境 随机森林
下载PDF
10 kV线路下方森林火灾成因分析及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博闻 陈天翔 +1 位作者 魏玉文 曾潮旭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77,共7页
近年来,国内外因树线故障导致森林火灾的事故频发,因外在社会因素引发森林火灾,从而导致输配电线路跳闸的事故也层出不穷。本文针对10 kV配电线路下方森林火灾事故,从社会因素引发森林火灾和树线故障引发森林火灾两个角度出发,考虑了纯... 近年来,国内外因树线故障导致森林火灾的事故频发,因外在社会因素引发森林火灾,从而导致输配电线路跳闸的事故也层出不穷。本文针对10 kV配电线路下方森林火灾事故,从社会因素引发森林火灾和树线故障引发森林火灾两个角度出发,考虑了纯火焰、树线放电及放电后引发火灾等多种极端环境对导线表面痕迹的影响,通过配电网故障模拟真型试验平台,对极端环境下导线表面形貌变化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火烧痕迹、树线放电一次痕迹以及二次痕迹。基于宏观法、显微法和图像特征提取法分析了各类痕迹的特征,并找到了鉴别树线放电一次痕迹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痕迹一方面是树线电弧直接侵蚀导线,另一方面是电弧间接转移炭渣至导线表面形成炭黑痕迹;树线故障初期未引发森林火灾时,导线表面仅有一次放电痕迹,相同条件下,松树放电使导线质量变化最明显,可增重0.59 g;树线故障末期引发森林火灾后,火烧痕迹会覆盖放电痕迹形成二次痕迹,擦拭表面痕迹后发现,一、二次痕迹灰度曲面相似且分形维数之差小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森林火灾 树线故障 火烧痕迹 放电痕迹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素与卫星火点的配电网山火故障研究
16
作者 沈宗云 谭一元 +4 位作者 李海龙 王科 沈雪明 何建波 宁文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1期110-113,142,共5页
云南电网山区配网线路长,架空裸导线数量占比多,极易引发山火导致线路设备受损,为防范山火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基于2023年3月至5月云南电网山火高发期内的气象数据与卫星监测的火点数据,对山火引起的配网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山火高发期内... 云南电网山区配网线路长,架空裸导线数量占比多,极易引发山火导致线路设备受损,为防范山火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基于2023年3月至5月云南电网山火高发期内的气象数据与卫星监测的火点数据,对山火引起的配网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山火高发期内,检测到配网线路附近火点共634处,其中仅66起导致线路停运,大多数为配合消防停电,仅有一例为因山火导致的线路故障停运。另检测到32起由线路故障导致的火源,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树木搭接至线路上导致的故障。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卫星监测到的火点冗余信息较多,以树障为主的线路故障信息反馈不及时,未来仍应继续完善配网灾害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火 输电线路 分布特性
下载PDF
景洪市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国荣 魏大祥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有林场的建设。为了更好的推动国有林场的发展,结合景洪市国有林场实际情况,根据现阶段景洪市国有林场发展的困难,实践分析了景洪市国有林场改革后的林区经济发展因... 国有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关系到国有林场的建设。为了更好的推动国有林场的发展,结合景洪市国有林场实际情况,根据现阶段景洪市国有林场发展的困难,实践分析了景洪市国有林场改革后的林区经济发展因素,提出实现景洪市国有林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生态红线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评估研究
18
作者 张放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3期25-27,30,共4页
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关系产线生产质量,评估该项能力是半自动化产生企业生产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线程技术调整和优化的依据,为此,提出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评估的研究。选择产线质量因子、制程性能指数作为评估指... 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关系产线生产质量,评估该项能力是半自动化产生企业生产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线程技术调整和优化的依据,为此,提出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的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评估的研究。选择产线质量因子、制程性能指数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加权抽取样本代替投票方式抽样实现对随机森林的改进,利用改进随机森林构建评估模型,通过多个决策树综合决策分类,实现对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定量和定性评估。通过实例应用的验证,所设计的半自动化产线制程能力评估方法显示出合理性,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随机森林 半自动化产线 制程能力 投票方式
下载PDF
森林火灾与中压配电线路故障的发生时序研究
19
作者 李天友 郭伯森 +3 位作者 黄超艺 苏俊 王连辉 陈石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7-242,共6页
电力线路穿过林区,线路故障的电火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同时森林火灾也有可能造成穿过林区的电力线路故障,两者的发生顺序(即发生时序)对火灾事故责任划分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工程实践中判断发生时序十分困难。为此,选择中压配电线路作为... 电力线路穿过林区,线路故障的电火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同时森林火灾也有可能造成穿过林区的电力线路故障,两者的发生顺序(即发生时序)对火灾事故责任划分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工程实践中判断发生时序十分困难。为此,选择中压配电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树线故障模拟实验平台,研究线路触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和火灾下诱使线路发生故障这2种情况下的零序电压变化情况,并通过对零序电压进行Hilbert变换绘制包络线进行故障场景的初步筛分;再通过THD、近似熵、相关系数对波形进行相似度判断,将3种相似度特征量使用模糊C聚类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森林火灾与中压配电线路故障发生时序的判别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能够为森林火灾与电力线路故障的发生时序判别提供技术方法,具有相应的工程应用价值,对事故责任划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模拟实验平台 导线痕迹 森林火灾 发生时序判别
下载PDF
阵列干涉激光雷达点云滤波在输电线路路径中的应用
20
作者 史雨川 戴凌越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21期168-170,174,共4页
输电线路通常需要穿越各种的复杂地貌,导致输电线路路径的施工难度极大、成本极高,因此研究了阵列干涉激光雷达点云滤波在输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将使用阵列干涉激光雷达收集的输电线路环境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降噪,同时构建... 输电线路通常需要穿越各种的复杂地貌,导致输电线路路径的施工难度极大、成本极高,因此研究了阵列干涉激光雷达点云滤波在输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将使用阵列干涉激光雷达收集的输电线路环境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降噪,同时构建点云数据空间索引模型,进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从空间索引模型中提取输电线路路径特征并以此优化路径选择。实验数据显示,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为91.357 8,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和建设成本,提高了能源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干涉 激光雷达 点云滤波 输电线路 路径优化 随机森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