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雪萍 张淑花 李景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7-334,共8页
不同恢复年份森林火烧迹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明显不同。火烧过后的前1~3年,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特别是常见类群中的线蚓所占的比例很小,但运动能力较强的蜈蚣、蜘蛛等所占比例较高。火烧3~5年后,土壤中线蚓数量才逐渐... 不同恢复年份森林火烧迹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明显不同。火烧过后的前1~3年,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特别是常见类群中的线蚓所占的比例很小,但运动能力较强的蜈蚣、蜘蛛等所占比例较高。火烧3~5年后,土壤中线蚓数量才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中小型土壤动物中的原尾虫只出现在16年迹地和对比样地中,表明原尾虫确是稳定生境的指示动物。火烧过后,土壤环境中最先侵入的是运动能力较强的大型土壤动物,之后中小型土壤动物才逐渐得到恢复。火烧后6~7年是中小型土壤动物发展的盛期,随后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开始减少并趋于稳定。火烧的强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轻度火烧影响地区的土壤动物恢复较快,经过6~7年,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能超过未受火烧影响的地区;而中、重度火烧地区,土壤动物恢复到正常水平则需要超过16年的更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火烧迹地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的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淑花 张雪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2-676,共5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年份火烧迹地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对火烧后不同恢复时间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相关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DIC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火烧恢复初期迅速增加,然后... 以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年份火烧迹地土壤动物为研究对象,对火烧后不同恢复时间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相关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DIC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均表现为火烧恢复初期迅速增加,然后缓慢增加并逐渐接近对比样地值;如果不考虑8a迹地数据极大值的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DIC指数、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也大致呈现火烧恢复初期迅速增加,然后缓慢增长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大型土壤动物DIC指数、个体数及丰富度指数在0~5cm最大,向上、向下减少,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各项指数都是凋落物层最大,向下迅速减小;相关分析表明,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丰富度指数与DIC指数都具有极高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各火烧迹地间土壤动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火 火烧迹地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帽儿山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仲伟彦 殷秀琴 陈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9-74,共6页
阐述了帽儿山红松纯林与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构成,对群落结构、相似性、多样性及年际动态变化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两林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的类群数及组成成份基本相同,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差别不大.在短... 阐述了帽儿山红松纯林与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构成,对群落结构、相似性、多样性及年际动态变化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两林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的类群数及组成成份基本相同,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差别不大.在短期(20~30a)内两林型的差异,对土壤动物组成未产生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红松林 红松阔叶混交林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火烧迹地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淑花 张雪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2,共3页
对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恢复年份火烧迹地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份火烧迹地大型土壤动物可以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3个生态功能类群。不论是个体数量还是生物量,均以腐食性动物所占比例最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 对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恢复年份火烧迹地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份火烧迹地大型土壤动物可以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和捕食性3个生态功能类群。不论是个体数量还是生物量,均以腐食性动物所占比例最大,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所占比例很小。除恢复1 a的迹地中捕食性动物数量比例较大,其它样地均表现出腐食性动物所占比例较大,且环境条件越优越其比例越高。各功能类群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与生物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各功能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间不都相关,生物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烧迹地 大型土壤动物 功能类群
下载PDF
帽儿山地区森林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长福 郎奎健 陈华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2-39,共8页
我们对1983年以来,在帽儿山地区土壤动物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在IBMPC微机上处理分析。从样本矩阵的概念出发,采用多对多的回归方法,聚类法分析了种群的分布规律,种群与环境的相关关系,并估计出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群最大数量。采用... 我们对1983年以来,在帽儿山地区土壤动物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在IBMPC微机上处理分析。从样本矩阵的概念出发,采用多对多的回归方法,聚类法分析了种群的分布规律,种群与环境的相关关系,并估计出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群最大数量。采用刀切法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即出现土壤动物种数是86种,单一种数是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儿山地区 森林土壤 动物 种群数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