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唐承财 刘嘉仪 +2 位作者 秦珊 江玲 吕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86-5800,共15页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 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模式是国家公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构建了国家公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分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特征并划分类别,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为例,探究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建立了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结果表明:(1)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整体。(2)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具有生物生产性、资源稀缺性、人类收益性、地域整体性、政策依赖性、利益平衡性等特征,识别与分类生态产品有助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3)国家公园生态产品总体分为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三类,并由政府主导、社区主导、市场主导与多主体复合型路径组成的价值实现路径体系完成价值实现。(4)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由生态保护机制、经济发展机制、社区进步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四部分构成,服务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社区振兴三个目标。(5)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旅游发展为实现路径、社区振兴为核心目标,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共生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以协调处理神农架国家公园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内的矛盾,实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综上所述,丰富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并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社区振兴”的共生模式以及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实现的生态旅游模式,将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全面与有效的路径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旅游 共同富裕 生态文明建设 共生模式 神农架国家公园
下载PDF
基于地质和自然环境背景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俊杰 程捷 +1 位作者 刘晓鸿 孙洪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中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如何使国家公园高质量、稳步发展,其中重要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内的生态产品价值,服务社会,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因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如何使国家公园高质量、稳步发展,其中重要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内的生态产品价值,服务社会,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因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质和自然背景的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的构成,探讨自然资源与生态产品的密切关系。根据人工的干扰程度,本文把生态产品分为自然生态产品、半自然生态产品和人工生态产品。以陆地水资源为例,分析了影响生态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以及自然资源转换为不同的生态产品类型。依据生态产品的特性,提出了其价值实现的三级路径和方式,分析了具有不同地质和自然背景的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地质背景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路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多元利益主体认知比较——基于实证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李乐 +3 位作者 李楠 高志强 何友均 谢和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17-4230,共14页
探明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价值认知,对于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基于建立的CES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073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探明居民、管理人员、... 探明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的价值认知,对于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基于建立的CES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073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探明居民、管理人员、游客等多元核心利益主体对CES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与综合模糊评价法对国家公园CES重要性与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居民和管理人员都对生态改善服务的价值认知最高,具有一定趋同性;而游客则对保健服务认知程度最高(2.44),这与其旅行目的相关。居民、管理人员与游客认知程度最低的CES分别是系统治理(1.89)、民俗文化普及(2.12)、精神崇拜(1.86)服务。(2)在重要性方面,3类主体均认为人文关怀服务>自然体验服务>社会服务,在具体指标层面,居民最看重民俗文化普及服务(0.1355)、管理人员和游客最看重精神崇拜服务。(3)3类主体对CES认知评价排序为管理人员(4.24)>游客(4.11)>居民(3.99),管理人员与居民分别作为重要的政策制定执行者与利益获得者,体现了不同政策参与主体利益需求对CES认知评价的驱动作用。(4)CES认知的权衡关系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居民与游客的CES认知为协同关系。协同性最强的CES是管理人员对于生态改善和艺术灵感服务的认知、权衡性最强的是荒野保护与科普教育服务之间的认知。CES认知与不同主体的内在利益需求和自身认知难易程度有关,研究结果将为国家公园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多元利益主体 景观美学 认知
下载PDF
钱江源国家公园游憩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彬 王玉欣 +1 位作者 肖练练 虞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73-5184,共12页
游憩是国家公园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潜力评价是生态保护和国民游憩福利协同提升的关键。提出了国家公园游憩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游憩资源价值、游憩景观质量、游憩生态环境、游憩利用条件、国家公园社区、游... 游憩是国家公园重要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潜力评价是生态保护和国民游憩福利协同提升的关键。提出了国家公园游憩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游憩资源价值、游憩景观质量、游憩生态环境、游憩利用条件、国家公园社区、游憩利用管理6个维度,并开展多方法融合的国家公园游憩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可以从游憩资源价值、游憩景观质量、游憩生态环境、游憩利用条件、国家公园社区、游憩利用管理六个维度进行评价;钱江源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Ⅰ—Ⅳ级潜力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8.99%、29.68%、39.72%、21.61%。其中,潜力相对较高的Ⅲ级和Ⅳ级区域呈带状和块状分布在钱江源大峡谷、齐溪水库、高田坑-库坑-回台山、大源头-大横古村落五个区域;潜力相对低的I级和II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生态保育区以及何田乡、苏庄镇的传统农业种植区。国家公园游憩利用价值与游憩展示区有较强的关联性,生态保育和传统农业生产对游憩利用价值发挥表现出较大的空间限制。本文能为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利用 潜力评价 钱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鹏 俞飞 +3 位作者 何友均 李乐 高志强 杨文娟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①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处于中高水平,文化景观(SBE 76.33)>水域景观(SBE 76.15)>森林景观(SBE 74.57)>乡村景观(SBE 72.29);②钱江源国家公园视觉美学质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游憩展示区(SBE 76.84)>传统利用区(SBE 75.63)>生态保育区(SBE 74.57)>核心保护区(SBE 69.16);③景观视觉美学感知会使人出现皮肤电导水平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的生理反应变化。美学质量最高的文化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大(0.907 resp);美学质量最低的乡村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小(0.528 resp)。【结论】相比景观面积规模,景观元素的多样性以及元素间的视觉协调性更能影响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并促使公众皮肤电导率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建议从视觉感官与促进人体健康等角度,加强多功能景观管理,尤其是游憩林与康养林的精细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景观资源评价 景观美学 美景度 生理反应
下载PDF
欧洲国家公园游憩发展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承照 寇梦茜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在全球国家公园系统中,欧洲与中国国家公园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居住人口比较多,研究分析其保护与游憩协同发展历程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方法】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从发展历史、设施体系、管理政策等3个维度,在... 【目的】在全球国家公园系统中,欧洲与中国国家公园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居住人口比较多,研究分析其保护与游憩协同发展历程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方法】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从发展历史、设施体系、管理政策等3个维度,在生态保育、游憩利用与社区发展等3个层面,对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家公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欧洲国家公园游憩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生态保育与游憩利用、社区发展相辅相成,三者关系从最初的模糊认识逐步转向融合统一的精明治理,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及拓展期等4个阶段,其中支持游憩发展的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对国家公园游憩功能与品质的提升具有决定性影响。设施体系是欧洲国家公园保护与游憩协同发展的韧性支撑系统,在健康促进与特许经营等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保障下,实现国家公园景观质量、游憩体验质量与生态保护质量的统一。【结论】欧洲国家公园游憩设施的分区适应性、可持续性、保护性、实用性和景观融合性等,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游憩发展 设施体系 管理政策 欧洲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大熊猫生境适宜性时空演变——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言云 胡泽南 +1 位作者 王倩娜 谭小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165-8174,共10页
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分布范围变化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为探讨气候变化对珍稀动物大熊猫的影响,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为例,筛选得到326个大熊猫痕迹点及气候、地形地貌、生物环境、人为干扰4类16项环境变量,应... 气候变化导致的物种分布范围变化已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为探讨气候变化对珍稀动物大熊猫的影响,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为例,筛选得到326个大熊猫痕迹点及气候、地形地貌、生物环境、人为干扰4类16项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模型及CMIP6气候模式数据探讨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并模拟现在(2004—2020年),预测未来(2050s)低强迫(SSP1-2.6)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的大熊猫生境,分析生境适宜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气候类变量对岷山片区大熊猫分布有较大影响,其中最暖月最高温(Bio5)、海拔、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及距道路距离是主要的影响变量;(2)现在气候下,岷山片区生境质量良好,适宜生境面积占片区总面积的67.88%,未来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整体呈缩减趋势,SSP1-2.6情景下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缩减率为2.03%,SSP5-8.5情景下为33.73%;(3)SSP1-2.6情景下,适宜生境丧失区主要位于岷山片区东部,SSP5-8.5情景下,片区北部和南部也有大量生境丧失。两种未来气候情景下,新增生境均主要位于片区西北部;(4)大熊猫适宜生境的质心向西、西北方向,即高纬度、高海拔区域移动;(5)大熊猫主要在高、中适宜生境活动,现在气候下大熊猫在高、中适宜生境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7.79%、24.23%,SSP1-2.6情景下为45.09%、27.61%,SSP5-8.5情景下为21.47%、26.69%。研究认为未来亟需关注气候变化下大熊猫生境的丧失和新增区,建议大熊猫国家公园从识别优先保护区、优化生态网络和调整管控分区三个方面加强对大熊猫生境的监测和保护,综合提升区域的气候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境 大熊猫 MaxEnt模型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超 邓琼 何俊燊 《海峡法学》 2024年第2期18-38,共21页
国家公园司法保护走向协作治理是自然规律和司法实践的双重要求,其逻辑机理根植于国家公园整体性保护的内生需求、契合环境司法协同治理理论、迎合环境司法国家公园化。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司法协作治理模式尚处分散性探索阶段,系统检视司... 国家公园司法保护走向协作治理是自然规律和司法实践的双重要求,其逻辑机理根植于国家公园整体性保护的内生需求、契合环境司法协同治理理论、迎合环境司法国家公园化。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司法协作治理模式尚处分散性探索阶段,系统检视司法实践,仍然面临着修复性司法理念贯彻不足、立法支撑不足、环境司法专门化机制缺乏针对性、协作机制形式化与保障制度匮乏的困境。我国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应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方法论指引,从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贯彻修复性司法理念、完善立法供给、推进国家公园司法专门化建设、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协作模式、健全保障体系,发挥司法作为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司法保护协作 司法协同
下载PDF
园、城、人相融的国家公园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侠 鞠梦恬 +2 位作者 饶恒远 耿慧志 梁瑜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44-149,共6页
国家公园城市是国家公园、城市与人共生的可持续的新型城市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成熟案例较少。梳理国家公园城市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城市设计方法,研究首先辨析国家公园、公园城市与国家公园城市三个概念,总结世界各国国家公园体... 国家公园城市是国家公园、城市与人共生的可持续的新型城市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成熟案例较少。梳理国家公园城市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城市设计方法,研究首先辨析国家公园、公园城市与国家公园城市三个概念,总结世界各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城市建设的特点与实践挑战。然后,探讨中国国家公园城市发展的优势与难点,提出中国特色的园、城、人相融方式,“蔓城”设计理念与模式,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国家公园城市建设方式。在此基础上,以浙江开化县国家公园城市设计为例,探索上述理论与设计方法在总体和重点城市设计尺度下的建设实践,强调生态保护为先,藤蔓弹性生长和注重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城市 总体城市设计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蝴蝶区系调查和分析
10
作者 闫振天 郑威 +8 位作者 白启 马方舟 胡亚萍 王晨彬 罗春祥 王雪倩 付文博 丁晖 陈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0-1238,I0017-I0024,共17页
本研究对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蝴蝶区系开展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10月至2022年7月,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共采集到蝴蝶成虫标本565头,经形态鉴定归属到5科71属129种。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新纪... 本研究对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蝴蝶区系开展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10月至2022年7月,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共采集到蝴蝶成虫标本565头,经形态鉴定归属到5科71属129种。其中,武夷山国家公园新纪录属3个,分别为污斑眼蝶属(Cyllogenes)、裙蛱蝶属(Cynitia)和林灰蝶属(Hayashikeia),新纪录种17个;福建省新纪录属1个,为林灰蝶属(Hayashikeia),新纪录种7个。由此,武夷山国家公园蝴蝶已知种增加到5科187属412种,福建省蝴蝶已知种增加到5科232属615种。在采集到的蝴蝶中,5种蝴蝶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分别为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大伞弄蝶(Burara miracula)、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双星箭环蝶(Stichophthalma neumogeni)和华西箭环蝶(Stichophthalma suffusa)。科级水平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蛱蝶科物种多样性占优势地位。生境越复杂,蝴蝶多样性就越高,常绿阔叶林生境蝴蝶多样性高于其他生境,800~900 m海拔处蝴蝶多样性高于其他海拔。区系分析发现,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武夷山国家公园蝴蝶种类以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占51.70%;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蝴蝶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有47种分布型,其中归属于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分布型的最多,占26.46%,其后依次是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青藏区分布型和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北区分布型,分别占10.19%和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武夷山国家公园 区系调查 区系分析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及其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繁荣 梁伟 +3 位作者 严岳鸿 曾念开 郝馨 汪继超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3-49,50-55,共13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唯一地处热带且生物多样最高的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极其丰富的物种为保护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是在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不均、受胁程度不同以及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缓解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有效手段。为有序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推动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优先保护物种名录遴选工作,拟定了包含脊椎动物、植物和大型真菌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研究总结名录的遴选方法与结果,阐明名录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海南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先保护 热带雨林
下载PDF
美国国家公园的历史单元:发展、演进与多元叙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君 王艺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文章对美国国家公园历史单元的发展和演化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国家公园系统历史单元发展的3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以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方法追溯美国国家公园历史单元保护和发展历程,分析历史单元在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经验,并以... 文章对美国国家公园历史单元的发展和演化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国家公园系统历史单元发展的3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以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方法追溯美国国家公园历史单元保护和发展历程,分析历史单元在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和经验,并以图表形式揭示机构和组织合作关系,从而使历史单元展现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系列法律的颁布为国家公园历史单元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基础;(2)遗产记录项目帮助确定那些具有杰出价值作为纪念或者代表国家意义的场所,同时为遗产保护、修复和研究提供了翔实资料;(3)高质量的专业合作使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历史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标准方面一直处于领导地位;(4)公众参与制度化加强了公众对遗产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承诺,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机构对多样化公众观点、价值和关注的响应能力。文章最后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历史单元 历史文化遗产 多元叙事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国家公园适宜范围识别研究——以拟建洞庭湖国家公园为例
13
作者 吕焕哲 彭渤 +2 位作者 孙旭 陈希亚 胡雨萱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国家公园范围边界是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界线,作为国家公园设立的基础,范围识别是关系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是其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最直接体现。为科学识别国家公园范围,提出一套基于对生态系... 国家公园范围边界是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界线,作为国家公园设立的基础,范围识别是关系国家公园规划和建设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是其保护对象和管理目标的最直接体现。为科学识别国家公园范围,提出一套基于对生态系统原真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管理可操作多重考虑的范围识别方法,并以拟建洞庭湖国家公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选取生态系统原真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三方面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叠加分析,识别国家公园范围,弥补了国家公园范围识别生态保护导向单一的不足。(2)研究区内生态系统原真性区域面积不大,仅1 165.46 km~2;维持了较好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完整性指数平均值为0.45;可操作性评价结果显示国家权属且属保护地所在空间的可行性指数较高。(3)洞庭湖国家公园适宜划定范围为2 145.7 km~2,包括了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三大片区,其中核心保护区205.8 km~2。可尝试动态评估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并将国家公园纳入更大的保护地网络,为国家公园的创建和管护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国家公园 国土空间规划 适宜范围 范围识别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14
作者 郭丽 罗文皓 +1 位作者 龚雪茜 张德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风景园林 科普教育基地 游憩适宜性评价 大熊猫国家公园
下载PDF
新林科背景下加强研究生课程美育的探索——以“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课程为例
15
作者 王忠君 张玉钧 石玲 《中国林业教育》 2024年第5期42-46,共5页
在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新林科建设成为我国林草行业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途径,旨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双重培养,以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林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是提升研究生文化品位... 在推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新林科建设成为我国林草行业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途径,旨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双重培养,以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林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是提升研究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课程为例,将美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践各环节,提出多样化美育教学实践措施,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能力、又拥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优秀新林科人才。一是以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主,培育研究生的审美感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二是精心设计美感体验活动,增强研究生对自然美的深入感悟;三是以沉浸式自然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强化研究生对自然美的获得感;四是生动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增强研究生的荣誉感自豪感;五是广泛传播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强化研究生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六是探索自然资源的全面价值,培养研究生的理想人格;七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激发研究生的爱国情感。这一实践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研究生的审美、创造美能力,实现了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为新林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林科 研究生课程 美育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
下载PDF
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评价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
16
作者 徐冬平 张婉璐 +1 位作者 赵力 王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4,165,共8页
国家公园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共同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乡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则是维护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的关键,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文章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 国家公园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共同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乡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则是维护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的关键,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文章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范围内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PSR模型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和12个乡村社区进行融合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的融合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投入联系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建设有一定的提升,但还存在部分乡村社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均衡、生态环境品质不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应持续解决国家公园社区民生问题,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产业的投入,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推进乡村社区与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走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乡村社区 融合发展 PSR模型
下载PDF
构建多元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教学案例数据库的技术途径——基于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背景
17
作者 刘保国 张宝文 +5 位作者 屠克 彭蓉 李紫莹 岳昕燕 李永华 刘洋 《大学教育》 2024年第9期33-39,78,共8页
随着我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的加大推进,打造具备风景园林学等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背景,符合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要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利用国际合作资源,探讨了促进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国... 随着我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的加大推进,打造具备风景园林学等人居环境类学科专业背景,符合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要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利用国际合作资源,探讨了促进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国家公园规划设计与教学案例数据库的构建路径,包括公园自然资源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运维系统更新模块;开发了一套开源数据检索和管理系统,形成了完整技术路线。数据库不仅助力风景园林学研究生拓展设计思维,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实际规划设计能力,而且响应国家公园建设需求,帮助毕业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符合当前美丽中国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发展旋律。数据库在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应用中体现了灵活易用和便于参考的特点,为丰富公园体系建设背景资料,促进公园发展的全球化、科学化、高效和可持续提供案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风景园林 研究生教育 数据库 检索系统
下载PDF
社区参与视角下国家公园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和自然保护态度差异——以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建 齐媛媛 +1 位作者 张姣姣 杨婧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0-30,共11页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手段,基于对参与旅游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群体差异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国家公园旅游对社区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明显强于负面影响感知,参与旅游的居民对正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后者,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对部分负面旅游影响的感知强于参与旅游的居民;(2)神农架国家公园居民对自然保护整体上均持有较为强烈的积极态度,但参与旅游的居民和未参与旅游的居民在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旅游的居民较之未参与旅游的居民更认同自然保护的意义,更认同神农架自然保护的必要性,更认同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功能,也更愿意遵守和支持国家公园关于自然保护的管理规定。研究揭示了国家公园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深化了我国国家公园问题研究,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为突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旅游对当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积极影响,我国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在不影响保护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应通过科学、适度发展旅游来争取当地居民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自然保护工作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影响感知 自然保护态度 神农架国家公园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国家公园城市理念下的绿道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开化为例
19
作者 朱晓青 严舒文 +2 位作者 曹志奎 王滢 徐子涵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62-264,共3页
国家公园城市是实现绿色健康永续发展的全域生态城乡共同体。绿道作为国家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串联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开化县以建设国家公园城市为目标,在绿道规划的空间格局、建设标准、产业体系、地域... 国家公园城市是实现绿色健康永续发展的全域生态城乡共同体。绿道作为国家公园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串联自然与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开化县以建设国家公园城市为目标,在绿道规划的空间格局、建设标准、产业体系、地域文化、品质生活和治理水平上,提出了与国家公园相通、相称、相融、相应、相宜和相符的“六个相”规划策略,为国家公园城市建设和绿道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城市 绿道 规划策略 开化县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勘界问题处理及讨论
20
作者 秦树林 张利建 王海英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7-29,32,共4页
本文简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概况、勘界总体要求、技术路线及结果,根据2022年该公园勘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勘界问题 处理方法 讨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