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in Corn and Rice Grown in a High Selenium Area of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M.A.BEILSTEIN P.D.WHANGER G.Q.Y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92-398,共7页
The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were determined in maize grown near Yutangba Village and in rice grown near Haubei village, Exi Prefecture, Enshi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maize sample contained 18 ppm and t... The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were determined in maize grown near Yutangba Village and in rice grown near Haubei village, Exi Prefecture, Enshi county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maize sample contained 18 ppm and the rice samples an average of 3.6 ppm selenium. After they were ground to obtain a fine flour, this was acid hydrolyz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in an inert atmosphere and the hydrolyzates chromatographed on columns of Dionex DC6A res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selenium is present as selenomethionine in both rice and c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in Corn and Rice Grown in a High selenium Area of China
下载PDF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Forms of Selenium for Livestock: A Review 被引量:1
2
作者 J. E. OLDFIELD (Department or Animal Scienc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Corvallis, OR 97331, US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Since 1957, selenium has found extensive use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to maintain an adequate selenium status in animals in areas of soil and feed/forage deficiency. Selenium may be given directly to livestock, or appl... Since 1957, selenium has found extensive use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to maintain an adequate selenium status in animals in areas of soil and feed/forage deficiency. Selenium may be given directly to livestock, or applied as a fertilizer amendment to increase selenium content of their feed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area of direct supplementation, which includes oral and parenteral supplementation, and with ruminant animals the use of slow-release boluses. Various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have been examined as supplemental sources, with sodium selenite being the earliest compound of choice. Comnbination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with other livestock managernent practices led to use of selenium dioxide, which avoided solubility problems with selenite but produced effective responses. Barium salts have been used with some success as supplemental selenium sources. Experience with ruminal boluses has shown that high pressure pelleting of increased grain size selenium, in hollow pellets, has prolonged their useful lif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recently to residual selenium returned to the soil from livestock supplementation practices and the resulting opinion is that currently approved practices are acceptab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Review Observ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forms of selenium for Livestock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chemical forms of selenium on its volatilization from soils in Chinese low-selenium belt
3
作者 Wang Zijian, Zhao Lihua, Zhang Li, Sun Jingfang and Peng An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Academia Sinica,Beijing 100083,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Bio-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selenium and its rate of volatilization from soils in Chinese low-selenium belt were examined. Adding directly solutions of either inorganic or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to soil... Bio-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forms of selenium and its rate of volatilization from soils in Chinese low-selenium belt were examined. Adding directly solutions of either inorganic or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to soil could only slightly increase the rate of selenium volatilization from soil. Volatilization of selenium from soil was largely enhanced when certain nutritional solutions along with selenium compounds were added. Garlic water extract and seleno-amino acids, i.e., seleno-methionine and seleno-cysteine, were found more effective for their bio-availability to the volatilization process. Under laboratory simulating conditions, the volatilization rate of selenium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soils in Chinese low-selenium belt was found in the range of 0.10-0.27 ng.kg-1 soil.day-1 over a 17 days period, generally followed by a decline with time of incu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nium chemical forms volatilization.
下载PDF
Form and Interconversion Factor of Selenium in Soil
4
作者 Ying XING Yongxian LIU +4 位作者 Panxia LIANG Qing LIAO Liping PAN Taiqing HUANG Zepu JI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In recent years,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selenium content in plant is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selenium in s... In recent years,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se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selenium content in plant is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selenium in soil. So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 and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of selenium in soil and find ways to improve selenium effectiveness. By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es on selenium at home and abroad,we analyze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il selenium form,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selenium forms and the improving factors of selenium effectiveness. W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form and extraction form of selenium,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onversion among different forms,and discuss the ways to improve selenium effectiveness of soil in high selenium-rich area. By comb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crop in different selenium-rich regions,different selenium activation methods are used,which could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further selenium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selenium form CONVERSION FACTOR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大豆中硒代氨基酸的含量
5
作者 卢鑫 张琳 +1 位作者 王铁良 周晓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取0.1 g脱脂后富硒大豆样品于离心管中,用5 mL pH 7.5的130 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超声振荡30 min,用15 mg链霉蛋白酶于37℃振荡酶解5 h,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μm尼龙有机滤膜。滤液中的硒代半胱氨酸(SeCys)... 取0.1 g脱脂后富硒大豆样品于离心管中,用5 mL pH 7.5的130 m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超声振荡30 min,用15 mg链霉蛋白酶于37℃振荡酶解5 h,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22μm尼龙有机滤膜。滤液中的硒代半胱氨酸(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在Agela MP-C_(18)色谱柱上分离,以含2%(体积分数)甲醇和0.5 mmol·L^(-1)四丁基溴化铵的40 m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pH 7.0)进行等度洗脱,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3种硒代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硒代氨基酸在7 min内可以实现基线分离,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μg·L^(-1),检出限依次为0.086,0.075,0.047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5.5%~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不大于3.0%。方法用于分析富硒大豆中的硒代氨基酸,大豆中硒赋存形态多为SeMet,含量占总硒量的85.5%~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 大豆 硒代氨基酸 硒形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鱼肌中的总硒和形态硒
6
作者 刘建鑫 尹希杰 +1 位作者 林梵宇 殷学博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人体内不同形态硒的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鱼类是含硒量较高的动物,是人体摄入硒的重要来源,因此准确测试鱼肌中总硒和形态硒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鱼肌样品消解,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消解液进行分析,总... 硒是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人体内不同形态硒的生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鱼类是含硒量较高的动物,是人体摄入硒的重要来源,因此准确测试鱼肌中总硒和形态硒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鱼肌样品消解,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消解液进行分析,总硒浓度在0~1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9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7%,加标回收率为104.2%,表明方法准确度较好。优化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试参数分析形态硒,其测试结果为硒代胱氨酸、亚硒酸盐、硒代蛋氨酸、硒酸盐等4种形态硒的标准曲线在10~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在2.87~4.47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4%~2.13%之间,各形态消解前加标的加标回收率在91.6%~108.9%之间,消解后加标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9.7%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鱼肌形态硒测定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硒 形态硒 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 鱼肌
下载PDF
基于Selenium的工作流业务系统仿真测试 被引量:1
7
作者 袁钢 孙瑞志 向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0-33,共4页
在对工作流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时,由于业务系统跨度和规模大,并且存在大量人机交互工作,增加了仿真测试的难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lenium工具的工作流业务系统仿真测试方法。在对B/S结构的业务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时,采用该方法自... 在对工作流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时,由于业务系统跨度和规模大,并且存在大量人机交互工作,增加了仿真测试的难度。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elenium工具的工作流业务系统仿真测试方法。在对B/S结构的业务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时,采用该方法自动模拟不同参与者进行人机交互工作,直至业务流程执行完毕。应用结果表明,在大批量流程实例同时分发的情况下,该方法可以并行启动及执行多个流程实例,实现系统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业务系统 WEB表单 仿真测试 selenium工具 流程实例
下载PDF
不同植物中硒含量及存在形态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海远 杨伟 +3 位作者 徐波 祝振洲 朱定祥 丛欣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09-113,120,共6页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无机硒经过各种生物吸收转化为不同有机形态的硒化合物,从而在生物体内有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介绍不同植物包括谷物类、蔬菜类、豆类...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无机硒经过各种生物吸收转化为不同有机形态的硒化合物,从而在生物体内有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介绍不同植物包括谷物类、蔬菜类、豆类、水果类、茶叶及其他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其存在形态,同时简要介绍了硒元素及不同植物硒形态的营养安全性,以期为今后有机硒的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硒含量 硒形态 无机硒 有机硒
下载PDF
富硒猴头菇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9
作者 徐聪 周高新 +3 位作者 王勇 马俊 杨柱 刘丙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82-184,共3页
研究了富硒猴头菇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猴头菇中总硒含量为205.98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91.39%,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含量占有机硒的66.18%,其次是多糖硒和其他有机硒,占比分别为18.90%和14.30%,... 研究了富硒猴头菇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猴头菇中总硒含量为205.98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91.39%,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含量占有机硒的66.18%,其次是多糖硒和其他有机硒,占比分别为18.90%和14.30%,另有少量的核酸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含量分布 赋存形态
下载PDF
河南洛阳农田土壤中硒锌的有效态与形态关系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周刊 周建川 +3 位作者 王喜宽 刘俊芳 黄岚 侯进凯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9,共15页
农田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态是评价元素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研究者利用有效态来代表哪几种形态大多是引用文献,两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专门的研究资料参考,影响了土地质量评价的精准度。本文按照国家相关分析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农田土壤中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态是评价元素活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研究者利用有效态来代表哪几种形态大多是引用文献,两者之间的关系缺少专门的研究资料参考,影响了土地质量评价的精准度。本文按照国家相关分析标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分析方法对河南洛阳市农田土壤Se高背景区土壤中Se、Zn的有效态和不同形态进行分析,采用含量对比、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以及地质背景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有效态Zn的平均含量为3.63mg/kg,高于(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Zn的平均含量2.74mg/kg,远高于(水溶态+离子态)Zn的平均含量0.42mg/kg。有效态Zn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Zn之和代表。在玄武岩区发育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Zn含量为0.023mg/kg,与水溶态Zn含量0.027mg/kg相当,具有低活性特征。种植小麦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Se平均含量为0.019mg/kg,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Se含量之和平均值为0.019mg/kg,Se的有效态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碳酸盐态之和代替。种植玉米、谷子、芝麻、花生、红薯的农田土壤中,有效态Se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mg/kg、0.007mg/kg、0.007mg/kg、0.009mg/kg、0.007mg/kg。水溶态、离子态Se之和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09mg/kg、0.010mg/kg、0.013mg/kg、0.007mg/kg、0.010mg/kg,这些农作物种植的土壤中Se的有效态可以用水溶态、离子态之和代替。农田土壤中Se、Zn的有效态及形态主要受全量的影响,同时受种植农作物、p H和有机质的影响。对于农田土壤,利用形态代替有效态进行Se、Zn的有效性评价时,需要结合农业种植、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进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洛阳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效态 形态
下载PDF
仁怀市茅坝镇高粱基地土壤硒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
11
作者 黄栩彬 潘自平 +1 位作者 邵茂艳 陈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0-54,66,共6页
以贵州省仁怀市茅坝镇有机高粱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硒的地球化学分布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基地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4~1.35 mg/kg,平均为0.50 mg/kg,为全国土壤背景值的1.72倍。研究区富硒土壤分布较广,富硒土壤占... 以贵州省仁怀市茅坝镇有机高粱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壤硒的地球化学分布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基地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4~1.35 mg/kg,平均为0.50 mg/kg,为全国土壤背景值的1.72倍。研究区富硒土壤分布较广,富硒土壤占总面积的50%;土壤硒的化学形态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硒为主,占比为57.14%,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残渣态硒含量相近,占比分别为14.21%、14.19%和12.70%,水溶态硒含量最低,占比为1.76%;水溶态硒与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占比之和较高(15.95%),说明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较强,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利于富硒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土壤全硒、各形态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表明有机质的增加有利于硒在土壤中的积累;土壤pH与水溶态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全硒和其他形态硒含量呈负相关,证实碱性条件下硒主要以硒酸盐形式存在,而使硒的生物有效性得到提高。由此可知,研究区高粱基地富硒水平较高,分布面积较大,且硒的生物有效性较强,为提高茅台酒酿造原料红缨子高粱的品质和发展地方富硒特色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资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基地土壤 地球化学分布 赋存形态 富硒土壤评价 仁怀市茅坝镇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红壤富硒区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2
作者 路丹 黄太庆 +7 位作者 陈锦平 廖青 韦燕燕 邢颖 梁潘霞 潘丽萍 江泽普 刘永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126,共9页
研究生物炭调理措施对红壤区富硒土壤硒形态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富硒土壤硒活化及硒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连续开展三批玉米苗期研究,设置3个生物炭添加水平:土壤质量0.5%(T1)、1.0%(T2)和1.5%(T3),以不添加生物... 研究生物炭调理措施对红壤区富硒土壤硒形态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富硒土壤硒活化及硒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连续开展三批玉米苗期研究,设置3个生物炭添加水平:土壤质量0.5%(T1)、1.0%(T2)和1.5%(T3),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分析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硒形态及玉米硒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后,T1、T2和T3的可溶态硒分别平均提高0.46、0.42和0.43个百分点;可交换态硒分别平均提高0.61、1.66和1.50个百分点;降低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比例;有机结合态硒比例先降低后逐渐提高,残渣态硒比例则先提高后逐渐降低。玉米根系硒含量与土壤可溶态、可交换态及有效硒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玉米茎叶硒含量与土壤各硒形态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施用生物炭能提高玉米植株体内的硒累积量,T1、T2和T3处理玉米植株平均硒累积量分别比CK提高9.46%、31.00%和21.22%。可见,在红壤上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硒在植物体内的累积,其中以添加土壤质量1.0%的生物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硒形态 富硒土壤 有效硒
下载PDF
富硒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提取方法研究
13
作者 吕臣浩 赵竹青 +2 位作者 魏玉杰 易层 刘新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5,共9页
为建立适用于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方法,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天然富硒区采集了40份土壤样品进行水稻盆栽试验,采用连续浸提法和10种常用的单步浸提法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进行了提取、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浸提方法提... 为建立适用于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提取的方法,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天然富硒区采集了40份土壤样品进行水稻盆栽试验,采用连续浸提法和10种常用的单步浸提法对土壤硒形态和有效硒进行了提取、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浸提方法提取的有效硒含量与植物硒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建始县酸性富硒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硒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12~46.0、0.58~197.35μg/kg;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等难以被植物利用的形态存在,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硒含量分别为0.01~0.34、0.05~0.88、0.04~2.72 mg/kg;在10种单一浸提剂中,0.5 mol/L NaHCO_(3)和0.1 mol/L KH_(2)PO_(4)溶液对土壤有效硒的提取效率较高;在不同土壤硒形态中,交换态硒与植物硒的相关性最高(r=0.80,P<0.01),其余形态硒与植物硒含量的相关性均低于交换态硒。在单一浸提法中,0.1 mol/L KH_(2)PO_(4)溶液和0.5 mol/L NaHCO_(3)溶液提取的土壤有效硒含量较高,但前者与植物硒含量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83,P<0.01)。因此,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与植物硒的相关性,0.1 mol/L KH_(2)PO_(4)浸提法是提取弱酸性富硒土壤中生物有效硒的最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生物有效性 硒形态 单一浸提法 连续浸提法
下载PDF
贵州省湄潭县农用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宇 罗永双 +1 位作者 张坤林 季国松 《矿产勘查》 2023年第2期310-316,共7页
本文基于湄潭县农用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获得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23种元素(指标)地球化学背景值、分布特征以及成因。研究区表层土壤整体偏酸性,常量营养元素呈富氮、缺钾的特点,硒元素含量较高... 本文基于湄潭县农用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获得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23种元素(指标)地球化学背景值、分布特征以及成因。研究区表层土壤整体偏酸性,常量营养元素呈富氮、缺钾的特点,硒元素含量较高,富硒土壤分布广泛,为区内发展富硒特色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8个因子,可以反映研究区农用地表层土壤75.671%特征成因。影响其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地质背景、成土母质、植物根系富集、矿产生产活动、人工施肥、大气降雨等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农业发展、土地规划、配方施肥、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成土母岩 因子分析 湄潭县 贵州省
下载PDF
不同富硒微生物菌剂对有机肥养分和硒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苏博雅 李永慧 +2 位作者 李伟 李玉成 姚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260,共8页
为探究富硒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对有机肥养分、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富硒农产品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菌渣、菜粕和秸秆混合进行堆肥试验,设置对照组(CK)、EM菌(有效微生物群)组(T1)、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2)... 为探究富硒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对有机肥养分、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富硒农产品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菌渣、菜粕和秸秆混合进行堆肥试验,设置对照组(CK)、EM菌(有效微生物群)组(T1)、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2)、富硒圆褐固氮菌+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3)研究不同富硒微生物的堆肥效果,分析有机肥的养分变化及硒含量并在菠菜种植上验证富硒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堆制38 d后,堆肥试验均满足《有机肥料》(NY/T 525—2021)农业标准,其中T3处理的总养分含量相较于CK增加了13.70%,总氮含量增加了26.06%,有机质的分解能力提高了4.88%,总硒(以纯Se计)提高了1.93倍,并改变了有机肥中硒的赋存形态。盆栽试验表明:F1(施T1有机肥)、F2(施T2有机肥)、F3(施T3有机肥)的菠菜株高、根长、叶宽、鲜重、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OF(施CK有机肥),F3处理中菠菜总硒含量以126.72μg·kg^(-1)达到试验的最高含量,比OF提高3.27倍。综合来看,T3处理中富硒复合微生物组合的堆肥效果最好,是废弃物堆肥工程化应用中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理想的富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微生物堆肥 硒含量 硒形态 产品品质 菠菜种植
下载PDF
外源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孙愚琛 吴俊颖 +5 位作者 任薪芳 储君炜 周春火 倪国荣 魏立娥 尹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172,共9页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具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黄精对硒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通过硒肥生物强化黄精是安全有效获得富硒农产品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具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黄精对硒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通过硒肥生物强化黄精是安全有效获得富硒农产品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多花黄精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种类肥料(普通蚯蚓肥、蚯蚓无机硒肥、蚯蚓有机硒肥)对黄精幼苗生物量、叶片生长、茎粗、株高、生根数、多糖、硒含量、硒形态、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普通蚯蚓肥和蚯蚓无机硒肥较不施肥对黄精幼苗的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施加蚯蚓有机硒肥能显著提升黄精生物量、叶片、株高、生根数和多糖等生长指标。施用外源硒肥显著增加了黄精硒含量,蚯蚓有机硒肥处理中黄精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是无机硒肥处理的1.38和1.56倍,施用蚯蚓有机硒肥更利于黄精总硒和有机硒的积累。蚯蚓有机硒肥促进了黄精根际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增加可能是蚯蚓有机硒肥促进黄精生长和品质提升的原因之一。黄精根际土壤酶活性对不同硒肥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响应,外源硒肥显著提升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机硒肥与无机硒肥相比更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酶活性。综上所述,蚯蚓有机硒肥是黄精幼苗阶段较为理想的促生肥和硒强化肥,蚯蚓有机硒肥替代普通蚯蚓肥和蚯蚓无机硒肥有望成为未来培育富硒农产品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肥 黄精 硒形态 生长性状 根际土壤养分 根际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转运及籽粒有机硒的影响
17
作者 胡彩霞 刘红恩 +8 位作者 李畅 秦世玉 赵玉焕 张玉鹏 刘亥扬 许嘉阳 赵鹏 聂兆君 王秋红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191,共10页
为探讨磷(P)硒(Se)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转运和籽粒有机硒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郑麦37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P_(0))、80(P_(80))、160 mg·kg^(-1)(P_(160))3个磷肥水平和0(Se_(0))、1 mg·kg^(-1)(Se_(1))2个硒水平,... 为探讨磷(P)硒(Se)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转运和籽粒有机硒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郑麦379’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0(P_(0))、80(P_(80))、160 mg·kg^(-1)(P_(160))3个磷肥水平和0(Se_(0))、1 mg·kg^(-1)(Se_(1))2个硒水平,采用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P_(0)Se_(0)、P_(80)Se_(0)、P_(160)Se_(0)、P_(0)Se_(1)、P_(80)Se_(1)、P_(160)Se_(1)),测定冬小麦产量、植株各部位磷硒含量、累积量、迁移系数及籽粒硒形态。结果表明,磷硒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P_(80)Se_(1)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达46.25 g·盆^(-1)。施硒显著降低了P_(80)和P_(160)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含量和累积量,但增加了颖壳向籽粒的磷迁移系数。冬小麦各器官硒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P_(0)Se_(1)处理。施磷降低了冬小麦各器官硒含量及根系向茎叶的硒迁移系数,但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以及整株硒累积量。除籽粒外,冬小麦各部位及整株硒累积量最高值均出现在P_(80)Se_(1)处理。施硒增加了颖壳向籽粒的硒迁移系数及P_(80)和P_(160)水平下硒在籽粒、根系中的占比,但降低了硒在颖壳中的占比。硒形态分析显示,施硒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中有机硒含量,且籽粒中有机硒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存在;施磷显著降低硒代蛋氨酸和无机硒含量。综上,适宜的磷硒配施可提高冬小麦产量,有利于促进冬小麦中硒向籽粒的转运,增加籽粒硒累积量和有机硒含量,以P_(80)Se_(1)处理为宜。研究结果为富硒小麦生产中磷肥与硒肥的合理施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转运 籽粒硒形态 冬小麦
下载PDF
茶叶中硒赋存形态的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瑶 薛敏敏 雷朋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9期167-169,共3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多种赋存形态。人体摄取硒的主要途径为饮食摄入。为合理且科学评价茶叶中硒的营养水平,硒的赋存形态及含量的检测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茶叶中总硒及硒的赋存形态、总硒及硒的赋存形态的提取...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多种赋存形态。人体摄取硒的主要途径为饮食摄入。为合理且科学评价茶叶中硒的营养水平,硒的赋存形态及含量的检测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茶叶中总硒及硒的赋存形态、总硒及硒的赋存形态的提取以及总硒及硒的赋存形态分析分离和检测方法,以期为茶叶中硒赋存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茶叶硒赋存形态检测标准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赋存形态
下载PDF
陕西紫阳富硒地层硒赋存形式及地球化学意义研究
19
作者 周徐维 田欢 +3 位作者 谢淑云 Diego Armando Pinzon Nunez 马真真 张宏宇 《贵州地质》 2023年第1期78-87,共10页
硒是与生物密不可分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和赋存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富硒地区陕西紫阳,测定该地区地层中29个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Se含量,探明了该区岩石组合主要以富硒的碳质板岩、硅质岩、黑色页岩和含黄铁矿煤样为... 硒是与生物密不可分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和赋存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富硒地区陕西紫阳,测定该地区地层中29个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Se含量,探明了该区岩石组合主要以富硒的碳质板岩、硅质岩、黑色页岩和含黄铁矿煤样为主,而在灰岩中硒的富集程度不强。选取14个典型富硒岩石和煤样品,通过四步五态顺序提取法,阐明了硒的五种赋存形态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陕西紫阳地区岩石硒形态以硫/硒化物结合状态为主,残渣态、有机结合状态硒次之,紫阳地区沉积环境偏还原性。本文为深入认识陕西紫阳地区富硒岩石硒含量和硒迁移转化行为及富硒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紫阳 富硒地层 硒含量 硒形态 四步五态顺序提取法
下载PDF
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娜 喻格 +3 位作者 胡丹 秦莉 马玲 张玲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115-2119,共5页
目的研究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赋存形态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技术提取滁菊生长根际土壤中5种形态硒,运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根际土壤中硒和不同形态硒的含量,应用SPSS 26.0软件分... 目的研究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赋存形态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技术提取滁菊生长根际土壤中5种形态硒,运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根际土壤中硒和不同形态硒的含量,应用SPSS 26.0软件分析滁菊植株不同器官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形态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滁菊植株不同器官硒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花序>叶>根>茎;根际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主要为酸溶态,其次为残渣态,而水溶态、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较低;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硒含量之间无相关性;滁菊花序和叶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滁菊根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滁菊茎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结论滁菊中硒的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和有机结合态硒密切相关,为探究滁菊中硒的来源和提高滁菊中硒的含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根际土壤 硒含量 硒赋存形态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