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本科课程目标的形式特点——基于702份高校教师课程教学大纲的文本分析 |
王丽平
高耀明
|
《晋中学院学报》
|
2023 |
1
|
|
2
|
在华留学生“隐性课程”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
赵欣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0 |
9
|
|
3
|
讲授的弦外之音--显性讲授中的隐性教育 |
宋德发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新课程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困境及对策 |
马金晶
苏强
靳玉乐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谈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
马春建
许瑞勋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
2007 |
1
|
|
6
|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 |
郭晓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9
|
|
7
|
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及其路向 |
张家军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8
|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外语隐性课程建设探讨 |
章木林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3 |
1
|
|
9
|
“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初探——基于知识与能力的视角 |
李伟
|
《职业教育研究》
|
2017 |
6
|
|
10
|
“金课”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隐性课程探究 |
张芸菲
|
《高教学刊》
|
2022 |
1
|
|
11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评价标准的理论探讨 |
韦世艺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2
|
基于OWL本体论语言的“工匠精神”知识本体与课程体系构建 |
缪学梅
王红香
|
《当代职业教育》
|
2019 |
2
|
|
13
|
人学视野下的非正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以四环游戏小组为例 |
吉执来
|
《价值工程》
|
2010 |
4
|
|
14
|
“立体构成”创新性课程设计的探索——造型学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曾晓苹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6 |
2
|
|
15
|
博物馆学习对学校课程教育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
陈曦
傅翼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2017 |
7
|
|
16
|
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7”的思考 |
曹新
王晓红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7
|
检验医学成教专升本班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探讨 |
杨芳丽
陈正炎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8
|
建筑学课程“立体构成”教学的几点思考 |
陈兰娥
刘佳琼
|
《科教文汇》
|
2014 |
1
|
|
19
|
工具理性与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
李红婷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3 |
2
|
|
20
|
以科学素养为视角的“正式课程”分析模型 |
陈博
魏冰
|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