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氏佐剂致炎大鼠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先兰 余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性痛大鼠Fos神经元(Fos-LIN)在脊髓背角痛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NS)或CFA50μl,观察注射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炎性痛大鼠Fos神经元(Fos-LIN)在脊髓背角痛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NS)或CFA50μl,观察注射前后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变化;②48只大鼠随机平分为两组后分别注射NS和CFA(剂量和注射部位同前)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LIN表达。结果①大鼠注射CFA后TWL逐渐降低,12h时为最低点,持续3d后逐渐恢复,14d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②NS组脊髓背角Fos-LIN散在出现,而CFA组中Fos-LIN1h时最先出现在大鼠右侧脊髓背角I-II层,4h时出现在V-VI层的数目逐渐增多,12h时为脊髓全层出现最多,至14d时在背角各层少见,且同组左侧脊髓各层Fos-LIN在1h-14d均比较少见。结论50μl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的炎性痛觉过敏。炎症期间脊髓背角Fos神经元的持续表达与外周痛觉信号的传导和中枢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脊髓 痛觉过敏 fos免疫阳性神经元
下载PDF
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毛远舟 刘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366,371,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A组),无水酒精(B组),0.33%阿霉素(C组),0.5%阿霉素(D组)。2天后,观察脊髓T6-9背根神经组...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疼痛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A组),无水酒精(B组),0.33%阿霉素(C组),0.5%阿霉素(D组)。2天后,观察脊髓T6-9背根神经组织中阿霉素荧光表达。第8周末,制做胃痛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和脊髓背角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Fos-like immunoreactive neuron,FLIN)阳性神经元含量分布变化。结果:C,D组背根神经节内显示阿霉素荧光表达,A,B组未见荧光。A组大鼠胃痛反应明显,B,C,D组都对胃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A组FLIN神经元分布集中,区别于B,C,D组散在分布。A组脊髓背角FLIN阳性神经元出现率为33.43±6.52%,B组为23.30±7.82%,C组为27.80±10.02%,D组为23.27±6.99%,其中B,D组脊髓背角FLIN阳性神经元计数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靶向治疗大鼠顽固性腹腔神经痛能达到镇痛效果,0.33%的阿霉素副作用比0.5%的阿霉素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腹腔神经 背根神经 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下载PDF
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脊髓水平参与疼痛信号的传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宇 王桢 +1 位作者 郑肇青 张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观察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脊髓水平痛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先在鞘内分别注射缓冲液或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两种拮抗剂CPCCOEt和MPEP,再给大鼠脚掌注射致痛物质formalin,1 h后立即处死,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Fos免... 目的观察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脊髓水平痛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先在鞘内分别注射缓冲液或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两种拮抗剂CPCCOEt和MPEP,再给大鼠脚掌注射致痛物质formalin,1 h后立即处死,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结果分别给予拮抗剂CPCCOEt和MPEP后,大鼠的第二相痛行为反应明显减弱,脊髓背角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结论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脊髓水平促进了痛信号的传递,在脊髓水平阻断I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可能成为镇痛药物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疼痛测定 fos免疫阳性神经元 脊髓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小鼠恐惧和焦虑行为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丁伏生 成祥 +5 位作者 赵彤 赵永歧 张广波 吴海涛 朱玲玲 吴奎武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 IH)对高血压、心肌梗死、脑缺血以及抑郁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但IH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不可逃避足底电击联合场景再现制备PTSD小... 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 IH)对高血压、心肌梗死、脑缺血以及抑郁症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但IH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不可逃避足底电击联合场景再现制备PTSD小鼠模型,通过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及条件性恐惧测试反映其恐惧和焦虑水平;通过Y迷宫测试反映其空间记忆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IH与模型(电击)对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进入开放臂次数所占百分比、条件性恐惧测试中僵住时间和排便数量存在交互作用,IH能增加PTSD模型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运动次数,减少条件性恐惧测试中僵住时间和排便数量。同时,IH预处理能减少PTSD模型小鼠海马、杏仁核和内侧前额叶皮层F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加这些脑组织中HIF-1α、VEGF和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IH预处理对PTSD模型小鼠恐惧和焦虑行为有改善作用,提示IH有可能成为预防PTSD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间歇性低氧预处理 fos阳性神经元 低氧诱导因子1Α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