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1
作者 王丹 刘璐 +2 位作者 柳仕博 魏云 李威震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50-2055,共6页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肺心病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 目的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肺心病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每搏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声学造影定量参数[时间常数(K)、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强度减半时间(HT)、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定量参数与右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RVESV、RVEDV分别为(58.35±8.42)mL、(84.56±13.97)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43.77±6.17)mL、(64.50±10.48)mL,RVSV、RVEF分别为(20.61±3.80)mL、(40.48±5.22)%,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25.87±5.29)mL、(48.10±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K、Vs分别为(0.23±0.07)、(3.19±1.06)cm/s,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0.41±0.13)、(4.86±1.61)cm/s,HT、MTT分别为(42.77±10.21)s、(72.15±18.93)s,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25.52±7.33)s、(48.07±10.6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K、Vs与RVESV、RVEDV呈负相关(r=-0.625、-0.618,-0.651、-0.642),与RVSV、RVEF呈正相关(r=0.639、0.707,0.650、0.619),HT、MTT与RVESV、RVEDV呈正相关(r=0.636、0.665,0.704、0.629),与RVSV、RVEF呈负相关(r=-0.628、-0.641,-0.652、-0.701)(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K、Vs、HT、MTT预测肺心病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50、0.767、0.838,敏感度分别为80.00%、83.33%、73.33%、80.00%,特异度分别为77.11%、60.24%、75.90%、81.93%,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45,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6.75%;K、Vs低值的肺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分别是高值患者的6.512倍、4.741倍,HT、MTT高值的肺心病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分别是低值患者的4.648倍、7.5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声学造影定量参数K、Vs、HT、MTT与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及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评估预后情况的有效检查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右心声学造影 定量分析 右心室收缩功能 预后 预测效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
2
作者 练菲菲 刘表虎 +3 位作者 纪文艳 丁静 陶善强 杨优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QAS-R)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方法:选取确诊淋巴瘤并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40例。根据化疗周期分为化疗前(T0)、完成2个周期(T1)、完成4个周期(T2)及完成6个周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联合右室量化分析系统(QAS-R)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方法:选取确诊淋巴瘤并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40例。根据化疗周期分为化疗前(T0)、完成2个周期(T1)、完成4个周期(T2)及完成6个周期(T3)。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分数(FAC)、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三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计算E/A;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Sb)、右室游离壁中间段应变(Sm)、右室游离壁心尖段应变(Sa),计算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上述参数化疗前后差异。结果:与T0相比,LVEF、E/A在T1、T2和T3无明显差异(P>0.05);与T0相比,RVFWLS、Sb、Sm、RVEF在T1、T2、T3明显降低(P<0.05),Sa、RVFAC在T2、T3明显降低(P<0.05),TAPSE、S’在T3明显降低(P<0.05);与T1相比,RVFWLS、Sb、Sm、Sa、RVEF、FAC在T2、T3明显降低(P<0.05);TAPSE、S’在T3明显降低(P<0.05);与T2相比,RVFWLS、Sb、Sm、Sa、RVEF、TAPSE、FAC、S’在T3明显降低(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RVFWLS、Sb、Sm、Sa、RVEF、RVFAC、TAPSE、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673、-0.628、-0.593、-0.749、-0.468、-0.368、-0.346;RVEF与RVFWLS、Sb、Sm、Sa、RVFAC、TAPSE、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597、0.491、0.544、0.354、0.258、0.257。结论:2D-STI联合QAS-R可以评价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右室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蒽环类药物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右室量化分析系统 右室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练菲菲 纪文艳 +3 位作者 丁静 陶善强 杨优 刘表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5...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尿毒症并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组)和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5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流速(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应用2D-STI技术测量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室间隔纵向应变(RVSLS);应用右室量化分析系统测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正常对照组与透析组透析前后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RVEF与右室应变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后RVEDV、RVESV均增大,LVEF、RVGLS、RVFWLS、RVSLS、TAPSE、FAC、RVEF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透析前比较,透析组透析后RVEDV、RVESV均减小,LVEF、RVGLS、RVFWLS、RVSLS、RVEF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析前后RVEDD、S’、TAPSE、F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RVEF与RVGLS、RVFWLS、RVSLS均呈正相关(r=0.683、0.702、0.476,均P<0.05)。结论2D-STI技术和右室量化分析系统在评估LVEF保留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右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 二维 右室量化分析 尿毒症 收缩功能 心室
下载PDF
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技术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维 肖芳 +3 位作者 唐敏 曹新丽 王晓磊 王开振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8例SLE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合并PAH分为合并PAH者102例(A组)、未合并PAH者96...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8例SLE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合并PAH分为合并PAH者102例(A组)、未合并PAH者96例(B组),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4D-RV-volume技术检测各组右心功能指标,包括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室心肌功能指数(RVMPI)、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E/e’);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SLEDAI)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比较各组右心功能指标和SLEDAI评分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右心功能指标与SLEDAI评分的关系。结果①各组右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组RVEDA、RVMPI、PASP、E/e’均高于B组和对照组,RVFAC、TAPSE、E/A均低于B组和对照组,B组RVMPI、PASP、E/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各组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LEDAI评分高于B组和对照组,B组SLEDA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LEDAI评分与RVEDA、RVMPI、PASP、E/e’均呈正相关(r=0.470、0.593、0.580、0.620,均P<0.001),与RVFAC、TAPSE、E/A均呈负相关(r=-0.728、-0.658、-0.411,均P<0.001)。结论4D-RV-volume技术能够有效评估SLE合并PAH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
下载PDF
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烨 苏晖 +1 位作者 张皓东 张建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正常LVMI组44例和高LVMI组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记... 目的探讨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4D-RV-Volume)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左室质量指数(LVMI)不同分为正常LVMI组44例和高LVMI组4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二维超声参数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右室Tei指数;4D-RV-Volume技术获取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率(RVFLS)、室间隔纵向应变率(RVSLS)、面积变化分数(RVFAC)等;比较各组上述参数变化。结果高LVMI组LVIDD、LVESD、LVPWT、IVST、RVEDV、RVESV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LVMI组TAPSE高于对照组和正常LVMI组,RVSLS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正常LVMI组、高LVMI组E/A、RVFLS、RVFAC、RVEF均呈降低趋势,PASP、右室Te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VEF与右室Tei指数、PASP均呈负相关(r=-0.513、-0.470,均P<0.05),与TAPSE呈正相关(r=0.607,P<0.05)。4D-RVVolume技术检测右室RVEDV、RVESV、RVEF在不同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4D-RV-Volume技术可定量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右室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四维右室容积定量分析 高血压病 原发性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右室量化分析系统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可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6
作者 张懿瑶 牛凯旋 +1 位作者 吕宏安 赵士兵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55-1162,共8页
目的应用右室量化分析系统(RVQAS)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28 d后的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 目的应用右室量化分析系统(RVQAS)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根据患者28 d后的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n=76)和死亡组(n=24),使用床边超声通过RVQAS记录患者右室的定量医学参数。同时采集患者入院当天血清中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将上述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组中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高于生存组,死亡组中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心输出量、右心室心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低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高于生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死亡与RVEDV、RVEDVI、RVESV、RVESVI、CK和cTnI呈正相关,与RVEF呈负相关(P<0.05)。以脓毒性休克死亡者为阳性样本,存活者为阴性样本,ROC曲线显示单个指标RVESV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8,联合诊断中RVESVI联合CK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99,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通过RVQAS测定患者右室功能可以为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其中RVESVI联合CK对患者死亡预测价值最高,应更早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早期诊疗带来较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量化分析系统 心肌标志物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曼曼 崔存英 +5 位作者 张瑞 王烁晶 刘瑞杰 赵庆庆 董怡麟 刘琳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4D Auto RVQ)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心室功能,并与心脏磁共振右心室射血分数(CMR-RVEF)对比,探讨4D Auto RVQ技术评价DC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10月在郑州大学华...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4D Auto RVQ)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右心室功能,并与心脏磁共振右心室射血分数(CMR-RVEF)对比,探讨4D Auto RVQ技术评价DC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10月在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就诊的DCM患者52例作为DCM组,同期选取5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4D Auto RVQ技术获取其四维右心室射血分数(4D-RVEF)、右心室每博量指数(RVSVI)、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四维右心室基底部内径(4D-RVDd-base)、四维右心室中间段内径(4D-RVDd-mid)、四维右心室长轴内径(4D-RVLd)、四维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4D-TAPSE)、四维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4D-RVFAC)。比较DCM组与对照组之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超声心动图参数与CMR-RVEF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寻找评价右心室功能最敏感的参数,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组RVEDVI、RVESVI、4D-RVDd-base及4D-RVDd-mid增大,4D-RVEF、4D-TAPSE、4D-RVFAC、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及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的绝对值减小(均P<0.05);两组间RVSVI、4D-RV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4D-RVEF与CMR-RVEF呈正相关(r=0.71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D-RVEF评价DC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效能优于其他参数(AUC:0.916)。结论4D Auto RVQ技术可以定量评价DCM患者右心室功能,4D-RVEF与CMR-RVEF具有显著相关性,且4D-RVEF评价DC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自动定量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功能 心脏磁共振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后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8
作者 陈亚宁 吴强 +2 位作者 俞杉 安亚平 卜婕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右心室形态、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同步性的改变,以定量评估其对右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通过四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右心室形态、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同步性的改变,以定量评估其对右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通过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测量32例CRT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右心室基底部横径、右心室中部横径、右心室长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以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患者术后6、12个月右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4.47%±5.69%、47.13%±5.27%,较术前38.84%±6.5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右心室中部横径为(29.52±1.74)mm,较术前(32.22±2.31)mm及术后3个月(31.32±1.63)mm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3.90%±6.71%,较术前28.13%±7.98%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心室16个节段的面积追踪达峰时间标准差为(134.40±20.69)ms,较术前(156.80±25.27)m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右心室收缩功能 四维右心室容积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