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Control and Assurance for Coagulation Tests
1
作者 彭黎明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4期147-148,共2页
The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ids the clinician in as- sessing not only the bleeding patient but also the throm- botic patient.The techniques of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re used to evaluate not only the coagulation syste... The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ids the clinician in as- sessing not only the bleeding patient but also the throm- botic patient.The techniques of coagulation laboratory are used to evaluate not only the coagulation system but also the anti-coagulation system,fibrinolytic system, platelet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Enzymes,in- hibitors,plasma factors and co-factors,cellular release products,and cell receptors can be measured in coagula- tion laboratory.It is most important for guaranteeing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agulation tests that quality control and assurance in the coagulation laboratory is en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凝结测试 出血 血栓形成
下载PDF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in Thrombin Generation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被引量:4
2
作者 Hai-ming K0U Xiao-ping ZHANG +3 位作者 Man-zhi WANG Jun DENG Heng MEI Yu H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4期546-550,共5页
In this study,we used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the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o discuss thei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 In this study,we used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and parameters of the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o discuss thei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for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 total of 16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Union Hospital,between Apr 2014 and Dec.2014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ere were 131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3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he laboratory results for DIC.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 DIC subgroup (n=59) and a non-DIC subgroup (n=72)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ISTH) Integral System,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subgroups [score ≤3 (n=35),score=4 (n=37),score=5 (n=47),and score >6 (n=12)] according to ISTH scores.Using 28-day mortality as the endpoint,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 survival subgroup (n=111) and a non-survival subgroup (n=2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ma factor V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weaker,and lag time and time to peak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The factor V activity,peak and 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 (ET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DIC sub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n-DIC subgroup (P<0.01).Among factor V activity,lag time,peak,ETP,and ttPeak,only the factor V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nonsurvival subgroup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al subgroup (P<0.01).With the increase in ISTH score,the ETP and peak decreased gradually.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LT,D-dimer,factor V activity and ETP ha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DIC diagnosed by ISTH Integral System.Using DIC diagnosed by ISTH Integral System as the endpoint,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factor V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blood platelet count (PLT) and prothrombin time (PT).In conclusion,factor V activity,ETP and peak had diagnostic value for DIC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nd only factor V activity had limited prognos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actor V ACTIVITY 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应用于ECMO治疗中止凝血管理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豪 李思娜 +6 位作者 黄惠妮 阳子骥 谢慧琼 罗瑞献 向淑麟 黎海澜 莫柱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各参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2种方法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患者肝素抗凝监测及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各参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2种方法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患者肝素抗凝监测及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38例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对同步检测的共317对普通TEG、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eparinase-modified thromboelastography,hmTEG)参数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并对ECMO建立时和ECMO运行24 h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hmTEG的凝血反应时间(R)与APTT的相关系数(r=0.441,P<0.05)低于普通TEG R值与APTT的相关系数(r=0.547,P<0.05);普通TEG的凝固角(α-Angle)、凝血形成时间(K)与Fib无相关关系(P>0.05),而hmTEG的α-Angle、K与F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P<0.05)、-0.343(P<0.05);hmTEG的最大振幅(MA)与Plt的相关性为0.456(P<0.05),远低于其与Fib的相关性(r=0.715,P<0.05)。APTT和hmTEG对ECMO支持治疗患者普通肝素抗凝效果的判断具有中度的一致性(P<0.05)。ECMO上机24 h后Plt明显低于ECMO建立时(P<0.05),而Fib、APTT及hmTEG各参数等指标在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TEG可以更好地反映ECMO支持治疗患者真实的凝血因子功能水平,使用hmTEG和APTT评估ECMO支持治疗患者肝素是否超量的结果可以相互参考,且hmTEG具有独特的优势。常规凝血试验和TEG检测不能相互替代,联合应用利于实现更好地抗凝和凝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抗凝
下载PDF
常规出凝血检验自动审核规则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邸平 董峰 +7 位作者 于雪莹 王梅华 姜威 李月 曹俊 张宏 王伟鑫 李绵洋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目的:建立常规出凝血检验项目结果自动审核规则,为临床实验室提高检验结果审核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8家医院检验科的24510份枸橼酸钠抗凝常规出凝血检测标本,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 目的:建立常规出凝血检验项目结果自动审核规则,为临床实验室提高检验结果审核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3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等8家医院检验科的24510份枸橼酸钠抗凝常规出凝血检测标本,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规则建立组和规则验证组,规则建立组血标本6670份,其中差值检查2056份;规则验证组血标本17840份,其中差值检查3210份。使用StagoSTAR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或)抗凝血酶(AT)活性。以人工审核结果为标准,计算两组自动审核与人工假阴性率(无效审核)、假阳性率(无效拦截)、通过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审核一致率和标本周转时间(TAT)。结果:建立的自动审核规则及规则应用流程,涉及室内质量控制、报警信息、自动审核范围、危急值和差值检查。规则建立组单个项目通过率为82.6%~92.4%,总体通过率为73.8%,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结果一致率为98.2%,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24.4%和73.8%。规则验证组单个项目通过率为86.4%~91.5%,总体审核通过率为71.5%。模拟应用自动审核规则,8家医院中两家医院单位的平均TAT分别缩短1.5 h和2.1 h。结论:应用常规出凝血自动审核规则能够使人工审核工作量减少,明显缩短TAT,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时间因素
下载PDF
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
5
作者 杨健 詹前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45-647,662,共4页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同期80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参照对象(...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同期80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水平、单用凝血功能、血小板各项参数及凝血功能联合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检测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患者TT、PT、APTT、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FIB、PLT、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凝血功能联合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检测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用凝血功能、血小板各项参数检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各项参数对重症肝硬化患者的检测价值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参数 重症肝硬化 检测
下载PDF
凝血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6
作者 杨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4-8月在该院接受凝血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凝血标本采集量均分为A组(2 mL)、B组(1.6 mL),对比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两组凝血指标差异以及组内差...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4-8月在该院接受凝血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凝血标本采集量均分为A组(2 mL)、B组(1.6 mL),对比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时间下的两组凝血指标差异以及组内差异。结果在相同时间、保存温度下,A组和B组间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即时检测,冰箱保存A组B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保存A组B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与即时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确保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加强凝血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检验标本 采集 处理 质量控制 凝血酶 保存温度
下载PDF
图像识别在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争华 佐玉琴 +2 位作者 赵晓明 纪凌云 杨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368-1374,共7页
目的建立带有图像识别功能的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评价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人工智能软件与硬件联合建立对标本性状、标本血量、血细胞比容可以自动判定结果的图像识别系统,与目测法比较标本性状判定结果的正确性,与手工测... 目的建立带有图像识别功能的凝血试验自动审核方案,评价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使用人工智能软件与硬件联合建立对标本性状、标本血量、血细胞比容可以自动判定结果的图像识别系统,与目测法比较标本性状判定结果的正确性,与手工测量法比较标本血量判定结果的正确性,与血细胞分析仪比较血细胞比容判定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流程图、参考区间、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范围、相关文献、工作经验及历史数据制订出凝血试验自动审核规则。对制订的规则进行人工验证,分别计算自动审核通过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评估自动审核方案实施后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图像识别系统标本性状判定正确率为96.72%,将溶血、黄疸、脂血标本判定为正常标本的假阴性率为0.04%。图像识别系统与手工测量的两组标本血量数据进行比较,P=0.4881,图像识别方法不劣于手工测量方法。图像识别系统与血细胞分析仪的两组血细胞比容数据进行比较,P=0.1130,图像识别系统不劣于血细胞分析仪。该研究建立凝血试验自动审核规则61条,包括数值异常、逻辑异常、Delta Check、标本质量异常、反应曲线异常等,自动审核通过率为76.19%,真阳性率为23.77%,真阴性率为76.19%,假阳性率为0.04%,假阴性率为0.00%。实施自动审核方案后各分位数标本周转时间均缩短,平均缩短13.66 min。结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凝血试验自动审核中,使自动审核功能更加自动化、更具科学性,将标本质量判定标准化,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凝血试验 自动审核 实验室信息系统
下载PDF
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陆悦 卢仁泉 +1 位作者 张杰 郑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检测所用的血浆仅能够反映某个凝血时间点/段的单一成分,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能够描绘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体动态过程的曲线,更能独立完整地反映... 背景与目的: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检测所用的血浆仅能够反映某个凝血时间点/段的单一成分,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能够描绘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体动态过程的曲线,更能独立完整地反映血液的真实状态,可作为凝血功能检测的补充。本研究旨在评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监测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将实验组以是否合并血栓分为未合并血栓组(82例)和合并血栓组(78例)。研究3组对象的T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coagulation reaction time,R)、凝血形成时间(coagulation formation time,K)、血细胞凝块形成速率(blood clot formation rate,Angle)、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和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CCT[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差异。以是否合并血栓作为高凝状态的标准,选择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的诊断效能。收集1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基础信息、肿瘤分期和深静脉血栓Autar评估量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编号:050432-4-210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未合并血栓组的R、TT和PLT均减小(P<0.05),APTT、PT、DD和FDP均增大(P<0.05);合并血栓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合并血栓组相比,合并血栓组的K减小(P<0.05),Angle、MA、CI、Fib、DD和FDP均增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评估中,TEG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6,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73.8%;CCT检测的AUC为0.691,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56.2%;联合检测的AUC为0.84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5%。在危险因素分析中,肿瘤分期、远处转移和Auta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栓的形成相关(P<0.05),3个危险因素在K、Angle、MA、CI、Fib、DD和FDP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ngle、MA、CI、Fib、DD和FDP是反映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TEG与CCT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凝血状态。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有远处转移和Autar评分高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提示可通过监测高危人群的相关凝血指标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实验 血栓
下载PDF
凝血即时检验技术应用进展
9
作者 赵春贺 邵慧慧 +2 位作者 崔巍琦 夏薇 曲林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09-714,共6页
凝血功能即时检验(POCT)不受场地限制,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优点。目前,POCT凝血仪采用的方法学主要有电化学法、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化学法、机械法,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已逐渐应用于凝血常规、凝血因子、血小板功... 凝血功能即时检验(POCT)不受场地限制,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优点。目前,POCT凝血仪采用的方法学主要有电化学法、生物传感器法、免疫化学法、机械法,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已逐渐应用于凝血常规、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检测和抗凝监测。文章对凝血POCT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现状、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即时检验 技术 应用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的作用评估
10
作者 黄凯 吉增军 马正坤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有血管病变,n=21)以及B组(无血管病变,n=22),并选取同...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糖尿病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有无血管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有血管病变,n=21)以及B组(无血管病变,n=22),并选取同期的43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参考组。各组均进行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对比不同小组的凝血四项和血脂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部分凝血活化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分别为(4.51±0.62)g/L、(13.17±0.94)s、(10.51±0.80)s、(28.52±4.04)s,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21、22.009、10.562、4.108,P均<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FIB水平高于B组,TT、PT、APTT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HDLC水平低于B组,TC、TG、LDL-C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联合血脂检验有着重要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凝血四项 血脂检验
下载PDF
凝血四项、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韦想 凌云 +4 位作者 林青 苏莹莹 陆雨 梁小恒 李泰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12-115,12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5例肝硬化患...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收治的125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A级45例,B级54例,C级26例,选择同期非肝硬化患者11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凝血四项、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PT、APTT、TT及RDW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B、C级APTT、PT、TT、RDW高于A级,C级APTT、PT、TT、RDW高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的FIB低于A、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与A级的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T、PT、TT、RDW、FIB可作为预测肝硬化的指标,并可辅助Child-Pugh分级,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早发现、早诊疗,对其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四项 红细胞分布宽度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内源性肝素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秦丹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20-624,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内源性肝素物质,探讨TEG联合CCTs对该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35名EHF患者分别在轻/中症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APTT、TT、血栓弹力图普通杯R值和血栓弹力图肝素酶杯R值检测。使用Friedman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EHF轻症病例的R值和肝素杯R值均数为7.5和6.7,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分别为16.9、6.2和6.1,轻症病例的普通杯R值和肝素酶杯R值,以及恢复期病例的TT、R值和肝素酶杯R值均为正态分布,其余均为非正态分布。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血栓弹力图R值(凝血反应时间)也显示在轻中症、重症和恢复期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中症期相比,重症期的APTT、TT和R值延长,说明患者凝血功能继续降低;在轻中度、重度和恢复期,EHF患者的R值减去肝素酶杯R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期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残留积累高于轻中症和恢复期。结论EHF患者在不同疾病进展期APTT、TT和R值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TEG联合CCTs检测显示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蓄积是可能导致EHF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TEG与CCTs组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内源性肝素样物质的累积,为临床医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检测指标 内源性肝素样物质
下载PDF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临床检验价值
13
作者 陶虹 申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试验组,同期来院检查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进行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分析其临床检验价值。结果 试验组孕妇...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试验组,同期来院检查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进行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分析其临床检验价值。结果 试验组孕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情的不断加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逐渐缩短,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联合凝血指标的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验(AUC>0.9)。结论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可以辅助临床判断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且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临床检验价值
下载PDF
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在孕产妇妊娠期间的应用价值研究
14
作者 钟水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74-77,共4页
目的研讨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在孕产妇妊娠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孕产妇300例,以妊娠时间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临产组,每组75例。对四组孕产妇均行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对比四组孕产妇的体重、血常规指标... 目的研讨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在孕产妇妊娠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孕产妇300例,以妊娠时间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临产组,每组75例。对四组孕产妇均行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对比四组孕产妇的体重、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临产组高凝及低凝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孕产妇体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孕周时间越长,孕产妇的体重越重。四组孕产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三组对比,临产组的RDW、MCV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四组的血小板(PLT)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四组孕产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对比,差异显著(P<0.05)。FIB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升高,APTT、TT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缩短;但四组孕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并未见显著差异(P>0.05)。临产组高凝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24.32%高于低凝孕产妇的5.26%,差异显著(P<0.05)。结论怀孕期间,妊娠妇女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发展成高凝状态。为孕产妇进行血常规结合凝血四项检验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对妊娠并发症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产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凝血四项 检验 孕产妇 妊娠期
下载PDF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中凝血检验指标的作用
15
作者 刘青 杨丰梅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64-67,80,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93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将观察组分为高凝期(n=30)、消耗性低凝期(n=36)、继发性纤溶亢进期(n=27)...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93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将观察组分为高凝期(n=30)、消耗性低凝期(n=36)、继发性纤溶亢进期(n=27),另选择同期到院体检的58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实施凝血指标检验,对比凝血检验结果,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单一及联合凝血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检验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期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其余两组,部分活化凝血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水平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1.000,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100.00%,诊断价值最高。结论与单一指标相比,联合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更高,对疾病分期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检验指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七素类似物的合成及促凝活性研究
16
作者 张曦 赵梦诗 +5 位作者 陈紫怡 陈靓 张然然 秦文亮 李军 孙敬勇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 研究在三七素分子上以显酸性的四氮唑基团进行电子等排替换对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N2-Fmoc-L-2, 3-二氨基丙氨酸为原料,分别与2H-1, 2, 3-三氮唑-2-乙酸,1H-1, 2, 4-三氮唑-1-乙酸,1H-四氮唑-5-乙酸反应,合成3种三七素类似物... 目的 研究在三七素分子上以显酸性的四氮唑基团进行电子等排替换对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N2-Fmoc-L-2, 3-二氨基丙氨酸为原料,分别与2H-1, 2, 3-三氮唑-2-乙酸,1H-1, 2, 4-三氮唑-1-乙酸,1H-四氮唑-5-乙酸反应,合成3种三七素类似物,并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果 3种三七类似物分别为2-({[(9H-芴-9-基甲基)氧基]羰基}氨基)-3-{[2-(1, 2, 3-三氮唑-2-基)乙酰基]氨基}丙酸(Ⅰ),2-({[(9H-芴-9-基甲基)氧基]羰基}氨基)-3-{[2-(1, 2, 4-三氮唑-1-基)乙酰基]氨基}丙酸(Ⅱ)及2-({[(9H-芴-9-基甲基)氧基]羰基}氨基)-3-{[2-(3H-1, 2, 3, 4-四氮唑-5-基)乙酰基]氨基}丙酸(Ⅲ)。凝血4项检查与血浆复钙时间检测表明,Ⅲ的促凝血活性优于Ⅰ、Ⅱ。结论 在三七素分子上以显酸性的四氮唑基团进行电子等排替换,对其促凝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素 类似物 凝血4项 血浆复钙时间 促凝活性
下载PDF
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部分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危急值分析
17
作者 单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部分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危急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单县东大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产组(胎龄<37周)和足月组,各100例。两组新生儿均接受凝... 目的: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初期部分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危急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单县东大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产组(胎龄<37周)和足月组,各100例。两组新生儿均接受凝血功能检测,建立新生儿凝血四项指标的危急值参考范围。结果:足月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早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早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足月组APT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42.02~77.62 s,P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12.01~17.42 s,T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14.53~19.03 s,FIB危急值参考范围为下限1.32~2.44 g/L;早产组APT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49.14~92.44 s,P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12.54~18.94 s,TT危急值参考范围为15.41~23.51 s,FIB危急值参考范围为1.11~3.00 g/L;结论:新生儿出生初期需重视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并积极建立指标危急值以及时进行病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凝血功能检测 危急值
下载PDF
凝血四项在糖尿病检验中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赵海举 邹言章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中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湖北省枣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一时期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40例空腹血糖≤8.8 mmol/L患者归为A组,40例空腹血糖&g...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中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湖北省枣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一时期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40例空腹血糖≤8.8 mmol/L患者归为A组,40例空腹血糖>8.8 mmol/L患者归为B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指标以及A组、B组、对照组3组凝血四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2.89±0.4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34.76±3.28)s、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17.66±1.43)s均高于研究组的(10.91±0.58)、(28.73±3.12)、(13.29±1.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T(12.12±0.35)s、APTT(31.49±3.17)s、TT(14.89±1.28)s,高于A组患者的(10.36±0.42)、(27.26±3.28)、(12.61±1.4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患者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PT、APTT、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验,能够区分其凝血功能状况,为疾病进展提供临床依据,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检验 凝血四项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吸湿性催化剂人工消暖雾大型雾室试验及机理研究
19
作者 郑鹤鹏 解妍琼 +7 位作者 张云 余婷 黄梦宇 田平 毕凯 丁德平 余昊翔 葛攀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8,共9页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A催化剂(粒径为75μm)具有良好的消雾能力,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20%;B催化剂(粒径为100μm)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40%,消雾效果相比A催化剂偏差。为验证和计算最优催化剂粒径,本研究利用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消雾催化剂的最优粒径。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过小,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消雾时间长;催化剂颗粒过大,下降速度快,消雾时间短,但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综合来看,最优的催化剂颗粒直径为40~80μm。本研究结果可为外场消雾试验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雾室 消雾试验 吸湿性催化剂 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 能见度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和凝血实验对指导创伤骨折手术后DVT发生的价值
20
作者 李东风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明确血栓弹力图和凝血试验指导对预防创伤骨折手术术后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将80例发生创伤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DVT组,n=41)与39例对照组(非DVT组,n=39),评估术前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指标对创伤性骨折术后DVT的预测... 目的:明确血栓弹力图和凝血试验指导对预防创伤骨折手术术后DVT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将80例发生创伤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DVT组,n=41)与39例对照组(非DVT组,n=39),评估术前血栓弹力图与凝血指标对创伤性骨折术后DVT的预测效能。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分别为(85.34±12.33)min、(113.53±25.79)ml、(5.34±1.54)cm,手术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较观察组更好;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18±1.37)d,较观察组(15.26±1.75)d更短(t=11.571,P=0.001);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观察组(P<0.05);T2时间段内,观察组血液凝固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α)及最大振幅(MA)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处在高凝状态;术后K、α角、MA、PT、TT及PLT的AUG在0.7~1.0间,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血栓弹力图中的K、α角、MA三项参数与凝血实验中PT、TT、PLT能有效筛查创伤骨折患者中术后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实验 创伤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