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钰婷 于美钢 +1 位作者 莫毅洁 马利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经剔除后,最终两组各... 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经剔除后,最终两组各有29例纳入分析。在单肺通气时,观察组术侧肺持续给予CPAP通气,压力为5 cmH_(2)O,对照组术侧肺无特殊干预措施。于双肺通气20 min(T_(0))、单肺通气30 min(T_(1))、单肺通气1 h(T_(2))时间点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各时间点氧合指数(OI)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术后72 h内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T_(0)~T_(2)时间点,两组OI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在T_(1)、T_(2)时间点,对照组的OI水平较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9%vs 37.93%;χ^(2)=4.406,P=0.036)。结论对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术侧肺实施CPAP通气能有效提高患者单肺通气时的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部手术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单肺通气 氧合指数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术后恢复质量及活动能力的相关性
2
作者 闫翔 蒋嘉 +1 位作者 傅毅立 魏昌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评估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严重程度与术后恢复质量及早期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125例,男80例,女45例,年龄18~64岁,BMI 18~35 kg/m^(2),ASAⅠ—Ⅲ级。采用PONV影响量表评估术后第1天PON... 目的评估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严重程度与术后恢复质量及早期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125例,男80例,女45例,年龄18~64岁,BMI 18~35 kg/m^(2),ASAⅠ—Ⅲ级。采用PONV影响量表评估术后第1天PONV的严重程度,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三组:无PONV组(n=87)、轻度PONV组(n=38)和中重度PONV组(n=7)。采用15项恢复质量(QoR-15)量表评估术后第1天的恢复质量,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术后第2天的活动能力。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ONV严重程度与术后恢复质量及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后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无PONV患者比较,轻度和中重度PONV患者术后第1天QoR-15量表评分分别降低4.5分(95%CI-8.9~-0.04分,P=0.048)和15.8分(95%CI-24.8~-6.8分,P=0.001);轻度(MD=-27.4 m,95%CI-70.1~15.4 m,P=0.207)和中重度PONV(MD=-57.0 m,95%CI-145.7~31.6 m,P=0.204)与术后第2天6-MWT距离缩短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肺部手术患者中,PONV严重程度的增加与更差的恢复质量存在相关性。积极地预防和治疗PONV可能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术后恶心呕吐 恢复质量 6分钟步行实验 胸腔
下载PDF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洪(综述) 伍治强(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VATS已由多孔逐渐发展为以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为主的手术...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经过20多年的发展,VATS已由多孔逐渐发展为以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为主的手术方式[1],且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2]。近年来,为避免肋间神经损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胸外科医生在肺部手术中开始采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subxiphoid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SUV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手术 胸外科医生 肺部手术 肋间神经 剑突下 肺部疾病 术后疼痛 VATS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Ⅰ、Ⅱ期脓胸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金伟伟 符诗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71-74,共4页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Ⅰ、Ⅱ期脓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Ⅰ、Ⅱ期脓胸患者62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引流组(32例)和廓清组(30例)。比较两组...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Ⅰ、Ⅱ期脓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Ⅰ、Ⅱ期脓胸患者62例,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引流组(32例)和廓清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基本资料及手术前后的肺容积。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引流组患者的引流管使用时长、抗生素使用时长、发热时长、白细胞恢复时长、白蛋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均显著长于廓清组(P<0.05)。廓清组患者的新发肺不张、漏气、低血压、心律失常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引流组,包裹性积液、持续肺部感染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引流组(P<0.05)。廓清组患者的整体预后显著优于引流组(χ^(2)=7.398,P=0.007)。术后1周,廓清组患者的肺容积及手术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引流组(P<0.05)。结论 与胸腔闭式引流相比,胸腔镜手术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肺容积,改善肺复张情况,恢复和预后表现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胸腔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 肺容积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5
作者 周青山 张玉 +2 位作者 刘利 曾思 徐广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随后持续泵注布托啡诺10μg/(...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随后持续泵注布托啡诺10μg/(kg·h)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7天肺部并发症类型(包括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损伤)、术后住院天数、其他并发症和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7天B组发生肺部并发症41例,低于C组的62例(P<0.05);B组术后两种及以上类型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低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高于C组(P<0.05),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的静息状态下,B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能够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7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胸腔手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6
作者 王大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超细引流管类... 目的探究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与普通超细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超细引流管类型不同分为研究组(使用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10F超细引流管)与对照组(使用普通12F超细引流管),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术后需调整胸腔引流管及术后需再次行胸腔穿刺置管占比、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晚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肺漏气、心律失常、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相比普通超细引流管,可降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经济等负担,使患者得到加速康复。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可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 肺癌微创手术 多侧孔超细引流管
下载PDF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对胸腔镜肺部手术后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旭 张新宇 施月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目的 比较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对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数字化胸腔... 目的 比较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对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对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患者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及JBI评价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和6篇临床对照试验,共1789例患者,其中数字化胸腔引流组897例,传统组8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可显著减少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漏气[RR=0.55,95%CI(0.34,0.88),P=0.01]、缩短住院时间[MD=-1.02, 95%CI(-1.45,-0.59),P<0.00001]和引流管留置时间[MD=-1.00, 95%CI(-1.32,-0.69),P<0.00001]、降低术后并发症[RR=0.51,95%CI(0.39,0.66),P<0.00001]的发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相比,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 胸腔 肺部手术 传统胸腔闭式引流 META分析
下载PDF
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在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贺燕 王旭 +2 位作者 戴亮 闫万璞 陈克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发生皮下气肿后,实施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所取得的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发生皮下气肿后,实施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所取得的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级及以上皮下气肿患者有39例,根据是否使用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分为传统方式组(13例)与实施管理方案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皮下气肿吸收时间、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传统方式组与实施管理方案组患者皮下气肿吸收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级及以上皮下气肿患者应用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可以缩短皮下气肿吸收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皮下气肿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部手术 皮下气肿 护理
下载PDF
老年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雨 韩悦 +5 位作者 朱倩梅 周会影 苗煦涵 姚晶曼 刘子嘉 申乐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2期1847-185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VATS手术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出现PPCs,分为非PPCs组和PPCs组。获取患者资料,以统一的病例报...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VATS手术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出现PPCs,分为非PPCs组和PPCs组。获取患者资料,以统一的病例报告表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以及术后并发症。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和根据经验可能存在较大临床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出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5岁以上行VATS手术患者900例,48例发生PPCs(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术前吸烟史、脑卒中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和肺叶切除术是老年患者VATS术后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是VATS术后PPCs高危群体,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脑卒中、COPD等既往病史以及手术范围。应对高危患者优化围术期管理,并加强术后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电视胸腔手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瑞马唑仑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曙 高园园 +1 位作者 蔡国森 吉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2946-294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瑞马唑仑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案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组与对照组,各3...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瑞马唑仑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4月在本院进行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案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瑞马唑仑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瑞马唑仑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组术后2h、4h、24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d的血清NPY、PGE_(2)含量高于术前1d(P<0.05),且瑞马唑仑组术后3d的血清NPY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PGE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瑞马唑仑组术后7d的肺部不张、心动过缓、肺部感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P<0.05)。两组术前1d、术毕即刻、术后24h收缩压、心率的组内与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瑞马唑仑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麻醉患者中应用,可更加有效发挥镇痛效应,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抑制血清PGE2的释放,促进血清NPY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 瑞马唑仑 单孔胸腔 肺部手术 镇痛效应
下载PDF
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甄杰 周邵冲 +1 位作者 施黄杰 顾楚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9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Hook-wire穿刺定位在基层医院运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肺部小结行术前CT引导穿刺定位行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 目的研究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Hook-wire穿刺定位在基层医院运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肺部小结行术前CT引导穿刺定位行手术的患者,共计7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开展胸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手术穿刺情况、手术方式及相关手术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70例患者中,69例术前定位在小结节附近2 cm内,1例因穿刺针从叶裂经过而出现偏差,70例穿刺定位均未穿刺入小结节内,部位穿刺深度(5 mm~2 cm),穿刺时间(4~8 min),气胸(7例),血胸(2例),穿刺部位略感胀痛;手术方式(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48例,胸腔镜下肺段切除15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7例),术中发现定位针均位于肺组织中未发现脱落,牵引线未发现断裂,术后病理(原位癌15例,微浸润腺癌42例,浸润腺癌13例),术后随访中穿刺部位无疼痛等不适。结论术前CT引导Hook-wire穿刺定位技术在基层医院胸腔镜手术中的运用安全、有效,完全满足基层医院胸外科医师开展肺部小结节的手术要求,对定位精度要求相对低、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定位时间短、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CT引导 Hook-wire穿刺定位 胸腔手术
下载PDF
8Fr腹腔引流管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仁河 李可志 廖顺航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放置8Fr+24Fr胸腔引流管与放置30 Fr胸腔引流管在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3例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其中放置单根30 Fr胸腔引流管的23例,放置两根30Fr引流管的12例,分为...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放置8Fr+24Fr胸腔引流管与放置30 Fr胸腔引流管在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3例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其中放置单根30 Fr胸腔引流管的23例,放置两根30Fr引流管的12例,分为第1组,为对照组;放置8Fr腹腔引流管+24Fr胸腔引流管的有78例,分为第2组,为试验组。首先对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以及切除范围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术前与术后检测患者手术时间、出现胸膜粘连、24 h、48 h、72 h引流量、拔管前积气(10%~30%与0%~10%)、30 d胸腔有积液、带管时间、拔管前后VAS评分、手术前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等基本信息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指标中,试验组与对照组24 h、48 h、72 h引流量分别为(113.2±103.6)vs(256.7±192.1)、(226.2±172.8)vs(512.2±348.7)、(586±330.1)vs(813.8±438.6),相关并发症中,30 d胸腔积液指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拔管前积气(10%~30%)、拔管前积气(0%~10%)分别为14vs18、21vs60,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临床效果中,两组患者在拔管前后VAS疼痛评分中并无差异,而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1±24.8)vs(98.6±62.5)、(4.2±1.4)vs(6.5±3.0),试验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8Fr腹腔引流管+24Fr胸腔引流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并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 fr+24 fr胸腔引流管胸腔镜肺部手术 术后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
13
作者 赵宗盛 胡亚珍 +1 位作者 邹志旋 王英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65例,依据术后携带引流管时间分为两组A组(n=30,引流时间≤5 d)、B组(n=35,引流时间>5 d)。收集两... 目的探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术后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切除老年患者65例,依据术后携带引流管时间分为两组A组(n=30,引流时间≤5 d)、B组(n=35,引流时间>5 d)。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切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具有胸膜粘连情况、留置胸腔引流管根数、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长期大量吸烟、吸引情况、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利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手术切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留置胸腔引流管根数、FEV1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年龄、手术方式、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胸膜粘连、手术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24 h)、DLCO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吸引力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手术方式(单肺叶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12 cm、胸膜粘连、手术时间(≥180 min)、DLCO≥70%是术后引流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早期下床活动(≤24 h)是术后引流时间长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5岁、单肺叶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切除范围≥12 cm、胸膜粘连、手术时间长、DLCO≥70%是术后引流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保护因素,因此可注意避免危险因素,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引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胸腔下肺切除手术 术后引流时间
下载PDF
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郭华 林志明 +2 位作者 樊睿杰 史文武 翁培兰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比较组(40例,传统开胸手术)与研究组(40例,胸腔...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比较组(40例,传统开胸手术)与研究组(4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引流情况、时间指标、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84.15±10.02)mL,切口长度(8.02±1.41)cm,优于比较组出血量(180.32±12.02)mL、切口长度(20.12±1.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68、39.064,P均<0.05)。研究组术后引流情况、时间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外伤治疗中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能够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引流指标,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治疗 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疼痛评分 手术指标 术后引流情况
下载PDF
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玉生 许扬 +2 位作者 陈红星 李雪 唐朝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按照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胸腔引流管联合猪尾巴导管)、对照1组(胸腔引流管联合深静脉穿刺管)、对照2组(胸... 目的观察3种引流方式在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按照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胸腔引流管联合猪尾巴导管)、对照1组(胸腔引流管联合深静脉穿刺管)、对照2组(胸腔引流管),每组35例。比较3组术后引流情况、恢复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不良事件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总量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多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以及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胸腔内残留积液量均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对照1组少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切口拆线时间,切口1级愈合率,术后24、48 h的VAS评分,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住院期间脱管、气胸、血胸、肺不张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堵管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1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联合深静脉穿刺管相比,胸腔引流管联合猪尾巴导管可有效增加单孔胸腔镜Ⅰ期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提高引流效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堵管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手术 胸腔引流管 深静脉穿刺管 猪尾巴导管
下载PDF
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路子蕴 孙行 +6 位作者 徐璐 杨如松 王涛 史敏科 马正良 孙玉娥 李冰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05-3209,共5页
目的探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中式管理日间病房拟行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患... 目的探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内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中式管理日间病房拟行择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管理。患者术后第1天晨由1名研究者在床旁行肺超声(LUS)检查。患者在出院后1月内至少在门诊完成1次X线或CT检查。根据影像学随访结果及患者复诊时临床症状主诉,明确是否发生PPCs,并将患者分为肺部并发症组(PPC+组)和正常组(PP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TS术后发生PPCs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88例VATS患者接受了LUS检查并完成了1个月的随访,其中68例(36.1%)发生了不同种类的PP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OR=24.36,95%CI:1.63~371.45,P=0.021)、行肺叶切除术(OR=1.01,95%CI:0.98~1.02,P=0.031)和术后第1天LUSS高(OR=1.37,95%CI:1.12~1.68,P=0.002)是行日间VATS手术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行肺叶切除术及术后第1天LUSS升高是日间VATS手术患者出院后1月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电视胸腔辅助手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优化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爱萍 葛华有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为高容量罗哌卡因... 目的:探讨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优化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为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长、术中补充液、丙泊酚用量等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自控镇痛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48 h内PCI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 h静息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48 h静息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2、6、12 h运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48 h运动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部手术采用高容量罗哌卡因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镇痛起效快,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罗哌卡因 前锯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胸腔肺部手术 优化效果分析
下载PDF
双根超细胸腔引流管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磊 陈勇兵 +2 位作者 吴雪杰 金星 朱雪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7-5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单孔胸腔镜肺手术中需留置双根胸腔引流管时常联合使用细管与粗管,且粗管多置于切口内,增加了术后疼痛感及切口愈合不良风险。本研究将评估单孔胸腔镜肺部术后采用双根10 F超细猪尾巴管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苏...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单孔胸腔镜肺手术中需留置双根胸腔引流管时常联合使用细管与粗管,且粗管多置于切口内,增加了术后疼痛感及切口愈合不良风险。本研究将评估单孔胸腔镜肺部术后采用双根10 F超细猪尾巴管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同一治疗组2018年6月-2020年6月的单孔胸腔镜肺手术病历资料,对比在不同时期分别采用“10 F超细猪尾巴管+24 F粗管”及“双根10 F超细猪尾巴管”两种胸腔引流方案的效果。结果2019年6月及以后采用“双根10 F超细猪尾巴管”方案的A组共有106例,2019年6月及以前采用10 F超细猪尾巴管+24 F粗管的B组共有183例。术后A、B两组胸腔引流液量(mL)(1^(st):199.54±126.56 vs 203.59±139.32,P=0.84;2^(nd):340.30±205.47 vs 349.74±230.92,P=0.76;3^(rd):435.19±311.51 vs 451.37±317.03,P=0.70;4^(th):492.58±377.33 vs 512.57±382.94,P=0.69;共计:604.57±547.24 vs 614.64±546.08,P=0.88)、引流管留置时间(d)(上管:2.54±2.20 vs 3.40±2.07,P=0.21;下管:2.24±2.43 vs 3.82±2.12,P=0.10)、术后住院时间(d)(6.87±3.17 vs 7.06±3.21,P=0.63)、切口愈合不良情况(0 vs 3.28%,P=0.09)、术后调整下胸腔引流管情况(0.94%vs 2.19%,P=0.66)、术后第一次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3.00±0.24 vs 2.99±0.15,P=0.63)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术后VAS2(2.28±0.63 vs 2.92±0.59,P<0.01)、VAS3(2.50±1.58 vs 2.79±1.53,P=0.02)、术后追加镇痛药物频次(25.47%vs 38.25%,P=0.03)及术后调整上胸腔引流管的频次(0 vs 4.37%,P=0.03)均较B组显著偏低。结论在部分高选择的单孔胸腔镜肺手术过程中采用双根10 F超细猪尾巴管引流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胸腔引流管重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手术 肺部疾病 超细胸腔引流管
下载PDF
改良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龙剑 李春伟 +1 位作者 李北平 张涵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67-70,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双腔支气管导管塑形插管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最终观察组78例、对照组76例。导管塑形方法... 目的观察改良双腔支气管导管塑形插管在胸腔镜下肺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部手术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最终观察组78例、对照组76例。导管塑形方法:观察组借助硬质管芯将导管前段支气管腔掰直使其与气管腔平行,在矢状位上将双腔支气管导管前段弯折适当的弧度;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方法塑形。插管方法:观察组在支气管导管前端通过声带后,将导管逆时针旋转90°,使气管导管开口指向声门裂上方,待气管导管开口通过声带后将导管顺时针旋转90°,继续推送;对照组则在支气管导管前端通过声带后,将导管逆时针旋转90°,向前推送直至遇到阻力。记录麻醉时间、DLT型号,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心率(HR)、血压(MAP),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DLT通过声门时阻力、Cormack-Lehane分级、尝试插管次数、首次插管时支气管端误入右侧例数及插管后牙齿口唇损伤情况,术后3 d内咽痛及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DLT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1时比较,T2时两组HR、MAP升高(P均<0.05);各时点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Cormack-Lehane分级、尝试插管次数、首次插管时支气管端误入右侧情况、牙齿口唇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DLT通过声门时阻力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d,观察组咽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3 d,两组声音嘶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相比,胸腔镜下肺部手术中应用改良双腔支气管导管塑形插管可有效降低送管阻力,降低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 气管插管 胸腔 改良塑形 并发症
下载PDF
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的关系
20
作者 王现雷 刘文超 +1 位作者 周立杰 吴振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9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ScO_(2))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患者180例,观察低脑氧...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水平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ScO_(2))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患者180例,观察低脑氧合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和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体位、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体温、pH、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气道峰压(Ppeak)、PETCO_(2)、肺顺应性等差异。结果 共有66例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低脑氧合事件发生率为36.67%。发生和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动脉血PaCO_(2)、FiO_(2)和Ppeak分别为(38.43±3.34)mmHg、(72.32±8.23)%和(24.54±2.54)cmH2O,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37.02±3.65)mmHg、(63.20±7.56)%和(21.12±2.42)cmH2O],而PETCO_(2)为(41.43±5.32)mmHg,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脑氧合事件患者[(49.32±6.1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O_(2)与ScO_(2)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434,P<0.05),而PETCO_(2)与ScO_(2)降低幅度呈负相关(r=-0.5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O_(2)和PETCO_(2)是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ETCO_(2)和FiO_(2)与胸腔镜肺部手术单肺通气期间ScO_(2)降低幅度存在相关性,是患者发生低脑氧合事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吸入氧浓度 胸腔肺部手术 单肺通气 脑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