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Estimation Based on Multi-sensor Data in a Semi-arid Sandy Area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Qiuyu ZHANG Tinglong +3 位作者 LI Yizhe LI Ying BU Chongfeng ZHANG Qingf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166-180,共15页
The estimat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is important for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desertification, especiall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By using regression and pixel dichotomy models, we present the c... The estimat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is important for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desertification, especiall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By using regression and pixel dichotomy models, we present the comparison of Sentinel-2A(S2) multispectral instrument(MSI) and Landsat 8(L8) 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 data regarding the retrieval of FVC in a semi-arid sandy area(Mu Us Sandland, China, in August 2016). A combin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high-spatial-resolution images and field plots were used to produce verified data. Based on a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at of L8,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 of S2 increased by 26.0%,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and the sum of absolute error(SAE) decreased by 3.0% and 11.4%, respectively. For the 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 regression model, compared with that of L8, the R2 of S2 increased by 26.0%, and the RMSE and SAE decreased by 8.0% and 20.0%, respectively. When the pixel dichotomy model was u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L8, the RMSE of S2 decreased by 21.3%, and the SAE decreased by 26.9%. Overall, S2 performed better than L8 in terms of FVC inversion. Additionally,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verified scheme based on UAV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is scheme is feasible and sufficiently robust for build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eld data and inversion results from satellite data. Further, the synergy of multi-source sensors(especially UAVs and satellites) is a potential effective way to estimate and evaluat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F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vc) Sentinel-2A (S2)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image pixel DICHOTOMY MODEL regression MODEL
下载PDF
Dynamic chang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multi-temporal AVHRR NDVI Data 被引量:5
2
作者 SUN Rui1, LIU Chang-ming2, ZHU Qi-jiang1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integrated NDVI has been foun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using multi-temporal 8 km resolution NOAA AVHRR-NDVI data, the spatial... An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integrated NDVI has been foun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using multi-temporal 8 km resolution NOAA AVHRR-NDVI dat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 of NPP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82 to 1999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ffect of rainfall on NDVI is examined. Results show that mean NPP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have an inclining trend for the whole basin, and rainfall in flood season influences vegetation cover m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RAINFALL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Estimating wheat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using a density peak k-means algorithm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e data 被引量:3
3
作者 LIU Da-zhong YANG Fei-fei LIU Sheng-p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880-2891,共12页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measure crop growth.In studies of crop growth monitor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tract FVC quickly and accurately.As the most widely used FVC extraction m...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measure crop growth.In studies of crop growth monitoring,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tract FVC quickly and accurately.As the most widely used FVC extraction method,the photographic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extraction accuracy.However,when soil moisture and acquisition times vary,the extraction results are less accurate.To accommodate various conditions of FVC extraction,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FVC extraction method that extracts FVC from a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greyscale image of wheat by using a density peak k-means(DPK-means)algorithm.In this study,Yangfumai 4(YF4)planted in pots and Yangmai 16(Y16)planted in the field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With a hyperspectral imaging camera mounted on a tripod,ground hyperspectral images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dry and wet)were collected at 1 m above the potted wheat canopy.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hyperspectral images of winter wheat at various stages were collected at 50 m above the field wheat canopy by a UAV equipped with a hyperspectral camera.The pixel dichotomy method and DPK-means algorithm were used to classify vegetation pixels and non-vegetation pixels in NDVI greyscale images of wheat,and the extraction effec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action by pixel dichotomy was influenced by the acquisition conditions and its error distribution was relatively scattered,while the extraction effect of the DPK-means algorithm was less affected by the acquisition conditions and its error distribution was concentrated.The absolute values of error were 0.042 and 0.044,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RMSE)were 0.028 and 0.030,and the fitting accuracy R2 of the FVC was 0.87 and 0.93,under dry and wet soil conditions and under various time conditions,respectively.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DPK-means algorithm was capable of achieving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 the pixel dichotomy method in various soil and time conditions and was an accurate and robust method for FVC ex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k-means algorithm NDVI vegetation index WHEAT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Based on Digital Camera Survey Data and a Remote Sensing Model 被引量:6
4
作者 HU Zhen-qi HE Fen-qin +4 位作者 YIN Jian-zhong LU Xia TANG Shi-lu WANG Lin-lin LI Xiao-j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peed and precis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c). It mainly focuses on fc estimation when fcmax and fcmin are no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00% and 0%, r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peed and precis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c). It mainly focuses on fc estimation when fcmax and fcmin are no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00% and 0%, respectively due to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with medium or low spatial resolution. Meanwhile,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of fc estimation based on a random set of fc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from digital camera (DC) survey data and a di- midiate pixel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s a convenient,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fc monitoring, with the maximum error -0.172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74 between DC survey data and the estimated value of the remote sensing model. The remaining DC survey data can be used as verification data for the precision of the fc estimation. In general, the estimation of fc based on DC survey data and a remote sensing model is a brand-new development trend and deserves further extensive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图像处理 数码相机 植被覆盖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的合肥市FVC时空演化与分析
5
作者 吴青云 高飞 +1 位作者 李振轩 车子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28,共8页
文章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合肥市2008—2019年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并利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与差值图像算法,定量分析2008—2019年合肥市不同等级FVC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 文章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合肥市2008—2019年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并利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与差值图像算法,定量分析2008—2019年合肥市不同等级FVC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合肥市平均FVC分别为60.9%、48.4%、56.0%、48.0%、63.0%、61.2%,年均FVC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合肥市FVC变化以稳定区为主,主城区的外围FVC出现退化趋势,而长丰县、主城区及庐江县FVC增长明显;各等级FVC总体变化趋势为良性,未来FVC预计以增加为主;2008—2019年合肥市气温呈升高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暖干化”,且这种趋势对合肥市FVC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年均气温是影响FVC演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fvc)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度影响
6
作者 杨梅焕 赵滢滢 +5 位作者 王涛 王珊珊 杨东 姚明昊 邓彦昊 张政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86-3095,共10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及植被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影响,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基于2000—202... 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对社会经济及植被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影响,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基于2000—2020年黄土高原6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和MODIS ND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和FVC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降水对FVC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总降水量P_(RCPTOT)、中雨日数R_(10mm)、大雨日数R_(20mm)、强降水日数R_(25mm)和降水强度S_(DI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区域西部和北部强降水总体增加,但区域南部呈干旱化。2000—2020年黄土高原FVC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集中分布在区域中东部,占区域总面积的32.00%;显著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南部少部分地区,仅占区域总面积的4.91%。2000—2020年黄土高原地区FVC与中雨日数R_(10mm)、大雨日数R_(20mm)、强降水日数R_(25mm)和降水强度S_(DII)以正相关关系为主,其中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占比分别为22.33%、48.19%、14.36%和24.37%,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研究认为近20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和FVC同步增加,表现为极端降水促进植被生态改善的作用,但应注意极端降水研究中的时间尺度效应问题,即年尺度数据可能掩盖了短时间尺度上极端降水对FVC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极端降水 植被覆盖度(fvc)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利用Sentinel-3 SLSTR气候参数对江西省干旱事件的分析
7
作者 鲁铁定 章园 +1 位作者 王新驰 曾思婷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利用Sentinel-3 SLSTR数据研究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总柱水汽含量(total column water vapor content,TCWV)等气象参数及其与DEM的相互关系,分析了2018—2022年江西... 利用Sentinel-3 SLSTR数据研究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总柱水汽含量(total column water vapor content,TCWV)等气象参数及其与DEM的相互关系,分析了2018—2022年江西短期干旱等气象事件。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气候事件中FVC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6~0.93且FVC逐年在增加;LS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干旱事件中TCW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洪涝和干旱事件间TCWV之间存在中度负相关。同时,LST和FVC呈负相关,TCWV和FVC呈正相关,且FVC之间和TCWV之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另外,DEM与FVC存在中度正相关,DEM与LST存在负相关,DEM与TCWV存在双重相关。因此,Sentinel-3 SLSTR数据可作为江西省气象异常事件监测的有效数据源,TCWV和FVC数据的利用对异常数据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entinel-3 SLSTR 植被覆盖度 地表温度 大气含量 江西省
下载PDF
高寒草甸斑块化空间分异性及其地形因子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祎明 李国荣 +4 位作者 李希来 把熠晨 王克钰 姚文治 张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0-578,共9页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大面积高寒草甸发生斑块化退化。为探究高寒草甸斑块化空间分异性及各斑块类型间(裸地斑块、短期恢复斑块和长期恢复斑块)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地...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导致大面积高寒草甸发生斑块化退化。为探究高寒草甸斑块化空间分异性及各斑块类型间(裸地斑块、短期恢复斑块和长期恢复斑块)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地形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3S(RS,GIS,GNSS)技术获取位于青海省河南县和玛多县4个典型研究区的斑块类型分布及地形因子数据,利用景观生态指数探究不同斑块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随着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斑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同海拔地区斑块化程度最高的斑块类型都是长期恢复斑块。地形因子显著影响着不同斑块的分布,长期恢复斑块和健康草甸主要分布在阳坡平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化 植被覆盖度 景观格局 地形因子 空间差异
下载PDF
整合多源遥感数据的洪涝灾害评估恢复——以河南“7·20”暴雨灾害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黎孟琦 李功权 谢志辉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66,共17页
洪涝灾害发生后通过植被指数和灯光指数定量评估灾后恢复情况,对灾区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的评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该文以河南“7·20”暴雨灾害区为研究区,基于日度和月度NPP-VIIRS数据、Sentinel-NDVI、MODIS-EVI数据和统计年鉴数... 洪涝灾害发生后通过植被指数和灯光指数定量评估灾后恢复情况,对灾区经济建设和生态恢复的评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该文以河南“7·20”暴雨灾害区为研究区,基于日度和月度NPP-VIIRS数据、Sentinel-NDVI、MODIS-EVI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归一化差异城市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urban index,NDUI)来表征城市内部空间细节;基于回归模型模拟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空间分布;从研究区的夜间灯光数据和植被覆盖数据2个不同的维度来评估洪涝灾害。结果表明:高危区和中危区总面积为1429.0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6%,高危地区主要分布在郑州西部、新乡东部、安阳东部、鹤壁北部,其中郑州市受灾严重程度最高;从植被覆盖度恢复率(vegetation cover recovery rate,VCRR)来看,卫辉市、淇县、滑县、林州市等地区整体植被恢复情况较差,其VCRR的值大部分在0以下,植被覆盖有恶化趋势。NDUI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拟合精度高于0.8,表明NDUI可以在洪涝灾害发生后应用于精确位置救援和灾后针对性重建工作;NPP-VIIRS和MODIS-EVI评估洪涝灾害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互补性,2种数据的有机结合进行洪涝灾害研究,对灾后救援和恢复评估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7·20”暴雨 NDUI NPP-VIIRS 灯光指数 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恢复率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鑫怡 张喆 +1 位作者 郑浩 高宁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0-1031,共12页
为探明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原因,本研究基于MODIS13Q1NDVI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人文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究2000-2... 为探明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原因,本研究基于MODIS13Q1NDVI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人文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探究2000-202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FVC表现为两条平行的高覆盖度带.其中中部地区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而边缘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2000~2020年间,天山北坡经济带的FVC在时空上呈轻度变化,约占总变化的70%.植被改善区域主要呈现带状分布,集中在研究区的中部,而植被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缘.整体上,天山北坡的植被覆盖度呈现出西北至东南的相间分布趋势,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植被改善更为明显.2000~2020年间,天山北坡经济带的FVC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波动,其变异程度介于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之间.但是,在克拉玛依市北部、乌鲁木齐市西南部以及研究区南缘的零星地区,FVC存在较强的变异.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天山北坡经济带FVC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和土地利用类型)是FVC空间分异的主要解释因素.从驱动因素来看,人口密度P值为0.283,对FVC影响最大,夜间灯光P值为0.125,土地利用类型P值为0.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E MODIS13Q1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天山北坡
下载PDF
京津冀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其对自然人为变化的响应
11
作者 陈澍祺 何玲 闫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31-3944,共14页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最大值合成FVC,通过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预测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结合气象因子数据应用相关性分析与残差分析在开展植被变化响应分...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最大值合成FVC,通过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Hurst指数分析预测研究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结合气象因子数据应用相关性分析与残差分析在开展植被变化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新增量化影响因子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近20年京津冀地区植被建设良好,全域平均覆盖度为64.5%,植被变化速率介于(-0.0597421~0.039797)/a,植被覆盖波动较大,呈现明显的地理差异变化;京津冀地区FVC时空变化受多因素共同影响,FVC与气温以负相关为主,分布区域贴合行政分区,与城市热岛效应相关;FVC与降水以正相关为主,分布范围贴合生态分区,主要受地理因子调控;人类活动平均残差为-0.00105,负向影响为主;自然与人为因素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1.33%和68.67%,人类活动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FVC以改善趋势为主,但城市交界处FVC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可指导京津冀交界处FVC监测,开展正向人为干预,稳定京津冀环境质量,助推全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fvc) 京津冀地区 气温 降水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青海湖流域植被动态变化驱动力及空间粒度效应
12
作者 周美林 刘家宏 +1 位作者 刘希胜 王亚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7-1506,共10页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1986~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考虑气候、地表及人类足迹的影响,阐明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机制,并探讨空间粒度对驱动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1986~2020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地理探测器,考虑气候、地表及人类足迹的影响,阐明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机制,并探讨空间粒度对驱动因素及其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5年来青海湖流域植被状况整体改善,表现为中等、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其中环青海湖东北部及布哈河上游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2)时间尺度上,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变化受气候暖湿化和生态恢复工程驱动;(3)空间尺度上,植被覆盖度变化由气候、地形、植被和土壤控制,解释力较大因素为气温(0.41),高程(0.34)和降水(0.30).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存在交互增强效应,气温、高程对交互效用具有控制作用,其中气温与距水系距离、降水和人类足迹的交互较为显著;(4)空间粒度对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驱动因素的贡献具有显著影响,考虑气候、地表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时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最佳研究粒度为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地理探测器 空间粒度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塔里木盆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13
作者 张元梅 孙桂丽 +1 位作者 鲁艳 李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对维持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区域、绿洲外围植被分布区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周围植被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将植被覆盖度(FVC)作为反映... 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对维持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区域、绿洲外围植被分布区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周围植被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将植被覆盖度(FVC)作为反映植被变化的监测指标,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降水、植被类型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法、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塔里木盆地、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环塔里盆地植被覆盖度每10年增长0.008,各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均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植被覆盖度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气候变化影响的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基本不变,人类活动影响的植被覆盖度以改善为主;(2)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主要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主导,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时,植被覆盖度改善和退化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9.79%、49.55%;(3)在植被覆盖度改善区,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整体较高。在植被覆盖度退化区,气候变化对绿洲区域内植被的相对贡献率更高,在绿洲区域外人类活动的相对贡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利用FVC和DEM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师庆东 吕光辉 +2 位作者 韦如意 潘晓玲 张旭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是从植被归一化指数中演化出来的反映植被盖度的指数,是很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变量.本文通过该指数结合地貌特征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进行了分类.首先按数字地面高程将整...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是从植被归一化指数中演化出来的反映植被盖度的指数,是很多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变量.本文通过该指数结合地貌特征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进行了分类.首先按数字地面高程将整个研究区分为三个子研究区:(1)低海拔平原荒漠、丘陵区,海拔高度≤2000m,主要植被为绿洲、平原荒漠类植被;(2)亚高山、中低山地地区,海拔高度在2000~3900m,主要植被为森林、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荒漠;(3)高山区,海拔高度>3900m,主要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寒荒漠.然后对每一个子区的植被进行独立的分类.由于每一个子区的种类相对于整个区域种类减少,且具有特殊性,使分类方法从考虑研究区所有对象之间的均衡变为仅考虑每个子研究区内相对特殊的植被,分类条件放宽,再加之FVC指数的特点使得分类精度提高.在对三个子研究区进行相对独立的分类之后,再利用GIS方法,将三个子研究区合并为整体的分类图,完成对整个区域的植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疆南部 植被分类 fvc DEM 植被覆盖度指数 数字地面高程 植被遥感
下载PDF
基于FVC的新疆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邵霜霜 师庆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42,共8页
【目的】对新疆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植被覆盖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等,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新疆1998—2012年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获取植被覆盖指数(FVC)数据,在此基础... 【目的】对新疆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植被覆盖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等,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新疆1998—2012年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获取植被覆盖指数(FVC)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新疆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特征和空间分布的聚集性特点。【结果】1)15年间新疆植被覆盖度略有下降趋势,山地和平原均呈下降趋势,山地较平原变化大。2)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可反映新疆FVC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点,全疆植被改善区域占25%,退化区域占28%,47%的区域变化不大,其中明显改善区域和严重退化区域所占比例均为10%左右。植被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一带,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地和平原的交错带,伊犁地区退化程度尤为严重。植被覆盖度极低地区基本不变,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低覆盖度区域周围。3)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了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结果,新疆植被有明显的聚集现象。全局自相关性分析表明,当距离大于3 km后,空间自相关影响不大。局部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植被覆盖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结论】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地区植被覆盖越易改善,盖度较低或无覆盖的地区越难改善,而且退化越明显。根据植被盖度的聚集性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呈现明显的"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格局,这与区域气候、水资源分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着潜在的联系。今后可重点分析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以了解干旱区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由于人类活动在短时期内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在空间上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可为改善干旱区植被覆盖提供相应指导。【其他】本文从植被覆盖的空间聚集性解释了植被覆盖变化特点,一方面是对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的验证,另一方面为整体分析植被的变化特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指数(fvc) 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分布特征 新疆
下载PDF
西南地区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雨亭 王磊 +1 位作者 李谢辉 郭蕾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76,共13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生态脆弱和气候敏感区。本文基于MOD13A3的NDVI数据集,利用像元二分模型首先计算了西南五省市区2000-2020年西南整体和分省市区年、生长季和四季的平均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也是生态脆弱和气候敏感区。本文基于MOD13A3的NDVI数据集,利用像元二分模型首先计算了西南五省市区2000-2020年西南整体和分省市区年、生长季和四季的平均植被覆盖度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并对不同时间尺度的FVC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然后利用ERA5的气温、 GPCP卫星降水和DEM等资料,对过去21年影响西南地区FVC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利用Hurst指数对FVC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FVC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在重庆和贵州增加最快,西藏地区总体呈下降趋势。(2)西南地区FVC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2000-2020年平均FVC为0.46,在年际空间变化上FVC的上升区域占西南地区总面积的43.9%,下降区域占53.5%。(3)降水对FVC起促进作用,气温在不同地区则表现出不同的影响。(4)人类活动对FVC的影响很大,对植被的促进、抑制和无影响区域分别占栅格百分比的40.4%、 47.6%和12.0%。(5)高程和不同时间尺度的FVC都显著相关,但都呈现出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不同时间尺度的FVC随坡度增加都显著增加,但当坡度大于25°后FVC会逐渐减小;坡向对西南地区FVC的影响相较于坡度、高程和气候因子的影响并不显著。(6)未来西藏、西南地区东部的四川、云南和贵州交界处的FVC整体将呈增加趋势,而四川西部和横断山脉的大部分地区将呈减少趋势。研究结果能为西南地区生态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人类活动 HURST指数 西南地区
下载PDF
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17
作者 荣维康 徐天乐 +3 位作者 葛小东 穆晓雅 曾妍玉 曹聪格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283,共10页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 [目的]土地利用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及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为政府部门对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20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遥感数据的空间处理、像元二分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研究湖北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①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其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地。②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平均值上升了6.50%。林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建设用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③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植被覆盖度增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的西部和东南部地区,局部地区也存在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中南部及襄阳北方部分区域。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VC转移过程中,耕地较高植被覆盖与高植被覆盖之间的转移过程最为剧烈,林地不同等级植被覆盖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的47.87%,草地不同水平植被覆盖度的转移量占转移总量比例较小,仅为3.40%。[结论]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相互转移,尤其是林地、耕地及草地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使得湖北省近20a来整体植被覆盖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NDVI 植被覆盖度 湖北省
下载PDF
1990—2020年黄土高原典型县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雨琪 魏天兴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为探究吉县近30 a植被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Landsat影像,结合气象、土地利用、夜间灯光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随机森林、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吉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为探究吉县近30 a植被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Landsat影像,结合气象、土地利用、夜间灯光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随机森林、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吉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1990—20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FVC)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FVC年均增长速率约为0.49%,植被质量明显改善。(2)吉县FVC具有明显的“低值-高值”交错分布的空间特征。1990—2020年FVC显著增加区占51%,FVC显著减少区占7%。(3)气候因素对部分FVC高值区和建筑区植被生长起抑制作用,对其余地区植被覆盖起促进作用。将人类活动作为全域影响因素考虑时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动态的贡献率分别为53.43%、46.57%,将其作为局域变量时相对贡献率减少至13.07%。人类活动在特定地区如吉县中部和东部是植被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西侧和南部的植被恢复也与之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Google Earth Engine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以三河口水库为例
19
作者 周婕 张珂 杜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7,共14页
【目的】水库的修建会对水库库区及其周边植被造成一定扰动,为探究水库不同阶段的建设活动对库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方法。【方法】在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基础上,运用最... 【目的】水库的修建会对水库库区及其周边植被造成一定扰动,为探究水库不同阶段的建设活动对库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方法。【方法】在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值合成法、差值法、缓冲区分析法和Theil-Sen回归,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离坝址距离和高程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量化,并应用该方法于陕西三河口水库。【结果】结果表明:2014—2019年水库下游整体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高植被覆盖区域所占比例明显减小,主要受水库施工影响;2020—2022年上游整体植被覆盖度波动下降,低覆盖区域比例显著扩大,主要受水库蓄水影响。在库区1 000 m缓冲区范围内,当缓冲距离小于400 m时,水库施工对缓冲区内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超过400 m则相对较小;水库蓄水导致缓冲区内植被覆盖程度和分布均匀程度均降低,且缓冲距离越小影响越大。【结论】水库施工对下游植被覆盖的影响在585~625 m高程范围内较明显;水库蓄水对上游近段植被覆盖的影响在555~625 m高程范围内较明显,对上游中段和远段植被覆盖的影响随着高程的降低逐渐增强。该方法检测到的植被覆盖变化与水库施工及蓄水时间点契合较好,并确定了水库建设对库区植被覆盖的具体影响范围,可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NDVI LANDSAT 三河口水库 水资源
下载PDF
中尼交通廊道建设对周边植被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梁雨菲 郭君海 +4 位作者 丁梦媛 陈文柳 陈飞 牛光旭 李凯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90-93,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中尼交通廊道建设对周边植被覆盖度(FVC)的影响,FVC是评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植被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采用GEE平台处理并分析1992-2022年的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比较分析了自然因素和道路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显示,2... 本研究聚焦于中尼交通廊道建设对周边植被覆盖度(FVC)的影响,FVC是评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植被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采用GEE平台处理并分析1992-2022年的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比较分析了自然因素和道路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显示,2005年前植被覆盖度下降约17%,之后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峰值。植被覆盖度随到公路距离呈先减后增趋势,表明人类活动在受自然条件限制时对植被覆盖度有不同影响。地理探测器揭示自然因子是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公路距离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强调了自然条件在植被生态变化中的主导作用,并为相应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中尼交通廊道 生态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