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涛 侯绍平 +3 位作者 吕国荣 宋晓飞 汪军 龙俊任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更早,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
下载PDF
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古水系结构特征及演化
2
作者 汪彦 王诺宇 +4 位作者 杨德彬 张恒 张娟 张长建 张晓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7-1482,共16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北部中下奥陶统发育深切的地表水系结构,对水系两侧岩溶缝洞的发育影响显著,因此,对水系结构的定量描述及其演化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古岩溶台面和古岩溶地表水系进行了...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北部中下奥陶统发育深切的地表水系结构,对水系两侧岩溶缝洞的发育影响显著,因此,对水系结构的定量描述及其演化模式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古岩溶台面和古岩溶地表水系进行了识别。同时,对水系的平面和垂向形态学结构参数进行了量化表征,据此探讨了古岩溶地表水系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剖析了水系演化与古岩溶缝洞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塔河油田西北部自东向西发育3个岩溶台面和一个深切曲峡型地表流域结构。该流域的主干水系南北向汇流、分支水系东西向汇流,呈不对称分布。(2)水系单河曲弯曲率均大于1.5,超过了定义蛇曲的弯曲率临界值,具有典型的蛇曲特征。东西向河曲带弯曲率为2.42,南北向河曲带弯曲率为1.78。(3)东西向水系形态以单一“V”字形为主,南北向水系具有复合“V”字形,水系下切深度可达100~200 m。自东向西3个岩溶台面中水系的下切深度逐渐加大,水系宽深比平均值分别为4.06、3.52、3.03。(4)研究区古岩溶地表水系经历了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2个阶段,分别反映了水系的侧向侵蚀和垂向侵蚀作用过程。其中,水系的垂向侵蚀是逐步发生的,与3个岩溶台面的逐级抬升相适应。(5)深切曲流是区域性的最低排泄基准面,控制了河流两侧大型岩溶暗河的发育。每个岩溶台面具备独立的水循环结构,岩溶台面的逐级抬升促进了水系的差异演化,进而控制了岩溶暗河的规模和类型的差异性。对研究区古水系结构及其演化的认识对于古岩溶缝洞储集空间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系 自由曲流 深切曲流 缝洞型储集层 中下奥陶统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3
作者 王浩然 杜江 +2 位作者 朱齐飞 胡兆兴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化瘀续折方联合MIPO技术对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TNF-α、β-EP、IL-6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蔡军和 王剑锋 +2 位作者 顾豪杰 宋海波 叶晶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2期1096-109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化瘀续折方联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O)技术在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64例。对照组采用MIPO技术等西医治疗手段,... 目的探讨化瘀续折方联合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O)技术在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64例。对照组采用MIPO技术等西医治疗手段,观察组联合化瘀续折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β-EP)、护骨素(OPG)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5-羟色胺(5-HT)、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69、-9.21、11.09、20.06、10.64、18.49,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总症状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踝-后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25、9.21、6.84、-20.83,P均<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8.44%,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化瘀续折方用联合MIPO技术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续折方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 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气滞血瘀证
下载PDF
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影响及患者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变化
5
作者 王家梁 张理选 +1 位作者 钟少文 李燕珍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8~59岁,平均45.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0~58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35例,重物砸伤17例,高处坠落伤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可穿戴式sEMG测量术前术后小腿肌群等长收缩时腓肠肌的AEMG,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前踝泵运动,对照组不进行术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 VAS;术后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OM)、踝关节伸-跖屈ROM、Johner-Wruhs评分、胫骨对位情况及两侧胫骨长度差;同时根据患者的可穿戴式sEMG的记录情况,记录骨折后(术前)1、3、5 d,以及术后1、3d、1周、1、3、6个月时腓肠肌的AEMG水平。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VAS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1、3、7d两组患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内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D-二聚体升高,但研究组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6.7%vs.43.3%,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5.90±8.85)d vs.(60.28±9.33)d,P<0.05],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伸-屈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骨折后5d,研究组患者腓肠肌AE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3 d、1周、1、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腓肠肌AE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可以加快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其在sEMG所记录到的AMEG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影响。这也表明基于可穿戴式sEMG技术监测患者AEMG并对其进行量化,以期在指导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下肢肌肉锻炼以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 下肢肌肉锻炼
下载PDF
不同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举 任胜军 +3 位作者 丛慕 刘伟东 罗志刚 史桂秋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 目的:探究小切口下闭合复位微创钢板固定(MIPO)术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闭合复位方式不同将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MIPO组(n=52)和髓内钉组(n=58)。MIPO组采用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髓内钉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术后软组织血运情况、骨折愈合评分、Johner-Wruhs评分。结果:MIPO组手术耗时短于髓内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MIPO组皮肤坏死、皮温低、发绀/瘀血等软组织血运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骨折愈合评分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术在骨折愈合、内固定稳定性及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小切口下闭合复位MIPO术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术后软组织血运恢复速度快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小切口 闭合复位 微创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术
下载PDF
探讨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刘仕友 宋华 +2 位作者 王明明 杜洪洋 孙建华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究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究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研究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运动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00%(30/30),高于参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 胫骨中下段骨折 优良率
下载PDF
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金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 目的探究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对胫骨骨折患者疼痛因子和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该院接收的80例下肢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因子、炎症因子、血流流变指标,评价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7 d,治疗组的P物质(SP)、5-羟色胺(5-HT)、组胺(HI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方联合分期针刺可有效降低疼痛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胫骨骨折 活血接骨方 分期针刺 疼痛因子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指标 愈合效果
下载PDF
壮筋续骨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魏飞雄 何青青 +1 位作者 涂微 崔雪朋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6期752-755,共4页
目的 探究壮筋续骨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4例在丰城市中医院诊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锁定... 目的 探究壮筋续骨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4例在丰城市中医院诊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中药熏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筋续骨汤。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下肢功能评分(HS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长、肿胀消除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术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HS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采用壮筋续骨汤联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减轻疼痛及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壮筋续骨汤 中药熏洗 下肢功能
下载PDF
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永明 刘福尧 罗鸿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3-355,392,共4页
目的探讨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40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自行研制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由滑动杆、固定杆... 目的探讨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40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自行研制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由滑动杆、固定杆、螺母等结构组成的不锈钢支架),将这些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者人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开复位次数以及术者受辐射频率。术后通过定期随访,进一步比较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感染、骨不愈合例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6~18个月随访。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开复位次数及术者受辐射频率上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感染及骨折不愈合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行研制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辅助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切开复位比例,术中透视次数低,术者受辐射频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节下肢手术支架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创伤应激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孙魁 马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IMN)内固定术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创伤应激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及研究...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IMN)内固定术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创伤应激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及研究组(n=52)。对照组行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研究组行IMN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创伤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研究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LC-DCP,IM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可减轻其创伤应激程度,减少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利于改善关节功能。结论:相较于LC-DCP,IMN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可减轻创伤应激、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创伤应激指标 炎性因子水平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周骁阳 贾俊杰 +2 位作者 周云烽 段鹏 石义华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实施MIPPO治疗,对照组实施IMN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血沉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MIPPO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IMN,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补肾断续汤对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骨痂评分的影响
13
作者 寇全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补肾断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骨痂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中的疼痛评分为(24.27±2.14)分,功能评分为(19.46±1.77)分,活动度评分为(16.74±1.55)分,肌力评分为(8.47±0.95)分,屈曲畸形评分为(7.12±0.55)分,稳定性评分为(8.12±0.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43±2.51)分、(17.25±1.84)分、(14.42±0.66)分、(7.18±0.46)分、(7.83±0.44)分、(7.24±0.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为(74.22±5.54)分,高于对照组的(65.99±6.11)分,踝关节旋前活动度为(17.43±2.02)°,旋后活动度为(21.53±2.29)°,背伸活动度为(17.53±2.58)°,跖屈活动度为(28.37±3.14)°,均高于对照组的(14.37±2.46)°、(18.19±2.20)°、(14.36±2.01)°、(23.89±3.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痂评分为(3.13±0.50)分,高于对照组的(2.57±0.47)分,骨折愈合时间为(7.21±1.27)周,短于对照组的(8.94±2.53)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可以加快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骨折愈合,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 补肾断续汤 关节功能 骨痂评分 骨折愈合时间
下载PDF
急诊外固定架用于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易翔 《智慧健康》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究急诊外固定架用于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急诊外固定架治疗)和对照组(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30例。比... 目的 探究急诊外固定架用于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急诊外固定架治疗)和对照组(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30例。比较分析手术情况指标、生活能力评分、疾病疗效、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能力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通过采用急诊外固定架治疗,可促进患者骨折早期愈合,手术创伤更小,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能力水平和疾病疗效,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 急诊外固定架 并发症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赫俊民 王小垚 +4 位作者 孙建芳 孙小童 史今雄 曹东升 曾联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2-1030,共9页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铸体薄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复合成因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铸体薄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复合成因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以剪切裂缝为主,其次为张裂缝;成岩裂缝主要为水平层理缝,其次是成岩缝合线;复合成因裂缝主要包括构造-成岩裂缝、构造-表生裂缝和岩溶裂缝。构造剪切裂缝是该区的主要裂缝类型,发育有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4组,它们在不同层位的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北东-南西向裂缝为层位的优势裂缝发育方向。裂缝的倾角主要在70°以上,以高角度裂缝为主。裂缝的纵向延伸长度受岩石力学层控制,裂缝在岩石力学层内发育,并终止于力学层界面上。裂缝密度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等地质因素控制。随着塑性矿物含量与岩石层厚的增加,裂缝密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断层与褶皱构造对裂缝的发育程度有重要影响,使得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距断层面与褶皱轴面的距离越远,裂缝密度也逐渐降低。岩溶作用影响溶洞上部岩层中的裂缝发育程度;在溶洞上部岩层中,主要发育近直立裂缝、斜交裂缝和近水平裂缝3种产状类型的裂缝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裂缝密度 裂缝类型 裂缝走向 天然裂缝 中-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地区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古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储层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丁文龙 樊太亮 +1 位作者 黄晓波 刘聪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依据塔中地区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中下奥陶统顶底界面古构造图和40多口井裂缝特征统计等成果,在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声发射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参数和单轴抗拉强度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 依据塔中地区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中下奥陶统顶底界面古构造图和40多口井裂缝特征统计等成果,在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声发射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参数和单轴抗拉强度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加里东中期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形成期地应力的最大主应力有效值为51.8~62.4MPa,平均值为57.0MPa,抗张强度为4.13~8.02MPa,平均值为5.75MPa;有效张应力高值区是构造裂缝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和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大的断裂带交汇处和断裂带的部分区段内,与实际钻井统计的中下奥陶统裂缝线密度和油气井分布区基本吻合,可以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地区 中下奥陶统 构造应力场 裂缝储层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陆晴友 彭庄 席秉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5年6月,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45.3岁。骨折分型:Schatzker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5例,Ⅵ型2例,均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下肢力线的恢复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2005年6月,4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45.3岁。骨折分型:SchatzkerⅠ型3例,Ⅱ型10例,Ⅲ型19例,Ⅳ型6例,Ⅴ型5例,Ⅵ型2例,均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同时注意恢复正常的下肢力线。下肢力线的恢复以健侧为参照标准。测量方法:自髂前上棘至第1、2趾间拉一直线,计算髌骨中心至该直线的垂直距离,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5例患者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优24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87.5%,膝关节功能与下肢力线正常与否密切相关。部分病例术后发生下肢力线的异常,其主要原因为:(1)半月板切除过多导致膝关节内载荷的重新分布;(2)患肢负重过早,使已复位的关节面再次塌陷;(3)骨折类型复杂,普通支持钢板难以达到骨折块之间的加压固定而造成骨折移位。[结论]术中下肢力线的纠正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充分考虑导致术后下肢力线异常的主要因素并给予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下肢力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控”缝洞系统划分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6
18
作者 黄诚 云露 +4 位作者 曹自成 吕海涛 李海英 刘永立 韩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8,共15页
碳酸盐岩地层普遍发育各类成因机制的非均质性缝洞储层,其孔隙系统的形成演化受岩石的地质演化控制。一般情况下,这类非均质性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地层流体系统中各种不饱和性流体的热化学作用方式和所能带走的物质体积总和有关。但是,塔... 碳酸盐岩地层普遍发育各类成因机制的非均质性缝洞储层,其孔隙系统的形成演化受岩石的地质演化控制。一般情况下,这类非均质性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地层流体系统中各种不饱和性流体的热化学作用方式和所能带走的物质体积总和有关。但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发现的"断控"缝洞储层未经历不饱和性流体的溶蚀改造作用,其空间展布明显受到断裂带边界约束,勘探证实可以形成商业价值储层。因此,断裂活动能否发生大规模的物质体积调整,形成完整的缝洞储集系统,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应用三维地震、钻井异常工况、测井、元素录井、压恢试井、干扰试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等,综合表征"断控"储层特征,反演"断控"缝洞单元和储集系统。针对走滑断裂活动过程中的岩石物理特性、构造增容机理和流体改造机制,开展了脆性岩层应变方式、断层封闭性控制因素、水-岩作用方式等研究,提出断裂带内部受岩体错动、破碎及力学-热化学作用而发生的物质体积调整是顺北地区"断控"缝洞储层形成的主导因素,其孔隙系统的形成、演化与断裂活动关系密切。当"断控"缝洞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无法忽视流体影响时,可依据流体性质和作用方式等,细分出"岩溶型"和"热溶型"亚类,作为"断控"储层概念的理论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储层 走滑断裂 缝洞系统 碳酸盐岩 中-下奥陶统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油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吕文雅 曾联波 +4 位作者 张俊辉 陈双全 黄平 吕鹏 米华存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26-234,共9页
裂缝是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成像测井资料,对川中地区致密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地质成因上,该区中下侏罗统沙溪庙组一... 裂缝是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油气富集和单井产能。利用野外露头、岩芯和成像测井资料,对川中地区致密储层裂缝成因类型和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地质成因上,该区中下侏罗统沙溪庙组一段致密砂岩和大安寨组致密灰岩储层的裂缝可以分为构造裂缝与成岩裂缝两种类型,其中以构造裂缝为主。按照裂缝倾角,构造裂缝可以进一步分为低角度裂缝(0°~30°)、斜交裂缝(30°~60°)和高角度裂缝(大于60°)。由于低角度裂缝的直井钻遇率高,而斜交裂缝与高角度裂缝的直井钻遇率依次降低,所以对其裂缝密度统计时需要进行校正。根据裂缝与岩芯的空间几何关系,采用裂缝面法线方向上单位长度的裂缝条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该区沙溪庙组一段和大安寨组高角度裂缝线密度远大于低角度裂缝,反映该区致密油储层具有以高角度裂缝为主的特点,修正了过去长期以低角度裂缝为主的认识,对深入认识该区裂缝发育规律和指导致密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致密油储层 发育特征 密度 样品偏差 高角度 中下侏罗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利用FMI资料分析塔河油田南部中—下奥陶统储层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丁文龙 漆立新 +1 位作者 吕海涛 杨国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2-859,共8页
钻探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分布明显地受断裂和裂缝控制。裂缝主要为构造开启缝,其次为钻井诱导缝,裂缝走向具有明显方向性,其形成与古构造应力场关系密切。利用大量中—下奥陶统钻井... 钻探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分布明显地受断裂和裂缝控制。裂缝主要为构造开启缝,其次为钻井诱导缝,裂缝走向具有明显方向性,其形成与古构造应力场关系密切。利用大量中—下奥陶统钻井FMI资料进行裂缝识别、成因分类和走向统计分析,认为钻井诱导缝受现今构造应力场控制,构造开启缝主要受古构造应力场控制,裂缝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塔河油田南部地区诱导缝优势走向为北东向,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向;构造开启缝优势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北北东向裂缝中可见充填缝,反映北北东向裂缝形成时间早于北东东向,其分别与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南部 中—下奥陶统储层 裂缝 FMI成像测井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