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正秋 王伟良 +3 位作者 杨国敬 朱国庆 谢秉局 刘良乐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9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发大出血中的技术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8年3月至2008年2月9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组53例,其中男43例,女10例;年龄27~61岁,平均(37.2±5.7)岁;以大量输...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并发大出血中的技术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8年3月至2008年2月9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组53例,其中男43例,女10例;年龄27~61岁,平均(37.2±5.7)岁;以大量输血、补液为主。栓塞组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26~62岁,平均(35.3±9.5)岁;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输液量、休克纠正时间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并记录栓塞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栓塞组患者在术后2h内出血得到控制,3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中无医源性神经、血管、脏器等损伤,术后3例发生下肢麻木,5例发生臀部红肿。栓塞组在输血量、输液量、休克纠正时间和存活率等指标上均优于保守组。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一种早期、迅速、有效的急救止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盆 栓塞 出血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樊晓海 时培晟 +3 位作者 薛云 周顺刚 邓晓文 李旭升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通过对63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手术前入路的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获得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髂腹股沟前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12~68岁,平均(37.71±13.41)岁... 目的:通过对63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手术前入路的治疗过程回顾性分析,获得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方法.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髂腹股沟前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63例,男45例,女18例;年龄12~68岁,平均(37.71±13.41)岁.分别选用标准前入路和改良前入路手术处理,标准前入路(A组)手术处理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38.49±13.64)岁;改良前入路(B组)手术治疗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6.62±13.29)岁.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切口(从切皮至完成髂腹股沟前方3个“窗口”)暴露时间、其间失血量、切口关闭时间,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B组手术从切皮至完成髂腹股沟前方3个“窗口”暴露时间较短(P=0.006),失血量(暴露过程中出血)较少(P=0.002),关闭髂腹股沟切口时间短(P=0.002),而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全组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8.6±9.2)个月.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钢板断裂.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标准评定:A组优28例,良8例,可1例;B组优20例,良5例,可1例.髋关节功能根据Ma-jeed评分标准,A组优20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平均(82.51±9.72)分;B组优13例,良10例,中3例,差0例,平均分(80.54±10.79)分.结论:改良入路能提供良好的术野暴露范围,不易损伤到腹股沟韧带下方股神经及股动静脉,无须切开腹股沟管,可以避免出现腹股沟疝的发生,也减少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光 陈伟 +10 位作者 于沂阳 陈霄 刘勃 李石伦 田野 张飞 刘松 杨宗酉 刘磊 孙家元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将我国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6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将我国东部地区35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骨折AO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集7896例患者,其中A组5683例,男2829例,女2854例,男女比为0.99:1;中位年龄为42岁,四分位数间距为30—55岁。B组2213例,男1123例,女1090例,男女比为1.03:1;中位年龄为41岁,四分位数间距为31~54岁。两组患者的男女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94,P=0.441),而中位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44,P=0.000)。A组和B组的骨折高发年龄段分别为31~40岁、41~50岁,构成比分别为21.50%、2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骨折高发类型均为61-A型,构成比分别为82.23%、86.08%;骨折高发亚型均为61-A2型,构成比分别为41.47%、5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骨盆骨折男女比基本一致。东部地区以31—4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西部地区以41~5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整体而言,西部地区患者更年轻。两个地区均以61-A型骨折最多,骨折高发亚型均为61-A2型,但西部地区61-A型和61-A2型骨折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成年人
原文传递
2010年至2011年中国中部与西部地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沂阳 陈伟 +11 位作者 刘勃 刘松 刘磊 孙家元 陈霄 杨光 朱燕宾 李彦森 张飞 田野 杨宗酉 张英泽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共42家医院诊治的所有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分为4个年龄组:儿童(1~15岁)、青年(16~44岁)、中年(45~59岁)...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骨盆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共42家医院诊治的所有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分为4个年龄组:儿童(1~15岁)、青年(16~44岁)、中年(45~59岁)及老年(≥60岁)。将中国中部地区16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6家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等数据。结果共收治5065例骨盆骨折患者,男2531例,女2534例,男女比为1.00:1。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22.80%)。成人高发骨折类型为61.A型(85.19%)。A组患者男女比(0.96:1)低于B组患者(1.0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2.0±17.9)岁】显著小于A组患者【(44.6±18.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高发年龄段均为41-50岁,构成比分别为23.21%、2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年、中年及老年患者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成人患者高发骨折类型均为61.A型,构成比分别为84.45%、86.08%。两组成人患者骨折AO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中、西部地区骨盆骨折男性与女性患者数量相当,骨折高发年龄段为41~50岁,成人61.A型骨折所占比例偏高。中部地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西部地区则相反;中部地区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青年、中年及老年患者的构成比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