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旦大学院杂志》(1916-1929)中的知识分子与政治威权——从法国中世纪诗人维庸(Fran?ois Villon)的形象谈起
1
作者 杨振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85,共15页
1920年代,几乎每位维庸的中国译介者都会强调诗人的个性。1929年《震旦大学院杂志》发表的维庸与李白的对比文章,却刻意突出诗人面对掌权者时的顺从。维庸的这一形象出之有因。1920年起《震旦大学院杂志》发表的绝大部分文章,特别是用... 1920年代,几乎每位维庸的中国译介者都会强调诗人的个性。1929年《震旦大学院杂志》发表的维庸与李白的对比文章,却刻意突出诗人面对掌权者时的顺从。维庸的这一形象出之有因。1920年起《震旦大学院杂志》发表的绝大部分文章,特别是用法文发表的中法文学作品对比研究、王阳明和曾国藩书信的法文译本、学生致校长的法文书信等内容,均强调要尊崇天理或曰先王之道。这一意识形态促生了将政治人物塑造成英雄的倾向,也决定了该杂志将包括维庸、李白在内的知识分子塑造成政治人物追随者的必然性。巴黎耶稣会士档案馆关于震旦大学的档案表明,《震旦大学院杂志》对知识分子与政治威权之理想关系的塑造,可以被视为震旦校方制定的学生行为准则的隐喻。这一准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远离革命与叛逆,尊崇道德与既定威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大学院杂志》 知识分子 政治威权 弗朗索瓦·维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