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杀虫剂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评估
1
作者 田厚军 余芸 +3 位作者 陈艺欣 林硕 杨锟 陈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8期48-54,共7页
为进一步寻找防控农作物重要害虫花蓟马的高效杀虫剂,延缓花蓟马种群抗药性,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通过测定3种化学杀虫剂(30%呋虫胺悬浮剂、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辣椒植株后对花蓟马... 为进一步寻找防控农作物重要害虫花蓟马的高效杀虫剂,延缓花蓟马种群抗药性,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通过测定3种化学杀虫剂(30%呋虫胺悬浮剂、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辣椒植株后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施药3 d处理和施药5 d处理后,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卵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无一龄若虫孵出,其孵化率显著低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辣椒叶片花蓟马一龄若虫接入杀虫剂5 d处理后第1 d,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一龄若虫死亡率为17.78%,显著低于30%呋虫胺(31.11%)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31.1%)处理组;处理后第2 d和第3 d,3种杀虫剂处理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但3种杀虫剂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除清水对照外,3种杀虫剂处理后的花蓟马卵和若虫均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至二龄若虫阶段死亡。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花蓟马卵的致死效果最好,30%呋虫胺悬浮剂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对花蓟马若虫的致死效果更好。研究明确了不同杀虫剂在花蓟马卵和若虫发育阶段的致死效果,以期减少蓟马幼虫和成虫取食阶段造成的农作物损失,为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卵孵化率 若虫 死亡率 杀虫剂
下载PDF
花蓟马化学感受蛋白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特性
2
作者 李恒 田厚军 +3 位作者 陈艺欣 林硕 魏辉 陈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7-908,共1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RT-PCR法扩增花蓟马FintCSP2的开放阅...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FintCSP2与聚集信息素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RT-PCR法扩增花蓟马FintCSP2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FintCSP2在花蓟马雌成虫不同组织(触角、去除触角的头、胸、腹和足)中的表达量;利用RNAi通过向花蓟马雌成虫注射dsRNA沉默FintCSP2,24 h时通过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实验检测花蓟马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反应,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雌成虫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的选择性;原核表达FintCSP2重组蛋白,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检测FintCSP2重组蛋白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力;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和蛋白定点突变技术分析FintCSP2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花蓟马FintCSP2(GenBank登录号:MT211602.1)开放阅读框长390 bp,编码129个氨基酸,N端有一个包含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intCSP2氨基酸与花蓟马CSP1(GenBank登录号:WBW64307.1)、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 CSPs(GenBank登录号:WBW64306.1,AJL33750.1)和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CSP2(GenBank登录号:WBU77202.1)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22%,99.22%,86.05%和65.85%。RT-qPCR结果表明,FintCSP2在雌成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注射ds EGFP)比,沉默FintCSP2显著降低花蓟马对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EAG反应绝对值和选择率。分子对接预测Tyr24,Phe29,Leu38,Val71,Cys76,Cys79和Gln83这7个氨基酸残基最可能参与FintCSP2结合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定点突变和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蛋白相比,FintCSP2-Tyr24Ala和FintCSP2-Gln83Ala突变蛋白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结合能力显著下降,FintCSP2-Phe29Ala突变体蛋白失去与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结合能力。【结论】花蓟马FintCSP2蛋白在识别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Tyr24,Phe29和Gln83是FintCSP2结合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的3个关键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聚集信息素 化学感受蛋白 RNA干扰 定点突变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下载PDF
害虫与天敌个体数量比值对天敌竞争作用指数的影响——以茶园花蓟马及其主要天敌为例
3
作者 程鸿浩 陈诗燕 +2 位作者 周夏芝 邹运鼎 毕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14-4921,共8页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明确害虫与天敌个体数量比值对天敌竞争作用指数(竞争系数和竞争强度指数)的影响。运用竞争系数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竞争强度指数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2020年、2021年三种茶园花蓟马与主要天敌... 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明确害虫与天敌个体数量比值对天敌竞争作用指数(竞争系数和竞争强度指数)的影响。运用竞争系数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竞争强度指数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2020年、2021年三种茶园花蓟马与主要天敌个体数比值对主要天敌竞争作用指数的影响。三种茶园两年数据汇总分析得出,竞争系数和竞争强度指数均值与花蓟马-天敌比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8和-0.8199;2020年三种茶园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竞争系数和竞争强度指数均值与花蓟马-天敌比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1和-0.7819;2021年三种茶园竞争作用指数与比值的跟随关系不明显,主要是平阳特早茶园9种主要天敌以外的其他天敌影响了竞争作用趋势。综合多种分析结果得出,9种主要天敌的竞争作用指数与花蓟马-天敌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三突花蟹蛛(-0.9936)负相关性最显著,鞍型花蟹蛛是高比值组竞争作用指数最高的天敌。研究结果为利用天敌开展花蓟马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天敌 灰色关联度 竞争系数 竞争强度指数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杀虫剂对黄花菜花蓟马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愉力 王堃 +3 位作者 孙建伟 张暄翊 贾彦霞 洪波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筛选出高效防控黄花菜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的有效药剂,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7种杀虫剂对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并对其中毒力较高的11种杀虫剂展开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和10%多杀霉素SC对花... 为筛选出高效防控黄花菜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的有效药剂,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17种杀虫剂对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并对其中毒力较高的11种杀虫剂展开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和10%多杀霉素SC对花蓟马成虫的毒力最高,其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4 744.20和3 184.11;而呋虫胺、四唑虫酰胺、氟啶虫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毒力较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虫剂对花蓟马的田间防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药后1 d,乙基多杀菌素处理对花蓟马的速效性最佳,防治效果为72.18%,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均有所上升,其中噻虫嗪和虫螨腈处理对花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8.09%和77.51%。可见,乙基多杀菌素和虫螨腈对花蓟马的毒杀作用和田间防效较高,宜作为防治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和噻虫嗪可作为交替使用的药剂,不推荐使用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和双丙环虫酯用于防治花蓟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花蓟马 杀虫剂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下载PDF
胡杨河市滴灌棉田不同色板对花蓟马的诱捕研究
5
作者 毛鹏志 孔祥丽 +4 位作者 刘海燕 刘宁宁 陈丽华 邓开宏 张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83-85,88,共4页
通过对棉田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测试了不同色板、不同色板高度及色板方向对花蓟马的诱捕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花蓟马对蓝色板的趋性最强,其次是浅蓝色和白色;诱虫板距地110 cm稍高于作物放置粘虫板的诱杀效果最好;盛花期不同色板不... 通过对棉田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测试了不同色板、不同色板高度及色板方向对花蓟马的诱捕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花蓟马对蓝色板的趋性最强,其次是浅蓝色和白色;诱虫板距地110 cm稍高于作物放置粘虫板的诱杀效果最好;盛花期不同色板不同方向诱集花蓟马效果总体呈现为南>西>北>东。研究结果将为棉花虫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减轻新疆棉花花蓟马的发生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棉田 花蓟马 色板诱捕 趋光性
下载PDF
大同黄花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及杂草与蓟马的相互影响
6
作者 武娟 白翼 +4 位作者 张红利 常雪淼 董盈莹 赵宇婧 韩志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 探究大同黄花田间草害和蓟马发生情况,为制定综合协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同黄花田间杂草种类和蓟马成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规律。结果 发现11科31属38种杂草,其中一年生植物7科20属23种,多年生植物6科13属16种,外... 目的 探究大同黄花田间草害和蓟马发生情况,为制定综合协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同黄花田间杂草种类和蓟马成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规律。结果 发现11科31属38种杂草,其中一年生植物7科20属23种,多年生植物6科13属16种,外来入侵物种4科5属6种。相对多度分析表明,苋科刺藜属刺藜、禾本科狗尾草属狗尾草、蒺藜科蒺藜属蒺藜为优势种;凹头苋、稷、藜、田旋花、猪毛菜、豚草、猪毛草、黄花蒿为常见杂草,其中凹头苋和豚草为外来入侵物种。比较有、无防除杂草的大同黄花地块蓟马成虫发生情况表明,杂草的生长可降低蓟马成虫的发生。结论 大同黄花田间有38种杂草,优势种3种,常见种8种。特定时期杂草的存在对蓟马成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黄花 杂草种类 蓟马
下载PDF
CO2浓度升高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建业 钱蕾 +3 位作者 蒋兴川 和淑琪 李正跃 桂富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4-761,共8页
【目的】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外来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测定和分析了CO2人工气候箱内不同CO2浓度(400μL/L和800μL/L)下饲养3代的这两种蓟马体内3种解毒酶... 【目的】阐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外来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测定和分析了CO2人工气候箱内不同CO2浓度(400μL/L和800μL/L)下饲养3代的这两种蓟马体内3种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MFO)]和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西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AchE,MFO,CAT和POD酶活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其中800μL/L CO2浓度下CarE和MFO酶活性分别比400μL/L CO2浓度下增加了24.78%和16.05%;800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CarE,MFO和CAT酶活性显著高于400μL/L CO2浓度下花蓟马成虫体内的相应酶活性,而AchE和POD酶活性在两种CO2浓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800μL/L 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的SOD酶活性均显著低于400μL/L CO2浓度下的相应蓟马酶活性(P<0.05),分别下降了65.22%和42.20%。【结论】CO2浓度升高是导致两种蓟马成虫体内CarE,MFO和SOD酶活性上升的主要原因,而AchE,CAT和POD酶活性的变化主要受蓟马种类的影响。两种蓟马可能通过改变体内解毒酶或保护酶的活性来适应高浓度CO2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花蓟马 CO2浓度 解毒酶 保护酶 酶活性
下载PDF
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杀效果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欧善生 简峰 +2 位作者 苏桂花 石化玉 黄雪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4-177,共4页
采用7种颜色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进行诱杀试验,从中筛选出诱杀效果较佳的4种颜色粘虫板,然后,设置不同高度粘虫板对丽花蓟马进行田间诱杀效果的对比试验,探索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以及不同高度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显... 采用7种颜色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进行诱杀试验,从中筛选出诱杀效果较佳的4种颜色粘虫板,然后,设置不同高度粘虫板对丽花蓟马进行田间诱杀效果的对比试验,探索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以及不同高度粘虫色板对丽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丽花蓟马对7种颜色粘虫板的正趋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蓝色>黄色>白色>浅蓝色>粉红色>青色>深红色;丽花蓟马对蓝色、黄色、白色和浅蓝色粘虫板具有较强的正趋性,这4种颜色粘虫板最佳挂放高度分别为高于山银花花蕾顶端10~30、10~20、20~40cm和20~30cm,其中高于花蕾顶端10~30cm的蓝色粘虫板诱杀丽花蓟马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丽花蓟马 颜色 趋性 诱虫效果
下载PDF
六种常见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晓明 柳青 +5 位作者 李宜儒 胡昌雄 赵浩旭 陈国华 张宏瑞 李正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为了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和本地近缘优势种花蓟马的毒力作用,在室内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云南昆明地区两种蓟马2龄若虫、雌虫及雄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 为了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和本地近缘优势种花蓟马的毒力作用,在室内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云南昆明地区两种蓟马2龄若虫、雌虫及雄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LC_(50)以6%乙基多杀菌素的最低,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LC_(50)值分别为:0.611、0.333 mg/L和1.731、1.202 mg/L;LC_(50)值以10%吡丙醚最高,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LC_(50)值分别为1238.005、845.819 mg/L和9037.110、4766.376 mg/L。6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各虫态的毒力作用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吡丙醚,且所有供试杀虫剂对西花蓟马LC_(50)均大于花蓟马,对雌虫LC_(50)大于雄虫。说明了蓟马雌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低于雄虫,且生物源杀虫剂的室内杀虫效果强于化学杀虫剂,是西花蓟马防治中优先选择的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花蓟马 LC50 浸渍饲喂法 毒力
下载PDF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俊谕 牛黎明 +3 位作者 李磊 韩冬银 张方平 符悦冠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9-1176,共8页
明确花蓟马的嗜好颜色对于采用色板防控花蓟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an Bruton虚拟波长与RGB值的定量函数关系,本研究比较了8种不同虚拟波长对应颜色的粘虫板对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同时针对最嗜颜色的不同形状色板及田间挂板高度的诱集... 明确花蓟马的嗜好颜色对于采用色板防控花蓟马具有重要意义。基于Dan Bruton虚拟波长与RGB值的定量函数关系,本研究比较了8种不同虚拟波长对应颜色的粘虫板对花蓟马的田间诱集效果,同时针对最嗜颜色的不同形状色板及田间挂板高度的诱集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蓟马对蓝色的嗜好性最强,其次为白色,通过对蓝色对应的波段(435-480 nm)进一步筛选,虚拟波长为435-450 nm的蓝板对花蓟马诱集效果较好。色板形状和挂置高度对诱集效果的影响在挂板4-5 d后影响显著(Sig.<0.05),圆形蓝板对花蓟马的诱集效果优于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且挂置高度为0.6 m时诱集到的虫口数量最多,这可能与蓟马自身的入土化蛹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趋色性 虚拟波长 诱集效果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寄主植物上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丽娜 钱蕾 +3 位作者 喜超 王雪丽 杨璐 桂富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7-246,共10页
【目的】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在CO_2人工气候箱(400和800μL/L)内分别以不同的寄主植物(四季豆、茼蒿、辣椒和黄瓜)饲养西花蓟马和... 【目的】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入侵昆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本地近缘种花蓟马F.intonsa的影响机制。【方法】在CO_2人工气候箱(400和800μL/L)内分别以不同的寄主植物(四季豆、茼蒿、辣椒和黄瓜)饲养西花蓟马和花蓟马3代以后,比较分析两种蓟马成虫体内消化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差异。【结果】4种寄主植物饲养的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成虫体内淀粉酶活性均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四季豆、黄瓜、辣椒和茼蒿饲养的西花蓟马成虫体内淀粉酶活性依次降低21.39%,25.33%,44.59%和42.27%;而花蓟马成虫体内淀粉酶活性则分别降低了48.79%,49.47%,38.86%和38.92%。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两种蓟马成虫体内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均升高,其中四季豆、黄瓜和辣椒饲养的两种蓟马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高CO_2浓度环境中四季豆饲养的西花蓟马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00和2.49倍,黄瓜饲养的种群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36和2.27倍,辣椒饲养种群相应的酶活性分别是对照的3.61和3.59倍。而高CO_2浓度环境中四季豆、黄瓜和辣椒饲养的花蓟马脂肪酶活性仅分别是对照的1.76,2.18和2.69倍,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72,2.19和2.42倍。【结论】CO_2浓度升高和寄主植物种类是影响两种蓟马成虫体内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两种蓟马均能通过调节自身的酶活性来适应未来高CO_2浓度的气候环境,其中入侵种西花蓟马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本地近缘种花蓟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花蓟马 CO2浓度 寄主植物 消化酶 酶活性
下载PDF
南方小花蝽和花蓟马种群季节动态及捕食功能反应(英文)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鲁民 刘志诚 +2 位作者 孙兴全 刘力行 陈捷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27,共7页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 2006-2007年使用吸虫器调查了田间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生境中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是植食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南方小花蝽与花蓟马种群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两者变化关系密切(2006, R^2=0.586;2007,R^2=0.388)。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为N_e=0.60×N_0/(1+0.038×N_0),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5.7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小花蝽 花蓟马 月季 种群动态 捕食功能反应
下载PDF
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0
13
作者 祝晓云 张蓬军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对于花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除了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关于其他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及其成分鉴定的研究未有报道。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雌雄成虫和... 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对于花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除了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关于其他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及其成分鉴定的研究未有报道。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雌雄成虫和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对花蓟马雄虫和西花蓟马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方法提取花蓟马雄虫挥发物,利用含有BGB-176SE或CP-chirasil-DexCB2种不同手性柱的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物进行分离和鉴定。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花蓟马雄虫气味源对其雄性及雌性成虫均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经GC-MS分析,花蓟马雄虫挥发物中含有2种主要的化合物,分别为(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S)-2-methylbutanoate,其与已报道的西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成分相同。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R)-lavandulyl acetate与neryl(S)-2-methylbutanoate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雄虫中释放的比例不同;行为学试验进一步证明,2种组分比例的不同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种间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推测花蓟马属的昆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可能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聚集信息素 (R)-lavandulyl acetate neryl(S)-2-methylbutanoate 嗅觉反应 气味源 挥发物
下载PDF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在辣椒上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17
14
作者 盖海涛 郅军锐 岳臻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7-339,共3页
为了明确种间竞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单种种群和两种蓟马混合种群在辣椒上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单种种群中花蓟马的增长速度大于西花蓟马;两种蓟马混合种群中,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速度大于花... 为了明确种间竞争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了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单种种群和两种蓟马混合种群在辣椒上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单种种群中花蓟马的增长速度大于西花蓟马;两种蓟马混合种群中,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速度大于花蓟马。说明,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受种间竞争影响较小,而花蓟马种群的增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大,两种蓟马的种间竞争中,西花蓟马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花蓟马 种群动态 辣椒
下载PDF
花蓟马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室内趋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韩云 刘奎 +1 位作者 吴建辉 唐良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6-1649,共4页
为明确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花蓟马的行为趋性,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花蓟马雌成虫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及其不同浓度(V/V)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花蓟马对10-6烟酸乙酯、水杨醛、芳樟醇和10-4苯甲醛、月桂烯以及10-2月桂烯都具有极... 为明确不同信息化合物对花蓟马的行为趋性,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花蓟马雌成虫对11种挥发性化合物及其不同浓度(V/V)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花蓟马对10-6烟酸乙酯、水杨醛、芳樟醇和10-4苯甲醛、月桂烯以及10-2月桂烯都具有极显著的趋向反应;对10-6橙花醇和10-4邻茴香醛也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相反,10-6β-香茅醇则对花蓟马雌成虫具有显著的驱避反应。不同浓度同一化合物对花蓟马雌成虫的吸引作用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信息化合物有效监测和防治花蓟马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信息化合物 行为测定
下载PDF
花蓟马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玲 赵莉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蓟马的历期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间有很大的相关性;花蓟马卵、1-2龄若虫、3龄若虫(...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蓟马的历期明显缩短;其发育速率与温度间有很大的相关性;花蓟马卵、1-2龄若虫、3龄若虫(前蛹)、4龄若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依次为10.06、10.83、12.39、10.00、14.56和10.12℃,有效积温依次为:70.74、74.94、16.21、41.52、15.82和234.36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三种花蓟马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维娜 冯纪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8-1097,I0001-I0003,共13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禾花蓟马F.tenuicornis(Uzel)和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Pergande)3种国内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的两性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旨在明确3种花蓟马两性成虫触角上...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禾花蓟马F.tenuicornis(Uzel)和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Pergande)3种国内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的两性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旨在明确3种花蓟马两性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数量、分布及超微形态特征,明晰3种花蓟马触角感器差异,进而补充蓟马感器详细资料、完善蓟马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3种花蓟马两性成虫触角上均有8种感器类型,即B(o|¨)hm氏鬃毛、钟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开感器和特殊结构感器。触角各节上感器的分布和数量并不均匀。分析结果显示,各类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律;近缘种间和同种两性间触角感器的形态及分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禾花蓟马 西花蓟马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本地近缘种花蓟马的双基因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虎 张蓉 +3 位作者 张金良 王玉生 万方浩 张桂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2-622,共11页
快速准确的害虫种类识别是有效筛选天敌昆虫开展靶向性生物防控的关键。入侵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与本地种花蓟马F.intonsa常同域同期同种寄主上发生,因体型小、形态相似,难以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以mt DNA COI与r DNA ... 快速准确的害虫种类识别是有效筛选天敌昆虫开展靶向性生物防控的关键。入侵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与本地种花蓟马F.intonsa常同域同期同种寄主上发生,因体型小、形态相似,难以快速准确鉴定。本研究以mt DNA COI与r DNA ITS2基因为标记对我国10个采样点的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开展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当以COI或ITS2基因为靶标时,西花蓟马与花蓟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21和0.113,是种内遗传距离的22.1和18.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2种基因均可准确区分西花蓟马和花蓟马。此外,基于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西花蓟马的各单倍型聚为了2个亚分支,并分别对应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表明COI基因还可用于西花蓟马品系的识别鉴定。研究结果对近缘种花蓟马的快速鉴定、专食性天敌昆虫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西花蓟马 近缘种 双基因鉴定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花生花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炳旭 董易之 +1 位作者 陆恒 周桂元 《花生学报》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对花蓟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对毒效较高的3种药剂开展了进一步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类的三唑磷和乐斯本,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对花蓟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对毒效较高的3种药剂开展了进一步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类的三唑磷和乐斯本,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等药剂对花蓟马的毒效很低,致死率均在37.6%以下。阿维菌素、啶虫脒和吡虫啉对花蓟马的致死作用明显,致死率分别为98.3%、98.7%和66.8%,它们的LC50分别为0.97mg·mL-1、15.4mg·mL-1和42.4mg·mL-1,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是吡虫啉的43.71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符合,以阿维菌素的防效最高,达93.3%以上,且持效期较长,施药后12d的防效仍在90%以上,是防治花生花蓟马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蓟马 药剂筛选 毒力测定 药效试验
下载PDF
花生花蓟马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炳旭 陆恒 董易之 《花生学报》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花蓟马成虫在5块被调查花生田中的分布都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3859+1.4568m,Taylor幂模型为lg(s2)=0.004220+1.6033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花蓟马成虫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分布的... 花蓟马成虫在5块被调查花生田中的分布都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0.3859+1.4568m,Taylor幂模型为lg(s2)=0.004220+1.6033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花生花蓟马成虫彼此之间互相排斥,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强。花生花蓟马成虫呈聚集分布是由于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花蓟马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0.6141/m+0.4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蓟马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