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干蟾皮凝胶剂质量标准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1
作者 闾红燕 黄绳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目的建立冻干蟾皮凝胶剂质量标准和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 目的建立冻干蟾皮凝胶剂质量标准和初步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含量,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48︰5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6nm;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S180腹水型实体瘤小鼠进行初步抑瘤药效学研究。结果硅胶G薄层板上,在与对照品色谱对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斑点大小适中,分离度良好。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分别在0.056~4.48μg/mL,0.256~10.24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0.9996)。加样回收率(n=6)为100.27%、101.68%,相对标准偏差为1.56%、1.67%。初步药效学结果显示冻干蟾皮凝胶剂不同剂量组均有显著抗肿瘤作用,且高剂量组效果最佳,抑瘤率为48.03%。结论建立了冻干蟾皮凝胶剂质量标准,初步药效学表明冻干蟾皮凝胶剂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蟾皮凝胶剂 质量标准 抗肿瘤 华蟾酥毒基 酯蟾毒配基
下载PDF
蟾皮凝胶剂制备工艺优选及体外透皮性能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谢红梅 赵丹丹 +2 位作者 李雅雅 闾红燕 黄绳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24,共5页
目的:优选蟾皮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通过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药效学试验(S180腹水型荷瘤模型)筛选主药干燥方式,采用HPLC测定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含量,流动相乙腈-水(48∶52),检测波长296 nm。以凝胶剂外观性状... 目的:优选蟾皮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通过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及药效学试验(S180腹水型荷瘤模型)筛选主药干燥方式,采用HPLC测定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含量,流动相乙腈-水(48∶52),检测波长296 nm。以凝胶剂外观性状考察基质种类和用量。以24 h累计渗透量(Q24 h)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氮酮、丙二醇、薄荷脑用量对蟾皮凝胶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该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选择冷冻干燥后蟾皮为主药,蟾皮凝胶剂处方为主药1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 0.6%,薄荷脑1%,氮酮3%,丙二醇1%,甘油5%,尼泊金甲酯0.1%;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的Q24 h分别为3.53,8.38μg·cm-2。结论:制备的蟾皮凝胶剂外观均匀,黏度适中,涂展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皮 凝胶剂 处方工艺 体外透皮试验 脂蟾毒配基 华蟾酥毒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