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贝母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于婧 魏建和 +2 位作者 陈士林 代勇 杨成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了解川贝母种子休眠原因及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解剖种子观察层积种子种胚发育;光照培养箱发芽检测层积种子萌发温度。结果浸种8h后川贝母种子吸水率达80%以上;种... 目的了解川贝母种子休眠原因及层积处理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方法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解剖种子观察层积种子种胚发育;光照培养箱发芽检测层积种子萌发温度。结果浸种8h后川贝母种子吸水率达80%以上;种子浸提液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层积处理促进种胚后熟,60d后胚率由处理前12%增至43%;层积种子25℃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发芽温度。结论川贝母种皮无吸水障碍;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胚形态后熟及存在发芽抑制物,属于混合休眠类型;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25℃发芽适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种子休眠 胚后熟 发芽抑制物
下载PDF
遮阴对栽培川贝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靖 伍燕华 +4 位作者 付绍兵 黄开荣 严铸云 万德光 史年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8期5755-5757,578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栽培川贝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阴蔽度、棚高和遮阴网颜色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不遮... [目的]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栽培川贝母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阴蔽度、棚高和遮阴网颜色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以不遮阴为对照,研究不同遮阴条件对川贝母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遮阴导致川贝母"树儿子"期植株叶片宽度降低(P<0.05),对其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度、节间长度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遮阴提高了川贝母"灯笼花"期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降低了叶片宽度、开花率和挂果率(P<0.05),对叶片数、叶片长和鳞茎产量的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田栽培川贝母"树儿子"期和"灯笼花"期不宜采取遮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 遮阴 树儿子 灯笼花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川贝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严铸云 张琦 +3 位作者 马云桐 万德光 王睿婷 朱毓霞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期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内生真菌的差异性,为其品质评价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对不同生长期的川贝母内生真菌鳞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分别分离得到一年生内生真菌10株,鉴定为8个属;一年...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期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内生真菌的差异性,为其品质评价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对不同生长期的川贝母内生真菌鳞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分别分离得到一年生内生真菌10株,鉴定为8个属;一年生内生真菌8株,鉴定为7个属;二年生内生真菌13株,鉴定为9个属;三年生内生真菌48株,鉴定为14个属;四年生内生真菌11株,鉴定为7个属。结论不同生长期川贝母的内生真菌在类别和数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树儿子内生真菌在类别和数量上最多,这与川贝母的品质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内生真菌 多样性
下载PDF
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快速增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跃华 代勇 +4 位作者 闫胜杰 孙雁霞 何宗晟 徐世军 王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8-531,共4页
为了筛选出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从不同激素配比、培养温度、光照强度与时间等方面筛选出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为了筛选出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从不同激素配比、培养温度、光照强度与时间等方面筛选出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快速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5 mg.L-1,最适温度为20℃,最适光照时间12±2 h.d-1,在此培养条件下卷叶贝母愈伤组织培养40 d可增殖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贝母 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
下载PDF
栽培川贝母的地上部分与鳞茎中总生物碱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启秀 王曙 +2 位作者 严晓梁 马静 黄学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2-713,共2页
目的研究栽培川贝母地上部分的总生物碱。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结果对比分析了栽培及野生的青贝、松贝和两批栽培川贝母地上部分的生物碱类成分。结论栽培川贝母的地上部分与鳞茎的生物碱类成分保留时间一致,地上部分生物碱的总含... 目的研究栽培川贝母地上部分的总生物碱。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结果对比分析了栽培及野生的青贝、松贝和两批栽培川贝母地上部分的生物碱类成分。结论栽培川贝母的地上部分与鳞茎的生物碱类成分保留时间一致,地上部分生物碱的总含量低于青贝、高于松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川贝母 生物碱 HPLC—ELSD
下载PDF
不同浓度GA_3对川贝母发芽率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金兰 丁莉 +2 位作者 罗桂花 陈志 马永贵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川贝母发芽率种子萌发率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20、40、60、80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测定发芽率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用60 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发芽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浓度为4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川贝母发芽率种子萌发率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20、40、60、80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测定发芽率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用60 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发芽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浓度为40、60 mg/L时,都有新酶带出现。结论:浓度为60 mg/L时,GA3能够有效提高川贝母种子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种子 GA3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的掺入量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钢亮 陈瑞珍 +1 位作者 程柯 吕秀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掺入量的新方法。方法:以含不同川贝母和浙贝母比例的41个样本建立校正集,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川贝母中浙贝母掺入量的新方法。方法:以含不同川贝母和浙贝母比例的41个样本建立校正集,采集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对6个预测集样本进行预测分析,得到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r=0.9997,样品回收率为97.96%-100.9%,RSD为0.81%。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结果准确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外观相似,化学成分相近的中药材的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检测 川贝母 浙贝母 掺入量
下载PDF
卷叶贝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严忠红 陆阳 +1 位作者 丁维功 陈泽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87-489,507,共4页
目的对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和层析进行成分分离,运用化学和现代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得3个化合物... 目的对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卷叶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和层析进行成分分离,运用化学和现代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R,25S)-solanidane-3β-醇(Ⅰ)、胸苷(Ⅱ)和腺苷(Ⅲ)。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贝母属植物中分得,腺苷具有抑制由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贝母 茄次碱烷 胸苷 腺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分析并比较四种贝母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20
9
作者 虞锐鹏 成则丰 贡小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91-2594,共4页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了浙贝、象贝、东贝、川贝4种贝母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考察了不同微波消解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且以微...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及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了浙贝、象贝、东贝、川贝4种贝母中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考察了不同微波消解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最佳条件,并且以微量元素含量作为指标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消解完全,空白值低,选择性好,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6%,回收率在91.0%-108.7%。主成分分析法在反映不同样品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浙贝母 东贝母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一株川贝母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贝母类生物碱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峰 苏雪梅 +3 位作者 杨楠 蔡世美 侯凯 吴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49-1154,共6页
本文利用组织匀浆法从川贝母鳞茎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CBY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该菌株被鉴定为Fusarium tricinctum。采用生物碱显色沉淀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色... 本文利用组织匀浆法从川贝母鳞茎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CBY4,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该菌株被鉴定为Fusarium tricinctum。采用生物碱显色沉淀反应,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色谱法对其产贝母生物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tricinctum CBY4能够产生贝母类生物碱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同时利用HPLC-ELSD测定目标生物碱在发酵液中的产量,其分别为0.020 6 mg/L和0.010 4 mg/L。本文首次报道川贝母内生真菌产生物碱特性,该研究表明内生真F.tricinctum CBY4通过液体发酵能够产生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并且具有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的潜在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分离鉴定 内生真菌 生物碱
下载PDF
不同激素配比对卷叶贝母鳞茎诱导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跃华 郭翠平 +3 位作者 何诗虹 江明殊 刘涛 王晓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93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卷叶贝母组培苗幼叶诱导产生鳞茎的影响,为扩大川贝母药源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卷叶贝母组培苗幼叶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由6-BA、NAA、2,4-D和KT四种植物激素组成的培养基直接诱导鳞茎产生和增殖的影...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卷叶贝母组培苗幼叶诱导产生鳞茎的影响,为扩大川贝母药源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卷叶贝母组培苗幼叶为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由6-BA、NAA、2,4-D和KT四种植物激素组成的培养基直接诱导鳞茎产生和增殖的影响;实验以鳞茎的诱导率和平均产生鳞茎数为考核指标,并测定了产生鳞茎的生物碱含量。结果:诱导卷叶贝母组培苗幼叶产生鳞茎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 2.0 mg/L+NAA 1.0mg/L+KT 1.0 mg/L,其中鳞茎诱导率为83.37%,平均产生的鳞茎数为17.27个;并经测定诱导产生的鳞茎中的生物碱含量为0.389%,是野生川贝母的1.64倍。结论:提供了生产组培川贝母药材的简便快捷方法,为合理开发利用卷叶贝母植物资源和提高药材品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贝母 正交试验 植物激素 小鳞茎
下载PDF
FTIR直接测定法对川贝母和珠贝、小东贝的区别鉴定 被引量:23
12
作者 程存归 郭水良 陈宗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对川贝母、浙贝母和东贝母进行区别鉴定。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植物中药材的红外光谱。结果 川贝母、浙贝母和东贝母的红外光谱差别较大。结论 可以采用 FTIR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同属不同种的川贝母。
关键词 川贝母 浙贝母 东贝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
下载PDF
川贝母与平贝母的资源状况调查及市场供求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桂镜生 杨树德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对《中国药典》川贝母收载品种的野生资源状况,人工种植情况,市场销售现状调查分析表明,正品川贝母量少价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滥采滥挖现象的加剧,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几尽枯竭。通过对平贝母和伊犁贝母的生药、资源、药理... 通过对《中国药典》川贝母收载品种的野生资源状况,人工种植情况,市场销售现状调查分析表明,正品川贝母量少价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滥采滥挖现象的加剧,野生资源破坏严重,几尽枯竭。通过对平贝母和伊犁贝母的生药、资源、药理、疗效的综合分析评价,建议《中国药典》将它们纳入川贝母的来源项下,解决川贝母供不应求的矛盾,并且有利于川贝母野生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平贝母 资源保护
下载PDF
组培川贝母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同功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强 傅华龙 +1 位作者 卿人韦 兰利琼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10-613,共4页
在组培川贝母 (FritillariacirrhosaD .Don)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 ,获得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小鳞茎和大鳞茎 .分别作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电泳分析和活性分析 .结果表明 ,3种酶都参与了川贝母鳞茎形成和发育 ,... 在组培川贝母 (FritillariacirrhosaD .Don)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 ,获得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小鳞茎和大鳞茎 .分别作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电泳分析和活性分析 .结果表明 ,3种酶都参与了川贝母鳞茎形成和发育 ,且酶的表达量和活性随不同的时间发生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B区酶带变化明显 ,小鳞茎阶段活性较高 ;过氧化氢酶在胚状体和大鳞茎阶段几乎不表达 ,但在小鳞茎阶段表达量增加十分明显 ,活性也较高 ;淀粉酶的 3条谱带在胚状体阶段表达明显 ,活性也最高 ,但在大鳞茎阶段则几乎没有表达 .图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川贝母 鳞茎形成 发育过程 同功酶分析
下载PDF
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跃华 徐恩琴 +3 位作者 郭翠平 梅英 刘涛 王晓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采用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对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并以贝母素乙为测定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煎煮材料大小、浸泡... 采用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对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实验,并以贝母素乙为测定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总生物碱含量.实验结果显示,煎煮材料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3个因素均影响卷叶贝母组培物中总生物碱含量.选择适宜的卷叶贝母组培物大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有效物生物碱的溶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叶贝母 煎煮法 生物碱
下载PDF
GA_3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492-10493,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 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GA3对解除川贝母种子休眠过程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0(CK)、20、40、60、80 mg/L的GA3处理川贝母种子,对不同浓度GA3下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浓度40和60 mg/L GA3处理时,川贝母种子酯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增加2条Rf分别为0.389 3和0.937的新谱带;而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图谱上分别增加2条Rf为0.833和0.937的新谱带,且在浓度60 mg/L GA3处理时,图谱中又增加1条Rf为0.771的新谱带。[结论]浓度40 mg/L和60 mg/L GA3对川贝母种子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酯酶同工酶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下载PDF
川贝母培养物快速生产中的有效除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跃华 张珏 +4 位作者 江明殊 郭翠平 何诗红 王晓蓉 刘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在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进行抗生素除菌培养,分析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的除菌效果.实验表明,采用浓度为5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抗生素培养基连续进行2次除菌处理培养,对染菌的川贝母... 在MS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进行抗生素除菌培养,分析头孢噻肟钠对染菌川贝母组培物的除菌效果.实验表明,采用浓度为5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抗生素培养基连续进行2次除菌处理培养,对染菌的川贝母组培材料的除菌效果最好,其除菌率高达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头孢噻肟钠 除菌
下载PDF
玻璃化法优化保存川贝母组织培养物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跃华 林抗雪 +4 位作者 刘益丽 马良良 代勇 徐世军 王晓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筛选出川贝母组织培养物中最适于用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及其最适的玻璃化溶液脱水处理时间,将继代15 d的优质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接入MS+30 g/L蔗糖+5%二甲基亚砜的固体培养基中预培养6 d后,用60%玻璃化溶液II常温装载2... 为筛选出川贝母组织培养物中最适于用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及其最适的玻璃化溶液脱水处理时间,将继代15 d的优质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接入MS+30 g/L蔗糖+5%二甲基亚砜的固体培养基中预培养6 d后,用60%玻璃化溶液II常温装载25 min,再于2℃下用100%玻璃化溶液II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后投入液氮中保存.结果显示,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的最佳脱水处理时间均为60 min,其中愈伤组织细胞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为8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川贝母组织培养物
下载PDF
川贝母无公害仿生态栽培体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丹丹 余强 +2 位作者 王晓蓉 李西文 向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3,共9页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濒危高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过度导致野外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川贝母生长环境相对狭窄,生态环境脆弱,生长年限较长,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管理不当将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川贝... 川贝母为我国传统名贵濒危高原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采挖过度导致野外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由于川贝母生长环境相对狭窄,生态环境脆弱,生长年限较长,导致生产管理难度大、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管理不当将会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通过川贝母集约化"二段式"育苗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前期管理成本,提高大田及野生抚育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及质量。本文对川贝母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包括产地环境选择、新品种选育"、二段式"育苗技术、综合农艺管理、野生抚育模式、采收加工等进行了概述,为川贝母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无公害 仿生态栽培 野生抚育
下载PDF
中药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单文静 吴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3期135-136,13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材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提取中药材川贝母中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试验共分出7个峰,确定了川贝母所含有的5种脂肪酸成... 目的探讨中药材川贝母中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提取中药材川贝母中的脂肪油,经三氟化硼乙醚甲醇溶液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试验共分出7个峰,确定了川贝母所含有的5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丁酸、硬酯酸。结论川贝母药材中含有多种重要脂肪酸成分,为川贝母脂肪酸成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脂肪酸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