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关系 被引量:27
1
作者 姜平 高建华 +1 位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0,142,共4页
目的:阐明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具防腐和2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分别进行显微解剖和组织切片,观测面神经额支穿出腮腺的位置点、数目以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 目的:阐明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具防腐和2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分别进行显微解剖和组织切片,观测面神经额支穿出腮腺的位置点、数目以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结果:(1)面神经颞支有(2.6±0.8)支,其中额支有(2.1±0.7)支,颞支在耳屏间切迹前(17.6±5.2)、上(7.2±2.3)mm处出腮腺上缘;(2)在颧弓表面,面神经额支与颞浅血管走行在与颞浅筋膜及骨膜结合紧密的疏松结缔组织层中;在颞部,颞浅血管浅出至颞浅筋膜的浅面并被其包绕,而额支始终紧贴颞浅筋膜深面走行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结论:(1)面神经额支是支配额肌的颞支之一,分布到骨性额部即颧额缝以上、冠状缝与颞上线相交点以前的区域。(2)在颧弓一颞部的皮下脂肪层与颞浅筋膜之间,或在颧弓骨膜下一颞深筋膜浅层深面解剖分离不易损伤面神经额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颞支 额支 颞浅筋膜
下载PDF
除皱术中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涛 徐达传 +2 位作者 高建华 陈兵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深面。②43.3%的颞支1~2终末分支可在眶上缘水平以上与颞浅动脉额支平行或交叉走行在其深面,终止于额结节下方。③颞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为(0.7±0.3)cm,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分布于眼轮匝肌外侧部,最后呈网状分布于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支配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结论:以颞浅动脉额支、颧弓和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可简便直观地定位颞支的分布,在除皱术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颞支 除皱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观测及其对眉再造的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小贞 邹小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 目的: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再造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63侧成人头面部标本,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血管额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的x值与C点的x值呈直线相关,^y=-2.82+0.88x。②颞浅动脉额支在AB、DE、EF段的倾斜角分别为47.1°±18.9°、84.4°±33.7°、76.9°±12.8°。③颞浅动脉额支在A、D、E、H点与同名静脉间的距离分别为6.1±3.6mm、8.6±5.2mm、10.4±7.3mm、19.8±8.9mm。结论:①颞浅动脉额支E点可作为血管蒂旋转轴点;②选择扇形血管蒂有利于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定位 眉再造 烧伤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武志兵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52-53,55,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提供颞浅动脉额支相关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颞浅动脉额支进行相关的解剖学观测、测量。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的长度为(45.93±7.29)mm;②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的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和(59.93±8.94,37.48±5.37)mm;③颞浅动脉额支在起点和末梢分叉点之间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赞=7.06+0.50X,相关系数r=0.68,P<0.001。结论深入了解颞浅动脉额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学关系,有利于颞动脉活检中颞浅动脉额支的定位及防止周围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活检 临床意义 解剖学特点 直线相关 周围结构 尸体标本 标值 起点 方程
下载PDF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彪炳 朱希山 +1 位作者 樊文胜 唐胜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0±0.2)cm,外侧距离前正中线(4.5±0.4)cm;下界内侧距离前正中线(1.4±0.2)cm,外侧(2.3±0.5)cm。结论:额部有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吻合支丰富且吻合区域较恒定,故可制成多种类型的跨血管的反流式皮瓣,增大血管蒂旋转的角度和长度以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 眶上动脉 滑车上动脉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显林 刘安军 +2 位作者 葛礼正 杨萍 焦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皮瓣在颧颞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颧颞部皮肤肿瘤患者10例。切除病灶,术中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确保恶性病灶切除干净无残留。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出颞浅动脉额支走行,根据受区缺损形态和功能设计皮瓣,进行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本组1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患者对颧颞部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鬓角再造2例。额部供区无瘢痕,毛发遮挡看不见切口痕迹,恶性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颧颞肿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良好效果,皮瓣成活率高,组织应用代价小,供区切口愈合,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颞部 皮肤肿瘤 颞浅动脉额支 皮瓣 缺损修复
下载PDF
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继龙 黄罡 +1 位作者 柳大烈 莫振东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除皱术中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的方法,以预防损伤.方法 对12具防腐成人头部标本和2具新鲜成人灌注头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颞中静脉与面神经额支的位置关系.结果 ①额支位于颞浅筋膜深面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的组... 目的 探讨除皱术中以颞中静脉为标记,定位面神经额支的方法,以预防损伤.方法 对12具防腐成人头部标本和2具新鲜成人灌注头部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颞中静脉与面神经额支的位置关系.结果 ①额支位于颞浅筋膜深面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的组织内;颞中静脉位于颞深筋膜浅、深层之间的颞浅脂肪垫内.有颧颞中静脉和颧颞侧静脉两个分支,收集眶周深层的静脉血,回流到颞浅静脉.与上、下睑静脉、眼静脉、睑外侧静脉形成交通.另外,与颞深静脉吻合,并借此与翼静脉丛相通.②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颞中静脉的交点,距耳屏点的平均距离是(18.2±2.3)mm.颞中静脉与最近额支的距离是(9.3±4.3)mm;最远额支的距离是(23.5±3.6)mm.结论 在耳屏点与额骨颧突的连线上,距颞中静脉5.0~27.1mm的区域,是面神经额支所在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中静脉 面神经 额支
下载PDF
颧面部缩小术中耳颞部辅助切口设计的应用解剖学
8
作者 单磊 柳大烈 +2 位作者 李玉 陈兵 詹朝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的行程和颞下颌关节的位置,探讨三者的解剖学关系,为颧面部缩小手术中设计耳颞部辅助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例防腐成人尸体(28侧)和2例新鲜成人尸体(4侧)头部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系观察并测量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颞支的走向和颞下颌关节位置,并分析三者关系。结果:①在耳屏点X轴和眉外端B作X轴平行线之间,颞浅动脉额支总走行在面神经额支后上方,面神经额支走向角度与颞浅动脉额支基本一致。在耳屏点与眉外端上方30m m处(TE)连线的区域以下为面神经额支分布区域,在该连线的垂直方向上可获得面神经额支最上支与颞浅动脉之间最远距离为(22.32±9.16)m m,分布范围在耳上基点前(32.68±7.53)m m;②颞下颌关节盘前缘距关节结节止点距离为(3.40±0.75)m m,在耳屏点前(18.60±3.60)m m。结论:在TE连线后上方,无血管搏动的发际内作平行TE连线的切口,可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在关节结节止点前至少5 m m的距离外(约耳屏前25 m m处)截骨,避免进入颞下颌关节腔内损伤关节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额支 颞下颌关节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颞动脉活检中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李和平 刘学敏 +1 位作者 武志兵 王俊生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36.14±8.09,26.45±7.22)mm;(54.07±1.59,33.27±6.02)mm;(59.93±8.94,37.48±5.37)mm;②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点和G点坐标值分别为(36.14±8.09,0)mm;(54.07±1.59,15.28±4.87)mm;③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呈直线相关,C、D两点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64+0.48X,r=0.67,P<0.001。④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和G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8.66+0.58X,r=0.74,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都可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定位,越靠近眉外端两者距离越近,F点和G点连线以下为颞动脉活检中易损伤面神经额支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额支 颞动脉炎 活检
下载PDF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显杰 夏炜 +6 位作者 张辉 郭树忠 韩岩 鲁开化 杨力 舒茂国 潘宝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0.5cm,蒂长大于蒂到缺损区1.0~1.5cm,宽约3cm。累及眼睑全层的缺损,将结膜游离后上拉与皮瓣缝合,或将皮瓣设计足够大,将皮瓣边缘修成全厚皮,翻转后与结膜缝合。供区创面较大,可考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5例,均行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术后无下睑缺损及外翻。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额支 基底细胞癌 下睑 修复
原文传递
额部皮瓣内颞浅静脉额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晓燕 林联铎 +1 位作者 冯裕董 何炳根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61-463,共3页
目的 研究颞浅静脉额支的变异情况及其与颞浅动脉额支的关系,为避免颢浅血管蒂额部皮瓣发生淤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颢浅静脉额支的变异情况,以颧弓上缘为X轴、过骨性外耳门前缘点X轴的垂线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定位颞浅静脉额... 目的 研究颞浅静脉额支的变异情况及其与颞浅动脉额支的关系,为避免颢浅血管蒂额部皮瓣发生淤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颢浅静脉额支的变异情况,以颧弓上缘为X轴、过骨性外耳门前缘点X轴的垂线为Y轴的二维坐标系定位颞浅静脉额支,测量颞浅动静脉额支之间的距离.结果 颞浅静脉额支缺如率为50%(10/20),多数(9/10)位于颞浅动脉额支的上方,颞浅静脉额支与颞浅动脉额支的平均距离为(17.3±8.4)mm,且越向颅顶方向,动静脉之间的距离越大.结论 颞浅静脉额支解剖变异较大,颞浅血管额支动静脉伴行多不紧密.因此,颞浅血管蒂额部皮瓣蒂部应较宽(3~4 cm)设计成逐渐增宽的扇形,可避免皮瓣发生静脉回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静脉额支 颞浅动脉额支 额部皮瓣 解剖
原文传递
颞浅动脉额支岛状头皮瓣眉再造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桂娥 杨佩瑛 +2 位作者 栾杰 张旭辉 沈妮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7,共3页
对30例正常人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进行测定,并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为1l例烧伤者再造眉19侧,取得满意效果。选用额部发际处柔软毛发,再造眉较自然,不仅适用于男性,亦可为女性及儿童解除缺眉之苦。
关键词 颞浅动脉 眉再造 皮瓣 烧伤
原文传递
吻合静脉的颞浅动脉额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眶周缺损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辉 曾宁 王海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逆行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耳周皮瓣静脉淤滞的有效解决方法。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5例眶周病变患者,均以颞浅动脉额支逆行耳周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转移至受区后再吻合颞浅静脉顶支与颞中静脉。供区直接拉拢缝合。... 目的探讨逆行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耳周皮瓣静脉淤滞的有效解决方法。方法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5例眶周病变患者,均以颞浅动脉额支逆行耳周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转移至受区后再吻合颞浅静脉顶支与颞中静脉。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切取皮瓣面积为2cm×3cm~2cm×8cm,所有皮瓣术后均存活,无静脉淤滞出现,皮瓣色泽满意。其中有3例后期进行了皮瓣修薄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2.4个月,皮瓣早期存活良好,远期颜色、质地与眶周皮肤相近,修复效果满意。供区伤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结论逆行颞浅动脉额支供血的耳周岛状皮瓣辅加静脉吻合,是修复眶周皮肤小缺损的较好选择,解决了静脉淤滞及皮瓣坏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颞浅动脉额支 颞中静脉 静脉淤滞 静脉吻合
原文传递
扩张后皮瓣治疗口周瘢痕的几种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宏 唐银科 +5 位作者 楚菲菲 刘超华 刘恒鑫 崔江波 丁健科 马显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19-1127,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皮瓣治疗口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应用扩张后皮瓣治疗的口周瘢痕病例资料。所采用扩张皮瓣包括:扩张后局部皮瓣、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扩张后颏下皮...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皮瓣治疗口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应用扩张后皮瓣治疗的口周瘢痕病例资料。所采用扩张皮瓣包括:扩张后局部皮瓣、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扩张后颏下皮瓣和扩张后颞浅动脉额支皮瓣。手术一般分3期, 包括一期扩张器置入、二期扩张皮瓣设计与转移、三期皮瓣延迟与断蒂。其中扩张后局部皮瓣修复无需断蒂, 扩张后颞浅动脉额支皮瓣修复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激光脱毛。术后观察转移皮瓣血运及存活情况, 并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及功能。结果共纳入47例口周瘢痕患者, 男21例, 女26例, 年龄7~50岁, 平均20岁。扩张后局部皮瓣治疗8例,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治疗25例,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联合扩张后局部皮瓣治疗3例, 扩张后颏下皮瓣治疗5例, 扩张后颞浅动脉额支皮瓣治疗6例。术后随访3~108个月, 平均57个月, 所有患者口周瘢痕均获得修复, 张口受限得以有效治疗, 术后转移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近, 外形满意。结论扩张后皮瓣是治疗口周瘢痕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口周瘢痕 外科皮瓣 扩张术 胸三角皮瓣 颏下皮瓣 颞浅动脉额支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