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sh frozen plasma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1
作者 Alexandra Drakaki Elizabeth P. Blanchard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Transfusions of blood products are common in medical practice and can be lifesaving in certain situations. Potentially life threatening reactions could occur and physicians should be alerted. Here we describe a case o... Transfusions of blood products are common in medical practice and can be lifesaving in certain situations. Potentially life threatening reactions could occur and physicians should be alerted. Here we describe a case of thrombocytopenia that was induced by transfusion of fresh frozen plasma (FFP). A 52 years old male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fter two episodes of hematochezia that resolved spontaneously. Since he was anticoagulated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he was given a unit of FFP to reverse a slightly elevated INR. Within 6 hours from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FFP he developed an acute decrease only in his platelet count. He was managed conservatively and his thrombocytopenia started resolving gradually. After excluding other causes the potential diagnosis was fresh frozen plasma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 is postulated to be immune mediated by passive transfer of antibodyies from the donor to the recipient. The antibodie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re anti-HPA-1a and anti-CD-36. We reported the event to the American Red Cross. Interestingly a male was the donor of the plasma while in all cases in the literature the donors are females with a prior history of pregnancy. Therefor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a male blood donor whose blood product caused immune mediated thrombocytopenia post trans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OMBOCYTOPENIA FRESH frozen plasma blood PRODUCTS
下载PDF
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及新鲜冰冻血浆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静 宋进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SRBC)及新鲜冰冻血浆(FFP)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入SRBC及FFP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悬浮红细胞(SRBC)及新鲜冰冻血浆(FFP)对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凝血纤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入SRBC及FFP的比例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SRBC∶FFP为1∶1,B组SRBC∶FFP为2∶1。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输血后,A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B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B组(P<0.05)。输血后,A组的蛋白C(PC)、D-二聚体(D-D)水平高于B组(P<0.05);输血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RBC∶FFP按1∶1的比例输注可更好地维持急性创伤大量输血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悬浮红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纤溶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25家地级市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晓芹 付恒 +21 位作者 胡官林 曹彩霞 杨维涛 王振兴 周国琼 付竹筠 孙婧雯 沈有华 燕锋 鲍琳 林富文 李丽 王泽颖 冯兰洁 周竞 康美艳 张剑 刘保霞 汤文隽 郭萍莉 李浩 邱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 目的分析2017—2022年国内25家地市级中心血站全血制备的成分血供应情况是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2022年国内25家中心血站红细胞成分血、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和冰冻血浆的发放数据,根据新冠疫情发生时间(2019年底),将发放数据分为两组,2017年、2018年、2019年为非新冠疫情组(简称非疫情组),2020年、2021年、2022年为新冠疫情组(简称疫情组)。结果2017—2022年,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波动增长,2022年>2021年>2019年>2020年>2018年>2017年,2020年较2019年下降19724.12 U,呈负增长(–1.43%),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增,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冷沉淀凝血因子发放量基本呈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0年>2019年>2018年>2017年,2022年较2021年下降6303.72 U,呈负增长(–1.54%),与中心血站显著相关(P<0.05)。2020—2022年,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发放量呈波动增长;年度同比增长率2021年呈负增长,2022年呈正增长;调剂红细胞成分血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调剂冰冻血浆发放量呈逐年递减,年度同比增长率呈负增长。结论国内25家中心血站全血制备成分血的供应情况地区差异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亦不同,总体上对2020年的供应能力影响最显著,血液调剂是新冠疫情期间保证血液供应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液供应 红细胞成分血 冰冻血浆 冷沉淀凝血因子 病原体灭活冰冻血浆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不同种类血浆输注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车扬 刘铮 周小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6期755-761,共7页
目的比较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是否有着明显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住院患者394例,按照输注的血浆种类... 目的比较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是否有着明显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住院患者394例,按照输注的血浆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新鲜冰冻血浆组(n=128)及病毒灭活血浆组(n=266),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并对匹配后患者的术前,术后以及输注血浆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预后情况(住院时间,出院评估)来评估其血浆输注的疗效。结果PSM后共有88对患者纳入统计,分别为新鲜冰冻血浆组(n=88)及病毒灭活血浆组(n=88),与术前结果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均有明显受损;血浆输注后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新鲜冰冻血浆组输浆后的ALT,AST,CHE,TBIL指标与病毒灭活血浆组输浆后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前后差值比较法我们发现,新鲜冰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TP差值5.75(2.96,8.15)与ALB差值5.01(3.20,9.20)大于病毒灭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TP差值1.20(0.75,3.12)与ALB差值3.35(0.50,5.98)(P<0.05),新鲜冰冻血浆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血浆蛋白水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可以明显缩短APTT与PT延长时间,新鲜冰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PT差值3.60(2.40,10.10)与APTT差值12.00(4.10,18.67)大于病毒灭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PT差值1.10(0.10,3.30)与APTT差值1.70(0.20,6.38)(P<0.05);与病毒灭活血浆组平均住院时间相比,新鲜冰冻血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较长(26.07±1.92天)(P<0.05),但两组出院评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9)。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后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均可促进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对改善患者预后无明显优势,但是对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升高患者血浆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新鲜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血浆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不同比例的成分血输注对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宛凯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用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地区开展输血的ATC患者总共96例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成分血输注比例分成对照组(依据3∶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 目的分析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用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本地区开展输血的ATC患者总共96例的病历资料,依据不同成分血输注比例分成对照组(依据3∶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浆)50例和观察组(依据1∶1比例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及新鲜冰冻血)46例,观察两组血制品应用情况;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血液钙离子(Ca^(2+))以及钾离子(K^(+))浓度;预后情况。结果两组24 h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总量、血小板输注量以及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输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Hb、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Hb、PLT水平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PT、APTT、INR、FIB及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PT、APTT、INR、FIB及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两组Ca^(2+)、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Ca^(2+)、K^(+)浓度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治愈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按照3∶1比例输注成分血相比,按照1∶1比例输注成分血能更好改善ATC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其预后水平,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红细胞 冰冻血浆 输血 预后
下载PDF
血浆制品中凝血因子Ⅷ含量及抽检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郝梦玲 汤龙海 +2 位作者 金一鸣 肖琦 方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探讨献血者的血型、性别、年龄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的含量及其质量抽检结果,以期为血液制品质量控制和临床输血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023年间本站对456袋冷沉淀和... 目的探讨献血者的血型、性别、年龄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的含量及其质量抽检结果,以期为血液制品质量控制和临床输血策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023年间本站对456袋冷沉淀和128袋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监测数据,并利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ANOVA、LSD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冷沉淀与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的不合格率显著高于其他质控项目。冷沉淀中AB型的FⅧ含量最高,O型最低;新鲜冰冻血浆中O型FⅧ含量同样最低。冷沉淀中青年组的FⅧ含量最低,中老年组最高;新鲜冰冻血浆中青年组的FⅧ含量显著低于中年组与中老年组。血型与年龄均独立影响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中FⅧ含量,血型、性别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均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冷沉淀中AB型及年龄的增长是FⅧ含量的正向影响因素,而O型为负向影响因素;新鲜血浆中O型同样表现为负向影响,中年及老年组为正影响因素。此外,O型血与冷沉淀和新鲜冰冻血浆的不合格风险显著相关。结论FⅧ含量的不合格率在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控制项目中最高,血型和年龄是影响FⅧ含量的关键因素,其中O型血显著增加了冷沉淀及新鲜冰冻血浆FⅧ不合格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 凝血因子Ⅷ 质量控制 献血者特征
下载PDF
长期冷冻对ELISA法检测血浆标本中HBsAg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连斯敏 陈晓华 +2 位作者 林树波 郭自约 肖泽斌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评价献血者HBsAg阳性血液标本在-20°C冻存8年后ELISA法HBsAg检测的结果,评估血站目前留样保存方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5月—2015年3月100份经HBsAg ELISA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血浆标本,冻存在-20°C冰箱,于2023年解... 目的评价献血者HBsAg阳性血液标本在-20°C冻存8年后ELISA法HBsAg检测的结果,评估血站目前留样保存方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本站2014年5月—2015年3月100份经HBsAg ELISA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血浆标本,冻存在-20°C冰箱,于2023年解冻标本并通过同种方法再次检测。结果100份血浆标本的HBsAg再检定性结果均为阳性,再检符合率100%,冻存后S/CO值降低明显(27.52 vs 19.03,P<0.05)。结论长期冻存会使HBsAg ELISA检测S/CO值下降,但不影响阳性定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S/CO值 冻存血浆标本 献血者
下载PDF
不同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输血方案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赵贤贤 崔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对不同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输血方案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相关治疗的8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输血方案,分为参照组(42例)及研究组(42例... 目的对不同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输血方案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相关治疗的8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输血方案,分为参照组(42例)及研究组(42例)。参照组使用冰冻血浆∶红细胞比例为1∶2的输血方案对干预治疗,研究组使用冰冻血浆∶红细胞比例为1∶1的输血方案对干预治疗。对比两组输血前及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输血前、输血后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α角(68.55±5.38)°、MA(62.84±5.47)mm、K(2.63±0.61)min、R(4.37±1.33)min等TEG参数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5、9.005、5.407、3.774,P均<0.001)。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1:1的冰冻血浆:红细胞输血方案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不仅可强化患者凝血功能,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水平,对患者身体康复发挥着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冰冻血浆 红细胞 住院时间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需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输注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与悬浮红细胞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张兆吉 李丽荣 毕兆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3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需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与悬浮红细胞(SRBC)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配比不同分为低比例组(FFP∶SRBC=1∶2)、中比例组(FFP∶... 目的:观察需大量输血的急性创伤患者输注不同比例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与悬浮红细胞(SRBC)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配比不同分为低比例组(FFP∶SRBC=1∶2)、中比例组(FFP∶SRBC=1∶1.5)和高比例组(FFP∶SRBC=1∶1),各30例。对比三组凝血功能、血液指标以及安全性。结果:输注后,低比例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且长于中比例组与高比例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且低于中比例组与高比例组(P<0.05);输注后,三组血红蛋白(Hb)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PLT)降低,且中比例组Hb水平高于低比例组与高比例组,高比例组PLT高于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存活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创伤患者需大量输血时,输注中、高比例FFP与SRBC可更好地改善凝血,输注中比例FFP与SRBC可快速提高血容量,输注不同比例的FFP与SRBC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 大量输血 新鲜冰冻血浆 悬浮红细胞 安全性
下载PDF
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婴幼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晋萍 苗晓蕾 +8 位作者 赵明霞 崔勇丽 冯正义 赵举 龙村 李守军 晏馥霞 王旭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婴幼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即拟评价人工胶体液佳乐施能否安全有效地作为血浆替代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为临床节约用血提供依据。方法:2012-12至2013-03,择期行先天... 目的:体外循环实施无血浆预充策略对婴幼儿心脏术后凝血及临床状况的影响,即拟评价人工胶体液佳乐施能否安全有效地作为血浆替代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为临床节约用血提供依据。方法:2012-12至2013-03,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96例。根据体外循环管路预充胶体液成分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新鲜冰冻血浆组(n=48)和佳乐施组(n=48)。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切皮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5min快速血栓弹力图以及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记录术后胸液引流量、血制品、凝血制剂的使用量以及呼吸机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二次开胸止血。两组术后TEE检测反应时间(R值)均较术前增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组术后最大振幅强度(MA值)较佳乐施组略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组术后纤维蛋白原含量(FLEV)及由纤维蛋白原产生的振幅(MAf)值均较佳乐施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减少出血及血制品使用、改善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预充新鲜冰冻血浆不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和血制品的使用量,对患儿预后恢复无明显优势影响,故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不推荐使用血浆预充,采用人工胶体液预充可有效减少血浆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血液保护 体外循环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全血放置4℃制备24h冰冻血浆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甜甜 王世春 +7 位作者 夏代全 黄扑 王泽荣 林放 刘凤君 黎儒青 郭辉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及其制备程序。方法 24份(400ml/份)全血于采后<6h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除白细胞(简称滤白),在其中设对照组[12份滤白后立即制备血浆(FFP)]、实验组1[12份滤白后置4℃过夜(18~24h)后制... 目的探讨24h冰冻血浆(FP24)质量及其制备程序。方法 24份(400ml/份)全血于采后<6h用无菌接驳机一分为二:1份6h内过滤去除白细胞(简称滤白),在其中设对照组[12份滤白后立即制备血浆(FFP)]、实验组1[12份滤白后置4℃过夜(18~24h)后制备血浆(Ⅰ-FP24)];另1份作为实验组2,置4℃过夜后滤白并立即制备血浆(Ⅱ-FP24)。所有血浆分别制备好后立即保存至-30℃冰箱,并于采血后d337℃解冻后做体外质量评估:观察外观、检测FⅤ、FⅦ、FⅧ及Fib,以及主要生化指标含量。结果对照组FFPFib、FⅤ、FⅦ及FⅧ依次为(2.08±0.16)g/L、(86.57±18.73)%、(91.71±25.53)%和(97.65±25.99)%,与之相比,实验组1依次下降22.6%、29.38%、32.89%和40.71%,实验组2相应下降1.9%、-2.09%、14.91%和32.86%。实验组2与对照组的FⅧ分别为(65.56±13.93)%和(97.65±25.99)%(P<0.05),实验组2与实验组1的FⅤ分别为(88.38±15.97)%和(61.14±13.76)%(P<0.05);实验组2的K+、LDH、FHb分别为(4.33±0.28)mmol/L、(145.70±26.00)mmol/L和(129.96±34.33)mg/L,较对照组和实验组1明显增高(P<0.05)。结论全血采后<6h滤白并置4℃过夜再制备的冰冻血浆,凝血因子损失较多;全血采后置4℃过夜(18~24h)后滤白并随后制备的冰冻血浆,则能很大程度地保持凝血因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冰冻血浆 冰冻血浆制备 全血放置4℃ 过夜 血浆质量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大量输血患者及时输注血浆的重要性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韩杰 李春华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患者及时监测凝血四项,并及时补充新鲜冷冻血浆对其各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56例(24h内输入悬浮红细胞>10U),将仅输注悬浮红细胞未输注血浆者设为对照组,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输注血浆者设... 目的观察大量输血患者及时监测凝血四项,并及时补充新鲜冷冻血浆对其各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56例(24h内输入悬浮红细胞>10U),将仅输注悬浮红细胞未输注血浆者设为对照组,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输注血浆者设为实验组,监测术前、输血前和输血后的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后凝血功能均发生改变,PT、APTT、TT均较输血前延长,而FIB水平下降(P<0.01)。输血后对照组PT、APTT、TT均较对照组更长,而FIB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发生出血的危险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在大量输血时,要及时进行机体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的监测,有条件的同时进血栓弹力图的监测,及时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以避免不必要的出血,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新鲜冷冻血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采用^(137)Csγ射线辐照杀灭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中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利 宋建 +2 位作者 肖洁 李静静 彭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研究137Csγ射线辐照对血液制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杀灭效果及对血液制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分别含有102~103cfu/mL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小肠耶尔森氏菌的50 mL红细胞悬液和含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0 mL冰冻血浆,... 目的研究137Csγ射线辐照对血液制品中常见污染菌的杀灭效果及对血液制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分别含有102~103cfu/mL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小肠耶尔森氏菌的50 mL红细胞悬液和含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50 mL冰冻血浆,经20、25、30、35、40 Gy的137Csγ射线辐照,检测辐照前后红细胞和血浆制品中的活菌数量和理化指标。结果红细胞悬液经20、25、30、35、40 Gy的137Csγ射线辐照后,铜绿假单胞菌菌落计数均值分别为300、260、210、150、130 cfu/mL;表皮葡萄球菌计数均值分别为1 163、1 143、1 112、1 004、942 cfu/mL;小肠耶尔森氏菌计数均值分别为280、177、151、126、108 cfu/mL。辐照后红细胞悬液中活菌数量相比辐照前均显著降低(P<0.05)。辐照后血浆中铜绿假单胞菌菌落计数均值分别为836、710、680、640、510 cfu/mL;表皮葡萄球菌计数均值分别为940、866、820、770、660 cfu/mL。辐照后冰冻血浆中细菌活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辐照前后红细胞悬液的常规参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照后血浆FHb浓度显著上升(P<0.05)、ATP和2,3-DPG含量显著降低(P<0.05)。FⅧ(%)在≥30Gy剂量的辐照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137Csγ射线辐照可以杀灭红细胞悬液和普通冰冻血浆中的大部分常见细菌,尽管同时会部分影响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功能,但是仍然符合血液成分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红细胞悬液 冰冻血浆 细菌 输血安全
下载PDF
加强新鲜冰冻血浆的输血管理 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不合理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葛多英 郭博 +1 位作者 管政 张启月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1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合理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以下简称FFP),节约血源;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11月1日-2008年4月30日成分输血及FFP输血合理性的统计分析,并与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强制标准及先进... 目的合理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以下简称FFP),节约血源;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11月1日-2008年4月30日成分输血及FFP输血合理性的统计分析,并与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的国家强制标准及先进国家成分输血的情况对比,找出目前我院成分输血中存在的问题。结果FFP使用率28.69%,远远高于先进国家,不合理使用率高达88.83%。结论加强FFP输血管理,降低FFP使用率,防止FFP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P 成分输血 输血管理
下载PDF
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大量输血治疗 被引量:18
15
作者 曹琴艳 张力 +3 位作者 陈剑 卫蔷 陈锰 刘兴会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为制定产科大量输血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因产后大出血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为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大出血患者,术中估计产后...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大量输血策略,为制定产科大量输血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因产后大出血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为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大出血患者,术中估计产后出血量中位数为7400ml(4500~17500ml),术后计算的实际出血量中位数为5100ml(3550~11350ml),术中均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15患者均输注了红细胞悬液[中位数为24U(18.5~47.5U)]和新鲜冰冻血浆[中位数为2100ml(1650~6900ml)];按治疗单位计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中位数为1∶1.14[1∶(0.67~1.48)]。7例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按治疗单位计算中位数为12U(10~32U);这7例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中位数为1∶0.49[1∶(0.35~1.07)];15例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针对产后大出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和新鲜冰冻血浆的比例较为合理,但血小板悬液输注比例偏低,应早期输注高比例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悬液以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和降低红细胞悬液的输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红细胞悬液 新鲜冰冻血浆 血小板悬液
下载PDF
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静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1期3265-326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在各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甲组随机选取输注[FP∶RB...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成分输血比例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在各血浆(FP)∶红细胞(RBC)输注比例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甲组随机选取输注[FP∶RBC≤1∶2]的患者,乙组患者随机选取输注[1∶2 <FP:RBC <1∶1]的患者,丙组随机选取输注[FP∶RBC≥1∶1]的患者,每组36例。比较3组患者住院时间,血制品使用情况,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及患者输血治疗的预后。结果甲组患者FP输注量最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丙组输血后Hb降低,且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组PLT输血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输血后乙组PLT与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输血前比较,甲组PT、INR、AP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乙、丙组PT、INR、APTT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输血后,乙组PT、INR、APTT明显优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乙组APTT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乙组患者Ca2+浓度最低,丙组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乙组患者治愈率(72. 22%)最高,死亡率(11. 11%)最低,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输注[1∶2 <FP:RBC <1∶1]成分血能有效减少患者血浆输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输血 冰冻血浆 红细胞
下载PDF
大量输血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智 方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及时输注血浆和(或)血小板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04例大量输血患者,分成单纯输血组、输注红细胞及输400~1 000 ml血浆组、输注红细胞及超过1 000 ml血浆组,对输注的成分血及输血前后PT、INR、APTT...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及时输注血浆和(或)血小板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04例大量输血患者,分成单纯输血组、输注红细胞及输400~1 000 ml血浆组、输注红细胞及超过1 000 ml血浆组,对输注的成分血及输血前后PT、INR、APTT、FIB、血小板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大量输血后,患者PT、INR、APTT延长,FIB、血小板下降,单纯输注红细胞患者改变最明显,其次是输红细胞及少量血浆着,输血同时输注1 000 ml以上血浆凝血机制改变最小.结论:大量输血可使凝血功能变差及血小板降低,适当输注血浆和(或)血小板可减少改变的程度,避免出血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冰冻血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照射法可降低血浆IgM抗-A抗-B血型抗体效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瑞卿 隆晓秋 +4 位作者 刘风君 林武存 赵树铭 王甜甜 王泽荣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52-3253,共2页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照射后血型IgM抗体效价与积分的变化。方法使用一次性血浆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将含亚甲蓝血浆的光照袋及滤器放入医用病毒灭活箱,灭活血浆病毒。比较光化学照射前后抗-A、抗-B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 A型血浆... 目的了解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照射后血型IgM抗体效价与积分的变化。方法使用一次性血浆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将含亚甲蓝血浆的光照袋及滤器放入医用病毒灭活箱,灭活血浆病毒。比较光化学照射前后抗-A、抗-B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 A型血浆抗-B照射前后比较效价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积分P<0.001);B型血浆抗-A效价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血浆经亚甲蓝/光化学照射后,血浆血型抗体均受影响,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 病毒灭活 血型IgM抗体 新鲜冷冻血浆
下载PDF
郑州地区183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丹 崔丽霞 +1 位作者 刘玉振 古晓鸽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不同血液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为血站采用血液制品精细化管理来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17年1~12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至郑州市签订供血合同医院的各类血液制品,收集并查阅同期医... 目的分析本地区不同血液制品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为血站采用血液制品精细化管理来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2017年1~12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发放至郑州市签订供血合同医院的各类血液制品,收集并查阅同期医院反馈的183例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单,记录血液制品种类和输血不良反应类型,比较不同血液制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统计分析不同血液制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的差异。结果2017年1~12月共发放血液制品751490袋,发生输血反应183例,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24%(183/751490),其中全血、悬浮红细胞、去白悬浮红细胞、普通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9%(2/107)、0.052%(89/172366)、0.024%(15/62247)、0.030%(47/155337)和0.005%(7/147460)。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和发热为主,过敏的患者中,由普通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38例(40.43%)高于病毒灭活血浆6例(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的患者中,由悬浮红细胞引起的输血反应54例(75.00%)高于去白悬浮红细胞6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悬浮红细胞和普通冰冻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和病毒灭活血浆可以显著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去白悬浮红细胞 病毒灭活血浆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可行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斯瑜 钟丽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196-198,20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 目的通过检测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前后Ⅷ因子含量及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在增城地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0袋未灭活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对照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将病毒灭活后上述300袋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实验组,进行Ⅷ因子含量检测,计算病毒灭活后Ⅷ因子含量。将5袋确诊HBV和5袋确诊HCV的新鲜冰冻血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亚甲蓝光化学疗法病毒灭活前后,病毒灭活效果的变化。临床随机抽取200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观察病毒灭活血浆输注后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新鲜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含量为(1.097±0.047)IU/m L(0.824±0.027)IU/m L;凝、血因子Ⅷ含量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亚甲蓝光化学疗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均达到GB 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对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要求。标本病毒灭活后血浆HBV-DNA及HCV-RNA载量均为<1000copies/m L。病毒灭活血浆输注人体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使用较安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能够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较小。在广州增城地区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光化学疗法 病毒灭活 新鲜冰冻血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