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ng model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change under engineering actions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青柏 朱元林 刘永智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10期893-902,共10页
The change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by permafrost thermal stability, thermal thaw sensibility and surface landscape stability and the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model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is propos... The change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is evaluated by permafrost thermal stability, thermal thaw sensibility and surface landscape stability and the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model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evaluating model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is calculated by 28 grou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long Qinghai-Xizang Highway.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rmal thaw sensibility and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and seasonally thawing depth, thermal stability and permafrost table temperature, mean annual ground temperature and seasonally thawing depth, and surface landscape stability and freezing and thawing hazards and their forming possibilit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mal stability, thermal thaw sensibility and surface landscape stability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and predict the change of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under human engineering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ering actions frozen soil environment PERMAFROST stability thermal thaw sensibility.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soil pH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surface cover in the eastern Nenjiang River Basin of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被引量:2
2
作者 Guo-dong Liu Ming-hui Wei +3 位作者 Ze Yang Hong-ye Xiao Yi-he Zhang Na-na Fang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69-382,共14页
To illuminat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driving mechanism of soil pH in the Nenjiang River Basin,the National Multi-objectiv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data of topsoil,the Second ... To illuminat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driving mechanism of soil pH in the Nenjiang River Basin,the National Multi-objective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data of topsoil,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data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were analyzed.The areas of neutral and alkaline soil decreased by 21100 km^(2)and 30500 km^(2),respectively,while that of strongly alkaline,extremely alkaline,and strongly acidic soil increased by 19600 km^(2),18200 km^(2),and 15500 km^(2),respectively,during the past 30 years.NDVI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pH when soil pH>8.0,and it was reversed when soil pH<5.0.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pH with various surface cover types,which showed an ascending order:Arbor<reed<maize<rice<high and medium-covered meadow<low-covered meadow<Puccinellia.The weathering products of minerals rich in K_(2)O,Na_(2)O,CaO,and MgO entered into the low plain and were enriched in different parts by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lake deposition,while Fe and Al remained in the low hilly areas,which was the geochemical driving mechanism.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ak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cisions on soil acidification and sali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H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Surface cover Soybean-maize-rice Woodland-grassland-wetland Saline-alkali land-sandy l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Land quality geochemical survey engineering Nenjiang River Basin
下载PDF
Bioremediation of Oil Spills in Cold Environments: A Review 被引量:11
3
作者 YANG Si-Zhong JIN Hui-Jun +4 位作者 WEI Zhi HE Rui-Xia JI Yan-Jun LI Xiu-Mei YU Shao-P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Oil spills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old environments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resource exploitation,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accidental leakage of oil. Several techniques, including physical, chemical, a... Oil spills have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old environments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resource exploitation,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accidental leakage of oil. Several techniques, including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thods, are used to recover spilled oil from the environment. Bioremediation is a promising option for remediation since it is effective and economic in removing oil with less undue environmental damages. However, it is a relatively slow process in cold regions and the degree of success depends on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properties and fate of oil spilled in cold environments, and the major microbial and environmental limitations of bioremediation. The microbial factors include bioavailability of hydrocarbons, mass transfer through the cell membrane, and metabolic limitations. As for the environmental limitations in the cold regions, the emphasis is on soil temperatures, freeze-thaw processes, oxygen and nutrients availability, toxicity, and electron acceptor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ases of success in the polar reg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Arctic and sub-Arctic regions. However, the challenges and constraints for bioremediation in cold environments remain l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环境损害 寒冷地区 审查 漏油 石油泄漏 北极地区 碳氢化合物
下载PDF
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4
作者 刘勇 周策 +2 位作者 赵远刚 张佳佳 周娟 《钻探工程》 2024年第3期20-26,共7页
针对高寒和干旱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变化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需要开展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技术研究。本文重点围绕水循环关键参量野外原位/移动/非接触式、自动、稳定监测等技术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监测生态系统水-土-气-冰-雪的... 针对高寒和干旱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变化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需要开展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设备与技术研究。本文重点围绕水循环关键参量野外原位/移动/非接触式、自动、稳定监测等技术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监测生态系统水-土-气-冰-雪的关键参量的新技术设备研究。通过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天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体系,打破行业技术壁垒,促进工程技术、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合作,共同开展极端生态环境水循环关键参量监测技术研究与创新,并将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大范围、全天候、立体化监测,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并实现我国生态监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含冰量 冰川厚度 雪水当量 干旱环境蒸散发 径流量 地下水位
下载PDF
兴凯湖西部土壤-植物系统中硒含量特征、成因来源及迁移转化主控因素
5
作者 梁帅 戴慧敏 +6 位作者 翟富荣 郭常来 高铁 刘凯 魏明辉 张哲寰 杜贯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硒及其有机化合物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开展富硒土壤硒成因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对富硒土地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基于区域地质特征、土壤数据和植物籽实数据,开展土壤硒空间分布和... 硒及其有机化合物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开展富硒土壤硒成因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对富硒土地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基于区域地质特征、土壤数据和植物籽实数据,开展土壤硒空间分布和成因来源研究,运用地统计学、相关性、生物富集系数等方法探讨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主控因素。土壤Se含量为0.11~0.70 mg/kg,均值为0.37 mg/kg,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富锦组黑色岩系是形成富硒土壤的物质基础和Se元素的最初来源,后期有利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促进了黑色岩系的持续风化,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硒源;植物富集能力BCF水稻/土壤>BCF玉米/土壤,籽实Se平均含量为Se水稻>Se玉米,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揭示,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受土壤矿物组成及土壤环境等因素制约。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富锦组黑色岩系及其风化物,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主控因素为粘土矿物的吸附/解析作用;划定天然富硒土地6550.68 hm^(2),为富硒土地科学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开发提供地学依据,有效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疾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迁移转化 主控因素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兴凯湖
下载PDF
潟湖污泥改性土工程特性与环境风险研究
6
作者 王富睿 杜征宇 +7 位作者 罗腾 王龙 陈永修 姚秋艳 廖爱浦 刘悦 侯浩波 曾天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6,共11页
为实现典型潟湖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文章以海南万宁市小海潟湖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炉矿渣、钢渣、工业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为原料制备的软土固化剂对污泥土进行固化处理。结果显示,软土固化剂改善了潟湖污泥的抗压强度、抗... 为实现典型潟湖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文章以海南万宁市小海潟湖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炉矿渣、钢渣、工业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为原料制备的软土固化剂对污泥土进行固化处理。结果显示,软土固化剂改善了潟湖污泥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以及液塑限等工程性能,降低了污泥土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与迁移释放能力,同时增加了种子发芽指数,使改性污泥土能够满足建设用地回填土强度要求与园林绿化用土的安全指标。通过SEM、XRD表征分析发现,潟湖污泥原样中的硅、铝成分,在碱性激发剂、钢渣粉、矿粉等提供的碱性环境下参与了水化反应,使改性污泥土表面出现大量孔洞以及棒状、片状等稳定的结晶物和以凝胶态存在的水化产物,进一步使污泥土内部结构密实紧凑,颗粒间联结增强。经过软土固化剂固化后的潟湖污泥土工程特性得到显著提升,并使污泥中重金属得到固化稳定化,其环境生态毒害性也得到有效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潟湖污泥 软土固化剂 固化改性 填埋土 工程特性分析 环境风险
下载PDF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不同土壤结构的古气候背景与黑土成因机制
7
作者 刘航 李瑞红 +5 位作者 李胜荣 侯红星 秦天 高远 周业泽 李明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6-778,共13页
黑土成因机制研究是理解黑土形成演化过程的基础,更是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吉林梨树县LZK-4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粘土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14)C、光释光测年等手段,重建了梨树县晚更新世中期以来... 黑土成因机制研究是理解黑土形成演化过程的基础,更是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以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吉林梨树县LZK-4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粘土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14)C、光释光测年等手段,重建了梨树县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古气候演化序列,揭示不同土壤类型的古气候背景,解析了典型黑土的气候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典型黑土形成于晚全新世,底界年龄为2452 cal.a BP;②LZK-4钻孔揭示了黑土层—灰白色粘土层—褐黄色粘土层的垂向结构,气候总体变化趋势由温湿向干冷转化;③研究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松辽平原梨树地区典型黑土的形成演化过程,为黑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粘土矿物 元素地球化学 古气候 黑土成因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的交通事故严重程度致因交互效应研究
8
作者 王健宇 陈献天 +2 位作者 焦朋朋 覃楚亮 王泽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80,共9页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各类因素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一种融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平衡算法与CatBoost模型的方法,对沈阳市2015—202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研究,并解析事故致因的交互效应。首先,通过地理...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各类因素对交通事故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一种融合ADASYN(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平衡算法与CatBoost模型的方法,对沈阳市2015—2020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研究,并解析事故致因的交互效应。首先,通过地理信息匹配的方法补充事故地点周围14项建成环境因子,构建多源数据集。其次,通过比较4种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即CatBoost,Random Forest,XGBoost,LightGBM,并筛选出泛化能力最强的模型。随后,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归因方法对最优模型进行解释以揭示单个风险因素效应以及影响重要度排序。最后,基于单因素分析,探究建成环境与事故特征之间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相同的特征在单因素以及双因素交互分析中对事故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在单因素分析中,季节、交通方式这2项因素对致命事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主干路密度、快速路密度、工业用地比例、现场形态、道路物理隔离这5项因素对致命事故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双因素交互分析中,高主路密度与秋冬季节交互以及低工业用地比例与春季交互等对致命事故具有正向影响;而高工业用地比例与行人交互则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成果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的影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优化和建设城市交通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CatBoost模型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 建成环境 交互效应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9
作者 罗金莉 《科技资讯》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解决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不仅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还能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从而保证其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该技术应... 解决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不仅可以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还能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从而保证其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类型。结合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进一步发挥该技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区域排涝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10
作者 胡丹婷 徐虹虹 +1 位作者 叶茫茫 苏彤彤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排涝工程成为解决城市内涝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工程在解决水患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排涝工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排涝工程成为解决城市内涝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些工程在解决水患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排涝工程中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分析现有排涝工程的环境保护现状,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实现排涝效果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排涝工程 水环境 生态环境 空气污染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选型研究
11
作者 王宇江 《建材世界》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论文基于典型不良地质条件中的冻土地基分析,明确了冻土地基下桩基础形式,并基于桩基础应力分布,给出了最佳桩基础选型。结果表明:融土过程下桩基础位移更大,相对于冻土过程更危险。锥柱+直柱+底板基础形式在冻土不良地质环境下位移更小... 论文基于典型不良地质条件中的冻土地基分析,明确了冻土地基下桩基础形式,并基于桩基础应力分布,给出了最佳桩基础选型。结果表明:融土过程下桩基础位移更大,相对于冻土过程更危险。锥柱+直柱+底板基础形式在冻土不良地质环境下位移更小,且能承担荷载更大,该类型基础实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 冻土环境 桩基础 有限元模型 选型优化
下载PDF
唐县水头村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勘查与治理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佳 于亚欣 《陕西建筑》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地质测绘测量、遥感解译和山地工程等综合手段,查明项目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查明治理工程的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矿山复绿提供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项目区域内地质环境,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 通过地质测绘测量、遥感解译和山地工程等综合手段,查明项目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查明治理工程的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矿山复绿提供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项目区域内地质环境,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无人机航测、地质调查,查明渣堆大小、形状,压占土地面积,环境破坏程度,评价其稳定性;确定治理工程地质参数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工程施工的三通一平,临时占地和材料堆放场地。修建挡墙和排水设施后,消除了矿山环境问题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使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覆土绿化后,渣堆成为立体式绿地,抑制了粉尘,净化了空气,改善、修复了生态环境,为周围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勘查 工程治理 覆土绿化 治理
下载PDF
唐县高岭土矿矿山地质环境勘查与治理应用研究
13
作者 于亚欣 王佳 《陕西建筑》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通过地质测绘测量、遥感解译和山地工程等综合手段,查明项目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查明治理工程的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矿山复绿提供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项目区域内地质环境,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 通过地质测绘测量、遥感解译和山地工程等综合手段,查明项目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问题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查明治理工程的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矿山复绿提供依据。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项目区域内地质环境,掌握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无人机航测、地质调查,查明渣堆大小、形状,压占土地面积,环境破坏程度,评价其稳定性;确定治理工程地质参数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工程施工的三通一平,临时占地和材料堆放场地。修建挡墙和排水设施后,消除了矿山环境问题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使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显著;覆土绿化后,渣堆成为立体式绿地,抑制了粉尘,净化了空气,改善、修复了生态环境,为周围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勘查 工程治理 覆土绿化
下载PDF
近海风电结构台风环境动力灾变与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忠 洪义 +6 位作者 高洋洋 黄铭枫 国振 赖踊卿 朱嵘华 杨秦敏 何奔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7-587,共21页
开发海上风能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的大型化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已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设计标准由欧洲领衔;区别于欧洲的海洋环境与地质条件,我国海上风电结构面临强台风... 开发海上风能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举措.海上风电的大型化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已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设计标准由欧洲领衔;区别于欧洲的海洋环境与地质条件,我国海上风电结构面临强台风、软弱土等挑战,极易发生动力灾变,大型化可能进一步加剧风电结构灾变风险.防灾降载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海上风电相关的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动力学等的一体化耦合与智能控制.本文围绕台风环境风机动力灾变与控制相关领域的交叉力学问题,结合笔者团队近年研究成果,较为详细地评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台风风场及其诱发的波浪场工程尺度性状,台风环境中风机气动、水动载荷及智能控制策略,风浪流多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基础失效模式与结构灾变机制,以及考虑风浪流-结构-基础-海床-风机控制耦合作用的一体化分析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议了我国海上风电大型化进程中仍有待突破的研究重点:需更深入掌握台风风场工程尺度性状、台风和台风浪载荷特性,需探索台风环境中的风机控制策略,亟需建立台风环境中大型海上风电整机一体化设计理论并开发国产化工业软件.上述相关领域的突破,对于我国实现海上风能产业的全球引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台风环境 智能控制 桩-土作用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松嫩平原北部全新世黑土剖面孢粉组合及其对环境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凯 宋运红 +4 位作者 杨凤超 戴慧敏 许江 韩晓萌 梁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21-2131,共11页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了AMS ^(14)C测年。系统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克山县黑土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Planted Poaceae-Echinate Asteraceae-Tamarix-Polypodiaceae为代表,中部孢粉组合以Tamarix-Chenopodium-Polypodiaceae-Echinate Asteraceae为代表,上部孢粉组合以Pinus-Chenopodium为代表。综合第四纪地质地貌、孢粉、AMS ^(14)C、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7500 a B.P.以来的大暖期,形成于松嫩平原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植被为以草本灌木为主的草原植被。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典型黑土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内动力,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粘土为克山县典型黑土的成土母质,黑土发育过程即为成土母质黑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北部 典型黑土 AMS^(14)C 孢粉组合 古气候 全新世 克山县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河南栾川县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贤达 孙建伟 +2 位作者 贾煦 刘向东 赵元艺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1886,共16页
【研究目的】栾川县是中国典型钼矿集中开采区,查清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矿山生态修复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典型钼矿区周边赤土店镇范围内农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4件,分析其... 【研究目的】栾川县是中国典型钼矿集中开采区,查清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矿山生态修复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典型钼矿区周边赤土店镇范围内农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4件,分析其重金属Cd、Cu、Zn、Pb、Hg、As、Cr、Ni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健康风险指数法开展重金属污染评价、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中Cd、Cu、Zn、Pb含量平均值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是区域农田土壤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As仅个别点位超标,Hg、Cr、Ni未超标;空间分布特征显示:钼矿开采集中区较近的A区是Cd、Cu、Zn、Pb含量高值的主要分布区,随着距离的增大,到B区和C区,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元素超标率A区>B区>C区;以河南省表层土壤背景值为标准,Hg、As、Cr、Ni地累积指数平均值均小于1,表现为无污染至轻污染,Cd、Cu、Zn、Pb污染较为严重,Cd达到中污染至重污染,Cu、Zn、Pb主要为轻污染至重污染水平,污染程度Cd>Pb>Zn>Cu,其中A区污染程度最高,B区次之,C区相对较低;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微生态风险为主,少量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中A区潜在生态风险高于B区和C区,以Cd元素最为突出;研究区农田土壤中各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从大到小依次为Cr>As>Pb>Ni>Cd>Cu>Zn>Hg,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10^(-4),从大到小依次为Ni>Cr>As>Cd,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均高于成人。【结论】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Cd、Cu、Zn、Pb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达到中污染至重污染水平,但整体生态风险较低,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在合理范围内,人群受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患癌症和非致癌疾病的风险较低,其中儿童对重金属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重金属危害,因此需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栾川县 河南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植物根系构型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17
作者 刘长硕 吴鹏年 +8 位作者 王艳丽 乔毅博 刘水苗 李煜铭 高晨凯 赵志恒 温鹏飞 王同朝 关小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70-580,606,共12页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根系构型相关研究数据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011—2020年有关根系构型研究的相关文献753篇,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手段对根系构型研究年发文量、研究国家...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根系构型相关研究数据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011—2020年有关根系构型研究的相关文献753篇,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手段对根系构型研究年发文量、研究国家与机构、关键词、研究主旨进行分析,旨在归纳当前研究热点与趋势,总结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果表明,2011—2020年10 a间根系构型文献发表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学科涉及植物科学、农学、土壤科学。中国在该研究发文量占全球总的28.69%;主要关键词为根系生理、根系构型、植物类型等3个聚类,热点关键词为“干旱”和“耐受性”;研究方向可分为探测技术、环境影响、根系生长特性、自身调控等4个聚类,其中环境影响为热点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自探测技术和根系生长特性(2011—2013年)、植株自身调控及根系生长特性(2014—2017年)至环境影响(2018—2020年)逐步过渡。【结论】鉴于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根系本身或根系周围环境对土壤微生物、土壤水分生态及土壤养分生态的影响,推断地上部响应根系构型变化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构型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根-土互作 研究趋势 环境影响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冻土区碳过程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万刚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34-36,共3页
总结了祁连山冻土区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介绍了碳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冻土区碳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关键策略。对了解祁连山冻土区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保护该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祁连山 冻土区 碳过程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桩体结构参数对螺旋桩-土冻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炅 陈鹏飞 +2 位作者 尹啸笛 郝洪策 梁成军 《河南科学》 2023年第7期964-969,共6页
由于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安全环保、承载力高等优点,螺旋桩基础已在多个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为了研究桩体结构参数对螺旋桩-土冻胀性能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了螺旋桩-土冻胀性能有限元模型,并对冻土-直桩模型进行了可... 由于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安全环保、承载力高等优点,螺旋桩基础已在多个岩土工程中广泛应用.为了研究桩体结构参数对螺旋桩-土冻胀性能的影响,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了螺旋桩-土冻胀性能有限元模型,并对冻土-直桩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通过改变螺旋桩桩体结构参数,讨论了冻土地区螺旋桩结构参数对螺旋桩-土冻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桩-土冻胀位移随叶片数量及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螺牙倾角增大而增大、随螺牙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本研究可为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地区螺旋桩桩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桩 输电线路工程 冻土 冻胀 桩土相互作用
下载PDF
工程渣土在新圈围库区的消纳实践研究——以上海南汇东滩N1库区为例
20
作者 张文虎 才多 欧阳礼捷 《四川环境》 2023年第6期226-231,共6页
滩涂围区实施工程渣土回填消纳,应当满足相关规划和土壤环境保护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针对滩涂围区面积大、地势低、地基承载力差、水土环境好等特点,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解决平面布置与地块后续利用及施工工艺的衔接、重载车... 滩涂围区实施工程渣土回填消纳,应当满足相关规划和土壤环境保护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针对滩涂围区面积大、地势低、地基承载力差、水土环境好等特点,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解决平面布置与地块后续利用及施工工艺的衔接、重载车辆安全通行、回填平整控制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技术难点,以满足在软土地基上大范围、高强度、安全环保施工作业。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南汇东滩N1库区水系和土地规划,结合滩涂库区软基地质特征、工程渣土物理特性、堆填平整标准和渣土环保控制指标等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2.2万亩新圈围库区经过近6年的工程渣土回填,已实现年平均消纳工程渣土1000万t,回填区域水土环境质量符合环保控制要求,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文可以为软土地基上大范围高强度安全消纳工程渣土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渣土 新圈围库区 平面布置 运输道路 堆填工艺 土壤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