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板弹性固定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永耀 赵勇 +5 位作者 程灏 徐惠青 魏戌 刘广伟 成永忠 崔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4769-4774,共6页
背景: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后出现尺侧柱并发症的比例小于接受单纯行桡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者认为这与夹板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并能够提供尺侧柱的相对稳定性... 背景: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发现,接受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后出现尺侧柱并发症的比例小于接受单纯行桡骨远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作者认为这与夹板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并能够提供尺侧柱的相对稳定性,能够重建腕关节三柱的稳定有关。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探讨夹板对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尺侧柱干预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基于一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及手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通过有限元相关软件分网、切割造模建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2种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夹板及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的4种腕关节骨折有限元模型。分析各模型在轴向压缩、横向拉伸、旋前和旋后种工况下,下尺桡关节的应力分布及相对位移变化、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变化及方向。结果与结论:①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后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骨折模型的尺月韧带、尺三角韧带、掌背侧尺桡韧带应力值均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②在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的下尺桡关节相对位移值均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③在横向拉伸、旋前及旋后工况下,夹板干预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及Ⅱ型骨折模型的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小于钢板干预的相对应骨折模型;④结果表明,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后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变差,其中发生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时更为明显;在此类骨折的治疗中与单纯行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相比较,夹板作为弹性固定在治疗周期中视腕关节为一个整体并能够提供尺侧柱的相对稳定性,藉此进一步揭示了夹板弹性固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板 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frykmanⅧ型 尺侧柱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钢板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永耀 赵勇 +5 位作者 程灏 徐惠青 魏戌 刘广伟 成永忠 崔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272-4277,共6页
背景:临床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或是关节脱位的治疗普遍比较重视,但却很少关注尺骨茎突骨折,而且对尺骨茎突骨折是否需要固定存在争议。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选用尸体实验可能会遇到尸体模型选择标准不一以及力学测量手段不同等问题。目的... 背景:临床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或是关节脱位的治疗普遍比较重视,但却很少关注尺骨茎突骨折,而且对尺骨茎突骨折是否需要固定存在争议。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选用尸体实验可能会遇到尸体模型选择标准不一以及力学测量手段不同等问题。目的:选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Mimics软件构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钢板螺钉固定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设定工况与载荷进行力学分析,希望给此类骨折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例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及手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调试后通过轴向加载100 N应力得出桡骨远端的应力分布云图,与文献中尸体实验数据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相关软件分网、切割造模建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的2种有限元模型,并完成桡骨远端钢板螺钉固定模型的组装。在旋转工况下设定载荷,分析2个模型中钢板内植物单元的应力分布、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建立并验证了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桡骨远端钢板螺钉固定的2种有限元模型;②在设定相同旋转载荷条件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骨折的钢板固定模型中钢板单元承受的应力及应力分布范围均小于合并尺骨茎突Ⅱ型骨折钢板固定的骨折模型,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值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也小于后者;③提示构建的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腕部骨折的力学机制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显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中尺骨茎突骨折会影响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其中合并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时较为明显,可以给此类骨折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frykmanⅧ型 钢板内固定 尺骨茎突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老年Colles骨折X线Frykman分型在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红 陈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6期624-630,共7页
该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究老年Colles骨折X线Frykman分型在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完善X线检查并进行Frykman分型,比较不同Frykman分型的Colles骨折患者X线掌倾角、... 该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究老年Colles骨折X线Frykman分型在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完善X线检查并进行Frykman分型,比较不同Frykman分型的Colles骨折患者X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等指标。依据Frykman分型将患者分为关节内、外型骨折,比较两种骨折类型患者治疗方式及X线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Lidstrom治疗效果分级评估不同分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120例Colles骨折患者根据Frykman分型:Ⅰ型26例(21.67%)、Ⅱ型29例(24.17%)、Ⅲ型14例(11.67%)、Ⅳ型16例(13.33%)、Ⅴ型12例(10.00%)、Ⅵ型11例(9.17%)、Ⅶ型8例(6.67%)、Ⅷ型4例(3.33%)。120例患者中共有关节外型骨折患者55例,其中30例行保守治疗,25例接受手术治疗;关节内型骨折患者65例,其中29例行保守治疗,36例接受手术治疗。两组骨折类型患者治疗后手术治疗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值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外型Colles骨折患者治疗总可接受率(72.73%)与关节内型治疗总接受率(75.38%)(χ^2=0.11,P=0.74)相当;关节外型组手术治疗总可接受率(88.00%)高于保守治疗(73.33%)(χ^2=1.83,P=0.18);关节内型组手术治疗总可接受率(91.67%)明显高于保守治疗(55.17%)(χ^2=11.53,P=0.00)。本研究证实老年Colles骨折X线Frykman分型在治疗方案选择中具有应用价值,关节外型骨折患者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相当,关节内型患者优先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frykman分型 Lidstrom治疗效果分级
下载PDF
克氏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Frykman Ⅲ型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志远 刘成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Frykman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06年6月至2018年4月因FrykmanⅢ型桡骨远端新鲜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依手术治疗方式分为A、B组。A组45例,予以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B组45例... 目的比较克氏针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FrykmanⅢ型骨折的效果。方法择选我院2006年6月至2018年4月因FrykmanⅢ型桡骨远端新鲜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依手术治疗方式分为A、B组。A组45例,予以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B组45例,予以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A、B组术前及术后6周、6个月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影像学指标,以及两组术后的GW(Gartland-Werley,GW)评分、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病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的临床随访。两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均获得满意恢复,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除了术后6个月的GW评分外,术后A组GW评分和PRWE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有1例发生腕管综合征; B组有1例发生腕管综合征,1例发生骨折二次移位,1例发生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结论克氏针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桡骨远端FrykmanⅢ型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疗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克氏针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 锁定钢板 老年 frykmanⅢ型骨折
下载PDF
手法整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远端骨折Frykman Ⅷ型9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袁锡峰 印胜 《中医外治杂志》 2003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桡骨骨折 frykmanⅧ型 手法整复 功能锻炼
下载PDF
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不同体位固定疗效比较
6
作者 潘长卿 叶淦湖 +2 位作者 李义凯 王华军 霍力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Frykman分型各分型进行不同体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Frykman分型方法,选择180例Colles骨折患者,其中Ⅰ型33例,Ⅱ型33例,Ⅲ型24例,Ⅳ型21例,Ⅴ型21例,Ⅵ型21例,Ⅶ型15例,Ⅷ型12例,按研究要求每型分为3组治疗:掌屈尺偏位组(A组)、中立位组(B组)、轻度背伸位组(C组)。随访6~18个月,根据Gartland and Werley功能评估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Ⅰ、Ⅱ、Ⅲ、Ⅳ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Ⅴ、Ⅵ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Ⅶ、Ⅷ型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Ⅰ、Ⅱ、Ⅲ、Ⅳ型Colles骨折采用掌屈尺偏位或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时均可采用;Ⅲ、Ⅳ型建议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固定;(2)Ⅴ、Ⅵ型采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固定疗效较好;(3)Ⅶ、Ⅷ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建议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固定体位 frykman分型 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高峰 徐明 +3 位作者 宋枫 杨增强 吴伟强 高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20年5月本科室采用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患者共29例,患者筛选标准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直肠脱出长度在... 目的探讨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2月至2020年5月本科室采用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患者共29例,患者筛选标准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直肠脱出长度在4 cm及以上,能够耐受经腹手术。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在29例患者中,行开腹手术6例、腹腔镜辅助手术21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2例。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见盆底直肠膀胱(子宫)陷凹明显加深,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0±25)min,术中出血量20~24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0±18)mL,未发生输尿管损伤、骶前静脉损伤、吻合口漏、排尿功能障碍和腹盆腔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4年,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坠胀感、排粪困难、排粪不尽感等症状,亦未出现排尿困难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评估为Ⅰ度大便失禁,经生物反馈治疗1~2个疗程后完全恢复;1例患者术后评估为Ⅲ度大便失禁,术后3个月时二期用10#丝线行肛门紧缩术,后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5个月、2年时出现直肠黏膜脱垂,经PPH手术治愈。1例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手术治愈率为96.6%(28/29)。结论采用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改良frykman-Goldberg手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Reliability of the pronator quadratus fat pad sign to predict the severity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被引量:2
8
作者 Julia Loesaus Isabel Wobbe +2 位作者 Erik Stahlberg Joerg Barkhausen Jan Peter Goltz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7年第9期359-364,共6页
AIM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pronator quadratus fat pad sign to detect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d to predict its severity.METHODS Retrospectively we identified 89 consecutive patients(41 female, mean age 49 ... AIM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pronator quadratus fat pad sign to detect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d to predict its severity.METHODS Retrospectively we identified 89 consecutive patients(41 female, mean age 49 ± 18 years) who had X-ray(CR) and computed tomography(CT) within 24 h following distal forearm trauma. Thickness of pronator quadratus fat pad complex(PQC) was measured using lateral views(CR) and sagittal reconstructions(CT). Pearson's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QC thickness in CR and CT. A positive pronator quadratus sign(PQS) was defined as a PQC > 8.0 mm(female) or > 9.0 mm(male). Frykman classification wa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fractures.RESULTS Forty-four/89 patients(49%) had a distal radius fracture(Frykman Ⅰ n = 3, Ⅱ n = 0, Ⅲ n = 10, Ⅳ n = 5, Ⅴ n = 2, Ⅵ n = 2, Ⅶ n = 9, Ⅷ n = 13). Mean thickness of the PQC thickness can reliably be measured on X-ray views and was 7.5 ± 2.8 mm in lateral views(CR), respectively 9.4 ± 3.0 mm in sagittal reconstructions(CT),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of 0.795. A positive PQS at CR was present in 21/44 patients(48%) with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d in 2/45 patients(4%) without distal radius fracture, resulting in a specificity of 96% and a sensitivity of 48% for the detec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ickness of the PQC and severity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CONCLUSION A positive PQS shows high specificity but low sensitivity for detec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The PQC thickness cannot predict the severity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肌 quadratus 脂肪垫符号 旋前肌 quadratus 建筑群 远侧的半径骨折 frykman 分类 常规拍 计算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