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初期王城新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禹浪 李彦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9,共7页
本文介绍了宾县庆华遗址及巴彦王八脖子遗址的发现经过、分布情况和文化内涵 。
关键词 北夷索离国 夫余初期王城 庆华堡寨遗址 巴彦县王八脖子遗址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新拓展——从李渔的《一家言》到沈复的《浮生六记》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6,共6页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中包含着一部浓缩的《闲情偶寄》。李渔与沈复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坐标意义在于:清代散文之一类,以《一家言》和《浮生六记》为代表,早已突破一般的"家务事、儿女情"的范围,将散文题材的领域推广到世俗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又一次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言》 《浮生六记》 李渔 沈复散文
下载PDF
王夫之别开生面的人性论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芳 王学锋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王夫之的人性论是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最显著体现,也是其全部伦理思想的立足点。理气合一、性气合一是其理论基点,理欲皆性是其人性论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之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把人欲纳入性中,并对人欲作公欲与私欲之区分,强调人要不断取&qu... 王夫之的人性论是其历史地位与作用的最显著体现,也是其全部伦理思想的立足点。理气合一、性气合一是其理论基点,理欲皆性是其人性论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之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把人欲纳入性中,并对人欲作公欲与私欲之区分,强调人要不断取"仁义礼智之理"和"声色臭味之欲"去"合两"而为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继善成性""性日生日成"的光辉命题,具有重要的近代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人性论 理欲合性
下载PDF
论邓肃对杜甫的接受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文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5-32,共8页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诗词文兼擅。其诗歌创作师承多家,而受李白、杜甫沾溉最多。南渡前邓肃以学李白诗为主,诗歌豪纵俊爽、磊落旷放;南渡以后,则以学杜甫诗为主,诗歌沉郁顿挫,雄浑劲健。他学习杜甫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实录"的诗史精神和以史笔入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个人身世之叹与抒写家国之痛密切结合,诗歌充满忧患意识与感人力量,比前期追踪李白的作品更显厚实、凝重。在杜诗接受史上,邓肃的创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肃 宋诗 杜甫 李白 现实主义 诗史精神 陈与义
下载PDF
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与王维诗歌地位的转折——兼论李杜独尊的诗学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晓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声名显赫,其地位和影响均在李杜之上。李白、杜甫取代曾经的诗坛领袖王维成为中国诗学的神圣典范,虽然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势"之所趋,而韩愈作为最早倡导李杜独尊的人物,无疑是李杜诗歌价值和诗学意义的重要发...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声名显赫,其地位和影响均在李杜之上。李白、杜甫取代曾经的诗坛领袖王维成为中国诗学的神圣典范,虽然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势"之所趋,而韩愈作为最早倡导李杜独尊的人物,无疑是李杜诗歌价值和诗学意义的重要发现者。韩愈对李杜的推尊体现了他过人的诗史眼光和创新魄力,也初步建构了其后中国诗学的主流价值体系,指示了中国诗学发展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李杜 王维 诗学典范 诗学传统
下载PDF
《陈垣先生〈萨都剌疑年〉补证》献疑
6
作者 杨匡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文中认为刘真伦所撰《陈垣先生〈萨都剌疑年〉补证》一文存在:因文献疏导致的序文收录与佐证及诗集版本的误读、误判问题,因标点断句之误导致对虞集序文的缪解问题,因版本失考导致对揭斯序文的错误推断等问题。兹予匡正。
关键词 傅与砺诗集 序文 补证 献疑
下载PDF
韩愈论李、杜新探
7
作者 常思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9,共7页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座丰碑的树立首功当推韩愈。旧来对韩愈论李、杜的讨论,囿于《旧唐书.杜甫传》提出的所谓“李杜优劣论”,仅定位于韩愈于李、杜不分先后优劣。通过对这一曲解的辨证,可以纠正前人对韩愈论李、...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座丰碑的树立首功当推韩愈。旧来对韩愈论李、杜的讨论,囿于《旧唐书.杜甫传》提出的所谓“李杜优劣论”,仅定位于韩愈于李、杜不分先后优劣。通过对这一曲解的辨证,可以纠正前人对韩愈论李、杜名篇《调张籍》内容的误解及编年错误,揭示韩愈论李、杜意在提倡学习李、杜诗充分反映社会现实,以变革大历以来回避现实而少意气的优游和平诗风的要旨,以及韩愈奠定后世以李、杜诗为典范的诗学传统的历史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李白 杜甫
下载PDF
《岁寒堂诗话》中的唐诗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丽 《绥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阐述《岁寒堂诗话》中所表现的唐诗观。认为:张戒《岁寒堂诗话》中所表现的唐诗观是在反江西诗派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明显的针对性,理论性也较强,且具有较鲜明的儒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宗尚杜甫、尊李重韩、抑元白张王、品评... 本文阐述《岁寒堂诗话》中所表现的唐诗观。认为:张戒《岁寒堂诗话》中所表现的唐诗观是在反江西诗派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明显的针对性,理论性也较强,且具有较鲜明的儒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宗尚杜甫、尊李重韩、抑元白张王、品评小杜温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戒 唐诗观 宗尚杜甫 尊李重韩 抑元白张王 品评小杜温李
下载PDF
韩愈自请分司东都原因探析
9
作者 段承校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58-63,共6页
元和二年六月韩愈自请分司东都,是其仕宦生涯的主动撤退,个中原因,韩愈本人及同时代人所作墓碑及行状均认为是遭到了谗言诽谤。然通过史料分析,结合德宗、顺宗和宪宗三朝中枢体制的嬗变,综合考察韩愈在此期间的仕宦迁转的人事关系发现,... 元和二年六月韩愈自请分司东都,是其仕宦生涯的主动撤退,个中原因,韩愈本人及同时代人所作墓碑及行状均认为是遭到了谗言诽谤。然通过史料分析,结合德宗、顺宗和宪宗三朝中枢体制的嬗变,综合考察韩愈在此期间的仕宦迁转的人事关系发现,所谓谗言诽谤仅仅是事情的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韩愈在仕进途中,无意中卷入了有宦官集团背景的裴均等人与李吉甫集团的人事纠葛。韩愈再次感觉到有贬黜的风险,故此请求分司东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分司东都 裴均 李吉甫 宦官集团
下载PDF
入神:文学的超审美境界——以李杜诗歌为例
10
作者 潘殊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6-101,共6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离审美而又超越审美,也即指艺术的伟大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神”与“道”互通,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玄妙的人生之境。严羽认为只有李杜诗歌才达到...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见解,它不离审美而又超越审美,也即指艺术的伟大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神”与“道”互通,它们共同表现了一种玄妙的人生之境。严羽认为只有李杜诗歌才达到“入神”境界的根本原因,在于李杜诗歌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在于李杜能在变中求常,在时代中求永恒,把根本性的人生问题的时代兴奋点、聚焦点转化成艺术,从而实现了文学的“伟大”并入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 沧浪诗话 入神 李杜 诗歌
下载PDF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诗评视野中的李白诗歌论
11
作者 王成 《河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6-18,118,共4页
朝鲜李瀷与清代赵翼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理论评述包括如下内容:李白诗歌的语言特点,李白的《古风》诗,李白与杜甫、韩愈诗歌的比较等,给我们提供了域内、域外两个诗评视角。对此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拓宽李白诗歌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李瀷 赵翼 语言特点 《古风》诗 杜甫 韩愈
下载PDF
李绂交游简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小辉 许敏妮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清代的理学家、方志学家李绂交游颇广,爱才如命,其交游情况直接反映了他的政治学术生平。然而,后人仅从他作为阳明学派传承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很少有专门的论述。文章从文学角度入手,通过对李绂交游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概括而又... 清代的理学家、方志学家李绂交游颇广,爱才如命,其交游情况直接反映了他的政治学术生平。然而,后人仅从他作为阳明学派传承人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很少有专门的论述。文章从文学角度入手,通过对李绂交游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概括而又全面地了解其生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绂 游十洲 陈彦瑜 李光地 方苞 全祖望 交游
下载PDF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三则
13
作者 李二年 陈泽新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20-1523,共4页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的文选注释有可商榷之处。《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的"有"当是表委婉语气,其他古文献中习见。《诗经·无衣》中"与子同仇"的"仇"应该是"朋友、伙伴"。《公刘》"爰方启行"的"启行"当是"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力 古代汉语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 与子同仇 爰方启行
下载PDF
李杜二题——读唐诗札记
14
作者 张承宗 《铜仁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2-18,共7页
李白对谢安的景仰,先出于对名士风流的仰慕,后出于对谢安安邦治国才能的景仰。他缅怀谢灵运,是喜欢他的儒、道、仙、佛兼而有之,找到了自我在文化上的异代知音。李白赞叹"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对唐诗创作影响很深... 李白对谢安的景仰,先出于对名士风流的仰慕,后出于对谢安安邦治国才能的景仰。他缅怀谢灵运,是喜欢他的儒、道、仙、佛兼而有之,找到了自我在文化上的异代知音。李白赞叹"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对唐诗创作影响很深。从历史的长河看,宋玉、庾信与杜甫,正是"萧条异代不同时"的三位诗人,他们都"风流儒雅",都曾经有"江山故宅",但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与家国之痛,因而产生深深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谢安 谢灵运 谢朓 杜甫 庾信
下载PDF
朝鲜文人李钰赋作简论
15
作者 刘婧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朝鲜后期文人李钰乃李朝正祖文体反正运动中遭受打击的代表人物,有《锦小赋》《锦赋草》,共赋18篇。其赋作远承屈原精神,反映了感士不遇的骚怨,近师明清性灵一派,表现崇尚真情的色彩。此外,李钰也善于就地取材,多用俚语,从而形成了自己... 朝鲜后期文人李钰乃李朝正祖文体反正运动中遭受打击的代表人物,有《锦小赋》《锦赋草》,共赋18篇。其赋作远承屈原精神,反映了感士不遇的骚怨,近师明清性灵一派,表现崇尚真情的色彩。此外,李钰也善于就地取材,多用俚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朝鲜文坛上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李钰 赋作 骚怨 真情文学 《锦小赋》 《锦赋草》
下载PDF
诗体选择与李杜优劣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青松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91-96,共6页
诗体选择对李杜优劣论具有重要影响。元稹重视新题乐府和排律的创作与其扬杜抑李论的提出密切相关;韩愈追踪李、杜,在用韵、炼字、奇崛化等方面学习杜甫,而在诗体选择上则推崇李白,做到了各有兼得,是其李杜并重的重要原因。在诗文革新中... 诗体选择对李杜优劣论具有重要影响。元稹重视新题乐府和排律的创作与其扬杜抑李论的提出密切相关;韩愈追踪李、杜,在用韵、炼字、奇崛化等方面学习杜甫,而在诗体选择上则推崇李白,做到了各有兼得,是其李杜并重的重要原因。在诗文革新中,为革除西昆体和太学体的不利影响,欧阳修对于杜甫有意弹压,而把李白树立为诗文革新运动的榜样人物,对其古体诗和绝句多有学习,是其提出扬李抑杜论的重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杜优劣论 诗体选择 元稹 韩愈 欧阳修
下载PDF
大连城市精神的先声——傅立鱼、金子雪斋与《泰东日报》
17
作者 刘功成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20世纪上半叶,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在大连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的流传,以爱国爱乡、广纳创新、自强...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20世纪上半叶,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在大连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的流传,以爱国爱乡、广纳创新、自强不息、勇立潮头为核心价值观的大连城市精神在同日本统治当局推行殖民文化的博弈中生成,顽强地生存和发展;探赜解放前大连存在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泰东日报》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租借地 大连城市精神 《泰东日报》 傅立鱼 金子雪斋
下载PDF
北宋时期范育与李复关系探究
18
作者 张柯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9-33,共5页
关中学者自张载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团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除学术间的往来外,还有政治、姻亲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范育与李复同属关中学者,由两人的姻亲关系阐明范育在李复求学和从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北宋后期关学的传... 关中学者自张载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术团体,团体内部成员之间除学术间的往来外,还有政治、姻亲等方面的复杂关系。范育与李复同属关中学者,由两人的姻亲关系阐明范育在李复求学和从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说明北宋后期关学的传承并非张载一人,并揭示北宋后期关中地区文人群体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关学思想的传播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关学 范育 李复
下载PDF
李杜优劣论争的背后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思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6,共5页
李杜优劣论争反映了中唐韩愈与元、白两大诗派在诗学观念上的差异和竞争。韩愈对李杜优劣说的批判也包含了对讽谕诗创作的不以为然。但尽管如此,他们的诗学思想在同时代仍最为接近。在贞元、元和诗坛上,他们是前后相继的接力者,分别代... 李杜优劣论争反映了中唐韩愈与元、白两大诗派在诗学观念上的差异和竞争。韩愈对李杜优劣说的批判也包含了对讽谕诗创作的不以为然。但尽管如此,他们的诗学思想在同时代仍最为接近。在贞元、元和诗坛上,他们是前后相继的接力者,分别代表了这一时期诗学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杜优劣说 讽谕诗论 韩愈 元稹 白居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