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aracters in C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1884-1898) as the Core Research Object
1
作者 ZHAO Hong-fei ZHANG Pe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2期559-565,共7页
Dian-shi Zhai Pictorial(1884-1898)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news pictorial in modern China,creating a new form with pictures and text.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mainly ... Dian-shi Zhai Pictorial(1884-1898)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news pictorial in modern China,creating a new form with pictures and text.Taking Dian-shi Zhai Pictori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how the pictorial uses words to shape the image of characters in cities,especially the image of women,and analyzes the shaping of urban characters’identity,personality,social status,and behavior in different news reports,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age of urban characters and civil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t the same time,the accurate use of words and the attitudes and values contained in pictoria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n-shi Zhai Pictorial characters in cities late qing dynasty the category of collected literary
下载PDF
方苞、李绂异同与清代古文理论的嬗递
2
作者 林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223,共11页
方苞、李绂是康熙后期至乾隆前期齐名的两大古文宗师。方、李论文继承清初古文“返雅崇正”的基本取向,强调古文的载道功能,主张取法唐宋大家,以倡言“文禁”完成对晚明文风的系统批判,为古文达于“雅正”提供具体的方案。与此同时,二... 方苞、李绂是康熙后期至乾隆前期齐名的两大古文宗师。方、李论文继承清初古文“返雅崇正”的基本取向,强调古文的载道功能,主张取法唐宋大家,以倡言“文禁”完成对晚明文风的系统批判,为古文达于“雅正”提供具体的方案。与此同时,二人又围绕比喻、叠句、援引古事、减字、换字等修辞技法是否应入“文禁”等问题有过直接争论,表现出对唐宋大家师法和古文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不同认知。他们的论争在清代中期产生了重要回响,方苞无疑拥有众多的仿效者,但李绂关于文例的见解实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原因是进入清中叶,汉学家重视考据的声音日益影响“雅正”内涵的具体走向,导致古文理论走向的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苞 李绂 雅正 文禁 清代古文
下载PDF
清代音乐赋的留存状况及文献价值
3
作者 侯立兵 郑云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乐教合一、审音听政、律历融通等综合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赋 清代 留存状况 文献特征 文献价值
下载PDF
明遗民集序书写的纪传与想象
4
作者 赵宏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别集序在文体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了传记写作的传统。明末清初的遗民通过诗文来回应国家和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这种回应体现在别集序的书写中,使其中的纪传部分更加注重真实性的表达。然而,由于别集序的主观创作空间较大,真实与想象的... 别集序在文体初创时期,就已经确立了传记写作的传统。明末清初的遗民通过诗文来回应国家和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这种回应体现在别集序的书写中,使其中的纪传部分更加注重真实性的表达。然而,由于别集序的主观创作空间较大,真实与想象的成分在遗民的别集序中交织在一起,这无疑影响了通过“知人论世”的传统批评方法所得批评主张的有效性。此外,集序作者往往通过个人经历的想象和性情的投射来塑造遗民的形象。这种塑造可能源于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也可能出于对经典文本的模仿。因此,遗民集序中的人物形象可能与他们的历史行为存在差异,这进一步影响了集序所传达的文学批评要素的接受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集序 遗民形象 纪传 想象
下载PDF
清宫寿戏《福寿延年》内廷演出考略
5
作者 刘铁 《阴山学刊》 2024年第2期21-30,共10页
《福寿延年》为清宫常演的多本寿戏,现今可见的早期剧本有嘉庆年间所用串关、题纲。在内廷搬演过程中,全剧经历个别处文字微调后总体保持稳定,每次仅据承应对象的变化对颂词做调整,以适应实际表演的需要。自嘉庆朝以后,其于同治、光绪... 《福寿延年》为清宫常演的多本寿戏,现今可见的早期剧本有嘉庆年间所用串关、题纲。在内廷搬演过程中,全剧经历个别处文字微调后总体保持稳定,每次仅据承应对象的变化对颂词做调整,以适应实际表演的需要。自嘉庆朝以后,其于同治、光绪两朝接连上演,尤以光绪一朝为盛,一直延续至光绪末期。演出场合主要为万寿承应,具体包括皇帝万寿承应和皇太后万寿承应,在慈禧四旬、五旬、七旬万寿时均有演出。此外,偶尔在一些节令如除夕或元旦承应演出中出现。具体演出形式有两种,绝大多数时为全本演出,个别情况下挑演部分出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延年》 清代 寿戏 演出
下载PDF
宋人注杜的三种整理本考察
6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1,20,共12页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的整理著作;《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正本清源、斠证发微、订讹掘隐工作,而与原本相较,成为了一种融合较多整理者见解的新著;《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则是恪守古籍整理规范,重在校点勘误、旨在恢复原貌的精审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注杜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下载PDF
清诗总集丛考——以张文钺《来鹤集》等为中心
7
作者 朱则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7,124,共10页
清代诗歌总集研究相对较少,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而读者一般不大注意。现就涉及《来鹤集》《江左三大家诗钞》《韬光庵纪游集》《韬光纪游诗册》《养素园诗》《国朝诗铎》《天台三高士遗集》等总集的若干问题予以考辨,供有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清诗 总集 《来鹤集》 《江左三大家诗钞》 《国朝诗铎》 《天台三高士遗集》
下载PDF
地方诗歌总集中诗歌批评文献挖掘研究——以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为例
8
作者 范丽琴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一是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的诗话文献,如清代郑杰《注韩居诗话》、梁章钜《退庵诗话》、郭柏苍《柳湄诗传》、郑王臣《兰陔诗话》、涂庆澜《荔隐居纪遗》《续梅花百咏斋附记》等。二是人物小传辑...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一是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的诗话文献,如清代郑杰《注韩居诗话》、梁章钜《退庵诗话》、郭柏苍《柳湄诗传》、郑王臣《兰陔诗话》、涂庆澜《荔隐居纪遗》《续梅花百咏斋附记》等。二是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诗歌总集编纂者在人物小传后自撰评语对人物进行评价,或引用各种文献资料,包括正史、方志、笔记小说、各家诗话等资料对人物进行集中评注。三是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诗歌总集编纂者在诗题之下,或诗中某句之后,或整首诗歌之后以双行小注的形式说明诗中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福建 地方诗歌总集 诗歌批评文献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铜镀金牛驮瓶花表中璎珞的材质、工艺和保护修复研究
9
作者 王雪莹 罗涵 +4 位作者 段佩权 展菲 李合 谷岸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 18世纪英国制造的铜镀金牛驮瓶花表是清宫观赏型西洋钟表的典型器物,原放置于故宫养心殿东暖阁。由于金属丝伤断造成金牛背覆装饰的珍珠璎珞散落脱缺,所以在恢复钟表走时功能后对璎珞部分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外观复原。修复前,使用三维视频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穿制璎珞部分的金属丝和珍珠进行尺寸测量和材质检测。结果显示,璎珞原件使用直径0.15 mm、含95%Ag的镀金银丝、三种尺寸大小(直径分别为1.1 mm、1.6 mm、2.2 mm)的海水珍珠以及绿色珐琅珠托;形制为四线连环穿缀的网状珠链及珍珠流苏。修复时采用了含99%Ag的银丝以及同原件规格的珍珠。根据相关档案资料可知,清代宫廷中的璎珞常被用于佛教器物、宫灯和动物题材器物三类场景,串制材质有丝棉线和金属丝线两种。本次保护修复为今后金属丝型璎珞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璎珞 珍珠 珐琅 XRF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大吉葫芦式挂屏文物的科学分析与保护修复研究
10
作者 张毅 孔艳菊 罗涵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故宫博物院藏金大吉葫芦式挂屏一组八个,本保护修复样品是其中两件(故11214和故11703)。送修时,两件金大吉葫芦式挂屏表面有尘污和多处嵌件松动、脱缺的伤况,为恢复该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本研究先... 故宫博物院藏金大吉葫芦式挂屏一组八个,本保护修复样品是其中两件(故11214和故11703)。送修时,两件金大吉葫芦式挂屏表面有尘污和多处嵌件松动、脱缺的伤况,为恢复该文物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修复。本研究先了解金大吉葫芦式挂屏文物的病害情况和成因;通过拉曼光谱检测了挂屏中所有镶嵌的宝玉石材质,结果显示,修复区域中有珊瑚、尖晶石、碧玺、海蓝宝石、翡翠、青金石、绿松石等品种;通过X射线荧光能谱仪检测出挂屏基底的金属成分,Au的含量约87.1%~89.4%,Ag的含量约为10%,Cu和Fe元素的含量微少;明晰了文物的制作工艺,其中花丝镶嵌工艺为挂屏的主要制作工艺;最后通过对金大吉葫芦式挂屏30余处缺失和松动嵌件进行了补配和回粘,恢复了文物的完整。在科学检测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并更深入地研究了清代宫廷挂屏的制作工艺,为中国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屏 保护修复 检测分析 花丝工艺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晚清书院藏书目录的多种类型及其成因
11
作者 张晓新 邓洪波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建设蓬勃发展,据统计,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书院藏书目录数量超过以往各年代的总和。晚清书院藏书目录具有多种类型,在详略程度上,既有偏重“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提要式目录,也有只登记书籍基本信息的账簿式目录。在... 晚清时期书院藏书建设蓬勃发展,据统计,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书院藏书目录数量超过以往各年代的总和。晚清书院藏书目录具有多种类型,在详略程度上,既有偏重“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提要式目录,也有只登记书籍基本信息的账簿式目录。在分类体系选择上,既有采用传统四部分类体系的目录,也有力图打破中西学壁垒、设置新分类体系的目录,还出现了以捐赠人为款目的捐赠目录。晚清书院藏书目录的多样性发展,主要受晚清书院藏书的渐进性及飞速膨胀、缺乏统一分类体系以及书籍购藏的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晚清书院藏书在变革过程中获得了多元发展,其藏书理论和实践蕴含着从传统迈向近代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书院 藏书目录 藏书建设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
12
作者 田野冬雪 张云 +1 位作者 罗涵 孔艳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23-32,共10页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号:故201082)是以乾隆皇帝御临图样为底本,转制为挂屏的一种典型文物。目前因文物表面尘污以及构件松动、脱色、脱落、缺失等伤况需要进行保养和修复。修复前,采用光学显微镜、...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紫檀木边嵌染牙竹石图中堂挂屏(文物号:故201082)是以乾隆皇帝御临图样为底本,转制为挂屏的一种典型文物。目前因文物表面尘污以及构件松动、脱色、脱落、缺失等伤况需要进行保养和修复。修复前,采用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该文物中的镶嵌材质及染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镶嵌材质主要为象牙和青金石,朱竹叶片的染料为朱砂、红花甙及藏猩红3B,青金石则用自身矿物颜料进行了加色处理。根据上述测试分析结果,制定了固色除尘和嵌件补配等保护修复方案。此次文物修复研究不仅为后期象牙染色挂屏的修复提供参考,也为文物御临图样转制分析及清代宫廷相关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案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屏 朱竹图像 御临图 象牙 青金石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的保护修复研究
13
作者 展菲 罗涵 任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 故宫博物院藏银镀金嵌宝石花盆形簪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的面簪,属于钿花的一种,通常镶嵌于钿子的顶部,作为清代宫廷细金工艺的典型代表,此面簪背面戳记“聚珍”“二两平”,显示了宫廷首饰的制作机构为民间首饰行“聚珍斋”,且平码使用的是民间常用平码“二两平”。目前,该文物因存在表面污渍、金属锈蚀、宝石脱落和点翠松动脱落等伤况急需修复。在修复前利用显微观察、拉曼光谱、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GC/MS)等测试技术对文物镶嵌所用宝石种属和胶粘剂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文物的主要镶嵌宝石材料有珍珠、尖晶石和碧玺,宝石粘接剂主要成分为蜂蜡和松香的混合材料,为了衬托粉色宝石材料,其中还加入了朱砂作为调色剂。根据文物材料特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精细除尘、点翠粘接和宝石粘接的保护修复操作,为花丝点翠嵌宝石类的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簪 科技检测 细金工艺 保护修复 清代藏品
下载PDF
从李梦阳用韵看明代庆阳方音韵母特点
14
作者 王仕玉 刘晓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同宕摄,果摄洪音字读如假摄,止摄合口读如遇摄,遇摄端系、庄组字读如流摄,流摄细音读如效摄,效摄一等唇音字读如遇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古体诗 韵母特点 明代庆阳方音
下载PDF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15
作者 陈莜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族兴盛。清代砚田赋可视为耕读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耕读文化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辞赋 砚田赋 砚田意象 耕读文化
下载PDF
汉赋在清代的多元传播及其功能意义
16
作者 王飞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汉赋在清代迎来传播的高峰,这是多种合力促成的结果。其传播渠道有:文字传播包括选本编集、赋话撰写、书肆流通、官私藏书、拟作学习、引用注释、书画创作,口头传播则有诵赋、演赋、教赋、歌赋。传播主体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出于不同的... 汉赋在清代迎来传播的高峰,这是多种合力促成的结果。其传播渠道有:文字传播包括选本编集、赋话撰写、书肆流通、官私藏书、拟作学习、引用注释、书画创作,口头传播则有诵赋、演赋、教赋、歌赋。传播主体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出于不同的传播目的,发挥不同的传播功用。具体言之,汉赋传播具有文教功能、应试功能、盈利功能、交际功能和服务功能。立足赋学视域,汉赋传播裨益于清代士子作赋,其要在学问和法度两端。而于今之治赋者,汉赋传播的价值在于积存富饶的赋学资源,从中可窥清人对传统赋论的总结和超越,留予后人研究和再阐释的广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清代 传播 接受 赋学
下载PDF
江标藏书生涯述略
17
作者 黄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江标从小嗜书,他徜徉于苏州繁荣的书肆、书贾之间,又得苏州先辈藏书家黄丕烈、顾广圻的精神给养以及前辈叶昌炽等人的引导,由此产生传承苏州藏书家和藏书之学的志向。在游幕与仕宦期间,他朝夕研习版本目录书籍,并在与前辈藏家名士、同... 江标从小嗜书,他徜徉于苏州繁荣的书肆、书贾之间,又得苏州先辈藏书家黄丕烈、顾广圻的精神给养以及前辈叶昌炽等人的引导,由此产生传承苏州藏书家和藏书之学的志向。在游幕与仕宦期间,他朝夕研习版本目录书籍,并在与前辈藏家名士、同年同僚学友、各地书肆书贾的频繁往来中,进行了长足的实践。从江标的身上能清晰地看到,在晚清新学旧学交替之下,一个苏州的普通士子成长为著名版本目录家、藏书家的完整历程。这对研究清代的版本目录学、藏书史,以及探讨一个版本目录家的养成颇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江标 藏书家 藏书生涯
下载PDF
张弼《东海集》版本考
18
作者 史桢英 《上海地方志》 2024年第1期56-64,93,94,共11页
张弼别集《东海集》是了解其生平为人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参考文献。《东海集》版本大体有两大系统,其一以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为源,现存多为其补版后印本,又有周文仪本与日新堂本两种正德间翻刻本存世;其二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张弼别集《东海集》是了解其生平为人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参考文献。《东海集》版本大体有两大系统,其一以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为源,现存多为其补版后印本,又有周文仪本与日新堂本两种正德间翻刻本存世;其二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张世绶刻本为源,以康熙三十六年嘉会堂增补重印本收篇最多,道光间又有张崇铭修补重印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弼 《东海集》 版本考 明清两代
下载PDF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清代戏曲碑刻释文校补
19
作者 游秋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中的部分释文存在一定的文字误、缺、衍、脱及句读失误等问题,今校正误释8条,校补缺文8条,校正衍文4条,校补脱文3条,举正句读3条,以便为相关碑刻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本。
关键词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卷》 清代 戏曲碑刻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易经通注》易学思想研究
20
作者 梁珂维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 《易经通注》作为清朝第一部官方易学著作,其政治地位和意义非比寻常。分析《易经通注》编纂始末及体例可以发现,其目的是以义理为宗、折衷众说,这与后来的《御纂周易折中》如出一辙。虽然它的学术观点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却对理学易学有所改正。该书不完全赞同易为卜筮之书的观点,而提出其为圣人为人事设,这对反对空谈心性、倡导实学大有裨益。在治国方面,它提出统治者需先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怀利民之心,行利民之政,才能够匡正天下,这是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路。对《易经通注》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还原清初易学之原貌,推进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易学 《易经通注》 傅以渐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