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东越海事史的“揭阳”“海风波”
1
作者 王子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22,共10页
汉武帝时代,东越参与汉朝远征南越的海上进军,却中途退兵,其理由是海路航行的严重危难,史称“以海风波为解”。这是史籍第一次以“风波”言海难威胁。考察战事发生的季节,不排除台风灾害的可能。以“风波”记述航海遭遇的风浪之灾,汉代... 汉武帝时代,东越参与汉朝远征南越的海上进军,却中途退兵,其理由是海路航行的严重危难,史称“以海风波为解”。这是史籍第一次以“风波”言海难威胁。考察战事发生的季节,不排除台风灾害的可能。以“风波”记述航海遭遇的风浪之灾,汉代还有其他史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交通,也有“苦逢风波溺死”的记载。军事史所见“伏波”名号,应当与克服“海风波”有关。“海”“风波”或说“海风波”,也成为后世史书记述海事的语言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越 南越 海风波 伏波 航海风险
下载PDF
天籁阁旧藏黄庭坚《经伏波神祠诗卷》题跋考论
2
作者 陈荣军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项元汴天籁阁收藏黄庭坚书法作品28件,《经伏波神祠诗卷》一直被称为“第一”。通过对历代收藏家题跋的梳理,可见作品流传较完整的次序。叶恭绰《遐庵谈艺录》所载将此帖转让给王南屏有误,需要修正。叶恭绰以后的流传轨迹为:叶恭绰转谭... 项元汴天籁阁收藏黄庭坚书法作品28件,《经伏波神祠诗卷》一直被称为“第一”。通过对历代收藏家题跋的梳理,可见作品流传较完整的次序。叶恭绰《遐庵谈艺录》所载将此帖转让给王南屏有误,需要修正。叶恭绰以后的流传轨迹为:叶恭绰转谭敬,谭敬转张大千,张大千以后流到日本。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题跋,对于持续塑造和重塑艺术史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籁阁 《经伏波神祠诗卷》 鉴藏 题跋
下载PDF
中越伏波信仰历史变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3
作者 李晓斌 刘盛祁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历史上,中国王朝以国家在场方式整合伏波信仰,通过合法化、行政化、世俗化过程使其下沉到地方社会,形成国家与民间温和互动的神政系统,并使之有效参与到地方基层社会治理。在这一过程中,伏波信仰的内涵从安澜济川、消灾佑民,向捍卫边疆... 历史上,中国王朝以国家在场方式整合伏波信仰,通过合法化、行政化、世俗化过程使其下沉到地方社会,形成国家与民间温和互动的神政系统,并使之有效参与到地方基层社会治理。在这一过程中,伏波信仰的内涵从安澜济川、消灾佑民,向捍卫边疆演进,构建起其作为国家在场符号的象征性。越南的伏波信仰具有明显的场景性特点。此外,因没有形成与国家权力借力的权力网络,未完成合法化、行政化的过程,只在特定华人社会和村落保留了消灾佑民、安澜水神的功能。因此,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建构的差异是影响中越伏波信仰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波信仰 场景性 差异性 国家在场
下载PDF
古代雷州半岛海神信仰略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莲 李雄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47-50,共4页
古代,雷州半岛信仰的海神主要有伏波将军和妈祖,尤其是元代以后,妈祖影响超过伏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妈祖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2)雷州半岛的汉人多为福建移民,3)雷州半岛少数民族的外迁。
关键词 雷州半岛 海神 伏波将军 妈祖
下载PDF
明清伏波神信仰地理新探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元林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9,共8页
伏波信仰是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互动中的代表。一方面,两伏波将军通过国家册封、地方官员倡建庙宇、士人歌颂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题等形式,形成了神灵在中央的正统性和弘扬的主题;另一方面,原来建功于地方的伏波神灵不断显灵异,屡屡... 伏波信仰是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互动中的代表。一方面,两伏波将军通过国家册封、地方官员倡建庙宇、士人歌颂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题等形式,形成了神灵在中央的正统性和弘扬的主题;另一方面,原来建功于地方的伏波神灵不断显灵异,屡屡有为于地方,被地方官民所接受,国家神灵在地方上真正落地,形成了明清以北部湾乃至琼州海峡为中心的祭祀带,伏波神职多为庇佑江海航海安全职能;五岭山地、粤西一带的祭祀带,神职也多为水上交通与地方安定;湘沅流域祀伏波神,也多彰昭其有功于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大伏波信仰的中心和主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规律。伏波信仰的变化,渗透着国家祭祀的逐渐地方化,渗透着国家在地方秩序构建中,利用英雄等神灵信仰在地方的空间逐步展开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波神 国家祭祀 地方秩序 互动
下载PDF
清代岭南地区伏波庙地理分布与历史记忆 被引量:9
6
作者 滕兰花 袁丽红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清代岭南地区伏波庙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在马援南征所路过之地。伏波祭祀圈的形成,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的集体记忆,以及对他在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方面的历史功绩之肯定。伏波神祭祀圈的存在有助于加强华夏文明对边疆地区的凝聚力。
关键词 清代 岭南 伏波庙 历史记忆
下载PDF
国家认同的隐喻:广西左江流域伏波信仰与班夫人信仰共存现象探析——广西伏波信仰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9
7
作者 滕兰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伏波庙是百姓对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的缅怀,当地流传着班夫人献粮助军的故事,民众为她立庙祭拜。左江流域伏波庙与班夫人庙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伏波庙的兴建及重建,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维护国家统一、边疆...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伏波庙是百姓对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的缅怀,当地流传着班夫人献粮助军的故事,民众为她立庙祭拜。左江流域伏波庙与班夫人庙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伏波庙的兴建及重建,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以及推动汉文化南传的历史功绩之肯定。班夫人捐粮助军的行为应该是当地百越先民自发助军行为的折射,反映出百越先民对马援南征的拥护与支持。班夫人与马援同祀现象是百越先民支持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的反映。伏波庙和班夫人庙并存现象背后是地方社会对国家认同的一种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 伏波信仰 班夫人信仰 认同
下载PDF
清代广西伏波庙地理分布与伏波祭祀圈探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滕兰花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清代广西伏波庙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关传说,表明了民间社会对东汉马援征交趾史实的一种集体记忆。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桂西南地区,大体上与马援南征路线相吻合,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折射出汉文化自北向南传播的历... 清代广西伏波庙的地理分布及其相关传说,表明了民间社会对东汉马援征交趾史实的一种集体记忆。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及桂西南地区,大体上与马援南征路线相吻合,形成了一个以马援为主神的祭祀圈,折射出汉文化自北向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西 伏波庙 马援南征
下载PDF
马援崇拜的地理分布:以伏波庙为视角 被引量:13
9
作者 范玉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东汉初期,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汉,马援奉命率军南征,平定岭南六十余城,开辟道路,兴办水利,福泽深远,受到南征沿途各地民众的崇祀,形成特有的马援崇拜民俗事象。作为马援崇拜的主要载体,伏波庙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其北界可达湖南沅水、... 东汉初期,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汉,马援奉命率军南征,平定岭南六十余城,开辟道路,兴办水利,福泽深远,受到南征沿途各地民众的崇祀,形成特有的马援崇拜民俗事象。作为马援崇拜的主要载体,伏波庙的地理分布相当广泛,其北界可达湖南沅水、澧水流域,东至广东武水流域,南至广西南部沿海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左右江流域,其中尤以湖南沅水流域和广西的桂江流域、西江流域以及沿海地区最为广泛,并呈现逐渐向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援崇拜 地理分布 伏波庙
下载PDF
从国神到家神:武陵地区伏波信仰变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洪林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8,共8页
伏波将军马援信仰是武陵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唐宋之际,伏波将军成为国家神系中的显赫神灵。元明清时期,伏波神职功能逐渐泛化,成为武陵地区各族群广泛信仰的地方神。在武陵地区土著族群的家族化过程中,受伏波文化记忆的影响,一些... 伏波将军马援信仰是武陵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唐宋之际,伏波将军成为国家神系中的显赫神灵。元明清时期,伏波神职功能逐渐泛化,成为武陵地区各族群广泛信仰的地方神。在武陵地区土著族群的家族化过程中,受伏波文化记忆的影响,一些家族形成马援祖先认同,使得伏波神成为家神。伏波神与家神结合,使伏波信仰在武陵地区产生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波信仰 马援 武陵地区
下载PDF
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中的互动——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元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9,190,共9页
伏波信仰是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互动中的代表。一方面,两伏波将军通过国家册封、地方官员倡建庙宇、士人歌颂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题等形式,形成了神灵在中央的正统性和弘扬的主题。宋元时期,伏波信仰水神的主题不断放大,存在着一定的... 伏波信仰是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互动中的代表。一方面,两伏波将军通过国家册封、地方官员倡建庙宇、士人歌颂其建功立业的英雄主题等形式,形成了神灵在中央的正统性和弘扬的主题。宋元时期,伏波信仰水神的主题不断放大,存在着一定的空间规律。伏波信仰的变化,渗透着国家祭祀的逐渐地方化,渗透着国家在地方秩序构建中,利用英雄等神灵信仰在地方的空间逐步展开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伏波神 国家祭祀 地方秩序
下载PDF
中法战争后边疆安全与龙州伏波信仰的互动——广西伏波信仰研究系列之二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雨 滕兰花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28,共5页
以龙州县城东伏波庙为例,探析了在中法战争结束以后,广西边疆安全与伏波信仰的互动模式:即当广西出现边疆危机时,伏波信仰在中央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是以守边为主;而当边疆危机消失后,伏波信仰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表现形式则以敬神为主。
关键词 中法战争 边疆安全 伏波信仰 互动
下载PDF
清代湘西地区伏波信仰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滕兰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3,共6页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湘西五溪蛮,病卒于壶头山,死后被当地百姓敬为神,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伏波神具备了忠义神、水神的主神职,最终成为无所不能的神。湘西地区一些族群还将马援奉为祖先神灵,借助伏波信仰的文化影响力来树立...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征湘西五溪蛮,病卒于壶头山,死后被当地百姓敬为神,立庙祭祀。随着时代的变迁,伏波神具备了忠义神、水神的主神职,最终成为无所不能的神。湘西地区一些族群还将马援奉为祖先神灵,借助伏波信仰的文化影响力来树立自己的文化权力地位。这与广西沿海地区伏波信仰的地方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湘西 马援 伏波信仰
下载PDF
民间信仰的地方化与苗族移民家族社会构建的关系——基于鄂西南官坝苗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文元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10,23,共6页
通过对鄂西南官坝苗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官坝苗族移民群体——陆氏家族通过历史记忆塑造家族神——伏波菩萨,进而建造伏波庙,定期开展祭祀活动,实现了伏波信仰在官坝苗寨的地方化。在伏波信仰的地方化过程中,强化了官坝陆氏的家族观... 通过对鄂西南官坝苗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官坝苗族移民群体——陆氏家族通过历史记忆塑造家族神——伏波菩萨,进而建造伏波庙,定期开展祭祀活动,实现了伏波信仰在官坝苗寨的地方化。在伏波信仰的地方化过程中,强化了官坝陆氏的家族观念,影响了家族院落的建造与维护,对其家族成员起到了教化作用与行为约束,促进了家族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家族构建 伏波信仰
下载PDF
北部湾地区的伏波信仰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滕兰花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7,26,共8页
马援平定岭南,巩固边防,安邦定国,为促进岭南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岭南地区多有伏波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波信仰文化。伏波信仰的存续与特定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广西地区的伏波信仰的存续离不开马援部将后裔... 马援平定岭南,巩固边防,安邦定国,为促进岭南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岭南地区多有伏波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伏波信仰文化。伏波信仰的存续与特定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广西地区的伏波信仰的存续离不开马援部将后裔"马留人"对马援的崇拜。伏波信仰还随着岭南地区信众的迁移而扩散到其它地方,如台湾苗栗的伏波庙也就是因为粤籍移民迁入而传入,在其存续当中,马姓人群将其视为祖先神加以崇祀,让它传承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台湾地区 马援 代波信仰
下载PDF
神明信仰与边疆秩序——宋明时期广西伏波信仰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麦思杰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55-58,73,共5页
马援伏波是广西重要的民间神明,从唐至明期间,马援在广西地方社会的形象不断地发生变化。以这一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其变迁的背后所表达出不同的时代主题,从而理解国家在边疆秩序的构建中,如何透过神明信仰的不断塑造来达到构建边疆意识。
关键词 伏波信仰 变迁 广西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沿海伏波信仰的成因及其文化特征——以钦州乌雷伏波庙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才茂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伏波信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马援对广西海沿地区的卓越贡献、国家封赐立庙推行官祭、地方百姓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恩,是形成伏波信仰的重要原因。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伏波神信仰与沿海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伏波信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马援对广西海沿地区的卓越贡献、国家封赐立庙推行官祭、地方百姓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恩,是形成伏波信仰的重要原因。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伏波神信仰与沿海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呈现出边疆性、海洋性、地域性、实用性、多元性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乌雷伏波庙 民间信仰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他者想象与地方记忆:中越边关的文化景观——跨境文化遗产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玲 《百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文章从文化遗产视角观照友谊关的历史图景与文化景观,通过中越使臣的他者想象,以及地方记忆中班夫人与伏波崇拜的主体互动,对"一带一路"跨境民族遗产的实践与传承进行互视与反思。
关键词 友谊关 中越边境 跨境民族遗产 班夫人崇拜 伏波崇拜
下载PDF
广西沿海渔民的伏波信仰及其社会功能——以钦州乌雷伏波庙为例
19
作者 任才茂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伏波信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当地人们实用的心理需要及产物。钦州市乌雷村伏波神信仰与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当地村民通过自愿捐资、出力维修伏波庙,举办集体祭祀仪式和祭拜活动,强化信仰... 伏波信仰是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当地人们实用的心理需要及产物。钦州市乌雷村伏波神信仰与广西北部湾沿海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当地村民通过自愿捐资、出力维修伏波庙,举办集体祭祀仪式和祭拜活动,强化信仰认同,规范渔民言行,维系渔村安定,促进村际的和谐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雷村 伏波庙 伏波信仰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湛江伏波海神的形成与发展
20
作者 卢灿丽 李铭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8-40,共3页
湛江渔民靠海而居、以海经商,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海洋环境对于湛江渔民而言极为重要,因此,湛江渔民对伏波将军拥有着深厚的崇拜、敬仰之情,匀深日久,便逐渐形成了伏波信仰。伏波信仰在湛江地域中作为水神已经形成了极富有地域特色的... 湛江渔民靠海而居、以海经商,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海洋环境对于湛江渔民而言极为重要,因此,湛江渔民对伏波将军拥有着深厚的崇拜、敬仰之情,匀深日久,便逐渐形成了伏波信仰。伏波信仰在湛江地域中作为水神已经形成了极富有地域特色的信仰文化,散发出悠久的历史味道。文章对湛江地区伏波信仰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介绍了湛江地区主要的伏波祠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 伏波 海洋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