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仙窟》在日本越境神话中的接受
1
作者 占才成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8-158,共11页
我国早已散佚的唐传奇小说《游仙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体现在日本上代文学中的越境神话方面。通过对《游仙窟》与日本越境神话在主题、神话结构、情节,乃至微观的词句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古事记》《日本书纪》和《风... 我国早已散佚的唐传奇小说《游仙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体现在日本上代文学中的越境神话方面。通过对《游仙窟》与日本越境神话在主题、神话结构、情节,乃至微观的词句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古事记》《日本书纪》和《风土记》等日本神话原典中的越境神话受到了《游仙窟》的影响,与《游仙窟》所记述的故事属于同一神话群。这一比较研究也可能将《游仙窟》东传日本的时间至少推至《古事记》成立之时,即公元7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仙窟》 《古事记》 《日本书纪》 《风土记》 日本越境神话
下载PDF
日本神话中的通天之“柱”与中国文化--兼论《古事记》国生神话中“天比登都柱”的记载意义
2
作者 谷口雅博(撰) 张丽芳(译)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3期47-57,共11页
《古事记》国生神话中,“天比登都柱”并非随意为之的命名,而有其深刻的涵义和意图。综合考察上古日本文献《古事记》《风土记》《日本书纪》,并与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淮南子》《三五历纪》等进行比较,可知“天比登都柱”是天上世界与地... 《古事记》国生神话中,“天比登都柱”并非随意为之的命名,而有其深刻的涵义和意图。综合考察上古日本文献《古事记》《风土记》《日本书纪》,并与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淮南子》《三五历纪》等进行比较,可知“天比登都柱”是天上世界与地上世界的连接物。它折射出日本神话平行世界观中对大陆的定位和认知,为我们探索古代日本人的神话空间认知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事记》 天比登都柱 《日本书纪》 《风土记》 《淮南子》 日本国生神话
下载PDF
《风土记》视域下的古代日本海神“鳄”信仰
3
作者 陈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139-146,160,共9页
“鳄”是古代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信仰对象,有观点认为它是在吴越移民鳄鱼信仰的影响下被虚构出的海神形象,但缺乏充足论证。通过解析《风土记》中的相关传说,可知古代日本人认为“鳄”是荒神,是海洋中一切灾祸的始作俑者,希望通过祭祀安... “鳄”是古代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信仰对象,有观点认为它是在吴越移民鳄鱼信仰的影响下被虚构出的海神形象,但缺乏充足论证。通过解析《风土记》中的相关传说,可知古代日本人认为“鳄”是荒神,是海洋中一切灾祸的始作俑者,希望通过祭祀安抚它的狂暴,以减少来自海洋的威胁。这种避水害以自保的思想可追溯至绳纹时代,它与属于同一海洋民族文化圈的吴越水神信仰的本质相同,海神“鳄”信仰是绳纹末期吴越文化与绳纹土著文化融合后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信仰 《风土记》 荒神 吴越鳄鱼信仰
下载PDF
上古日本竹类文化考——以8世纪日本地志《风土记》为例
4
作者 任敬军 龚钰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4-50,共7页
日本8世纪初期地志《风土记》是各地地理、风俗、名胜、物产等的综合性记载文献。基于日本竹文化的视角,解读《风土记》中的竹、篠、笹、箭、蓳、笋等竹类意象,解析8世纪初期日本列岛诸国所出现竹类的竹种名称、文化内涵及其分布概况,... 日本8世纪初期地志《风土记》是各地地理、风俗、名胜、物产等的综合性记载文献。基于日本竹文化的视角,解读《风土记》中的竹、篠、笹、箭、蓳、笋等竹类意象,解析8世纪初期日本列岛诸国所出现竹类的竹种名称、文化内涵及其分布概况,再现上古日本竹文化的丰富性、深刻性特征。研究认为:金竹(桂竹)分布在常陆国、播磨国、出云国、因幡国、萨摩国;篠分布在出云国、肥前国、大和国;笹分布在播磨国;矢竹(箭竹)分布在常陆国;蓳分布在肥前国;笋(金竹笋)出现在播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 日本竹文化 竹类 风土记
下载PDF
《常陆国风土记》文体特征与汉文佛经--语体句式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骏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2期7-14,共8页
《风土记》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娴熟的表达成为上古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其中,《常陆国风土记》更是因其在表达上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倍受日本上古比较文学界的青睐。另一方面,佛教东渐以后,随着推古朝以后儒佛并行的举国... 《风土记》以其独特的内容与娴熟的表达成为上古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其中,《常陆国风土记》更是因其在表达上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倍受日本上古比较文学界的青睐。另一方面,佛教东渐以后,随着推古朝以后儒佛并行的举国体制的贯彻,通过近乎常态化的写经、读经、诵经和讲经以及各种法会仪式,汉文佛经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载承经文的特殊文体也势必影响着文人们的文学创作。而这恰恰是迄今为止被学界忽略的一大盲点。对此,本文试图从语体和句式两个方面揭示《常陆国风土记》文体特征与汉文佛经的关系,分析促成其独特文体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在动因,以期填补这一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陆国风土记 汉文佛经 语体 句式 “和习”问题研究
原文传递
日本古代边境意识与自然的发现
6
作者 高松寿夫 靳慧卿(译)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出身中央的日本律令官员大量赴任边境之地。他们从迥异于都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新的自然观与文学表达,产出了《万叶集》卷三的富士山歌以及风土记、《日本书纪》中的山岳描写。这些描写借力于六朝与唐代诗文,其产出... 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出身中央的日本律令官员大量赴任边境之地。他们从迥异于都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新的自然观与文学表达,产出了《万叶集》卷三的富士山歌以及风土记、《日本书纪》中的山岳描写。这些描写借力于六朝与唐代诗文,其产出又与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创作游览诗、山水诗的过程有共通之处。然而以大伴家持为例分析可知,在和歌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中,还有他自己生长的都城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山 和歌 风土记 大伴家持 谢灵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