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bipolar-plates design on corrosion,mass and heat transfer in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and water electrolyzers:A review
1
作者 Jiuhong Zhang Xiejing Luo +2 位作者 Yingyu Ding Luqi Chang Chaofang D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599-1616,共18页
Attaining a decarbonized and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which is the core solution to global energy issues,is accessib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energy.Proton-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PEMWEs)ar... Attaining a decarbonized and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which is the core solution to global energy issues,is accessibl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energy.Proton-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zers(PEMWEs)are promising device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given their high efficiency,rapid responsiveness,and compactness.Bipolar plates account for a relatively high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cost and weight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onents of PEMWEs.Thus,optimization of their design may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PEMWEs.This paper reviews the 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flow-field design for bipolar plates.First,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s)and PEMWEs are compared,including reaction direction,operating temperature,pressure,input/output,and potential.Then,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bipolar-plate substrates and surface coatings is summarized,and some typical channel-rib flow fields and porous flow fields are presented.Furthermore,the effects of materials on mass and heat transfer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ducing corrosion by improving the flow field structure are explored.Finally,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potential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polar-plate design,including material fabrication,flow-field geometry optimization us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and surface-coating composi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olar-plates flow design mass and heat transfer CORROSION water electrolyzers fuel cells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均温板散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2
作者 葛志晶 郑东明 +1 位作者 裴东号 曹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6,共8页
以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的超薄均温板为研究对象,用多孔介质传热模型、层流模型和Brinkman方程构建三维稳态数值模型,通过质量守恒确定气液界面的相变传质,研究在吸液芯饱和充液的常规工况下均温板的稳态特性。结果表明:超薄... 以面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散热的超薄均温板为研究对象,用多孔介质传热模型、层流模型和Brinkman方程构建三维稳态数值模型,通过质量守恒确定气液界面的相变传质,研究在吸液芯饱和充液的常规工况下均温板的稳态特性。结果表明:超薄结构以及支撑柱的存在使内部压降较大;随着冷凝段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均温性变差,内部压降也显著增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温差先增大后减小,热阻持续下降;孔隙率的变化对平衡终态影响较小;渗透率的增大将极大的降低吸液芯内的液体压降,有利于相变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两相流 传热 超薄均温板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环形燃料元件内冷却剂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周云龙 吴明婷 +1 位作者 黄娜 李洪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0-1181,共12页
相较于传统棒束燃料元件,内外双冷却通道的环形燃料元件具有堆芯功率密度高同时燃料温度低的优点,研究其热工水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内外冷却的环形燃料元件内外冷却流道的流动沸腾进行数值模拟,根据... 相较于传统棒束燃料元件,内外双冷却通道的环形燃料元件具有堆芯功率密度高同时燃料温度低的优点,研究其热工水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内外冷却的环形燃料元件内外冷却流道的流动沸腾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内外冷却流道的温度场、二次流速度及换热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二次流速度出现在燃料棒近壁面处;环形燃料元件外流道温度场分布呈现间隙处温度高,各子通道温度低的分布趋势;固体燃料棒表面温度在轴向同一位置处,沿周向以90°为周期变化;换热系数呈现规律性波动,单棒的不同周向角度换热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沿周向以90°为周期变化,周向角度为45°、135°、225°和315°位置处均出现温度极大值。本文结果可为环形燃料元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流动沸腾 换热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流道构型对PEMFC综合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富强 董洪泉 +2 位作者 田虎刚 赵小军 马春宏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09,共5页
为探究流道构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对比分析了阶梯流道与直流道、波浪流道三种流道在反应气体流速、阴极压降、电池产热、反应气体传质、极化曲线等方面的性能差异性。结果表明:阶梯流场最高阴... 为探究流道构型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对比分析了阶梯流道与直流道、波浪流道三种流道在反应气体流速、阴极压降、电池产热、反应气体传质、极化曲线等方面的性能差异性。结果表明:阶梯流场最高阴极反应气体流速约为其余两种流场的1.65倍,压降约为其余两种流场的4倍;阶梯流道温度分布梯度多于其余两种流道,传质能力与波浪流道接近且强于直流道;三种流道峰值功率密度依次为:0.5219、0.5260与0.5298W/cm^(2),但考虑到三种流场的加工难易程度,阶梯流场综合性能优于其余两种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流道构型 产热 反应气体传质 综合性能
下载PDF
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坤 吕大伟 +2 位作者 尹中强 申双林 王绍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1,共9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内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是制约其寿命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传统SOFC温度分布测量实验中电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对测试电池保温的方法,给电池提供近似绝热的工作环境,以便将实...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内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是制约其寿命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传统SOFC温度分布测量实验中电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对测试电池保温的方法,给电池提供近似绝热的工作环境,以便将实验结果拓展到实际电堆中。采用该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平板型SOFC单电池内温度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电池保温可有效降低电池与电炉间的换热,24 A放电时,电池内最大温度为782℃,比炉膛温度高32℃,证明电池保温可有效降低电炉的影响;当电流为18 A、24 A和30 A时,电池内最大温度分别为777℃、782℃和796℃,但最大温差均为5℃左右;电池内温度梯度受进气的冷却作用影响较大,但其影响范围较小,因此在电池气体入口局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影响电池的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温度分布 流场结构 传热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侧糖葫芦型流道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峰正 冼海珍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59,共9页
阴极侧流道结构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阴极侧流道需要将液态水及时排出燃料电池和使氧气尽可能多地流向阴极催化层,从而避免阴极水淹和传质损失现象发生。设计了1种糖葫芦型三维阴极侧流道。糖葫芦型流道是在传... 阴极侧流道结构是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阴极侧流道需要将液态水及时排出燃料电池和使氧气尽可能多地流向阴极催化层,从而避免阴极水淹和传质损失现象发生。设计了1种糖葫芦型三维阴极侧流道。糖葫芦型流道是在传统直流道的基础上,增加弧形边梯形块而形成的。对阴极侧糖葫芦型流道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直流道相比,糖葫芦型三维阴极侧流道高电流密度区域电流密度提高了约8%;并且由于糖葫芦型流道的特殊结构,气流以脉冲递减的形式向出口推进,传热传质得到明显增强。另外,还进一步探究了弧边梯形高度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糖葫芦型流道 三维多相流模型 传热传质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等温多相模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局部传质机理
7
作者 雷涵 李小龙 +1 位作者 邓呈维 杨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835,共8页
为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的电极反应物和电极产物有一个更加稳定与均衡的分布,在燃料电池传统阴极蛇形流道的基础上,对其U形转弯入口及出口处进行渐缩渐扩处理,使流道U形转弯处侧壁形成一定角度的坡面,并建立了缩放坡面流道... 为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的电极反应物和电极产物有一个更加稳定与均衡的分布,在燃料电池传统阴极蛇形流道的基础上,对其U形转弯入口及出口处进行渐缩渐扩处理,使流道U形转弯处侧壁形成一定角度的坡面,并建立了缩放坡面流道的单电池三维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对流道内液态水动力学行为、排水效率、反应气体质量分数、电池最大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液滴的流动路径,使流道底面的气体扩散层(GDL)附近气流扰动增强,氧质量分数和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最大功率密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整体上提高了PEMFC内部的传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流道设计 多相传热传质 过程强化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传热与流阻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鑫宇 浦及 +3 位作者 赵洪辉 都京 秦晓津 芦岩 《汽车文摘》 2023年第8期48-53,共6页
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性能要求,以某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各零部件选配方案及管路设计方案,建立了热管理系统流体域三维模型,包括水泵、节温器、散热器、PTC和与之相连接管路,同时计算分析了各零部件的... 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性能要求,以某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热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各零部件选配方案及管路设计方案,建立了热管理系统流体域三维模型,包括水泵、节温器、散热器、PTC和与之相连接管路,同时计算分析了各零部件的流阻特性及散热器传热系数,最后通过流体仿真研究了大循环与小循环工况下各零部件对热管理系统流阻及温度变化的影响,计算分析可以为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发动机 热管理系统 传热系数 流阻特性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内传递及反应过程综合数值模拟——Ⅰ.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9
9
作者 蓝兴英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张红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5,共6页
分析了裂解炉反应管内原料的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以及炉膛内燃料燃烧、烟气流动和传热等复杂过程。以流体力学的基本微分方程为基础,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结合王宗祥等建立的轻烃裂解制乙烯动力学模型、扩散火焰燃烧模型和离散... 分析了裂解炉反应管内原料的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以及炉膛内燃料燃烧、烟气流动和传热等复杂过程。以流体力学的基本微分方程为基础,考虑了流体的湍流流动,结合王宗祥等建立的轻烃裂解制乙烯动力学模型、扩散火焰燃烧模型和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建立了乙烯裂解炉内传递及反应过程的综合数学模型。并且给出了模型求解时的边界条件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裂解炉 反应过程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湍流 燃料燃烧 热裂解反应 辐射传热
下载PDF
全结构的5×5定位格架及棒束通道的三维流场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小英 孙庆友 +2 位作者 乔磊 卢冬华 文青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11,共8页
研究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及棒束通道的流动特征对组件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为此,以5×5燃料组件的全结构定位格架为研究对象,建立组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及非结构化网格,并采用CFD程序对棒束通道的流动特征与燃料棒的传热特征进行仿真,研究... 研究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及棒束通道的流动特征对组件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为此,以5×5燃料组件的全结构定位格架为研究对象,建立组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及非结构化网格,并采用CFD程序对棒束通道的流动特征与燃料棒的传热特征进行仿真,研究定位格架上搅混翼、刚突、弹簧和条带对组件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定位格架对燃料组件的流动搅混和传热有明显的增强,搅混翼对流场的扰动最显著,其下游的横流主要沿翼片伸张方向发展,扰流长度为格架高度的10倍以上;刚突和弹簧只在其结构部位产生局部横流,刚突的横流以自条带向凸沿发展,单弹簧结构的横流沿弹簧的弯曲方向,双弹簧结构只在与条带连接处有微弱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组件 全结构定位格架 流动 传热 横流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流量分配比对环形燃料芯块传热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立强 季松涛 +1 位作者 杨立新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环形燃料具有两条冷却通道,外通道与内通道的冷却水流量分配比(φ)的变化可能会对芯块传热特性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环形燃料单棒流固耦合CFD计算模型,在4种不同的流量分配比工况下,通过计算3个反映芯块传热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流量... 环形燃料具有两条冷却通道,外通道与内通道的冷却水流量分配比(φ)的变化可能会对芯块传热特性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环形燃料单棒流固耦合CFD计算模型,在4种不同的流量分配比工况下,通过计算3个反映芯块传热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流量分配比变化对环形燃料芯块传热特性的影响。由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流量分配比变化不会对有间隙结构的环形燃料的芯块传热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棒 流量分配比 传热特性 CFD
下载PDF
竖直细管内高速空气-过冷水环状两相流的蒸发-对流耦合传热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易杰 刘振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83-186,共4页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竖直细小传热管内高速空气-过冷水非沸腾环状两相流的传热传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细小管内壁上过冷水形成非常薄的液膜,壁面热流密度可以分为液膜吸热,液膜蒸发和气相(湿空气)吸热3部分。 在管内下部的环状流区域... 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竖直细小传热管内高速空气-过冷水非沸腾环状两相流的传热传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细小管内壁上过冷水形成非常薄的液膜,壁面热流密度可以分为液膜吸热,液膜蒸发和气相(湿空气)吸热3部分。 在管内下部的环状流区域内,液膜蒸发换热是支配性的传热方式,并具有十分强的换热能力。 数值计算指出即使在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管壁温也能保持在较低范围。 计算结果较好地预示了过去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管 竖直细管 两相流 蒸发-对流耦合 传热特性 高速空气-过冷水环状两相流
下载PDF
快堆燃料组件棒束通道内流动和传热现象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洋 喻宏 刘一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 12.0对由7根带螺旋状定位绕丝的燃料棒组成的快堆燃料组件典型棒束通道内的流动和传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不同Re下的压降系数曲线与Nu曲线,并将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 12.0对由7根带螺旋状定位绕丝的燃料棒组成的快堆燃料组件典型棒束通道内的流动和传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不同Re下的压降系数曲线与Nu曲线,并将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研究了组件内3类典型子通道的横向流交混效应,分析了3类典型子通道的横向流分布特点,发现角子通道横向流交混强度沿轴向波动较大,而3类子通道的横向流交混强度均存在周期性。研究了中心燃料棒壁面上3个截面的局部换热效应,发现在燃料棒与绕丝接触处传热效果最差,在事故分析时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棒束通道 压降系数 对流换热 横向流
下载PDF
单元熔窑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印诚 林文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2-306,共5页
对单元熔窑燃烧空间内的流动、燃烧及辐射传热等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比较燃烧器布置方式对火焰形状及传热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于所研究的宽度为 3.2 m的窑炉 。
关键词 燃烧过程 数值模拟 玻璃窑炉 单元熔窑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可控的传热传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谦 杨健 +3 位作者 乔芬 苏华能 徐丽 李华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1,共5页
简述了全钒液流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通过控制传热传质机理来提高电池系统性能的研究进展。在VRB中主要回顾了温度场、电极、质子交换膜、流场设计及外场对传热传质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关于PEMFC主要介绍了温度、膜电极的有... 简述了全钒液流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通过控制传热传质机理来提高电池系统性能的研究进展。在VRB中主要回顾了温度场、电极、质子交换膜、流场设计及外场对传热传质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关于PEMFC主要介绍了温度、膜电极的有序化、流场设计及重力场对传热传质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这2类电池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展望了这2类电池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传热传质
下载PDF
高功率脉冲加热条件下燃料模块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文杰 郭海兵 +1 位作者 王少华 黄洪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18-2124,共7页
在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中,聚变中子源以脉冲形式释放,裂变燃料在释放能量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脉冲特性。本文通过对水冷包层中的燃料模块进行抽取与建模,采用Fluent程序与集总参数法分别模拟分析了燃料模块在脉冲加热条件下的流动... 在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中,聚变中子源以脉冲形式释放,裂变燃料在释放能量过程中具有强烈的脉冲特性。本文通过对水冷包层中的燃料模块进行抽取与建模,采用Fluent程序与集总参数法分别模拟分析了燃料模块在脉冲加热条件下的流动传热特性。采用Fluent程序对集总参数法模拟脉冲加热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分析了不同材料热物性对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集总参数法具有模拟脉冲加热的能力;脉冲加热条件下,流体出口温度与流量将发生振荡,且提高燃料热容与降低压力管热导率可有效降低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加热 流动传热特性 集总参数法 燃料模块
下载PDF
低流速下燃料包壳表面污垢沉积的传热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小英 尹盛晖 +3 位作者 卢向晖 林维青 王婷 陈焕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核电站发生破口失水事故后碎片在燃料包壳外表面形成污垢沉积的现象,采用一维模型建立了燃料包壳和周围冷却剂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与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污垢厚度、污垢导热系数以及冷却剂流速对包壳温升... 针对核电站发生破口失水事故后碎片在燃料包壳外表面形成污垢沉积的现象,采用一维模型建立了燃料包壳和周围冷却剂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模型,与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CFX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污垢厚度、污垢导热系数以及冷却剂流速对包壳温升的影响,并分析包壳温升瞬态变化.经计算发现,此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CFX模拟结果相近,最大相对偏差为2%.经分析发现污垢的产生导致包壳外表面温度突升,且温度升高的幅度随着污垢厚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污垢导热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存在一个临界冷却剂入口流速,当入口流速低于临界值时,堆芯内将产生沸腾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污垢增长 沸腾传热流动 流量 临界热流密度
下载PDF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耦合仿真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友宏 赵晓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避免燃油系统温度压力过高造成燃油系统故障,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联合仿真软件开发研究。根据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流动传热机理,建立了燃油系统各个元组件的Flowmaster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VB... 为避免燃油系统温度压力过高造成燃油系统故障,针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燃油系统流动传热特性进行了联合仿真软件开发研究。根据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流动传热机理,建立了燃油系统各个元组件的Flowmaster数学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VB)语言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VS)软件平台二次开发了包含Flowmaster,Excel的联合仿真软件,用Excel数据表作为联合仿真参数的输入和计算结果输出的数据库,并对典型飞行工况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初步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联合仿真软件实现了工况参数和计算结果的统一化管理以及自动化仿真,使得仿真步骤简捷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典型工况下,主燃烧室燃油流量在m_(0)~3.5m_(0)内(m_(0)为某工况下主燃烧室燃油流量),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4.0%,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6%;加力燃烧室燃油流量在1.39m_(0)~9.72m_(0)内,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4%,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6%;冲压燃烧室燃油流量在2.25m_(0)~14.60m_(0)内,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3.8%,压力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不超过4.0%,联合仿真结果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发动机 燃油系统 流动传热 耦合仿真 二次开发
下载PDF
栅元型格架对环形燃料子通道流动传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胡立强 史宝磊 +4 位作者 田子豪 季松涛 杨立新 杨世豪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31-2437,共7页
栅元型格架是一种应用于环形燃料的新型定位格架,对环形燃料外部子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直通型和外扩型两种栅元格架建立13×13环形燃料多跨格架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模型,通过计算速度场分布均匀性、搅混特... 栅元型格架是一种应用于环形燃料的新型定位格架,对环形燃料外部子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直通型和外扩型两种栅元格架建立13×13环形燃料多跨格架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模型,通过计算速度场分布均匀性、搅混特性、阻力特性及努塞尔数(Nu)分布,对比分析了两种格架的流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外扩型格架能提高子通道流场参数分布的均匀性,同时具有更优异的搅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栅元型格架 流动传热特性 CFD方法
下载PDF
板状燃料组件流道部分堵塞的安全边界研究
20
作者 丁文杰 王少华 +3 位作者 高娇 郭海兵 马纪敏 刘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掌握板状燃料组件内多个流道堵塞下的流动换热特性,获得流动堵塞致传热恶化的触发边界,以提高板状燃料反应堆的运行安全性,以典型板状燃料堆JRR-3M的标准燃料组件为对象,基于定性分析将流道堵塞事故分为非相邻流道堵塞与相邻流道堵塞... 为掌握板状燃料组件内多个流道堵塞下的流动换热特性,获得流动堵塞致传热恶化的触发边界,以提高板状燃料反应堆的运行安全性,以典型板状燃料堆JRR-3M的标准燃料组件为对象,基于定性分析将流道堵塞事故分为非相邻流道堵塞与相邻流道堵塞两类,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两类流道堵塞事故下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非相邻流道完全堵塞或相邻流道最大堵塞率低于35%,流道内不会发生局部沸腾且燃料最高温度低于许用温度。基于上述结果,可确定JRR-3M反应堆在堵流事故下的安全运行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燃料组件 部分堵塞 安全边界 数值模拟 流动换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