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地区震源机制解与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松建 丁学仁 +1 位作者 陈为伟 陈祥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2,共6页
研究了1996—2005年福建及邻区5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和6组综合震源机制解,认为福建地区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拉张走滑运动为主,主压应力轴(P轴)总体为NW方向(300-320°)。其中,沿海地区,地震破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内陆地区,地震... 研究了1996—2005年福建及邻区5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和6组综合震源机制解,认为福建地区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拉张走滑运动为主,主压应力轴(P轴)总体为NW方向(300-320°)。其中,沿海地区,地震破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内陆地区,地震以正断性质为主。主压应力轴方向自北而南呈规则性变化,北部(闽江断裂带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W向;南部闽粤交界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W至近EW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中小地震 主压应力
下载PDF
基于多种形变观测资料分析福建地区形变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紫燕 李祖宁 +4 位作者 刘序俨 关玉梅 陈超贤 钟继茂 陈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
利用福建区域GPS连续观测资料计算出应变场,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资料计算出形变速率强度累积率,并根据跨断层、体应变等多种形变资料得到各测点压张特性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福建区域2005—2006年、2007—2008年、2009—2010年各... 利用福建区域GPS连续观测资料计算出应变场,由跨断层垂直形变资料计算出形变速率强度累积率,并根据跨断层、体应变等多种形变资料得到各测点压张特性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福建区域2005—2006年、2007—2008年、2009—2010年各时期的形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厦门-东山、政海带与沙县南日岛断裂带交界处这两个区域是能量累积区域,构造活动性较强,形变速率强度较高,以压性测点为主,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跨断层 形变观测 形变特征 福建地区
下载PDF
福建地区现今地壳运动与形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占惠 梁全强 +2 位作者 林淑冰 许仪西 杨婕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5-48,共4页
利用福建地区GPS地震监测网2003、2005和2008年3期的观测资料,计算了GPS点位运动速率和2008年切应变的分布。结果显示:GPS点位运动矢量的主要方向是东偏南,大小在40 mm左右。2003—2005年和2005—2008年两个时期的速度场量值差异不大,... 利用福建地区GPS地震监测网2003、2005和2008年3期的观测资料,计算了GPS点位运动速率和2008年切应变的分布。结果显示:GPS点位运动矢量的主要方向是东偏南,大小在40 mm左右。2003—2005年和2005—2008年两个时期的速度场量值差异不大,但运动方向有所改变。切应变在莆田至福州以及泉州至莆田,越靠主干断裂剪切应变越小,断裂两侧剪切应变差异不显著;厦门至漳州沿海一带,向沿海方向剪切应变逐渐增大;在厦门至泉州之间靠近厦门一侧,存在相对较大的剪切应变梯度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地壳运动 GPS 速度场 切应变
下载PDF
闽台地区地震活动的广义时空分维特征
4
作者 李荣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7-153,共7页
本文根据广义分维方法,分析计算了1972年以来福建及其周边地区M_L≥5. 0级地震、台湾地区 Ms≥7. 0级地震前后小震活动广义时间分维(D_t)和广义空间分维(D_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两地中强震前普遍存在着 ... 本文根据广义分维方法,分析计算了1972年以来福建及其周边地区M_L≥5. 0级地震、台湾地区 Ms≥7. 0级地震前后小震活动广义时间分维(D_t)和广义空间分维(D_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两地中强震前普遍存在着 D_t、D_s的低值异常,福建地区中强震前2a左右完成降维过程,而台湾地区则在强震前1a左右结束异常。通过对降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中强震前D_t、D_s曲线至少有一条低于震前数年的一倍均方误差线,而另一条曲线则同步低于均值线作为异常判断标准。实际应用说明了广义时空分维能较好地反映闽台两地的中短期地震活动趋势,对两地区地震活动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时空分维 闽台地区 中短期预报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