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艾利”对福建沙质海滩影响过程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蔡锋 雷刚 +1 位作者 苏贤泽 彭俊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9,共12页
通过对福建沙质海滩地形地貌现场调查,对比分析0418号台风“艾利”登陆福建前后各沙滩剖面的蚀淤变化,探讨了福建沙滩对台风“艾利”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8月底台风“艾利”过境期间,福建沿海砂质海岸显出了较强烈的地貌响应... 通过对福建沙质海滩地形地貌现场调查,对比分析0418号台风“艾利”登陆福建前后各沙滩剖面的蚀淤变化,探讨了福建沙滩对台风“艾利”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8月底台风“艾利”过境期间,福建沿海砂质海岸显出了较强烈的地貌响应。沙滩剖面地形变化,冲淤相间,以冲蚀为主;后滨沙丘蚀退、滩肩蚀低、岸线向陆迁移是地貌响应的主要特征;沙滩沉积物的总收支趋于亏损。不同海岸类型的沙滩剖面对台风“艾利”的响应特征不同。岬湾型沙滩剖面地貌响应以前滨滩面侵蚀为主要特征。夷直型的长乐江田下沙剖面,对“艾利”台风的主要地貌响应特征为后滨沙丘、高潮带侵蚀,岸线后退超过16m,出现高度近1 m的直立侵蚀陡坎。沙坝-泻湖型沙滩剖面冲淤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中潮带形成次一级沙坝。各沙滩的地貌风暴效应有自北往南依次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沙滩 台风 地貌响应
下载PDF
长乐国际机场附近沙滩潮间带的生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90-296,共7页
本文研究了福建长乐国际机场附近漳港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果表明,该区生物60种。其中,多毛类动物19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11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动物4种;种类性质以热带、亚热带种占优势。平均生物量4.34g/m2,平均栖息密... 本文研究了福建长乐国际机场附近漳港沙滩潮间带的生态。结果表明,该区生物60种。其中,多毛类动物19种,软体动物24种,甲壳动物11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动物4种;种类性质以热带、亚热带种占优势。平均生物量4.34g/m2,平均栖息密度15个/m2。数量以中潮区较大。群落结构不大稳定,初步认为与沙滩特殊生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生物 生态 沙滩 福建
下载PDF
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地貌变化特征及关系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建辉 蔡锋 +2 位作者 戚洪帅 雷刚 苏贤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6,共12页
通过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对福建沿岸25个主要沙丘岸段的调查,以及代表性海滩-沙丘地貌系统地形变化的重复观测,针对福建海岸海滩类型和前缘沙丘地貌组合,从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沙丘形态及其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海滩-沙丘地貌体系的变化... 通过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对福建沿岸25个主要沙丘岸段的调查,以及代表性海滩-沙丘地貌系统地形变化的重复观测,针对福建海岸海滩类型和前缘沙丘地貌组合,从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沙丘形态及其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海滩-沙丘地貌体系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海滩动力地貌与沙丘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式。结果为:(1)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地貌变化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①海滩稳定-沙丘变化型;②海滩侵蚀-沙丘稳定型;③海滩侵蚀-沙丘后退型。(2)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动力地貌关系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模式,主要表现为完全耗散型、过渡型和低潮阶地型3种海滩地貌与沙丘规模和形态的对应关系,海滩的沉积状态与海滩-沙丘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动力地貌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沙丘系统 海滩动力地貌 地貌变化 福建海岸
下载PDF
福建平潭砂质海岸植物资源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小芬 吴建本 +1 位作者 黄亚勇 张明孝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考察福建平潭砂质海岸植物资源与植被、防护林研究等文献报道,了解平潭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结果认为,平潭砂质海岸植物资源主要包括防护林与天然沙生植被资源,共22科44属58种,其中药用植... 考察福建平潭砂质海岸植物资源与植被、防护林研究等文献报道,了解平潭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并结合实地考察,提出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建议。结果认为,平潭砂质海岸植物资源主要包括防护林与天然沙生植被资源,共22科44属58种,其中药用植物22科42属34种;对平潭植物资源的研究主要为沿海生态构建中物种的配置;平潭砂质海岸具备优质的沙滩资源,可作为濒危沙生植物的保护与繁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平潭 砂质海岸 植物资源 防护林资源 沙生植被 物种配置 乡土植物
下载PDF
闽粤台沿海北西西向最新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 被引量:9
5
作者 毕福志 袁又申 范国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3-192,T001,共11页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距大、低速层厚、地壳变薄、近两、三千年地表抬升差异活动显著以及台东近海有北西西向构造活动等,也都是发生大震的重要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带 构造 地震 海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