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term comparison of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and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in treating keratoconus 被引量:8
1
作者 Yong-ming ZHANG Shuang-qing WU Yu-feng YA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8-450,共13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DALK) with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 in treating keratoconus. Methods: Seventy-five eyes of 64 patients who received fu... Objective: To compar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DALK) with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 in treating keratoconus. Methods: Seventy-five eyes of 64 patients who received full-bed DALK and 52 eyes of 51 patients who received PK between June 2000 and August 2010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Full-bed DALK was performed using Yao's hooking-detaching technique. PK was performed using a standard techniqu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visual acuity, rejection, graft surviv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corneal sensation recovery, and re-innerv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 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 of 0.5 or better was achieved in 90.7% of eyes after full-bed DALK and in 92.3% of eyes after PK (P=0.75). By the fifth postoperative year, graft endothelial cell loss reached 34.6% in the PK group vs. 13.9% in the full-bed DALK group (P<0.001).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corneal sensitivity recovery or corneal re-innervation between the groups (P>0.05). Intraoperative microperforation occurred in seven out of 75 (9.3%) eyes with a temporally postoperative double anterior chamber in two eyes in the full-bed DALK group.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PK vs. the full-bed DALK groups respectively were: rejection (7.7% vs. 0%, P=0.015),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46.2% vs. 1.3%, P<0.001), secondary glaucoma (9.6% vs. 0%, P=0.006), complicated cataract (19.2% vs. 0%, P<0.001), and wound dehiscence (9.6% vs. 0%, P=0.006). Conclusions: Both full-bed DALK and PK can offer long-term satisfactory visual outcomes for keratoconus. Graft rejection, secondary glaucoma, complicated cataracts, and constant endothelial cell loss were observed in eyes only after P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KERATOCONUS Forceps hooking Viscoelastic detaching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corne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apex position on postoperative refractive status after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2
作者 Bing-hong WANG Ye-sheng XU +1 位作者 Wen-jia XIE Yu-feng YA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63-870,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rne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apex position on postoperative refractive status after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FBDALK). Methods: This is a retrosp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rne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apex position on postoperative refractive status after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FBDALK). Method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advanced keratoconus between 2011 and 2014 in our hospital. The base of the cone in all patients did not exceed the central cornea at a 6-mm range. The FBDALK was performed by a same surgeon. All patients had a complete corneal suture removal and the follow-up records were intact. Patients who had graft-bed misalignment or who were complicated with a cataract or glaucoma were excluded.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best spectacl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SCVA), and Pentacam examination data were recorded at two years postoperatively. The recorded data included the superior-inferior (S-I) and nasal-temporal (N-T) corneal thickness differences in 2, 4, 6, and 8 mm diameter concentric circles with the corneal apex as the center (S-I2 mm, S-14 mm, S-I6mm,, S-I8mm, N-T2mm, N-T4 mm, N-T6 mm, and N-T8 mm), the linear, X-axis, and Y-axis distance between the corneal pupillary center and the cornea apex, total corneal astigmatism at a zone of 3 mm diameter from the corneal apex (TA3 mm), the astigmatic vector values J0 and J4s, and the corneal total higher-order aberration for 3 and 6 mm pupil diameters (HOA3 mm and HOA6mm).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SPSS 15.0. Results: A total of 47 eyes of 46 patients met the criteria and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28±7) months. The mean UCVA was 0.45±0.23 (IogMAR) (MAR: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 and the mean BSCVA was 0.19±0.15 (IogMAR), which were all sig- 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stoperative TA3 mm and HOA3 turn. The mean S-I corneal thickness differences were (44.62±37.74) IJm, and the mean N-T was (38.57±32.29) pm. S-12 mm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0 (r=0.31), J45 (r=0.42), HOA3 mm (r=0.37), and HOA6 mm (r=0.48). S-14 mm and S-Is mm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 lated with HOA3 mm (t=0.30, t=0.40) and HOA6 mm (r=0.46, r=0.35). The X-axis distance between corneal pupillary center and corneal apex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J45 (r=0.29).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ad- vanced keratoconus after FBDALK, the unevenly distributed thickness at corneal pupillary area and the misalignment of corneal apex and pupillary center might cause significant regular and irregular astigmatism, which affected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bed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Corne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Corneal apex
原文传递
全漂浮状态下整平船自身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王殿文 杨伟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
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特殊地质条件,基床整平使用“津平1”进行全漂浮整平,全漂浮整平虽然可以完全避免桩腿对基础的压力,但要考虑潮汐、波浪、风等因素对船体稳定性及整平精度的影响,需要分析全漂浮状态下整平船自身稳定性。通过分... 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特殊地质条件,基床整平使用“津平1”进行全漂浮整平,全漂浮整平虽然可以完全避免桩腿对基础的压力,但要考虑潮汐、波浪、风等因素对船体稳定性及整平精度的影响,需要分析全漂浮状态下整平船自身稳定性。通过分析验证全漂浮整平的可行性,得出工艺参数,对后期类似工程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基床 整平船 全漂浮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床特征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蒲俊羽 戴飞 +4 位作者 史瑞杰 王久鑫 宋学锋 李璐 赵武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8-310,共13页
为更加准确掌握“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特征,提高其智能化生产水平,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开展“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床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对种床结构中的残膜、根茬和覆土带进行检测识别。结果表... 为更加准确掌握“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特征,提高其智能化生产水平,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开展“一膜两年用”玉米全膜双垄沟种床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对种床结构中的残膜、根茬和覆土带进行检测识别。结果表明:优化后的YOLOx网络模型的效果相关值(mAP)为90.76%,检测结果优于其他网络模型。为探究无人机拍摄图像对目标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建立无人机飞行高度、无人机飞行角度和无人机飞行速度与评价网络模型mAP值的数学模型,寻求无人机拍摄的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当无人机飞行高度为0.9 m、飞行角度100°、飞行速度2.2 m·s^(-1)时,评价网络模型效果相关的响应值达到最优。经验证,无人机拍摄参数优化后,网络模型的mAP值为92.67%,检测效果优于其他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 种床特征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无人机拍摄
下载PDF
全回路CFB中一级燃料配比对异重燃料分级燃烧影响的模拟
5
作者 王瑞晨 周全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循环流化床以其燃料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被作为低热值固体废物热利用的优选设备。为解决循环流化床燃烧异重混合燃料时出现燃料配比不当而导致的污染物控制困难问题,本文将软质煤矸石(soft coal gangue,SCG)颗粒和垃圾衍生物(refuse deriv... 循环流化床以其燃料适用范围广的优势,被作为低热值固体废物热利用的优选设备。为解决循环流化床燃烧异重混合燃料时出现燃料配比不当而导致的污染物控制困难问题,本文将软质煤矸石(soft coal gangue,SCG)颗粒和垃圾衍生物(refuse derived fuel,RDF)颗粒作为异重燃料,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应用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一级燃料配比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分级燃烧过程的流动、温度和气体组分分布情况,以获得其在循环流化床中分级燃烧的最佳一级燃料配比。结果表明:SCG/RDF为5/2的配比可促进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碰撞频率和提高煤矸石中挥发分的热解反应强度,此配比下挥发分在密相区的反应速率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提高0.025和0.010。同时,该比例下的炉膛整体温度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提升175 K、25 K,达到了燃料协同燃烧的最佳效果,该比例下O_(2)消耗量较SCG/RDF为6/1和3/4时分别增加0.08和0.01。另外,RDF比例的升高会使污染物NO和SO_(2)的含量下降。因此,选用SCG/RDF为5/2的配比可达到异重燃料分级燃烧的最优运行状态,此时异重燃料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垃圾衍生燃料 异重燃料 CFD数值模拟 全回路循环流化床
下载PDF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耦合协调全负荷脱硝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卢官发 刘西影 《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对现有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的限制因素进行综合研判,提出了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在不同负荷时的脱硝技术组合及运行控制策略。项目实施后,提前2年达到环保部门全负荷脱硝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 通过对现有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进一步降低的限制因素进行综合研判,提出了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在不同负荷时的脱硝技术组合及运行控制策略。项目实施后,提前2年达到环保部门全负荷脱硝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同类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中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耦合协调 全负荷脱硝 研究实践
下载PDF
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疲劳试验
7
作者 徐铁华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探究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的疲劳特性,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足尺模型,开展疲劳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荷载循环次数下的钢轨-轨枕相对位移、轨距、轨枕-道床垂向相对位移和道床下沉量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参数均随... 为探究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的疲劳特性,建立了有砟轨道结构足尺模型,开展疲劳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不同荷载循环次数下的钢轨-轨枕相对位移、轨距、轨枕-道床垂向相对位移和道床下沉量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测试的参数均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化,当荷载循环次数达到150万次后趋于稳定;再生复合轨枕具有良好的弹性,减小了道床下沉量;再生复合轨枕有砟轨道300万次疲劳荷载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轨道状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复合轨枕 疲劳性能 有砟轨道 足尺模型 钢轨 轨枕 道床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床身的全植物叶片结构仿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兴山 刘殿坤 +1 位作者 吕玉山 李昌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4-119,共6页
为了提高机床的强度与刚度,使它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基于叶片褶皱稳定结构及叶脉分布结构的特点,建立叶片褶皱及叶脉的力学模型。以五轴数控机床的床身构件为研究对象,在SolidWorks环境下对床身构件进行全叶片的数字化仿生设计,通过W... 为了提高机床的强度与刚度,使它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基于叶片褶皱稳定结构及叶脉分布结构的特点,建立叶片褶皱及叶脉的力学模型。以五轴数控机床的床身构件为研究对象,在SolidWorks环境下对床身构件进行全叶片的数字化仿生设计,通过Workbench对床身构件进行动静态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仿生设计床身与原床身相比,比刚度效能提高14.39%,等效应力降低15.7%,质量减少2.17%,改善了床身动静态性能,实现了机床结构的仿生轻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仿生 全叶片结构 比刚度 床身
下载PDF
基于全直径岩心的页岩层理缝流体流动非均衡性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炬辉 曾晶 +5 位作者 耿周梅 李勇明 王腾飞 李德旗 潘勇 王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0,共9页
采用全直径页岩岩心,保留原始天然层理缝,基于自主设计的全直径岩心实验装置,在不同闭合压力、注入流量下对层理缝在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非均衡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层理面的表面分布形态影响层理缝导流能力,在不同闭合压力、不同注... 采用全直径页岩岩心,保留原始天然层理缝,基于自主设计的全直径岩心实验装置,在不同闭合压力、注入流量下对层理缝在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非均衡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层理面的表面分布形态影响层理缝导流能力,在不同闭合压力、不同注入流量条件下,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差异明显,裂缝表面粗糙度越大,流动能力随闭合压力的变化幅度越大。对于未支撑层理缝,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存在4个径向方位上流动能力均差百分比逐渐增大的现象,在埋深较大的岩样中特征更为明显,表明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层理缝内流动非均衡性存在增大的趋势。铺置支撑剂后,在较低闭合压力下受到裂缝粗糙面自支撑、支撑剂失稳与非均匀铺置综合影响,流动非均衡性在相同闭合压力下大于未铺置支撑剂时,但随着闭合压力增加,支撑剂逐渐压实稳定,流动非均衡性逐渐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全直径岩心 层理缝 导流能力 非均质性 压裂
下载PDF
关键工艺参数对CFB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综合效应分析
10
作者 张世豪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51-55,共5页
关键工艺参数的科学设定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这也是反应器性能优化的基础。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三维全回路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工艺参数(颗粒粒径... 关键工艺参数的科学设定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这也是反应器性能优化的基础。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三维全回路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工艺参数(颗粒粒径、入口气速和物料藏量)对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的颗粒体积分数与温度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入口气速对反应器内颗粒体积分数和温度均有显著影响;颗粒粒径仅对颗粒体积分数有显著影响;物料藏量对颗粒体积分数和温度的影响效果均不显著。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可考虑调整入口气速和改变粒径大小以提高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物料循环效率。此外,可优先考虑适当的入口气速来提高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工艺参数 循环流化床 全回路仿真 颗粒体积分数 温度效应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段造床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克志 刘晓民 +1 位作者 张红武 张晓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5,共8页
造床流量是反映河床冲淤的表征指标,也是河道整治的主要参数。基于1960—2019年实测数据,运用改进马卡维耶夫法、平滩水位法、地貌功法,计算并分析了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水文站造床流量。结果表明:时间上,1960—1989年、... 造床流量是反映河床冲淤的表征指标,也是河道整治的主要参数。基于1960—2019年实测数据,运用改进马卡维耶夫法、平滩水位法、地貌功法,计算并分析了石嘴山、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头道拐水文站造床流量。结果表明:时间上,1960—1989年、2010—2019年造床流量为2100~3540 m^(3)/s,中水河槽冲刷,1990—2009年造床流量为740~1300 m^(3)/s,河槽淤积萎缩严重;空间上,造床流量呈现上站大于下站的特点;造床流量受来水量影响较大,在汛期水量低于105亿m 3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刘家峡、龙羊峡、海勃湾水库三库联调适当增大汛期来水量,强化黄河内蒙古段造床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改进马卡维耶夫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结果相对合理,可为冲积性河流造床流量确定及黄河内蒙古段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床流量 河床演变 改进马卡维耶夫法 平滩水位法 地貌功法 黄河内蒙古段
下载PDF
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蒋立敬 刘纪端 +1 位作者 韩崇仁 孙振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为适应含硫、劣质渣油加工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 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脱硫、脱氮、脱金属及保护等四类。中试评价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良好,装置操作平稳,产... 为适应含硫、劣质渣油加工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 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脱硫、脱氮、脱金属及保护等四类。中试评价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良好,装置操作平稳,产品收率和质量都达到要求,其整体使用性能与国外参比剂相当,可提高炼油厂的轻质油收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催化剂 固定床 工业规模 催化剂
下载PDF
气固循环流化床全回路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敏 吴迎亚 +2 位作者 石孝刚 蓝兴英 高金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气固循环流化床具有良好的混合、传热、传质、反应特性,同时还具有处理量大、可连续生产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气固循环流化床是一个由多个单元连接组合形成的循环回路,各单元间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对整个循环流化床系统进... 气固循环流化床具有良好的混合、传热、传质、反应特性,同时还具有处理量大、可连续生产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气固循环流化床是一个由多个单元连接组合形成的循环回路,各单元间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对整个循环流化床系统进行全回路数值模拟,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和详实的结果,而且在揭示系统流动规律和探究各单元内、单元间、单元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上具有独特优势。近十年来,以气固循环流化床全系统为模拟对象的全回路数值模拟研究逐渐兴起。本文对气固循环流化床全回路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该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对方法中采用的模型及相应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循环流化床全回路系统同时存在多种流态,有待于建立适用于全回路系统的多流态物理模型(气固曳力模型与固相应力模型)。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物理建模的不断发展,全回路模拟方法将不断完善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循环流化床 全回路 数值模拟 两相流
下载PDF
厚松散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易四海 郑志刚 滕永海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2,共4页
在分析研究司马煤矿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别揭示了松散层、基岩岩性及厚度对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解释了厚松散层条件下开采地表下沉系数偏大的机理。研究成... 在分析研究司马煤矿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厚松散层条件下综放开采的地表移动特征。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别揭示了松散层、基岩岩性及厚度对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解释了厚松散层条件下开采地表下沉系数偏大的机理。研究成果对安全合理地开采厚松散层、综放矿井"三下"压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层 综采放顶煤 地表沉陷 规律 机理
下载PDF
渣油加氢技术的研究 Ⅰ.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亚华 孙振光 +1 位作者 戴立顺 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13,共5页
叙述了在高的原油价格下,炼油企业的渣油加氢技术路线的重要性,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结果,通过与参比催化剂同时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VRDS装置上进行工业运转试验的对比,表明开发的催化剂具有高... 叙述了在高的原油价格下,炼油企业的渣油加氢技术路线的重要性,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结果,通过与参比催化剂同时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VRDS装置上进行工业运转试验的对比,表明开发的催化剂具有高的脱硫和脱金属等活性,且活性稳定性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固定床 加氢脱金属 加氢脱硫 工业规模 加氢催化剂 渣油加氢 开发 加氢技术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下载PDF
盐岩层大直径岩心取心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蓝海峰 鲜保安 高彦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综合分析影响盐岩层大直径取心的主要因素,包括钻头振动、岩心入口变形、岩石性质、钻井液性质和井下复杂情况等,找出盐岩层大直径取心的难点,结合常规取心工具在易碎地层的取心经验,对取心工具、取心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制定出一种适合... 综合分析影响盐岩层大直径取心的主要因素,包括钻头振动、岩心入口变形、岩石性质、钻井液性质和井下复杂情况等,找出盐岩层大直径取心的难点,结合常规取心工具在易碎地层的取心经验,对取心工具、取心工艺技术进行优化,制定出一种适合于盐岩层的大直径取心配套工艺技术。这项技术首次在金资1井岩盐层进行了9次连续取心现场施工,平均收获率达到了96%以上,高质量地完成了盐岩层大直径取心任务,使国内取心技术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层 大直径岩心 取心工具 工艺技术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接拨段轨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义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95,共5页
研究目的:上海地铁2号线既有线和2号线东延伸在龙阳路与张江高科区间的高架梁上完成拨接,为国内首次在高架梁上整体道床的拨移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阐述整体道床拨移工程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案,对类似工... 研究目的:上海地铁2号线既有线和2号线东延伸在龙阳路与张江高科区间的高架梁上完成拨接,为国内首次在高架梁上整体道床的拨移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结合该项目的成功实施,阐述整体道床拨移工程的设计思路及施工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论:针对该工程封锁时间短、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等特点,比选多种设计方案。3号梁采用了在既有轨枕间浇注承轨台方案,4~7号梁道床采用在梁场预制纵向短枕承轨台的方案,无缝线路采用现场焊接方案,并成功实施拨移工程。该工程对整体道床改造、维修方法的探索,对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与既有线的轨道拨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伸 轨道设计 整体道床 拨接工程
下载PDF
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废水工业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献玲 张建成 曹玉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将工业规模的新型多导流筒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与复合载体及高效菌种综合技术有机结合用于处理炼油废水。实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气液比及水力停留时间对生物降解废水中COD 和氨氮(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质量浓度3.0~3.2 g/... 将工业规模的新型多导流筒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与复合载体及高效菌种综合技术有机结合用于处理炼油废水。实验考察了污泥浓度、气液比及水力停留时间对生物降解废水中COD 和氨氮(NH3-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质量浓度3.0~3.2 g/L、气液比20~25、水力停留时间 6~7 h的最佳条件下,废水中COD和NH3-N的降解率分别大于85%和90%,出水中COD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NH3~N质量浓度小于10 mg/L,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停留时间 废水处理 工业规模
下载PDF
双室满室床制除盐水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冬 颜芳 《大氮肥》 CAS 2009年第1期57-59,共3页
根据不同除盐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和原水的水质情况,确定了除盐水站的工艺,并论述了运行效果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除盐水 双室满室床 反渗透
下载PDF
爆炸应力波在含层理介质中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立云 刘振坤 +3 位作者 周莹莹 丁晨曦 包仕俊 张勇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共6页
采用超高速数字图像相关实验系统,进行了爆炸应力波在含层理结构的PMMA试件中的传播试验,分析了全场应变的演化过程和相关测点的应变时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在含有层理的介质中传播时,层理远区的应力波衰减幅度比层理近区的... 采用超高速数字图像相关实验系统,进行了爆炸应力波在含层理结构的PMMA试件中的传播试验,分析了全场应变的演化过程和相关测点的应变时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在含有层理的介质中传播时,层理远区的应力波衰减幅度比层理近区的应力波衰减幅度大。通过应变云图的演化过程发现,应力波遇到层理后会发生反射,入射拉伸波与反射拉伸波叠加形成了较强的拉伸集中区,并沿着层理向两端扩展逐步减弱。此外,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层理内、外侧的应变峰值衰减规律,应变峰值的衰减随距离基本是线性的,且层理内侧的应变衰减速度大于层理外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应力波 层理 数字图像相关 全场应变 应变衰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