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矿山周边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羽毛中汞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士龙 周雪梦 +2 位作者 Wambura M.Mtemi 潘金城 蒋爱伍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2-277,共6页
汞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能导致生物体的不可逆损伤。本研究检测了广西大新铅锌矿废弃矿山周边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尾羽和胸羽的汞残留量。汞在4类羽毛中的分布模式为:尾羽>次级飞羽>初级飞羽>... 汞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能导致生物体的不可逆损伤。本研究检测了广西大新铅锌矿废弃矿山周边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尾羽和胸羽的汞残留量。汞在4类羽毛中的分布模式为:尾羽>次级飞羽>初级飞羽>胸羽,尾羽中汞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羽毛,且尾羽与初级飞羽的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尾羽可能是监测鸟类汞污染的最佳选择。与其他污染地区雀形目鸟类相比,灰眶雀鹛具有较强的汞富集能力,灰眶雀鹛可以作为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汞污染监测的良好指示物种。由于灰眶雀鹛对森林鸟类混合群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今后需加强汞污染对鸟类群落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眶雀鹛 尾羽 指示物种 核心种
下载PDF
亚热带林下混种群鸟巢生态位分化与共存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旺明 梅水珍 邹发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9-344,共6页
鸟类混种群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普遍存在,华南地区的集群鸟类以画眉科鸟类为主,这些集群种大小类似,食性相近,它们的生态位如何分化、共存机制如何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于2016—2017年繁殖期,用鸟巢统计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 鸟类混种群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普遍存在,华南地区的集群鸟类以画眉科鸟类为主,这些集群种大小类似,食性相近,它们的生态位如何分化、共存机制如何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于2016—2017年繁殖期,用鸟巢统计法对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繁殖生态位进行调查,通过筑巢林地、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3个生态维度,比较7种林下鸟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程度。结果表明: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在3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这可能是它成为混种群优势种的原因;在鼎湖山和同乐大山,筑巢林地的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85±0.01(n=10)和0.76±0.02(n=10),筑巢基质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20±0.08(n=10)和0.23±0.12(n=10),筑巢高度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26±0.09(n=10)和0.35±0.20(n=10);虽然鸟类在筑巢林地上的生态位重叠较高,但在筑巢基质和筑巢高度上有较大的生态位分离,生态位的分离促使鸟类可以在混种群共存而避免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物种共存 鼎湖山 同乐大山 灰眶雀鹛 繁殖
下载PDF
棕头雀鹛育雏巢穴及其栖息地调查报告
3
作者 李桂玲 白西红 袁朝晖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9-61,共3页
2012年1月—11月,采用实地调查、录音、录像、固定样线的方法进行棕头雀鹛分类、育雏、栖息地研究。首次发现了15只6♀9♂繁殖期的棕头雀鹛,证明长青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棕头雀鹛繁殖种群。结果表明:棕头雀鹛分布海拔区间1 050~... 2012年1月—11月,采用实地调查、录音、录像、固定样线的方法进行棕头雀鹛分类、育雏、栖息地研究。首次发现了15只6♀9♂繁殖期的棕头雀鹛,证明长青自然保护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棕头雀鹛繁殖种群。结果表明:棕头雀鹛分布海拔区间1 050~2 200 m;四种林型、四种植被类型内有分布;坡中部3只,下部10只,上部2只。棕头雀鹛一夫一妻制,每巢都是四只幼雏;雏鸟属于晚成鸟;巢穴位于坡脚,营灌木空中巢穴,向阳、巴山木竹稠密。巢材为竹叶、树叶、草茎。幼雏食物鳞翅目昆虫、水生虫子、螳螂、蚱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头雀鹛 育雏 巢穴 栖息地 调查
下载PDF
褐鹛属鸟类的鸣声特征及种间比较
4
作者 李悦 邓梦先 +4 位作者 冯莹莹 范仕祥 付满 陈少莲 罗旭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9-686,共18页
在雀形目鸟类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中,鸣声有重要作用。褐鹛属(Fulvetta)是近年从雀鹛类(Alcippe)独立的属,其鸣声特征及种间差异尚缺乏定量研究。我们于2016至2022年在野外录制了该属7种463只个体的鸣声,包括棕头雀鹛(F.ruficapilla,n=64... 在雀形目鸟类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中,鸣声有重要作用。褐鹛属(Fulvetta)是近年从雀鹛类(Alcippe)独立的属,其鸣声特征及种间差异尚缺乏定量研究。我们于2016至2022年在野外录制了该属7种463只个体的鸣声,包括棕头雀鹛(F.ruficapilla,n=64)、褐头雀鹛(F.manipurensis,n=71)、白眉雀鹛(F.vinipectus,n=124)、中华雀鹛(F.striaticollis,n=64)、路氏雀鹛(F.ludlowi,n=33)、灰头雀鹛(F.cinereiceps,n=84)和玉山雀鹛(F.formosana,n=23)。基于野外行为观察,将鸣声区分为鸣叫和鸣唱,并将鸣叫分为联络鸣叫、呼唤鸣叫、报警鸣叫及觅食鸣叫4种类型。对鸣唱的声谱图进行人工检视,划分为1~8种鸣唱型。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比较鸣声参数种间差异,显示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峰频率、句子持续时间、频率宽度、平均熵6个参数在该属7种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将7种褐鹛鸣声特征的马氏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进行Mantel检验,表明鸣唱特征与种间遗传距离呈正相关(r=0.51,P=0.01),但鸣叫特征与遗传距离无显著相关性(r=0.028,P=0.45);系统发育信号分析表明,有4个鸣唱特征和2个鸣叫特征系统发育保守,这表明褐鹛属鸟类的鸣唱比鸣叫更具物种特异性、系统发育信号更强,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鸣唱特征越相似。基于具有较强系统发育信号的6个鸣声特征参数对7种褐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大体一致。本研究揭示了褐鹛属7种鸟类的鸣声特征及其种间差异,为该类群鸟类的鸣声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鹛属 鸟类鸣声 鸣声特征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