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along the Microbiome-Gut-Brain-Axis: Combined Approach with Neuromodulation-Neurofeedback and Multispecies Probiotic
1
作者 Maddalena Castelletti Gloria Crocetti +2 位作者 Michele Masotti Alberto Montagna Annarita Graziani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AS 2024年第4期103-119,共17页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are very common diseases that negatively impa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repercussions. The clinical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athologies are mul...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are very common diseases that negatively impa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important socio-economic repercussions. The clinical alt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athologies are multiple and have a complex psycho-organic character that moves along the micorobiome-gut-brain-axis. For the present study, 45 patients of both sexes (19 male, 26 female) aged 30 - 59 years were enrolled because of a diagnosis of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FPS)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 6 month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re-treatment clinical assessments (T0) for anxiety disorder,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pain, monitoring of baseline values of Alpha-Theta cerebral rhythm in occipital region and monitoring of salivary cortisol levels.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a clin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central neuromodulation with neurofeedback—Alpha Theta increase protocols (once a week for three months), administration of multispecies probiotic (one dose per day for 3 months) and clinical psychological interviews (once a week for three months).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1), patients were re-evaluated. Results show statistically relevant improvements of each feature considered: the Relief from Pain provided by the medication increases on average from 36.6% to 87.3%, the salivary Cortisol level at 11 pm decreases from 6.4 ng/ml to a physiological value of 1.2 ng/ml, and the anxiety rating score is reduced from 28 to 12. Moreover, the 23.9% increase in α-θ relative power shows the positive outcome of the brain autoregulation.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the combined approach of Neurofeedback with drugs and multispecies probiotic results in great improvements in the patients’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pain syndromes (fps) Neurofeedback-Neuromodulation Hypothalamus-Pituitary Axis (HPA) Multispecies Probiotic Microbiome-Gut-Brain-Axis (M-GBA)
下载PDF
针灸肌筋膜触发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璐 曹江鹏 杜元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干预MTrPs对于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针刺MTrPs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针灸施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肌筋膜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组织修复 功能活动
下载PDF
揿针在治疗慢性盆腔痛综合征中作用的临床回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立平 韩晓通 +1 位作者 劳凯雪 高淑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5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CP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揿针治疗,...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2年5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CP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揿针治疗,取三阴交、子宫、足三里等穴位,连续治疗4周。盆底肌力牛津分级构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Mc Cormack量表评分分别进行主观、客观疼痛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量表(EHP-30)得分和盆底功能情况。结果(1)盆底肌力:观察组CPP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牛津分级构成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Ⅳ级和Ⅴ级患者比例(76.67%,46/60)高于对照组(46.67%,28/60)。(2)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两组CPP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Mc Cormack量表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5.00%(51/60),高于对照组(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EHP-30问卷评分:观察组CPP患者治疗后EHP-30问卷中的疼痛、控制无力感、情感健康评分以及总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盆底功能: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包括膀胱垂落、阴道垂落、盆底陷窝疝、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为40.00%(24/60),观察组为36.67%(2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西药治疗CPP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研究可为临床治疗CPP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温针灸 盆底功能
下载PDF
谢晶日基于“舌脉相因论”辨治上腹痛综合征经验拾萃
4
作者 刘毕赢 南宁 +3 位作者 张晗 李杨 姚美玉 谢晶日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上腹痛综合征是由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所致的功能性胃肠病。谢晶日从舌脉辨证,从肝脾论治将上腹痛综合征。分为饮食积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血停滞、脾胃虚弱5种证型,取保和丸、柴胡疏肝散、连朴饮、失笑散合丹参饮、黄芪建中汤或... 上腹痛综合征是由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所致的功能性胃肠病。谢晶日从舌脉辨证,从肝脾论治将上腹痛综合征。分为饮食积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血停滞、脾胃虚弱5种证型,取保和丸、柴胡疏肝散、连朴饮、失笑散合丹参饮、黄芪建中汤或芍药甘草汤等方剂单独或联合应用,疗效显著,附1则验案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脉相因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痛综合征 谢晶日
下载PDF
银质针综合疗法联合DSA介导椎间孔注射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曹正培 何金莲 +3 位作者 王玲 芦胜胜 王晓英 陈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分析银质针综合疗法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导椎间孔注射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血瘀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DSA介导椎间... 目的:分析银质针综合疗法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导椎间孔注射在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血瘀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DSA介导椎间孔注射,观察组加以银质针综合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评分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评分与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质针综合疗法联合DSA介导椎间孔注射可减轻血瘀型LDH患者症状,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瘀型 中医证候 腰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王婷婷 李呈慧 +2 位作者 吴春帅 顾海燕 高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15,23,共6页
目的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健康结局。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行腰椎后路手术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 目的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健康结局。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行腰椎后路手术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干预前后不同时间评价两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躯干偏移角度、骨盆扭转角度、椎体左右旋转最大角度之和。结果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8周观察组躯干偏移角度、骨盆扭转角度及椎体左右旋转最大角度之和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有利于缓解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腰椎稳定性及腰椎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后路手术 腰椎术后综合征 健康行为 疼痛 腰椎功能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丽娜 苏小君 周慧青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ET)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MP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SE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仪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ET)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就诊的MPS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SE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麦吉尔疼痛问卷(MPQ)]、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腰椎关节活动度(ROM)、腰背肌核心肌群肌电图[平均肌电波幅度(AEMG)和频域分析值(MPF)]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治疗前,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和MPQ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ROM和后伸ROM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MG和MPF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仪联合SET治疗MPS患者的疗效肯定,可减轻腰背部疼痛,改善腰背肌的肌张力,提高腰椎功能和腰椎关节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悬吊运动疗法 超声波治疗仪 疼痛 腰椎功能 腰椎关节活动度 肌电图
下载PDF
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8
作者 郑慧君 陈浩波 +1 位作者 马大正 潘鸿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湿热瘀结型女性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 目的: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女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湿热瘀结型女性M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盆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盆腔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盆腔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盆底肌筋膜压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FSF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联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手法按摩治疗湿热瘀结型MPPS女性患者,较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能够更好地减轻盆腔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湿热瘀结证 加味桃核承气汤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手法按摩 性功能
下载PDF
活血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后山 陈家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活血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温针... 目的 探讨活血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残留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收治的86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活血镇痛汤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a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EG_(2))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腰痛、麻木、僵硬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ODI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P、PEG_(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5-HT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镇痛汤治疗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局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活血镇痛汤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中医骨伤辨证分组的中医综合护理对膝关节术后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帼 许莉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骨伤辨证分组的中医综合护理对膝关节术后病人情绪、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骨科收治的180例膝关节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90例。...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骨伤辨证分组的中医综合护理对膝关节术后病人情绪、疼痛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骨科收治的180例膝关节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围术期开展骨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骨伤辨证分组的中医综合护理,评估两组术前、术后情绪状态,记录病人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和术后4周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手术病人实施基于中医骨伤辨证分组的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感,有利于病人术后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手术 中医骨伤辨证分组 中医综合护理 情绪 疼痛 功能康复 护理
下载PDF
艾灸联合康复功能操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护理研究
11
作者 马帅 肖家骥 梁光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康复功能操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组、艾灸组、康复功能操组和联合组。在治疗前...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康复功能操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常规组、艾灸组、康复功能操组和联合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各组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以及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JOA得分均高于其他3组,ODI得分均低于其他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康复功能操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证 艾灸 康复功能操 护理
下载PDF
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干预时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赵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397-2400,共4页
目的 探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干预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别干预方案,比较... 目的 探讨奥瑞姆(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干预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别干预方案,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干预后的疼痛水平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肘管综合征患者中实施Orem自理模式下分级干预,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和减少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干预 OREM自理模式 肘管综合征 功能 疼痛水平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陈鑫鑫 张敏 +2 位作者 李侠 朱健 郭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患肢肿胀程度评分、肩部活动疼痛VAS评分、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和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和肿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部屈曲、外展、外旋、内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肩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肩后伸、前屈、外展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患者用药期间也未出现腹泻、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能够有效缓解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肢体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水肿程度,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痹汤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 气虚血瘀证 疼痛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刺肌筋疼痛膜触发点联合常规治疗在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陈阁 许睿 +1 位作者 盛伟伟 孙克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疼痛膜触发点(MTrPs)联合常规治疗在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收治的PFP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疼痛膜触发点(MTrPs)联合常规治疗在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收治的PFPS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针刺MTrP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41)。治疗后,两组60°/s角速度、120°/s角速度下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两组髌股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MTrPs联合常规治疗在PFP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膝屈伸肌力、髌股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疼痛综合征 针刺 肌筋膜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杨顺珍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康复训练3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对照组高,颈源性疼痛临床评估(CP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障碍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 康复训练 上交叉综合征 疼痛程度 颈椎功能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在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何冬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功能训练干...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盆底功能训练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腔静脉指标(盆腔静脉血流速度、盆腔静脉内径)水平、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_(2)、P物质)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盆腔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盆腔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前列腺素E_(2)、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应用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可改善盆腔静脉指标水平,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和疼痛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盆底功能训练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淤血综合征 经皮神经电刺激 盆底功能训练 盆腔静脉 疼痛 疼痛介质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刘青月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LD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98例LDH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43/49),高于对照组的63.27%(3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主症、次症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甲钴胺治疗LDH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评分,提高腰椎功能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 补肾活血方 甲钴胺 中医证候积分 腰椎功能 疼痛
下载PDF
针刺联合桂枝汤泡洗治疗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段艳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桂枝汤泡洗治疗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该院收治的84例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桂枝汤泡洗治疗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该院收治的84例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桂枝汤泡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学指标(内皮素-1、P物质)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桂枝汤泡洗治疗卒中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降低疼痛评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桂枝汤泡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泡洗 针刺 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上肢运动功能 疼痛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19
作者 余伟琳 吴冬梅 +6 位作者 王和强 梁添丽 李锦嫦 张世杰 梁嘉妍 刘新 杨子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手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自我妨碍量表(SH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SH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评分为(72.10±7.90)分,高于对照组的(65.07±8.50)分(P<0.05)。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关节活动度,减轻其疼痛程度,帮助其改善上肢活动功能,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康复训练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活动度 疼痛程度 上肢活动功能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李明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5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赤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SH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FMA)量表、巴氏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部疼痛、屈伸不利、偏身麻木、手指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肩三针温针灸可减轻中风后SHS患者患肢疼痛,加快运动功能恢复,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中药熏蒸 肩三针 温针灸 患肢肿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