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of green fluorescent reporter gene (GFP) to monitor the fate of Fusarium moniliforme mycoparasitized by Trichoderma viride 被引量:1
1
作者 ZHUTing-heng WANGWei-xia +2 位作者 WANGChang-chun YANGRui-qin CAIXin-zhong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6-446,共1页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is a rice pathogenic fungus and causes the disease called Bakanae,which has increasingly damaged rice production in the recent years. Trichoderma spp.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i...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is a rice pathogenic fungus and causes the disease called Bakanae,which has increasingly damaged rice production in the recent years. Trichoderma spp.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plant disease. By geneticaly labelling F. moniliforme with the GFP reporter gene, we have studied the antagonistic action of Trichoderma viride against this pathogenic fungus. The binary GFP reporter vector pCHF3-35S∷GFP was constructed, which carries the gfp gene driven by the CaMv35S promoter. The vector was transformed into F. moniliforme via Agrobacterium.The mycoparasitism of T.viride against F.moniliforme was tested by dual culture and examin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result of the dual culture showed that the T.viride maintained a strong competitive ability against F. moniliforme , by growing on the top of the pathogen colon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attacked hyphae of F. moniliform were distorted, swollen or broken. This indicate an enzymatic by T.viride to degrade the host cell walls and used the cell contents as a source of nutrients (Fig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指示基因 镰刀霉 木霉属 真菌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对多菌灵不同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产孢和致病力差异 被引量:8
2
作者 潘以楼 汪智渊 吴汉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0-93,共4页
从江苏、河北、上海等地采集的水稻恶苗病病株上分离到抗多菌灵和感多菌灵的F.moniliforme菌株,从7个地点选择抗、感多菌灵(MBC)菌株各1个,比较抗、感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胞外酶活力和对水稻致病力方面的差异... 从江苏、河北、上海等地采集的水稻恶苗病病株上分离到抗多菌灵和感多菌灵的F.moniliforme菌株,从7个地点选择抗、感多菌灵(MBC)菌株各1个,比较抗、感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胞外酶活力和对水稻致病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产孢密度都显著低于敏感菌株。芽鞘浸渍接种试验表明,抗性菌株对武育粳3号、苏御糯的致病力显著低于敏感菌株,对盐粳2号的致病力也低于敏感菌株,但差异不显著。抗性菌株与感性菌株产生的胞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PG果胶酶)活力虽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菌丝生长 产孢 致病力 水稻 恶苗病
下载PDF
CARCINOGENICITY OF FUSARIN C ISOLATED FROM FUSARIUM MONILIFORME
3
作者 李铭新 蒋原宙 Bjeldanes L F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8,共5页
Fusarium monilljorme, a fungus of established carcinogenic potential,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ungal contaminants of maize, millet and other grains in Linxian County, China. Fusarin C, a major product of F. monilljo... Fusarium monilljorme, a fungus of established carcinogenic potential,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ungal contaminants of maize, millet and other grains in Linxian County, China. Fusarin C, a major product of F. monilljorme grown on corn in the laboratory, is mutagenic in Salmonella tester strains and in V79 cells. Fusarin C show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cluding the implantation of the rat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 line (RE ?525) in nude mice. The present work demonstrated that fusarin C can induce esophageal and forestomach carcinomas in DBA mice and Wistar rats, and thu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bstantiated further the carcinogenicity of fusarin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 CARCINOGENICITY OF FUSARIN C ISOLATED FROM fusarium moniliforme
下载PDF
水稻内生真菌Fusarium moniliform ZSU-1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军 马文哲 +3 位作者 周世宁 张庆波 赖小敏 林永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0-513,共4页
为了探索内生镰刀菌对稻田病害生物防治的物质基础,对一株来自健康水稻茎部的串珠镰刀菌Fusariumm oniliform ZSU-1进行发酵培养,用色谱技术分别对其菌体提取物、发酵液提取物进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1D、2D NMR、... 为了探索内生镰刀菌对稻田病害生物防治的物质基础,对一株来自健康水稻茎部的串珠镰刀菌Fusariumm oniliform ZSU-1进行发酵培养,用色谱技术分别对其菌体提取物、发酵液提取物进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1D、2D NMR、质谱等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镰刀菌酸(1)、镰刀菌酸.脱氢镰刀菌酸缔合物(1:1)(2)、白僵菌素(3)和甘露醇(4)。鉴于镰刀菌酸、镰刀菌酸.脱氢镰刀菌酸缔合物(1:1)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推测这两个化合物对稻田病害生物防治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镰刀菌 次级代谢 水稻内生真菌
下载PDF
In-Vitro Efficacy of Certain Essential Oils and Plant Extracts against Three Major Pathogens of Jatropha curcas L.
5
作者 Purnajyoti Deka Bhuyan Phatik Tamuli Paran Boruah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5年第2期362-365,共4页
Antifungal activity of plant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s of six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was tested against three pathogenic fungi, viz., Alternaria alternata,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d Fusarium moniliforme is... Antifungal activity of plant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s of six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was tested against three pathogenic fungi, viz., Alternaria alternata,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d Fusarium moniliforme isolated from Jatropha curcas L. using Poison Food Technique. All the samples tested were found effective in-vitro. More than 60% inhibition of growth of individual fungal species was observed at 100 ppm. Maximum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at concentration of 1000 ppm. However, among the essential oils tested Cinnamomum impressinervium exhibited the strongest activity (80%) in the case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and Alternaria alternate and 78.6% in the case of Fusarium oxysporum at concentration of 1000 ppm followed by Cinnamomum tamala, Cymbopogon jwarancusa and Cymbopogon citratus respectively. Among the plant extracts tested, Catharanthus roseus exhibited stronger activity in comparison to Tithonia diversifolia. Inhibition percentage of all the essential oils and plant extract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FUNGAL Activity ALTERNARIA alternate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fusarium moniliforme JATROPHA curcas
下载PDF
水稻对恶苗病菌侵染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6
作者 李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20,共12页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恶苗病的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造成一些品种严重减产。转录组测序技术已逐渐应用到水稻恶苗病的品种抗性研究中,使用高抗和高感水稻品种,经接种、取样和测序分析,明确水稻恶苗病在转录水平上的抗性机...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恶苗病的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造成一些品种严重减产。转录组测序技术已逐渐应用到水稻恶苗病的品种抗性研究中,使用高抗和高感水稻品种,经接种、取样和测序分析,明确水稻恶苗病在转录水平上的抗性机制。利用Illumina NovaSeQ6000平台构建了12个真核普通转录组文库并测序,以|log 2(FoldChange)|≥1及p≤0.05为标准,筛选出抗病品种比较组合(KDI vSKDCK)1482个差异基因,感病品种比较组合(LJI vSLJCK)2293个差异基因。通过共表达韦恩图展示,抗病比较组合(KDI vSKDCK)差异基因和感病比较组合(LJI vSLJCK)差异基因共表达328个,其中抗病比较组合(KDI vSKDCK)差异基因中唯一表达1154个,感病比较组合(LJI vSLJCK)差异基因中唯一表达1965个。进一步通过共表达韦恩图展示,抗病比较组合(KDI vSKDCK)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和感病比较组合(LJI vSLJCK)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共表达31个,抗病比较组合(KDI vSKDCK)上调表达差异基因中唯一表达272个,感病比较组合(LJI vSLJCK)上调表达差异基因中唯一表达825个。将抗病比较组合(KDI vSKDCK)上调表达差异基因中唯一表达的272个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后,得到264个GO Term,其中,显著富集GO Term有1个生物过程(BP)和6个分子功能(MF),均与病原菌感染响应的氧化应激反应(GO:0006979)、过氧化物酶活性(GO:0004601)、氧化还原酶活性和作用于作为受体的过氧化物(GO:0016684)、抗氧化活性(GO:0016209)有关,显示抗病品种水稻芽在恶苗病菌侵染时参与氧化应激反应生物过程基因显著上调表达,ATP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物质跨膜转运,有效提高了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苗病 转录组 氧化应激反应 ATP酶活性 跨膜转运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串珠镰孢菌的成像及示踪
7
作者 康杰 白玲 +2 位作者 丁紫阳 焦璨 孙为云 《山东工业技术》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采用化学腐蚀工艺制备的碳化硅量子点作为新型标记材料,成功实现了其对串珠镰孢菌的标记,并基于该标记技术研究了酚酸类物质对该菌分裂过程的影响,揭示了串珠镰孢菌对拟南芥幼苗的侵染机制。结果表明,腐蚀法制备的量子点直径约为5 ... 本文采用化学腐蚀工艺制备的碳化硅量子点作为新型标记材料,成功实现了其对串珠镰孢菌的标记,并基于该标记技术研究了酚酸类物质对该菌分裂过程的影响,揭示了串珠镰孢菌对拟南芥幼苗的侵染机制。结果表明,腐蚀法制备的量子点直径约为5 nm,近似呈球状,在激发光波长340 nm时光致发光强度峰值达到最大,量子点表面未经修饰既已形成了羟基、羧基及巯基亲有机基团;串珠镰孢菌在苯甲酸的胁迫下呈现出分裂迅速、产孢数量多、孢子侵染毒力强等生长变化态势,且该趋势与苯甲酸含量正相关;长时成像及示踪结果表明,拟南芥根毛区是该菌对其侵染的第一部位,其次为表皮细胞,最后该菌冲破植株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细胞壁进入细胞核,完成整个侵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量子点 串珠镰孢菌 荧光标记 长时程成像 动态示踪
下载PDF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3 位作者 檀根甲 苏贤岩 朱圣杰 陈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9,共5页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 ,哈茨木霉对水稻恶苗病菌有强烈的拮抗作用 ,其孢子悬浮液的含孢量为 10 6~ 10 7个 /mL时 ,对恶苗病菌的抑制力达 92 33%。通过哈茨木霉菌液和 3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抑制效果的比较 ,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含孢量为 10 7个 /mL与施保克质量浓度 1μg/mL的抑菌效果接近 ,分别为 76 7%、75 4 %。显微摄影结果显示 ,哈茨木霉以附着胞附着在恶苗病菌菌丝上 ,然后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 ,或与恶苗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 ,然后再侵入病菌内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 水稻 恶苗病 恶苗病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5 位作者 檀根甲 朱圣杰 陈琪 苏贤岩 马珂 王爱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在浸种、催芽时浸菌接种处理,调查三叶期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催芽阶段对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为有利;病害发病率与浸种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757),在28~34℃范围内,发病率与催芽温度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为0 9570;最适的催芽... 在浸种、催芽时浸菌接种处理,调查三叶期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结果表明,催芽阶段对于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最为有利;病害发病率与浸种温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8757),在28~34℃范围内,发病率与催芽温度之间的正相关系数为0 9570;最适的催芽温度为34℃;浸种、催芽阶段最适的接种时间分别为18h、24h,两个阶段浸种时间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620和0 8947。而最适于病原菌入侵的时期是"芽长一粒谷"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恶苗病菌 发生规律
下载PDF
江苏水稻恶苗病病原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夕军 卢国新 +2 位作者 童蕴慧 纪兆林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8-90,共3页
从江苏13个地区采集677份水稻恶苗病标本,分离获得548个单孢菌株。参照Booth分类系统,这些菌株被鉴定为6种镰刀菌,其中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 orme)占60.8%,其他分别为雪腐镰刀菌(F.nivale)、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禾谷镰刀... 从江苏13个地区采集677份水稻恶苗病标本,分离获得548个单孢菌株。参照Booth分类系统,这些菌株被鉴定为6种镰刀菌,其中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 orme)占60.8%,其他分别为雪腐镰刀菌(F.nivale)、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不同地区病害样本上镰刀菌种类及其比例存在一定差异。接种试验表明,串珠镰刀菌是水稻恶苗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他镰刀菌均不能引起典型的徒长症状或不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恶苗病 病原鉴定 串珠镰刀菌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复配对棉花红腐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潘月敏 高智谋 +2 位作者 汪敬鑫 曹君 汪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测定了世高等7种杀菌剂对棉花红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配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施保克对棉红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923 mg.L-1;三唑酮、世高、丙环唑、阿米西达毒力依次减弱,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小。施保克分别与世高、... 测定了世高等7种杀菌剂对棉花红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配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施保克对棉红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923 mg.L-1;三唑酮、世高、丙环唑、阿米西达毒力依次减弱,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小。施保克分别与世高、三唑酮、代森锰锌、丙环唑、多菌灵,世高与代森锰锌复配等组合的EC50值均大于单剂或其中之一的EC50值,CTC值均低于50,表现明显的拮抗作用;世高与多菌灵按2∶1,1∶1,1∶2,1∶3,1∶5配比复配对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9742-1.4938 mg.L-1,平均为1.2247 mg.L-1;CTC1∶1>CTC1∶3>CTC1∶2>CTC2∶1>CTC1∶5,表明各配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1∶1配比的EC50值为0.8509 mg.L-1,明显低于单剂的EC50值,CTC为286,增效作用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两方面考虑,1∶3配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红腐病菌 杀菌剂 复配剂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玉米穗部不同组织对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华芳 宋伟彬 +3 位作者 代小冬 李晶晶 刘春元 吴建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144,共4页
2002 ̄2004年采用花丝通道法、钉刺果穗法和针刺果穗深处法3种接种方法,分别将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接种到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花丝、子粒和穗轴上。结果发现,不同穗部组织对这两种菌的抗病性表现不同,同时筛选出花丝和子粒都抗这两种菌... 2002 ̄2004年采用花丝通道法、钉刺果穗法和针刺果穗深处法3种接种方法,分别将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接种到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花丝、子粒和穗轴上。结果发现,不同穗部组织对这两种菌的抗病性表现不同,同时筛选出花丝和子粒都抗这两种菌并且穗轴抗串珠镰刀菌的优良自交系B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部组织 串珠镰刀菌 禾谷镰刀菌 抗病性
下载PDF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串珠镰刀菌插入突变和致病性突变体的分离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培宝 周庆新 +1 位作者 郭芳先 李多川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548,共4页
For studying on pathogenicity mechanism of Fusarium moniliforme,REMI was used to transform protoplasts of FT1 strain with the vector pUCATPH,which contained hygromycin B-resistant gene.More than 300 transformants had ... For studying on pathogenicity mechanism of Fusarium moniliforme,REMI was used to transform protoplasts of FT1 strain with the vector pUCATPH,which contained hygromycin B-resistant gene.More than 300 transformants had been obtained,most of them were quite stable after five rounds of successive culture.25 mutants of morphology and 2 weak pathogenicity mutants were gained by REMI.PCR amplification showed that the hygromycin B-resistant gene had integrated into genomes of the two pathogenicity mutan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preparing protoplasts were: the mycelia growing in PDB medium for 14 h,lywallzyme was used to digest the mycelia at 100 r/min,30℃ for 4 h,and 0.7 mol/L NaCl was used as the osmotic stabili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突变 限制性内切酶 突变体 串珠镰刀菌 分离 致病性 生物基因组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二硫氰基甲烷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体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长军 周明国 叶钟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1,共4页
有机硫氰化合物二硫氰基甲烷 (TH 88,浸种灵 )可抑制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ummoniliforme)对多菌灵 (carbendazim)的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 ,EC50 在 0 3933~ 1 6 412 μg/ml之间 ,对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态没有影响 ;该药剂 (浓度为 1μg/... 有机硫氰化合物二硫氰基甲烷 (TH 88,浸种灵 )可抑制水稻恶苗病菌 (Fusariummoniliforme)对多菌灵 (carbendazim)的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 ,EC50 在 0 3933~ 1 6 412 μg/ml之间 ,对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形态没有影响 ;该药剂 (浓度为 1μg/ml)对菌体的生物膜(透性 )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药剂处理萌芽期、非萌芽期的分生孢子及其初形成的菌丝 ,结果表明 :药剂对菌丝和分生孢子的呼吸作用有影响 ,以分生孢子萌芽期最为敏感 ,用二硫氰基甲烷 2 μg/ml处理刚萌芽的分生孢子 5min ,呼吸作用比对照低 6 4 15 %;处理NADH细胞色素还原酶和NADH细胞色素氧化酶 ,前者没有影响 ,但对后者有 5 4 32 %的抑制。用二硫氰基甲烷 (1μg/ml)处理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线粒体 ,呼吸控制速率 (RCR)比对照低 2 7 6 7%;磷氧比 (P/O)比对照低 9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氰基甲烷 水稻 恶苗病菌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伟彬 董华芳 +4 位作者 陈威 代小冬 刘春元 李晶晶 吴建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8-376,共9页
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有关国内外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现状,包括玉米穗粒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化学防治方法及抗源鉴定,抗病遗传规律及抗病机理等,并提出了玉米穗粒腐病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玉米穗粒腐病 串殊镰孢菌 抗源筛选 抗病基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与浸种、催芽和播种等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方兴洲 陈莉 +1 位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7-1110,共4页
水稻恶苗病菌侵染主要发生在浸种催芽阶段。研究浸种催芽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催芽及播种分开处理发病率低,病菌侵染主要时期是催芽阶段。试验温度处理范围内,浸种过程中发病率随温度增加而上升... 水稻恶苗病菌侵染主要发生在浸种催芽阶段。研究浸种催芽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水稻恶苗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催芽及播种分开处理发病率低,病菌侵染主要时期是催芽阶段。试验温度处理范围内,浸种过程中发病率随温度增加而上升,催芽温度34℃发病率最高。清水浸种12 h后药剂处理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效,并且对出苗率影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种子处理 发病率 防效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菌对使百克、多菌灵的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淑元 产祝龙 丁克坚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使百克、多菌灵对病原菌直接进行诱变,获得相应的抗性菌株,对其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了中等程度的抗药性,对使百克的抗性较低。通过多菌灵、使百克诱变均都能产生抗性菌株,但就抗性增... 采用使百克、多菌灵对病原菌直接进行诱变,获得相应的抗性菌株,对其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恶苗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了中等程度的抗药性,对使百克的抗性较低。通过多菌灵、使百克诱变均都能产生抗性菌株,但就抗性增长速度而言,多菌灵远高于使百克。产生抗性的突变菌株后代表现说明,多菌灵的抗性突变菌株遗传较稳定。单剂诱变的抗性菌株致病性高于复配剂诱变菌株和敏感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使百克 多菌灵 抗性遗传
下载PDF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春元 邢小萍 +2 位作者 李洪连 吴建宇 赵利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7.5时...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苗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防治
下载PDF
水稻恶苗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产祝龙 丁克坚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6期880-883,共4页
分别从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抗药性、品种抗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因子、致病生理生化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恶苗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恶苗病 抗性 生物学特征 品种 发生规律
下载PDF
串珠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明 钱月珍 +1 位作者 杨雪静 王克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4,共4页
利用氯酸盐对串珠镰刀菌菌株进行诱变并获得nit突变体 (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 ) ,所获得突变体中 ,以nitA比例最高。采用nit突变体互补型配对技术 ,测定分离自水稻、玉米、棉花及大豆植物上串珠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结果显示 ,1 5 7... 利用氯酸盐对串珠镰刀菌菌株进行诱变并获得nit突变体 (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 ) ,所获得突变体中 ,以nitA比例最高。采用nit突变体互补型配对技术 ,测定分离自水稻、玉米、棉花及大豆植物上串珠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结果显示 ,1 5 7个菌株分属于 71个营养体亲和群 ;不同群体间的菌株仅测出玉米田群体内的一个菌株 (YM0 5 )和大豆田群体内的两个菌株 (D0 8和D1 2 )属于同一个营养体亲和群 ,其它群体间的菌株则分属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菌株SA1 8经抗药性诱变、连续转代培养和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半年处理 ,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可发生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镰刀菌 寄主 营养体亲和性 植物病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