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Diversity of Fusarium solani f. sp. cucurbitae, the Causal Root and Crown Rot of Cucurbits (Melon) by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and Control 被引量:1
1
作者 Falah Abdul-Hasan Halima Z. Husse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6年第15期2151-2172,共22页
Detection of F. solani f. sp. cucurbitae causal agent of the crown and root rot disease of melon race 1, race 2 is difficult. It is based only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 this study, forty isolates identified ... Detection of F. solani f. sp. cucurbitae causal agent of the crown and root rot disease of melon race 1, race 2 is difficult. It is based only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 this study, forty isolates identified as Fusarium solani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F. solani wa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species.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isolates by PCR technique using species-specific primer, indicated that thirty-two isolates, amplified product 580 bp (race 1) and two isolate amplified product 580 bp (race 2), while six isolates were not amplified with primer of both races. Production of Trichothecenes (T2-toxen, DON.) by Fusarium solani was conducted on isolates confirmed as belonging in the F. solani by P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ri5, Tri13 genes is coding the ability of synthesis mycotoxin. In vitr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Ps (AgNPs, MgNPs) and chemical (Phylex) possess the antifungal properties against at various level. Treatment with (AgNPs 150 ppm, MgNPs 2%, 3% ppm) and 3% Phylex resulted in maximum inhabitation of F. solani . In vivo, five characters (height plant, hoot ant root fresh and dry weight) were measured based on the greenhouse, f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Treatment with (AgNPs, MgNPs) and Phylex had higher measured parameters than positiv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solani f. sp. cucurbitae Race 1 Race 2 Crown and Root Rot of Melon PCR Detection Specific Primers Mycotoxins Antifungal Effect AgNPs MgNPs Phylex
下载PDF
豌豆镰孢根腐病菌的鉴定及其致病基因多样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妮 段灿星 +2 位作者 肖炎农 王晓鸣 朱振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838-2847,共10页
【目的】明确中国不同地区豌豆镰孢根腐病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基因多样性,为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对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通过茄镰孢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 【目的】明确中国不同地区豌豆镰孢根腐病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基因多样性,为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对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通过茄镰孢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致病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对病原菌分离物致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6个病原菌分离物鉴定为茄镰孢豌豆专化型。致病性测定表明所有分离物对豌豆品种"草原27"致病,其中81.3%的分离物致病力强,10.4%的分离物致病力中等,只有8.3%的分离物具弱致病力。用4个致病基因PDA、PEP1、PEP3和PEP5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在96个分离物中共检测到10种基因组合(基因型),其中含有4个基因组合和3个基因组合的分离物约占91%,这些分离物绝大多数具有强致病力(87.4%)或中等致病力(9.2%),而检测不到PDA的分离物基本上都是弱致病力类型,表明致病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与茄镰孢豌豆专化型的致病力水平有关。【结论】茄镰孢豌豆专化型是引起中国豌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豌豆主产区大多数分离物致病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镰孢根腐病 茄镰孢豌豆专化型 致病力 致病基因
下载PDF
生防菌与茄病镰刀菌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贺字典 吴素霞 +2 位作者 宋晓飞 谢新宇 李世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4,共8页
应用荧光定量PCR和稀释分离法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f.sp.cucurbitae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及其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500×木霉菌肥、100×... 应用荧光定量PCR和稀释分离法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f.sp.cucurbitae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及其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500×木霉菌肥、100×枯草芽孢杆菌7 d后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100%和92.5%,14和28 d的防效分别为96.71%、86.76%和85.35%、79.24%;100×枯草芽孢杆菌初始拷贝数为130787 copys/μL,7 d内枯草芽孢杆菌拷贝数下降到51161 copys/μL,14和28 d时数量开始上升到295139和680556 copys/μL。木霉菌肥的变化趋势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肥防治黄瓜根腐病后,茄病镰刀菌变化趋势一致,初始拷贝数分别为2.61和15.34 copys/μL,7 d内茄病镰刀菌DNA拷贝数增加明显,100×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DNA拷贝数分别为11.22和20.98 copys/μL,之后茄病镰刀菌数量保持平稳。经过稀释分离法分离2种生防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势相似。因此使生防菌快速定殖是提高其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枯草芽孢杆菌 茄病镰刀菌瓜类专化型 荧光定量PCR 动态变化检测
下载PDF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柴一秋 陈利锋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9,共6页
本文鉴定了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引起甘薯胜利百号根腐病以及诱导胜利百号显蕾开花,并研究了菌株V100—93-06粗毒素对胜利百号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V100—93... 本文鉴定了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引起甘薯胜利百号根腐病以及诱导胜利百号显蕾开花,并研究了菌株V100—93-06粗毒素对胜利百号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V100—93-06对不同甘薯栽培品种呈现不同的致病性,其粗毒素能够诱导甘薯出现和病原菌寄生相似的部分症状。粗毒素原液处理胜利百号薯苗2、3、5和9d,病情指数分别为0.9,2.8、2.5和3.0,而10倍稀释浓度的粗毒素处理2、3、5和9d,病情指数分别为0、1.5、2.8和2.5。1~1000倍稀释浓度的粗毒素处理胜利百号组培苗3h,就能够诱导出现黄叶,浓度越高诱导出现黄叶数越多;对基芽和根的影响则表现为抑制基芽和根的生长,浓度越高基芽和根的数量越少;对根伸长生长的影响表现为1倍稀释浓度粗毒素抑制根的伸长生长,10~1000倍稀释浓度都能够促进根的伸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病镰孢甘薯专化型 甘薯 开花 粗毒素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HN对番茄、黄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可 魏冬苓 +3 位作者 张峰峰 赵琼 赵玉洁 谢凤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N对番茄和黄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HN为生防菌作用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黄瓜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对峙培养、牛津杯法、平板稀释法等观察分析HN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 为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N对番茄和黄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HN为生防菌作用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黄瓜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对峙培养、牛津杯法、平板稀释法等观察分析HN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发现,HN对3种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先接种HN后接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于同时接种HN和病原菌的效果.牛津杯法证实HN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种胞外产物.HN菌体会破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菌丝出现畸形、扭曲、断裂,无菌滤液也会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尤其是对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这些结果均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HN能够产生抗菌代谢产物,抑制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番茄早疫病病原菌 黄瓜枯萎病病原菌 黄瓜灰霉病病原菌 抑菌机制 代谢产物
下载PDF
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柴一秋 陈利锋 王金生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侵染及其培养液滤液处理高敏感性甘薯品种‘胜利百号’后,引起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ABA含量大幅升高。其中在根部出现最早,但茎尖中积累浓度最高。...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侵染及其培养液滤液处理高敏感性甘薯品种‘胜利百号’后,引起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ABA含量大幅升高。其中在根部出现最早,但茎尖中积累浓度最高。侵染后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GA1/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甘薯组培苗经FSB培养滤液处理9h后,ABA含量显著上升,处理15h,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GA1/3含量在101和102稀释液处理15h(103稀释液处理12h)时出现显著上升。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甘薯根腐病株矮小不产生藤蔓,并在秋季大量现蕾开花的生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 脱落酸 赤霉素 组织培养 开花 甘薯
下载PDF
油桐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守常 肖育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3-119,共7页
油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形态学和培养性状研究表明,致病菌为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将该菌与国内供试8个腐皮镰孢专化型菌株比较可看出,菌落生长较快,大型分生孢子短而粗,是一种短粗类型。其次,人工接... 油桐根腐病是油桐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形态学和培养性状研究表明,致病菌为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将该菌与国内供试8个腐皮镰孢专化型菌株比较可看出,菌落生长较快,大型分生孢子短而粗,是一种短粗类型。其次,人工接种试验得知,此菌不侵染6科7属7种供试的专化型寄主植物;又经8个专化型菌株接种油桐试验,也不发生侵染关系。此菌仅侵害大戟科油桐属的油桐,是一种专化性病菌。再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此菌与供试菌株的脂酶同工酶的谱带特征和相对迁移率均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将油桐根腐病鉴定为腐皮镰孢一新的专化型,命名为油桐腐皮镰抱(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sp.aleuritidis Chen et Xiao f.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根腐病 腐皮镰孢
下载PDF
百合鳞茎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拱辰 寿绍贤 鲍建荣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2-217,共6页
1991年在浙江湖州市和杭州市采集得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鳞茎有褐色斑点的标本104份,分离出纯菌株108个。鉴定为2个镰刀菌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c. 和F. oxysporum Schlecht. F. solani出现频... 1991年在浙江湖州市和杭州市采集得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鳞茎有褐色斑点的标本104份,分离出纯菌株108个。鉴定为2个镰刀菌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c. 和F. oxysporum Schlecht. F. solani出现频率84.3%,占优势.田间调查和接种试验证明F.solani是百合鳞茎褐色斑点病主要致病菌。在20种植物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F.solani对百合有专化性,因此鉴定其病原菌为茄病镰孢一个新专化型:Fusarium solajni f. sp.lil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斑点病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沙打旺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娟 马玺 +1 位作者 周洪友 唐文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对引起沙打旺根腐病的2种病原菌茄病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 astrgali,Sad1)和尖孢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trgali,Sad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d1和Sad2均能在PDA、燕麦、沙打... 对引起沙打旺根腐病的2种病原菌茄病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 astrgali,Sad1)和尖孢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astrgali,Sad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ad1和Sad2均能在PDA、燕麦、沙打旺汁液、czapek等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生长,PDA和燕麦固体培养基是最适条件 但液体培养基以czapek为最适条件。Sad1和Sad2最适液体产孢条件是燕麦培养基,最适固体产孢条件是PDA。Sad1在5℃~40℃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在5℃时生长缓慢 pH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下pH6.0~8.0 Sad2在5℃~35℃均能生长,适温是25℃~30℃ pH3~12范围内都能生长,25℃适温条件pH9.0~11.0 2菌均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甘油和可溶性淀粉等多种碳源 也能利用天门冬酰胺、干酪素、谷氨酸,但对蛋白胨利用较差,不利用柠檬酸和酒石酸。生物学特性表明,2菌株是一类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根腐病 茄病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 尖孢镰刀菌沙打旺专化型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豌豆尖孢镰刀菌初侵染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宽仓 K.门德根 +1 位作者 许海新 E.加尔韦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7-293,共7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豌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pisi)对豌豆根尖各部位的初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在不造成伤口的情况下,病菌在根尖的各部位均能直接成功侵入,但各部位侵入的频率不同,以伸长...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豌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sp.pisi)对豌豆根尖各部位的初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在不造成伤口的情况下,病菌在根尖的各部位均能直接成功侵入,但各部位侵入的频率不同,以伸长区侵入的频率最高.同时因各部位的木质化程度不同,侵染方式和结构也不同.当病菌从薄壁细胞侵入时,菌丝尖端形成锥状侵入丝直接侵入;当病菌从厚壁细胞侵入时,菌丝尖端形成垫状细胞附着于寄主细胞壁,后形成很细的侵入丝穿透细胞壁侵入.当菌丝侵入表皮细胞壁时,细胞壁内侧产生一个乳状突起阻止菌丝侵入.文中附示意图3幅,显微照片20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豌豆 初侵染 过程 结构
下载PDF
三个重要的药用作物镰刀菌病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劲锋 周逵先 戚佩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0-22,共3页
报导了广东省3种重要药用作物:山药、玉竹、丹参烂根或死株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孢山药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discoreae),腐皮镰孢根生专化型(Fsolanif.sp.radic... 报导了广东省3种重要药用作物:山药、玉竹、丹参烂根或死株的主要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孢山药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discoreae),腐皮镰孢根生专化型(Fsolanif.sp.radicicola)及腐皮镰孢深蓝变种(FsolaniVar.coeruleum),均为中国新报导的对生产危害大或较大的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病 药用作物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茄镰孢豌豆专化型的遗传多样性
12
作者 向妮 肖炎农 +2 位作者 段灿星 王晓鸣 朱振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3-702,共10页
由茄镰孢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Fsp)引起的根腐病是豌豆(Pisum sativum)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研究不同地理来源Fsp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该菌的遗传背景及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血红丛赤壳交配群VI(Nectria haemat... 由茄镰孢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Fsp)引起的根腐病是豌豆(Pisum sativum)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研究不同地理来源Fsp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该菌的遗传背景及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血红丛赤壳交配群VI(Nectria haematococca MPVI)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SSR位点,选取107个SSR位点设计引物,获得24对多态性引物。用24对多态性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的96个Fsp分离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共扩增出132个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5,平均为5.5。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855-0.8264,平均为0.7038。供试的96个Fsp分离物可分为93个基因型。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数为0.8时,96个Fsp分离物被划分为10个组群。Fsp分离物的地理来源或致病性与SSR聚类结果无关。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Fsp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地理条件和生态区环境对Fsp遗传分化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根腐病 豌豆 fusarium solani f sp pisi SSR标记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