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性镰刀菌的体外药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窦红涛 李若瑜 +2 位作者 万哲 李然 孙旭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7期565-566,共2页
目的:测定几种抗真菌药物对致病性镰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了解镰刀菌对这几种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菌株为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23株镰刀菌和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提供的临床分离的68株镰刀菌。将... 目的:测定几种抗真菌药物对致病性镰刀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了解镰刀菌对这几种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菌株为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23株镰刀菌和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提供的临床分离的68株镰刀菌。将受试镰刀菌株在PDA上25℃培养7-10d后,参照NCCLS M38-P方案,用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那他霉素、特比萘芬等4种抗真菌药物对91株临床分离的致病性镰刀菌进行MIC测定。结果:两性霉素B和那他霉索对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MIC相对较低,伊曲康唑对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MIC均较高,而特比萘芬对茄病镰刀菌的MIC值高于串珠镰刀菌。结论:两性霉素B与那他霉素对茄病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体外抑菌作用相对较强。而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不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最小抑菌浓度 M38-P
下载PDF
串珠镰刀菌利用异戊胺和亚硝酸钠合成两种新亚硝胺
2
作者 卢世江 季川 李铭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1986年第4期255-260,共6页
本文报道两种新亚硝胺:N-3-甲基丁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BA)和N-2-甲基丙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PA);以及甲基异戊基亚硝胺(NMIA),可由异戊胺(IAA)和NaNO_2,在接种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葡萄糖硝酸铵(GAN)培... 本文报道两种新亚硝胺:N-3-甲基丁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BA)和N-2-甲基丙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NMAMPA);以及甲基异戊基亚硝胺(NMIA),可由异戊胺(IAA)和NaNO_2,在接种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葡萄糖硝酸铵(GAN)培养基中形成。前两者在pH6.0培养12~14d时产生最多;而NMIA则在pH4.5。培养8~10d形成最为合宜。乙酰甲基甲醇(AMC)对两种新亚硝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丙酮酸钠只对NMAMBA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如除去GAN培养基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Mg^(++)、Ca^(++)或Ca^(++),则能抑制NMIA, NMAMBA和NMAMPA的形成,表明真菌转甲基酶在其形成由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真菌利用IAA和NaNO_2合成NMAMBA和NMAMPA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镰刀菌 异戊胺 亚硝胺(NMAMBA和NMAMPA)合成
下载PDF
黄瓜枯萎病拮抗内生菌BPT-18的鉴定及抗菌物质性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铎 陶秀娥 +1 位作者 梁艳 张丽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为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进行了菌种鉴定及其抗菌物质性质的试验。[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对拮抗内生细菌BPT-18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抑菌谱;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经60%硫酸铵沉淀所... [目的]为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进行了菌种鉴定及其抗菌物质性质的试验。[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对拮抗内生细菌BPT-18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抑菌谱;采用平板扩散法测定经60%硫酸铵沉淀所得粗提液的性质。[结果]鉴定菌株BPT-18为短小芽孢杆菌,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其抗菌物质粗提液耐高温,对酸碱稳定,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不敏感,对氯仿敏感,并能有效抑制枯萎病菌孢子萌发。[结论]该抗菌物质可能是一种抗菌多肽,为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生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短小芽孢杆菌 鉴定 抗菌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