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G^-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董晨明 赵健雄 +3 位作者 李培杰 杨兰 牛天平 陈天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 (G- )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特点 ,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从 1998年开始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共选 82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后 SIRS患者 ,按发病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 目的 :研究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 (G- )菌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特点 ,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从 1998年开始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共选 82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后 SIRS患者 ,按发病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4 2例 ,对照组 4 0例 ,进行痰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大黄制剂口服并使用引发内毒素少的敏感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中 G-菌感染后 SIRS患者在不同治疗后 SIRS的病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 SIRS的病程分别为 (6 .2± 1.3) d和 (7.4± 1.2 ) d,u=3.91,P<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 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 11.4 %和 32 .3% ,χ2 =4 .2 7,P<0 .0 5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8.6 %和 2 9.0 % ,χ2 =5 .0 5 ,P<0 .0 5。结论 :大黄制剂联合释放内毒素少的敏感抗生素对院内下呼吸道 G- 菌感染后 SIRS的治疗较常规治疗病程缩短 ,可使 MODS的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下呼吸道G^-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死率
下载PDF
血浆细菌内毒素检测对下呼吸道G^-菌感染诊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金霞 司进 +2 位作者 周锦云 李彬 王梦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关键词 血浆细内毒素 检测 下呼吸道G^-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如何应对多重耐药G^-菌感染
3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多重耐药 G^-感染 耐万古霉素肠球 金黄色葡萄球 肺炎克雷白杆 耐甲氧西林 综述文章 G^-
下载PDF
G~-菌感染对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影响
4
作者 范胜利 苗华 +5 位作者 张长安 吴赤红 郭玉洁 赵艳丽 张雁 蒋贤 《伤残医学杂志》 1996年第4期25-26,共2页
本文对1990-1995年间42例死亡的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36例发生了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与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机率为85.7%,G-菌培养阳性率为74.1%,主要为内源性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变... 本文对1990-1995年间42例死亡的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36例发生了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与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机率为85.7%,G-菌培养阳性率为74.1%,主要为内源性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变形杆菌及肠杆菌属细菌。原发性腹膜炎18例(50%),胆系感染9例(22.2%),支气管肺炎6例(16.6%),尿路感染3例(8.3%).临床表现常为隐匿性,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多不明显易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对G-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作用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G^-感染 多器官衰竭
下载PDF
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的临床特征与监护
5
作者 谭文京 杨宇清 蓝光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的临床特征及监护重点,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分析15例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护理特点。结果15例患者相同的临床特征为: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合并有ARDS和MODS;早期抗G... 目的探讨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的临床特征及监护重点,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分析15例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护理特点。结果15例患者相同的临床特征为:有明确G-菌感染原发病灶和严重脓毒症休克症状;合并有ARDS和MODS;早期抗G-菌治疗,肺部感染加重,联用抗G+菌治疗后肺炎好转,休克才被纠正;7例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缩短休克周期。结论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病人常合并有G-菌和G+菌感染,要加强细菌学监测与护理;及时识别并发多器官衰竭的高危因素,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加强机体氧输送的监测,阻断休克的演进;注意做好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脓毒症休克 监测 护理 难治性脓毒症 休克病人 临床特征 监护 G^-感染 学监测 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效果 休克症状
下载PDF
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防治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6
作者 全竹富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4-287,共4页
介绍G^-菌感染中应用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的研究进展,为G^-菌感染提供了免疫治疗的新途径,单抗的制备和开发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光明前景.
关键词 内毒素 核心糖脂抗体 G^-感染
原文传递
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辛碧珍 杨婷 吕联煌 《白血病》 200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方法 :5 6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中死亡 8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总病死率 15 %。慢粒急变 44 % ,复治 2 3% ,初治 12 .5 % (P <0 .0 1)。早期死亡病死率 38%。颅内出血 48.8% ,感染 ...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方法 :5 6 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中死亡 8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总病死率 15 %。慢粒急变 44 % ,复治 2 3% ,初治 12 .5 % (P <0 .0 1)。早期死亡病死率 38%。颅内出血 48.8% ,感染 31.4%。颅内出血发生率 :早期死亡 91% ,急非淋 5 5 % ,急淋 2 5 % (P<0 .0 5 )。M3 85 % (P<0 .0 1)。初治及复治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 5 0 %、40 % (P>0 .0 5 )。严重血小板减少、高白细胞血症、凝血机制异常是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感染是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4 9% )。G-菌感染率 :血 87% ,呼吸道 79% ,皮肤软组织 6 2 % ,真菌感染率48%。结论 :1急性白血病的病死率高 ,且慢粒急变 >复治 >初治 ,相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2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死亡原因和早期死亡主要原因 ,且与 FAB分型是有关。3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第 2位的死亡原因。G-菌是急性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颅内出血 早期死亡 G^-感染
下载PDF
加强对烧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外毒素 烧伤后 G^-感染 脓毒性休克 脓毒症 革兰阴性 调查资料 流行病学 G^+ 内毒素 抗生素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大蒜及双氧水降解内毒素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德懿 焦炳华 +1 位作者 朱玉平 汪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 阐明大蒜及双氧水降解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热酚水法、苯酚 氯仿 石油醚法、鲎试验、Lowry灰迹光谱法及气相色谱等方法 ,分析大蒜、双氧水降解LPS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及结构变化。结果  30 %双... 目的 阐明大蒜及双氧水降解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LPS)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热酚水法、苯酚 氯仿 石油醚法、鲎试验、Lowry灰迹光谱法及气相色谱等方法 ,分析大蒜、双氧水降解LPS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及结构变化。结果  30 %双氧水降解作用最大 ,其余依次为大蒜原汁、大蒜1∶1稀释液及 3%双氧水 ,作用具浓度依赖性 ,大蒜组还有时间依赖性。实验证实 30 %双氧水能裂解LPS类脂A还原端C1位上的磷酸基团 ,而大蒜作用机理较复杂 ,除水解作用外 ,还能螯合LPS分子 ,影响LPS单体发挥作用。结论 各种药物降解LPS的部位和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大蒜 双氧水 口腔G^-感染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雪燕 徐勇 +2 位作者 陈怀生 周金敬 吴胜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4-748,共5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G^-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TLR4)5′调控区2244G→A、2299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探讨其与脓毒症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全血基因组DNA提...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G^-菌感染的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TLR4)5′调控区2244G→A、2299A→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探讨其与脓毒症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全血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后,分别用MaeⅡ酶切500bp产物检测2244G→A,SphⅠ酶切599bp产物检测2299A→G,确定等位基因型频率,同时记录患者脓毒性休克、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和预后。运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采用LSD—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深圳地区G^-杆菌感染患者TRIA2244,2299位点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与文献报道的健康中国人群相比,2299A→G基因型频率有明显差异(P〈0.05)。但无论从死亡率、感染性休克发生率、ICU平均住院时间、ICU平均费用进行SNP阳性和阴性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41,0.405,0.160,0.129)。结论TRIA基因5′调控区2244,2299位点确实在深圳地区脓毒症患者中存在广泛存在的遗传学变异,2299A→G基因型频率可能具有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因素较复杂,基因多态性可能仅仅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基因多态性 脂多糖 脓毒症 G^-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