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GPR91通过DHODH/CoQ10促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1
作者 秦文华 袁楚楚 +2 位作者 孙玉慧 余博 危当恒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6-472,共7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G蛋白偶联受体91(GPR91)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观察琥珀酸类似物琥珀酸二乙酯(DS)、GPR91激动剂及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嵴、嵴稳态相关... [目的]探讨琥珀酸/G蛋白偶联受体91(GPR91)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观察琥珀酸类似物琥珀酸二乙酯(DS)、GPR91激动剂及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嵴、嵴稳态相关蛋白、活性氧(ROS)含量、Ca^(2+)浓度、膜电位、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表达以及氧化型辅酶Q10(CoQ10)的影响;荧光探针法观察DHODH抑制剂以及氧化型CoQ10对血管内皮细胞ROS含量、Ca^(2+)浓度的影响。[结果]DS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固缩、体积变小、双层膜电子密度增加、嵴数量减少,嵴稳态相关蛋白MIC60表达下调23%,ROS含量升高,Ca^(2+)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或P<0.01);GPR91激动剂处理后,线粒体嵴稳态相关蛋白MIC60表达下调31%,ROS含量升高27%,钙离子浓度升高36%,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或P<0.01);GPR91抑制剂处理后,线粒体嵴稳态相关蛋白MIC60上调22%,ATP5I上调40%,ROS含量降低41%,Ca^(2+)浓度降低67%,线粒体膜电位恢复正常(P<0.05或P<0.01)。DS处理后,DHODH的表达下调43%,氧化型CoQ10的含量增加120%(P<0.05或P<0.01);GPR91激动剂处理后,DHODH的表达下调22%,氧化型CoQ10的含量增加36%(P<0.05或P<0.01);GPR91抑制剂处理后,DHODH的表达上调40%,氧化型CoQ10的含量降低39%(P<0.01);DHODH抑制剂处理后,ROS含量增加20%,Ca^(2+)浓度增加28%,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或P<0.01);外源加入氧化型CoQ10处理后,ROS含量降低30%,Ca^(2+)浓度降低20%(P<0.05或P<0.01)。[结论]琥珀酸/GPR91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嵴稳态下调DHODH的表达进而抑制氧化型CoQ10还原,导致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 g蛋白偶联受体91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辅酶q10 线粒体嵴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20-HETE通过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2
作者 刘恋恋 吉雨恬 +4 位作者 刘娇莉 韩婧怡 李开远 张淳 韩勇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目的 探讨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在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GPR75表达,敲减效率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LISA法检测IP_(3)及cAMP含量;TUNEL法评估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GPR75受体偶联G_(αq)信号通路在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采用慢病毒载体干扰GPR75表达,敲减效率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LISA法检测IP_(3)及cAMP含量;TUNEL法评估细胞凋亡率;分别使用Fluo-4/AM、DHE和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ROS含量以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GFR、ERK1/2、AKT、GSK3β、Bax、Bcl-2、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慢病毒载体shGPR75转染后,H9c2心肌细胞GPR75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降低67.16%和63.99%(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阻断其作用,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P<0.05),并可逆转ΔΨm下降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P<0.05)。20-HETE处理后细胞内IP_(3)含量明显增加(P<0.05),但对cAMP生成无显著影响(P>0.05),而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PLC信号通路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后,可显著阻断细胞内IP_(3)生成(P<0.05)。敲减GPR75表达、应用AAA或者U73122预处理后,明显抑制20-HETE诱导的Ca^(2+)浓度升高和ROS生成效应(P<0.05)。20-HETE处理后,GPR75受体下游调控关键蛋白EGFR、ERK1/2、AKT、GSK3β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敲减GPR75表达或应用AAA可有效阻断20-HETE上述效应(P<0.05)。最后,阻断PLC或PI3K信号通路,显著抑制20-HETE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P<0.05)。结论 20-HETE通过GPR75受体偶联的G_(αq)蛋白及其介导的PLC、EGFR/ERK1/2/AKT/GSK3β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二十烷四烯酸 g蛋白偶联受体75 g_(αq)蛋白 心肌细胞凋亡
下载PDF
O型血孕产妇产前血清免疫球蛋白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华月琴 丁小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O型血孕产妇产前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分布情况及其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与治疗HDN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正常分娩的302例适龄O型血孕... 目的 探讨O型血孕产妇产前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效价分布情况及其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与治疗HDN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正常分娩的302例适龄O型血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进行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比较夫妻血型及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水平变化情况;统计HDN发生情况,分析HDN发生与孕产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结果 302例不同血型孕产妇中,夫妻血型为O-A、O-B、O-AB的孕产妇中,血清IgG抗A(B)效价<1∶64占比显著高于1∶128、1∶256及>1∶256,且夫妻血型为O-AB的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64的占比显著高于1∶64的占比;夫妻血型为O-AB的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64的占比显著高于O-A血型,夫妻血型为O-B的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256的占比显著低于O-A血型;随着妊娠次数增多,血清IgG抗A(B)效价<1∶64的孕产妇占比逐渐降低,1∶128和>1∶256的孕产妇占比逐渐升高,且妊娠≥2次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64的占比显著低于妊娠1次,妊娠≥2次与妊娠2次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128的占比显著高于妊娠1次,妊娠>2次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1∶256的占比显著高于妊娠1次、妊娠2次;302例孕产妇中发生HDN有41例(13.58%),且随血清IgG抗A(B)效价的升高,HDN发生率逐渐升高;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O型孕产妇IgG抗A(B)效价与HDN发生率呈正相关(r=0.428,均P<0.05)。结论 O型血孕产妇产前血清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发生率呈正相关,随着O型血孕产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升高,HDN发生概率增加,通过对O型血孕产妇血清IgG抗A(B)效价指标变化进行监测,有助于预测HDN的发病情况,对临床上的诊断及后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o型血 孕产妇 免疫球蛋白g 抗体效价 相关性
下载PDF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蛋白α亚型Gαi、Gαo和Gαq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维妮拉.乌斯曼 麦合苏木.艾克木 +2 位作者 玉苏甫江.台外库力 麦提喀斯木.尼扎木丁 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蛋白α亚型Gai、Gao和Gaq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进行21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诱导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接受应激组),并通过体质量测量、糖水消耗实验... 目的探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蛋白α亚型Gai、Gao和Gaq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进行21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诱导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接受应激组),并通过体质量测量、糖水消耗实验、矿场实验进行宏观评价。造模成功后,将接受应激组大鼠随机分为5组,ASMq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6.0、3.0、1.5 g/kg体质量)及阳性对照组(氟西汀3.5 g/k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1.5 mL/100g体质量),每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2只,不接受任何应激,正常饲养)。末次给药1h后颈椎脱臼处死大鼠,迅速分离海马并冻存备用。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Gαi、Gαo和Gαq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接受应激组大鼠给予应激后的体质量、糖水摄入量、跨越格数及抬腿次数明显降低,处于抑郁状态;ASMq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给药后的体质量明显高于抑郁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模型对照组大鼠海马Gao、Gai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αq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郁模型对照组相比,ASMq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Gao和Gai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Mq可能通过调节G蛋白α亚型Gao、Gai表达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 抑郁模型 g蛋白α亚型gαi、gαo、gαq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G亚型含量对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小燕 蒋东坡 王英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含量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临床治疗前采用RA的X线分期标准评...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含量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RA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于临床治疗前采用RA的X线分期标准评估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并进行分组:Ⅰ期组20例,Ⅱ期组36例,Ⅲ期组24例,Ⅳ期组18例。比较四组患者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及IgG1、IgG2、IgG3、IgG4水平,分析IgG亚型与骨侵蚀破坏程度及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其IgG1、IgG3、IgG4含量不断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IgG2含量无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差异无显著性(P>0.05);四组患者RDW、PLT、PLR、ESR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其WBC、CRP、RF、CCP抗体、IgA、IgM和IgG水平也呈上升趋势(P<0.05)。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IgG1、IgG3、IgG4与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均呈正相关(r=0.476、0.461、0.458,P均<0.001)。且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gG1、IgG3、IgG4与WBC、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r>0,P均<0.05);经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1、IgG3、IgG4分别每增加一个单位,骨侵蚀程度的OR值分别是原来的1.467倍、30.417倍、25.946倍(P<0.05)。结论随着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的加重,IgG亚型(主要是IgG1、IgG3、IgG4)含量呈上升趋势,且IgG1、IgG3、IgG4升高是RA患者骨侵蚀破坏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侵蚀破坏程度 免疫球蛋白g亚型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PLA2R和IgG4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杨薇 平高华 +2 位作者 张峥 姚吉太 刘光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74-280,共7页
目的 分析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4(Immunoglobulin G4,IgG4)表达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 目的 分析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和免疫球蛋白G亚型4(Immunoglobulin G4,IgG4)表达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80 mg/kg、160 mg/kg),每组各8只。除对照组,其余4组采用Border法制备膜性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贝那普利组灌胃给予贝那普利10 mg/(kg·d),低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分别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80 mg/(kg·d)、160 mg/(kg·d),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d)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24 h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中M型PLA2R、IgG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穿山龙总皂苷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水平及肾脏中M型PLA2R、IgG4、p-PI3K、p-AK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肾脏中Nrf2、HO-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LA2R、IgG4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Nrf2/HO-1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穿山龙总皂苷 磷脂酶A2受体 免疫球蛋白g亚型4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通路
下载PDF
基于RT-RAPID和CRISPR-Cas12a的诺如病毒GⅡ.6亚型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冉红志 樊成 +4 位作者 王雪飞 刘静 康婕 钱卫东 王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4-50,共7页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简单方便的诺如病毒GⅡ.6核酸快速检测方法,下载诺如病毒GⅡ.6基因组序列,用Mega7.0对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获得高度保守序列;基于保守序列设计诺如病毒GⅡ.6的反转录重组酶和聚合酶等温检测(RT-RAPID)技... 为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简单方便的诺如病毒GⅡ.6核酸快速检测方法,下载诺如病毒GⅡ.6基因组序列,用Mega7.0对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获得高度保守序列;基于保守序列设计诺如病毒GⅡ.6的反转录重组酶和聚合酶等温检测(RT-RAPID)技术扩增引物、荧光探针、crRNA和报告分子;优化RT-RAPID的反应引物、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及Cas12a检测用的crRNA,并分析RT-RAPID-Cas12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基于RT-RAPID荧光法和RT-RAPID-Cas12a荧光法的诺如病毒GⅡ.6亚型核酸快速检测方法能在1 h内完成检测并得出结果,灵敏度分别为10 copies/μL和0.5 copies/μL,且两个方法均与诺如病毒GⅡ.17型、鼻病毒、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无交叉反应。2个检测方法与RT-qPCR阳性样本一致率均为90%,阴性样本一致率均为100%。论文建立的基于RT-RAPID和Cas12a的诺如病毒GⅡ.6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均可高效快速地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6,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便捷且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gⅡ.6亚型 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相关蛋白12a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gG亚类缺乏程度及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康慧思 孙源 张绍塘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779-781,F0003,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尽管临床对COPD的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导致的疾病进展加快、生活质量降低及死亡风险增加等仍然需要引起重视^([2])。相关研究发现,COPD急性加重主要与细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尽管临床对COPD的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患者因病情急性加重导致的疾病进展加快、生活质量降低及死亡风险增加等仍然需要引起重视^([2])。相关研究发现,COPD急性加重主要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关^([3]);且较多临床证据表明,免疫球蛋白在预防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免疫球蛋白G(IgG)作为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类别,约占总免疫球蛋白水平的75%^([4-5]),可有效发挥抗病毒、抗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免疫球蛋白g亚型 生存预后 风险因子
下载PDF
异丙酚对ARDS过程心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与Gq/11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琪 克拉拉.阿巴斯 +3 位作者 张建龙 张丽 李士勇 王俊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观察Gq/11蛋白、心功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过程所继发的心脏损害中的变化及异丙酚预处理后的变化,探讨ARDS过程Gq/11蛋白在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及异丙酚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方法:采... 目的:观察Gq/11蛋白、心功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过程所继发的心脏损害中的变化及异丙酚预处理后的变化,探讨ARDS过程Gq/11蛋白在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及异丙酚对心功能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oleicacid,OA)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OA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P组)。所有大鼠经右颈动脉置管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Gq/11蛋白含量。结果:左室内压(LVSP)在OA组、P组均下降,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在OA组下降,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呈现与LVSP相同的变化。血浆LDH水平在OA组升高,与C组、P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组织LDH水平在C组最低,在OA组最高,P组居中,实验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及心肌组织CK、MDA水平呈现与心肌组织LDH相同的变化;Gq/11蛋白含量在OA组、P组均升高,与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q/11蛋白的表达上调在ARDS过程继发的心脏损害中起关键作用,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g q/11蛋白 ARDS心功能
下载PDF
烟夜蛾G蛋白αq亚基(HassGαq)的抗血清制备及在触角中的免疫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奇 李海超 +2 位作者 原国辉 郭线茹 罗梅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为了明确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蛋白αq亚基(HassGαq)在雄性触角中的定位,进而探索该亚基在烟夜蛾嗅觉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首先以原核表达的HassGαq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血清。SDS-PAGE分离雄性烟夜蛾... 为了明确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蛋白αq亚基(HassGαq)在雄性触角中的定位,进而探索该亚基在烟夜蛾嗅觉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首先以原核表达的HassGαq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抗血清。SDS-PAGE分离雄性烟夜蛾触角匀浆上清液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可识别HassGαq蛋白,同时也与非目的蛋白发生反应,说明在雄性烟夜蛾触角中HassGαq基因可能有多个转录本,或者可能有多种G蛋白α亚基表达。此外,商品化的anti-Gq/11α抗血清可特异地识别HassGαq蛋白。因此,利用anti-Gq/11α抗血清和免疫组化方法对HassGαq蛋白在雄性烟夜蛾触角中进行定位,结果显示HassGαq在雄性烟夜蛾触角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的基部以及感器腔中皆有表达。据此推测HassGαq可能参与烟夜蛾的嗅觉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g蛋白αq亚基 抗血清 免疫定位 嗅觉信号传导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分离株的G蛋白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学辉 王之梁 +2 位作者 钱渊 朱汝南 邓洁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8,共6页
对一株长春地区B亚型分离株(CC169)的G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离株CC169同RSVB亚型原型株CH1853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核苷酸的有义突变率达65%。由核苷酸... 对一株长春地区B亚型分离株(CC169)的G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分离株CC169同RSVB亚型原型株CH1853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核苷酸的有义突变率达65%。由核苷酸推导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94%,氨基酸的变异全部发生在胞外区,并主要集中在一个高度保守区的两端,胞内区和跨膜区保守不变。氨基酸的变异导致了分离株既有糖基化位点的改变,又有蛋白长度的变异。此外还初步探讨了我国RSVB亚型分离株CC169的G蛋白基因同原型株之间的变异与疫苗研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 核苷酸序列 B亚型
下载PDF
G蛋白参与C1q/C1qR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政良 谢佩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1-95,共5页
agg-C1q可抑制人T细胞系Jurkat和M 系U937细胞受霍乱毒素刺激的[cAMP]i增高,而百日咳毒素能遏止人B细胞系Raji细胞agg-C1q诱导的[cAMP]i升高和C1qR交联所促成的磷脂酰肌醇水解。表... agg-C1q可抑制人T细胞系Jurkat和M 系U937细胞受霍乱毒素刺激的[cAMP]i增高,而百日咳毒素能遏止人B细胞系Raji细胞agg-C1q诱导的[cAMP]i升高和C1qR交联所促成的磷脂酰肌醇水解。表明:G蛋白介入了C1q/C1qR系统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C1q/C1qR系统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αq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勉 钱红燕 +3 位作者 蔡良奇 黄一锦 商涛 石桂秀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86-88,共3页
目的检测G蛋白αq亚单位(Gαq)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阐明Gαq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或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10mL,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进行... 目的检测G蛋白αq亚单位(Gαq)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阐明Gαq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或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10mL,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以46例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αq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炎症指标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αq的mRNA水平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中重度银屑病的活动度(PASI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等于-0.515和-0.458)。结论 Gαq可能作为负调节因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q PASI评分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SERS联合免疫分析同步测定血清中IgG1和IgG3两种免疫球蛋白亚型的水平
14
作者 宋百灵 王磊 +3 位作者 赵慧雪 焦飞艳 李新霞 李久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764-769,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1(ImmunoglubinG1,IgG1)和免疫球蛋白G3(ImmunoglubinG3,IgG3)水平的方法。方法采用具有特征拉曼光谱的拉曼微球分别偶联IgG1和IgG3抗体,结合免疫分析及磁分离技术检测血清中IgG1和IgG3的水平,将检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1(ImmunoglubinG1,IgG1)和免疫球蛋白G3(ImmunoglubinG3,IgG3)水平的方法。方法采用具有特征拉曼光谱的拉曼微球分别偶联IgG1和IgG3抗体,结合免疫分析及磁分离技术检测血清中IgG1和IgG3的水平,将检测结果与散射比浊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IgG1在75~1500 ng/mL、IgG3在4.4~88.7 ng/mL范围内,浓度与拉曼信号响应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IgG1、IgG3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2.0、1.1 ng/mL,回收率均在90%~110%。3批试剂的批间和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降钙素原(PCT)20 ng/mL、白介素6(IL-6)1 ng/mL和牛血清白蛋白(BSA)10 mg/mL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与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可用于血清中两种亚型IgG1和IgG3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免疫球蛋白g亚型 磁分离 联合检测
下载PDF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心旖 盛彬 +4 位作者 陈瑶 李莉 杨建一 杜圣家 刘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前列腺癌(PCa)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GPRC6A)是近年来发现的PCa易感基因。文章探讨GPRC6A及其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在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LncapC4?2... 目的前列腺癌(PCa)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GPRC6A)是近年来发现的PCa易感基因。文章探讨GPRC6A及其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在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LncapC4?2 PCDH组(仅转染空载体pCDH)、LncapC4?2 GPRC6A组(仅转染pCDH?GPRC6A)和LncapC4?2 GPRC6A+U0126组(转染pCDH?GPRC6A并加入U0126处理),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法结果表明,与LncapC4?2 PCDH组比较,LncapC4?2 GPRC6A组的GPRC6A和P?ERK表达增加(P<0.05);与LncapC4?2 GPRC6A组比较,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P?ERK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CCK8检测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相较LncapC4?2 PCDH组增殖加快(P<0.05),而LncapC4?2 GPRC6A+U0126组相较LncapC4?2 GPRC6A组增殖明显减慢(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ncapC4?2 GPRC6A组的G1/(S+G2)值较LncapC4?2 PCDH组明显降低(P<0.05);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G1/(S+G2)值较LncapC4?2 GPRC6A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中LncapC4?2 GPRC6A组的CyclinD1蛋白表达(0.88±0.04)较LncapC4?2 PCDH组(0.66±0.02)明显升高(P<0.05),而LncapC4?2 GPRC6A+U0126组的CyclinD1蛋白表达(0.71±0.02)较LncapC4?2 GPRC6A组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的凋亡比例(3.64%)较LncapC4?2 PCDH组(9.00%)和LncapC4?2 GPRC6A+U0126组(19.57%)明显降低(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ncapC4?2 GPRC6A组的Bcl2的表达比LncapC4?2 PCDH组高,活化Caspase3的表达则降低(P<0.05);LncapC4?2 GPRC6A+U0126组相对于LncapC4?2 GPRC6A组Bcl2的表达降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 GPRC6A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促进PCa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参与PCa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C家族6组A亚型 前列腺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肿瘤相关蛋白EIF4G1亚型的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廷虎 常文军 +2 位作者 胡锦新 朱军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2-825,共4页
目的预测肿瘤相关蛋白EIF4G1亚型的B细胞表位。方法下载EIF4G1蛋白各种亚型的氨基酸序列,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抗原性)预测为基础,结合ABCpred和二级结构预测筛选等方法综合筛选EIF4G1蛋白质亚型特异性的B细胞表位。结果... 目的预测肿瘤相关蛋白EIF4G1亚型的B细胞表位。方法下载EIF4G1蛋白各种亚型的氨基酸序列,以单参数(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抗原性)预测为基础,结合ABCpred和二级结构预测筛选等方法综合筛选EIF4G1蛋白质亚型特异性的B细胞表位。结果目前已知EIF4G1蛋白的亚型有5种,亚型间的氨基酸变化局限在一个由300个氨基酸形成的序列区域,亚型特异性的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该区域的14~19、21~27、52~61、106~112、113~139、183~189、201~216和217~224位氨基酸残基区域内或附近。结论 EIF4G1蛋白质亚型间存在特异性B细胞表位,这些表位对应用合成肽抗原检测蛋白质亚型和进行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g 蛋白亚型 B淋巴细胞表位 肿瘤
下载PDF
微柱凝集技术对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玲 陈亚宝 +4 位作者 叶军 孙雅馨 顾生贵 戴跃仙 叶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270-3271,3273,共3页
目的检测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224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 (1)224例O型血孕妇中,共检出抗体效价异常者85例(37.9%)。其中妇-夫血型为O-A的94例标本中,异... 目的检测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224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 (1)224例O型血孕妇中,共检出抗体效价异常者85例(37.9%)。其中妇-夫血型为O-A的94例标本中,异常结果34例(36.2%);妇-夫血型为O-B的91例标本中,异常结果27例(29.7%);妇-夫血型为O-AB的39例标本中,IgG抗A异常24例(61.5%),抗B异常15例(38.5%)。(2)对22例O-A、21例O-B、14例O-AB妇-夫共57例孕妇进行动态检测显示,54例首次检测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但动态检测,抗体效价未呈进行性上升,新生儿未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1例首次检测抗A 1∶512、抗B 1∶256,动态监测抗体效价先上升后几次监测抗体效价均连续维持在1∶1024,产后出现新生儿溶血症(HDN)。结论微柱凝胶检测对O型血孕妇血清IgG效价进行检测有助于筛选新生儿溶血病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血型抗体定期进行动态监测,可有效减少HDN的发生,降低HDN的损害程度,保证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微柱凝胶技术 o型血孕妇
下载PDF
用protein G纯化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帅 林彤 +4 位作者 邵军军 丛国正 独军政 高闪电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为了获得高效价和高纯度的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用O型口蹄疫乳鼠毒(LD50=10-8.5)感染免疫小鼠,按有限稀释法和ELISA方法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所收腹水用50%和45%的饱和硫酸铵沉淀,再用proteinG亲和层析柱... 目的为了获得高效价和高纯度的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用O型口蹄疫乳鼠毒(LD50=10-8.5)感染免疫小鼠,按有限稀释法和ELISA方法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所收腹水用50%和45%的饱和硫酸铵沉淀,再用proteinG亲和层析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单体,并用SDS-PAGE和单抗检测方法分析其纯化抗体的纯度和活性。结果经3次亚克隆获得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0E6),抗体亚类鉴定为IgG2a;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的抗体纯度较高,只有IgG2a的重链和轻链,而没有其它杂蛋白带;单抗ELISA检测方法显示,纯化的抗体具有良好的活性,其效价为1∶102400,高于腹水效价。结论用proteinG亲和层析法获得了高纯度和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将为O型口蹄疫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单克隆抗体 链球菌g蛋白 亲和层析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G亚型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颋 陈英 +7 位作者 张俊瑞 王东 鄂正隆 冯宇 莫筱瑾 孙德健 徐斌 胡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用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甘肃省环县地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G及其亚型抗体。方法采集甘肃省环县地区经B超确诊的37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29例健康人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棘球蚴囊液抗原的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亚型Ig... 目的用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甘肃省环县地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G及其亚型抗体。方法采集甘肃省环县地区经B超确诊的37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29例健康人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棘球蚴囊液抗原的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亚型Ig G1、Ig G2和Ig G4。应用Med Calc软件,以B超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根据ELISA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的配对z检验,比较这4种抗体的诊断性能差异,确定最佳诊断阈值。用卡方检验分析并比较棘球蚴囊液抗原用于检测4种抗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用囊液抗原检测Ig G、Ig G1、Ig G2和Ig G4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919、0.712和0.835,其中Ig G1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Ig G和Ig G2的面积(P<0.05)。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这4种抗体的灵敏性分别为54.1%、91.9%、67.6%和75.7%,其中Ig G1的灵敏性高于Ig G、Ig G2和Ig G4(P<0.05);特异性分别为89.7%、82.8%、72.4%和89.7%,Ig G1的特异性与Ig G、Ig G2和Ig G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Ig G4抗体在CEⅠ-Ⅲ型病例中的灵敏性高于CEⅣ-Ⅴ型病例(P<0.05)。结论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血清中Ig G1抗体的灵敏性优于其他3种抗体,但特异性与其他3种抗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免疫球蛋白g亚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囊液
下载PDF
Gαq/11在哇巴因信号转导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磊 艾文婷 吕卓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3-535,54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哇巴因对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αq/1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哇巴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传代和纯化。分别给予生理浓度以及病理浓度的哇巴因干预48 h,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哇巴因对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αq/1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哇巴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贴块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传代和纯化。分别给予生理浓度以及病理浓度的哇巴因干预48 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平滑肌细胞Gαq/11蛋白的表达。结果生理浓度哇巴因干预后,平滑肌细胞有增殖现象;而病理浓度组细胞发生凋亡。生理浓度组Gαq/11表达(111.21±30.47)显著高于病理浓度组(68.70±6.21)以及对照组(58.81±4.51,P<0.01);病理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①Gαq/11介导了生理浓度哇巴因引起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效应;②病理浓度哇巴因引起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与Gαq/11无关;③哇巴因在不同浓度下,可能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相应的药理学作用或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信号转导通路 q/11蛋白 平滑肌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