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DNA G-四链体结构的汞离子快速检测方法
1
作者 王耀 张梓一 +3 位作者 毛明学 高杨 张秀凤 石磊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79-82,共4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汞污染日渐严重,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g^(2+)检测手段变得更加重要。某些富鸟嘌呤(G)的核酸序列能够通过氢键和自身链或者其他序列链上的鸟嘌呤(G)连接折叠成为四链结构,称为G-四链体。Hg^(2+)可以和G-四链体中的胸腺嘧... 随着工业的发展汞污染日渐严重,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g^(2+)检测手段变得更加重要。某些富鸟嘌呤(G)的核酸序列能够通过氢键和自身链或者其他序列链上的鸟嘌呤(G)连接折叠成为四链结构,称为G-四链体。Hg^(2+)可以和G-四链体中的胸腺嘧啶T相互作用形成T-Hg^(2+)-T结构,G-四链体也会形成DNA双链结构,这种变化可以影响菁染料的聚集状态,进而引起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基于DNA G-四链体转化菁染料聚集状态开发了一种Hg^(2+)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DNA G-四链体 菁染料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絮凝基因(FLO1G)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秀萍 郭文洁 +4 位作者 张博润 张沛 梁刚 王成红 潘学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245,251,共5页
The sequence of the flocculation gene (FLO1G)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 of sequcencing showed that:the cloned gene contains a larg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3936 bp and encodes for a protein of 1312 amino acid. Ac... The sequence of the flocculation gene (FLO1G)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 of sequcencing showed that:the cloned gene contains a larg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3936 bp and encodes for a protein of 1312 amino aci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homologous analysis, the cloned gene is homologous to FLO1 but with 675 bp deletion in the ORF region. The missing part belongs to one of the four repeated sequence family of FLO1. Since the cloned DNA fragment can trigger strong flocculence to non-flocculent strain S.cerevisiae YS58, we concluded that the missing part is not the crutical part for the flocculent ability of the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FLO1G DNA序列 絮凝基因
下载PDF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的法医遗传学调查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源 阙庭志 +1 位作者 赵珍敏 张素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调查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中所包含的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学数据,并考察该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对华东地区500名汉族健康无关个体进行... 目的调查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中所包含的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学数据,并考察该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对华东地区500名汉族健康无关个体进行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分型检测,统计分析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频率数据、群体遗传学参数及连锁不平衡状况。结果 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华东汉族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基因座之间相互独立。DP值均大于0.85,在群体中的CDP值为1-3.616 5×10-26,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2.786 81×10-6,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8.545 82×10-10。结论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中所包含的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华东汉族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多态性,联合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0A可以满足双亲皆无的全同胞鉴定要求,为该类案件的解决提供便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多态现象 遗传 短串联重复序列 Goldeneye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2NC试剂盒
下载PDF
鸭疫里氏杆菌江苏分离株G+C含量测定及DNA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青海 李刚 +1 位作者 郑明球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1,共5页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a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 采用苯酚-氯仿混合法,提取了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aanatipestifer)血清1型Jb2株、Jb3株、未定型菌Tb1株以及鸭大肠杆菌E4株和大肠杆菌K12株的基因组DNA。用热变性法测得Jb2、Jb3、Tb1和K12株的解链温度(Tm)分别为68.5,68.5,69.0和73.5℃(缓冲液为0.1×SSC)。由计算可知Jb2、Jb3和Tb1株的G+C含量分别为35.62%,35.62%和36.67%。应用DNA-DNA杂交技术(初始复性速率法)比较了1型鸭疫里氏杆菌Jb2与Jb3株之间以及Jb2与Tb1株、E4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Jb2与Jb3之间的DNA同源值为68.63%;Jb2与Tb1株之间的DNA同源值为68.94%;而Jb2株与鸭大肠杆菌E4株的DNA同源值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里氏杆菌 G+C含量 DNA同源性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1型特异性表位的串联表达及免疫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姬小薇 毛旭虎 +2 位作者 邹全明 于庆潭 赵莉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串联重组表达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特异性表位,以获得具有抗原反应性能用于HSV-1鉴别诊断的抗原。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HSV-1特异性表位gG112-127进行串联,获得不同倍数重复串联的基因片段。将含有不同重复倍数的基因片段与表... 目的:串联重组表达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特异性表位,以获得具有抗原反应性能用于HSV-1鉴别诊断的抗原。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将HSV-1特异性表位gG112-127进行串联,获得不同倍数重复串联的基因片段。将含有不同重复倍数的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至宿主细胞JM109,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SDS-PAGE分析其表达,W estern印迹分析其抗原反应性。结果:获得了4×、8×、16×、32×重复串联的阳性重组子。其中8×重组子在JM109细菌中得到了17.5%的表达,其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 estern印迹显示此重组蛋白能与HSV-1抗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不与HSV-2抗血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结论:HSV-1-gG112-127重组蛋白可作为HSV-1特异性检测的抗原来鉴别诊断HSV-1和HSV-2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糖蛋白G DNA重组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全长序列的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宁宁 王梦馨 +3 位作者 崔林 潘铖 张新亭 韩宝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79-6889,共11页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其种群世代重叠严重,数量大。从我国13个主要产茶省份各选出一个重点产茶县(市),采集假眼小绿叶蝉标本,首次扩增得到其线粒体CO I基因全长序列,并以此...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其种群世代重叠严重,数量大。从我国13个主要产茶省份各选出一个重点产茶县(市),采集假眼小绿叶蝉标本,首次扩增得到其线粒体CO I基因全长序列,并以此探讨了假眼小绿叶蝉13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子变异、遗传分化程度及基因流水平。在13个地理种群中共得到了176条CO I基因序列,发现了113个变异位点,形成了105个CO I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720,种群内单倍型多样性在0.804—1.000范围内,总群体和各种群的Tajima's D检验结果均不显著,说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进化符合中性模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Mantel检验显示各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3652,固定系数Fst为0.10876,基因流Nm为4.097,表明地理种群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交流,遗传差异较小。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省际之间频繁的茶树鲜叶贩运、异地茶苗的大批量调拨等因素促进了假眼小绿叶蝉的长距离迁移,加强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线粒体COI 遗传分化 基因流
下载PDF
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棉花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沈法富 于元杰 尹承佾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
利用微注射技术,把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鲁棉6号。对其后代经人工配制的盐碱土筛选育成了两个耐盐碱品系91-11和91-15,在含盐量为0.51%的滨海盐碱地种植,其皮棉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鲁棉6号增产191.7%和23... 利用微注射技术,把抗盐碱罗布麻DNA导入鲁棉6号。对其后代经人工配制的盐碱土筛选育成了两个耐盐碱品系91-11和91-15,在含盐量为0.51%的滨海盐碱地种植,其皮棉产量分别比受体亲本鲁棉6号增产191.7%和237.8%。对91-11和鲁棉6号在盐胁迫条件下测定其细胞质膜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91-11在盐胁迫条件下能够维持较高的SOD活性和较稳定的膜透性,而鲁棉6号呈现相反的变化,而且差异显著。据此说明,应用这一技术能够筛选出含有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罗布麻 DNA 转育 棉花
下载PDF
色胺酮卤代衍生物的合成、抗肿瘤活性及其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顾运琼 钟益宁 +2 位作者 申文英 石铭燕 谭明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00-1304,共5页
色胺酮(Tryptanthrin,Try)是重要的天然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本文首次合成了2,8-二溴色胺酮(Br-Try)及8-碘色胺酮(I-Try),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化合物与BEL-7404、HepG2、NCI.H460、Tj24... 色胺酮(Tryptanthrin,Try)是重要的天然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本文首次合成了2,8-二溴色胺酮(Br-Try)及8-碘色胺酮(I-Try),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化合物与BEL-7404、HepG2、NCI.H460、Tj24等四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HL-7702正常肝细胞株的毒性实验表明,Br-Try和I-Try表现出比Try的抗肿瘤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减弱的结果。Br—Try对BEL-7404、NCI-H460和T-24肿瘤细胞株表现出比Try和顺铂更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在7.08~9.68p.M,而I-Try只对HepG2细胞株表现了比Try和顺铂增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5.78±0.33μM。初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三种化合物与G一四链体DNA有较强作用.以Br-Try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卤代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G4-DNA
下载PDF
犬种布氏菌地方株的DNA中G+Cmol%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薛平 黄建 +1 位作者 马丽君 乔莱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首次利用热变性法对9株地方犬种布氏菌DNA的G+C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以2株国际标准株为对照。G+C mol%值在56.6~58.4范围内,与文献报道的犬种布氏菌和我们所用的2株标准株所得的G+C mol%值是一致的。各株菌经常规检定、噬菌体裂解试... 首次利用热变性法对9株地方犬种布氏菌DNA的G+C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以2株国际标准株为对照。G+C mol%值在56.6~58.4范围内,与文献报道的犬种布氏菌和我们所用的2株标准株所得的G+C mol%值是一致的。各株菌经常规检定、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学检查所得的结果均符合于犬种布氏菌的特性。说明本试验测定的G+C mol%值代表了犬种布氏菌的DNA分子结构比值。为我国地方菌种、特别是粗糙型布氏菌的检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此外,对传统的DNA提取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便于本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种 布氏菌 地方株 G+Cm01%
下载PDF
G-四联体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谌錾 修明贺 +1 位作者 李素芳 徐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4,共6页
G-四联体是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DNA以及RNA中,如DNA的端粒序列、基因的启动子序列、RNA的5'端非翻译区(5'UTR)序列等。许多研究发现,G-四联体结构在基因的稳定性、端粒合成过程、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 G-四联体是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DNA以及RNA中,如DNA的端粒序列、基因的启动子序列、RNA的5'端非翻译区(5'UTR)序列等。许多研究发现,G-四联体结构在基因的稳定性、端粒合成过程、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调控、基因重组等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DNA中的G-四联体、RNA中的G-四联体以及人工设计的G-四联体寡聚核苷酸,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介绍G-四联体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联体 DNA RNA 寡聚核苷酸
下载PDF
Ag^+与Hg^(2+)对G-四链体DNA结构的破坏及其对构筑DNA逻辑门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莉娜 王海仙 +3 位作者 孙润丰 李平 孔德明 李孝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15-2224,共10页
本工作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Ag+与Hg2+对4种代表性G-四链体DNA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Ag+可能通过与碱基G螯合从而破坏G-四链体结构;Hg2+能通过形成T-Hg2+-T碱基对,及其他方式破坏G-四链体结构。含巯基(-SH)的半胱氨酸与Ag+与Hg2+可... 本工作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Ag+与Hg2+对4种代表性G-四链体DNA结构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Ag+可能通过与碱基G螯合从而破坏G-四链体结构;Hg2+能通过形成T-Hg2+-T碱基对,及其他方式破坏G-四链体结构。含巯基(-SH)的半胱氨酸与Ag+与Hg2+可以发生较强的配位作用,从而使被Ag+与Hg2+破坏后的G-四链体DNA结构得以回复。基于此,一个新颖的Ag+/Hg2+-半胱氨酸-DNA逻辑门得以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DNA逻辑门 银离子 汞离子 半胱氨酸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细菌染色体DNA G+C mol%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琳 李槿年 余为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中四种碱基G、C、A、T的排列和比例是DNA特性的决定因素。染色体DNAG+Cmol%含量即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特异性且不受菌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成为细菌分类和菌种鉴定的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创新,主要包括纸层析法、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变性温度测定法(Tm法)和荧光法等,其中Tm法操作简便、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最为常用,此法在国外早已发展,在国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此法利用DNA的增色效应求Tm值(热变性温度),G+Cmol%含量与Tm值呈正比例关系。简略比较了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Cmol%含量的五种主要方法,具体介绍了Tm法测定细菌染色体DNAG+Cmol%含量的原理、测定程序、操作注意事项、G+Cmol%含量测定的意义和应用局限性及G+Cmol%含量测定方法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染色体DNA G十Cmol%含量 测定方法 分类 分子遗传学分类法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介导外源DNA转入小麦种胚中对小麦幼苗叶片蛋白水解酶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姬生栋 李吉学 +3 位作者 赵俊杰 徐存拴 秦广雍 霍裕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 DNA导入小麦种子胚中 ,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分析了受体小麦幼苗叶片中蛋白水解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 :(1)离子束介导大豆 DNA片段的小麦幼苗叶片中的蛋白水解酶酶谱有明显变化 ,出现 45和 2 80 k D两条新的酶带 ;... 利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将大豆 DNA导入小麦种子胚中 ,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分析了受体小麦幼苗叶片中蛋白水解酶的变化 ,结果表明 :(1)离子束介导大豆 DNA片段的小麦幼苗叶片中的蛋白水解酶酶谱有明显变化 ,出现 45和 2 80 k D两条新的酶带 ;(2 )小麦幼苗叶片中 45和 2 0 5 k D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受环境影响较大 ;(3) 68和 72k D两条酶带在各处理的不同 p H条件下均具较强活性 ;(4 )不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束 复性电泳 外源DNA 基因转移 蛋白水解酶 酶谱
下载PDF
溶液pH和阳离子对端粒G-四链体DNA形成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江 袁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728-1732,共5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和圆二色谱研究了溶液pH和阳离子对人类端粒G-四链体DNA的影响.ESI-MS和CD谱图表明,pH可以引起G-四链体DNA的构象转变和离解,而K+,NH+4阳离子对G-四链体DNA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端粒 G-四链体DNA ESI-质谱法 圆二色谱
下载PDF
人体端粒G4-DNA稳定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小辉 刘海英 +1 位作者 夏立新 毛宗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1-755,共5页
端粒长度的维持在肿瘤细胞的永生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约8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酶延伸端粒,从而获得持续的增殖能力。另外,1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替代延伸机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ALT)延伸端粒。这... 端粒长度的维持在肿瘤细胞的永生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约8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酶延伸端粒,从而获得持续的增殖能力。另外,1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替代延伸机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ALT)延伸端粒。这两种机制对于维持肿瘤细胞中端粒的长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人体端粒由富含鸟嘌呤(G)的DNA重复序列组成,该序列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形成G-四链体(G4)的结构。此结构的形成可以从根本上抑制端粒酶和ALT对端粒的延伸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因此,人体端粒G4-DNA作为抗肿瘤靶点的研究是近年来抗肿瘤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该文重点综述人体端粒G4-DNA稳定剂研发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端粒 端粒酶 端粒替代延伸机制(ALT) G-四链体DNA 有机小分子 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一种不对称菁染料及其与不同结构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尚荣 金冰 +4 位作者 张楠 柳影 刘祥军 李松青 上官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85-2092,共8页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 为考察小分子配基与不同核酸结构的结合机理,发展新的核酸探针分子,合成了一种新型一次甲基不对称菁染料(MTP).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结果表明,MTP可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如c-myc和22AGK+)较强地结合,并引起130-180倍的荧光增强;其与单/双链DNA作用较弱,导致40-60倍荧光增强;而与反平行G-四链体DNA(如TBA和22AGNa+)的作用最弱,只引起15-25倍荧光增强;以上结果表明MTP可作为荧光探针分子用于区别不同结构的核酸分子.结合机理研究表明,平行和混合平行G-四链体DNA优先通过沟槽结合模式结合1分子MTP,再通过末端堆积模式结合另1分子M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染料 核酸 G-四链体 荧光分子探针 核酸配基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核酸疫苗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学章 李元刚 高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00-503,509,共5页
目的构建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质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RT-PCR从VSV中扩增G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IRES-G1500,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PCR、SDS-PAGE、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质粒的表... 目的构建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核酸疫苗质粒,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RT-PCR从VSV中扩增G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IRES-G1500,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PCR、SDS-PAGE、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质粒的表达,用核酸疫苗质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结果构建的重组核酸疫苗质粒在BHK-21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可刺激脾细胞、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及CTL杀伤活性显著升高,并可产生高滴度的抗VSV特异性抗体。结论该重组核酸疫苗质粒可作为VSV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G蛋白 核酸疫苗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以PCR为目的的大豆叶片DNA快速分离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玉华 王晓琳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36,共3页
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和NaCl浓度对大豆基因组DNA质量的影响;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比较了DNA分离条件不同所导致的PCR扩增产物的差异。100℃、10分钟的提取条件几乎无法得到适于PCR要求的DNA,而6... 比较分析了不同温度和NaCl浓度对大豆基因组DNA质量的影响;用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比较了DNA分离条件不同所导致的PCR扩增产物的差异。100℃、10分钟的提取条件几乎无法得到适于PCR要求的DNA,而65℃、10分钟的抽提条件较易得到合乎要求的DNA。NaCl浓度从0.5mol提高到1.0mol,基本上可以把严重降解的DNA或RNA剔除。65℃,10分钟和1.0molNaCl是新鲜大豆叶片快速分离的理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DNA 提取 温度
下载PDF
小鼠Doc-1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生秀杰 周伟强 +3 位作者 姜莉 张梅英 王太一 张学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2,共1页
背景与目的:Doc-1R基因是1999年克隆的一种新的基因,已有的研究表明Doc-1R基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我们首先克隆了小鼠的Doc-1R基因,并对此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根据小鼠的Doc-1R基因c... 背景与目的:Doc-1R基因是1999年克隆的一种新的基因,已有的研究表明Doc-1R基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我们首先克隆了小鼠的Doc-1R基因,并对此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根据小鼠的Doc-1R基因cDNA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组特异引物,应用巢式PCR对小鼠基因组步移文库进行扩增。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及剪接位点的鉴定。另外应用RT-PCR的方法研究了Doc-1R基因在小鼠肝、脾、胰、肾、肺、肠、心、脑、骨、肌肉、膀胱、卵巢、睾丸等13种组织的表达。结果:经二次基因组步移获得了小鼠Doc-1R基因组全长序列。基因组全长2787bp,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符合GT/AG法则。RT-PCR结果表明,Doc-1R基因在小鼠13种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Doc-1R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RT-PCR表达结果提示此基因可能是对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的管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1R 基因克隆 DNA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小鼠 癌变
下载PDF
连接环、末端碱基及一价阳离子对G-四链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天俊 李刚 +4 位作者 赵可旭 班琳 卞文秀 邴涛 上官棣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56-2562,共7页
研究了G-四链体中的连接环(Loop)、末端碱基和一价阳离子对其结构的影响,发现在K+溶液中Loop短的序列易形成平行结构,无末端碱基时容易形成多聚体,而反平行或混合平行/反平行的G-四链体则难以形成多聚体;一价阳离子K+,NH+4和Na+促进形... 研究了G-四链体中的连接环(Loop)、末端碱基和一价阳离子对其结构的影响,发现在K+溶液中Loop短的序列易形成平行结构,无末端碱基时容易形成多聚体,而反平行或混合平行/反平行的G-四链体则难以形成多聚体;一价阳离子K+,NH+4和Na+促进形成平行结构及多聚体的能力依次减弱.在平行G-四链体的3'或5'端增加非G碱基,或改变阳离子使其形成非平行结构,均可抑制多聚体的形成.Loop长度影响G-四链体的热稳定性,Loop短的序列可形成很稳定的分子内结构;无末端碱基的G-四链体多聚体的稳定性低于单个G-四链体,且多聚体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结果表明,在K+溶液中,无末端碱基的平行G-四链体序列首先形成分子内结构,然后通过π-π堆积形成多聚体;末端碱基及反平行或混合平行/反平行G-四链体中的Loop可阻碍末端堆积作用,抑制多聚体的形成.本研究为G-四链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 拓扑结构 DNA 自组装 多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