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ulation of phytohormones on root primordium initiation and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the etiolated shoots of Paeonia suffruticosa'Yinfen Jinlin' 被引量:4
1
作者 Zeng Duan-xiang Yin Wei-lun +1 位作者 Zhao Xiao-qing Wang Hua-f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4期87-91,共5页
Tree peony is well known and sought after for its large, colorful flowers. Its propagation is via vegetative methods. Mech- nisms of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rooting processes are the principles ... Tree peony is well known and sought after for its large, colorful flowers. Its propagation is via vegetative methods. Mech- nisms of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and the regulation of rooting processes are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lant propagation and improvement. Microstructures and fluctuations of phytohormones in the adventitious rooting were studied with the etiolated soft- wood shoots of Paeonia suffkuticosa 'Yinfen Jinlin'. There are no pre-primordia in the shoots of the cultivar. Adventitious roots are produced in five stages: shoot selection, primordium initiation, primordium growth,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and root protru- sion. Primordia initiated in the cortex. The contents of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IAA, ABA and GA, were 5.842, 0.873 and 1.043 nmol·g^-1 FW on the bases of shoots, respectively. CTKs which included isopentenyl adenine (iP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dihy- drozeatin riboside (DHZR) were 0.949, 0.695 and 2.034 nmol·g^-1 FW, respectively. DHZR is active among CTKs. The ratio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in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while they showed low levels at the stages of primor- dium growth. The ratios were restored at the shoot levels at the stage of root protrusion. IBA provoked primordia initiation in the cortex, the vascular cambium, the pith and even in the callus induced on the base of shoots. ]AA levels in the treated shoots increased gradually to its highest level (three times of control) at the stage of conducting tissue differentiation. The ratios of IAA to GA, CTK and ABA clearly decreased at the stage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The ratio of IAA to ABA is regulated at 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peony (Paeonia suffruticosa‘Yinfen Jinlin') etiolated shoot PHYTOHORMONES PRIMORDIUM adventitious root
下载PDF
Rejuvenation and Adventitious Rooting in Coppice-Shoot Cuttings of <i>Tectona grandis</i>as Affected by Stock-Plant Etiol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Azamal Huse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1年第3期370-374,共5页
The effect of stock-plant etiolation on adventitious rooting of single-node leafy cuttings (SNCs) made from coppice shoot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donor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eak (Tectona grandis Linn. f.... The effect of stock-plant etiolation on adventitious rooting of single-node leafy cuttings (SNCs) made from coppice shoot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donor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eak (Tectona grandis Linn. f.). When donor plants age were 1-, 2-, 3-, 4-, and 5-year-old, they were coppiced and maintained in the dark for etiolation, while a parallel set was kept in normal light in an open environment. After 20 days, coppice shoots were made into SNCs which were cultured under intermittent mist for rooting. Stock-plant etiol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ercent rooting, shoot and root length, and number of roots per SNC, but callusing at the base of SNCs decreased. Etiolated SNCs have shown 71.7% rooting, whereas for controls (non-etiolated), the response was 41.7%. The effect of aging on callusing, rooting and sprouting of etiolated and non-etiolated coppice shoots cuttings varied widely. Aging of donor plants decreased rooting and sprouting capability in SNCs and increased callusing at the base of etiolated cutt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ock-plant etiolation in 1-, 2-, 3-, 4-, and 5-year-old donor plants hastened rooting potential by rejuvenation of coppice sho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entitious ROOTING CUTTINGS etiolATION Maturity Tectona grandis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Peanut Leaf Etiolation Prevention and Film Mulching Effect in Hubei Province
3
作者 Changbing YU Yinshui LI +4 位作者 Lihua XIE Xiaojia HU Boshou LIAO Fang CHEN Xing LI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The possible nutri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leaf etiolation,the influence of film mulching on the yield of peanut and benefits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ficiency of nutrient... The possible nutri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leaf etiolation,the influence of film mulching on the yield of peanut and benefits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ficiency of nutrient elements was not main limiting factor in leaf etiolation of peanut in Hong'an. Deep trench,film mulching,liming and organic manure could be used to prevent leaf etiolation. The film mulching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 of peanut by improving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the number of branches and full pod,and it was beneficial to playing the effect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UT LEAF etiolATION Film MULCHING BALANCED fert
下载PDF
Mapp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LE Gene in a Lethal Etiolated Rice Mutant at Seedling Stage
4
作者 XIA Xiaodong ZHANG Xiaobo +8 位作者 WANG Zhonghao CHENG Benyi Sun Huifeng XU Xia GONG Junyi YANG Shihua WU Jianli SHI Yongfeng XU Rugen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An EMS(ethy methanesulfonate)-induced lethal etiolated(le)mutant obtained from the rice variety Zhongjian 100 was characterized by lethal etiolated phenotypes,wi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s of chlorophyll a,chlorop... An EMS(ethy methanesulfonate)-induced lethal etiolated(le)mutant obtained from the rice variety Zhongjian 100 was characterized by lethal etiolated phenotypes,wi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s of chlorophyll a,chlorophyll b,total chlorophyll,and carotenoids.Additionally,the mutant displayed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number of chloroplast grana,along with irregular and less-stacked grana lamellae.The le mutant showed markedly diminished root length,root surface area,and root volume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It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catalase activity and total protein content,while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Using the map-based cloning method,we successfully mapped the LE gene to a 48-kb interval between markers RM16107 and RM16110 on rice chromosome 3.A mutation(from T to C)was identified at nucleotide position 692 bp of LOC_Os03g59640(ChlD),resulting in a change from leucine to proline.By crossing HM133(a pale green mutant with a single-base substitution of A for G in exon 10 of ChlD subunit)with a heterozygous line of le(LEle),we obtained two plant lines heterozygous at both the LE and HM133 loci.Among 15 transgenic plants,3 complementation lines displayed normal leaf color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chlorophyll,chlorophyll a,and chlorophyll b contents.The mutation in le led to a lethal etiolated phenotype,which has not been observed in other ChlD mutants.The mutation in the AAA+domain of ChlD disrupted the interaction of ChlDle with ChlI as demonstrated by a yeast two-hybrid assay,leading to the loss of ChlD function and hindering chlorophyll synthesis and chloroplast development.Consequently,this disrup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lethal etiolated phenotype in the mu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lethal etiolated mutant gene cloning functional analysi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下载PDF
BSA联合转录组分析发掘西瓜叶片黄化候选基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朝阳 程瑞 +3 位作者 徐兵划 顾妍 黄大跃 孙玉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之一,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可作为重要的形态标记,应用于育种中。叶片颜色作为形态标记,不仅可用于苗期杂种的清除,亦可用于种子纯度的测定。以西瓜全生育期叶片黄化突变体纯合自交系ly104为母...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之一,不仅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也可作为重要的形态标记,应用于育种中。叶片颜色作为形态标记,不仅可用于苗期杂种的清除,亦可用于种子纯度的测定。以西瓜全生育期叶片黄化突变体纯合自交系ly104为母本(P_(1))、绿叶自交系w3为父本(P_(2)),通过杂交创制F_(1)代、F_(2)代、BC_(1)代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叶片黄化由单隐性基因控制。采用混合分组分析(BSA)进行初定位,通过简化基因组测序(RAD)开发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构建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西瓜叶片黄化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13950306~15517591 bp(大小约为1.57 Mb)。以西瓜97103v2为参考基因组,该区间包含24个注释基因。对P_(1)(P1Y)、P_(2)(P2G)和F 2代群体中黄叶(F2Y)、绿叶(F2G)株系进行转录组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区间内基因Cla97C02G035950、Cla97C02G036010、Cla97C02G036020、Cla97C02G036060在黄化叶片与正常绿叶材料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可能是西瓜叶片的黄化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西瓜叶片黄化基因功能和生物学特性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黄化 BSA 遗传图谱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解析赤皮青冈叶片黄化变异机制
6
作者 林立 何月秋 +3 位作者 王豪 陆云峰 王建军 黄华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9-1336,共18页
为揭示赤皮青冈叶色黄化变异机制,该研究以赤皮青冈叶色变异植株和正常植株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别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1)代谢组在正离子(POS)、负离子(NEG)模式下分别... 为揭示赤皮青冈叶色黄化变异机制,该研究以赤皮青冈叶色变异植株和正常植株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别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1)代谢组在正离子(POS)、负离子(NEG)模式下分别检测出正常植株和突变体之间存在257个和357个显著差异代谢物(SCMs),其中槲皮素、白矢车菊素、杨梅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苷衍生物(吡喃酮啡肽A、异鼠李素3-葡糖苷酸等)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则显著下降。(2)转录组测序检测出414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711个基因上调表达,2435个基因下调表达。(3)KEGG富集分析表明,SCMs和DEGs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卟啉与叶绿素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综上表明,突变体叶色黄化可能是受到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体发育异常及黄酮物质合成增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此外,MYB和bHLH家族基因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证实该两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该研究结果为植物黄化突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叶色功能基因挖掘与园林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皮青冈 叶色突变体 黄化 代谢组 转录组
下载PDF
茶树品种‘白鸡冠’与‘福云6号’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7
作者 陈志辉 张亚真 +6 位作者 孔祥瑞 游小妹 林郑和 单睿阳 郑士琴 李鑫磊 陈常颂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8-20,共13页
【目的】近年来对茶树白化性状调控机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到目前为止白化性状的基因调控机制仍然未知。通过构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后续白鸡冠叶色基因定位奠定基础。【方法】创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F1... 【目的】近年来对茶树白化性状调控机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到目前为止白化性状的基因调控机制仍然未知。通过构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为后续白鸡冠叶色基因定位奠定基础。【方法】创建白鸡冠(♀)与福云6号(♂)F1代遗传分离群体,采用SLAF-seq技术和HighMap软件开发SNP分子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结果】用茶树参考基因组作电子酶切预测,选用HaeIII酶切方案。SLAF标签长度选择314~364 bp,预测到230000个SLAF标签。SLAF标签在基因组各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酶切方案可行。建库准确性评估发现,对照样数据的双端比对效率为85.98%,酶切效率为91.82%,说明SLAF建库正常。本实验共获得828 448 417条reads(165.67 Gb)测序数据,测序平均Q30为93.94%,平均GC含量为43.67%,样本GC分布正常。获得SNP标记5 975 507个,成功分型的有643 601个,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标记有500 988个,最终上图标记有7 967个,总图距为2 754.59 cM,上图标记完整度为99.84%,共构建出15个高密度遗传连锁群。【结论】利用白鸡冠与福云6号F1代遗传分离群体构建出含15个连锁群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化 白化 遗传图谱 叶色突变
下载PDF
西瓜子叶黄化突变基因遗传规律研究
8
作者 张朝阳 顾妍 +3 位作者 徐兵划 程瑞 黄大跃 孙玉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2597-2600,共4页
以子叶黄化突变体y 103与叶色正常植株w3为材料,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叶绿素含量,发现该突变体子叶期开始表现叶色黄化,子叶浅黄色,整个生育期真叶浅黄色,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果实质量明显低于正常植株,果实质量只有正常植株... 以子叶黄化突变体y 103与叶色正常植株w3为材料,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叶绿素含量,发现该突变体子叶期开始表现叶色黄化,子叶浅黄色,整个生育期真叶浅黄色,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果实质量明显低于正常植株,果实质量只有正常植株果实质量的47.0%;在苗期和花期,叶绿素含量比正常植株显著降低。以突变体与1个正常叶色自交系为亲本构建3世代群体,对突变体叶色黄化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色黄化性状不完全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将该基因命名为YD。该基因杂合时(YDga)表现为叶片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突变体 子叶黄化 遗传规律
下载PDF
不同黄化茶树种质中咖啡碱合成部位的研究
9
作者 张亚真 钟思彤 +5 位作者 陈志辉 孔祥瑞 单睿阳 郑士琴 余文权 陈常颂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84,共10页
咖啡碱作为茶树中的主要特征代谢物,是茶叶品质风味形成的重要组分和天然功能性成分。目前,茶树中咖啡碱的功能作用、分布规律、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已基本探明,但在亚细胞水平上,咖啡碱的合成部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以白鸡冠茶树及其自然... 咖啡碱作为茶树中的主要特征代谢物,是茶叶品质风味形成的重要组分和天然功能性成分。目前,茶树中咖啡碱的功能作用、分布规律、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已基本探明,但在亚细胞水平上,咖啡碱的合成部位有待进一步明确。以白鸡冠茶树及其自然杂交后代的不同黄化单株为材料,通过透射电镜对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黄化叶片中叶绿体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且与叶片SPAD值及叶色表型紧密相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碱含量,发现黄化叶片中仍有大量咖啡碱积累,甚至超过正常绿色叶片。通过咖啡碱合成关键基因CsTCS1表达量测定、原位杂交及亚细胞定位发现,CsTCS1在不同黄化茶树种质叶片中的表达信号强度存在差异,但表达部位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栅栏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在亚细胞水平上,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合成部位主要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黄化叶片 咖啡碱 合成部位 亚细胞水平
下载PDF
乳头溢液251例报告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稼苓 孙鹤庆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 2 5 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5 1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64 .1% ,导管扩张症 7.2 % ,囊性增生症 14 .7% ,乳腺...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经我院手术治疗的 2 5 1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5 1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占64 .1% ,导管扩张症 7.2 % ,囊性增生症 14 .7% ,乳腺癌 10 %及其他 4.0 %。结论 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发病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症、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摄片与导管造影相结合 ,对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有较高价值。半数以上≥ 5 0岁乳头溢血患者是乳腺癌患者。术前术中对病变的准确定位对手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病因学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诊断
下载PDF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桂华 王新华 +2 位作者 曹桂景 杨仁杰 杨建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28例,占90.3%。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虫蚀样破坏、僵硬及狭窄,腔内多发小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主导管及部分分支中断。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乳溢
下载PDF
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7
12
作者 刘全达 蔡志民 +2 位作者 余佩武 吴国庆 何振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 ,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胃切除...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可能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 ,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无胃切除的胃空肠吻合术及O型血的病人发病率较高 ,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方法 ,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可在术后 5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手术后并发症 胃瘫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男性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梁朝朝 王克孝 +5 位作者 陈家应 倪进发 孙泽华 王守业 江山 施浩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机对5172名男性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为19.82%。7~10岁组为2.44%;11~14岁组为16.53%;15~18岁组为20.61%;19~22岁组为27.3... 随机对5172名男性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为19.82%。7~10岁组为2.44%;11~14岁组为16.53%;15~18岁组为20.61%;19~22岁组为27.30%,其中左侧占64%,右侧6%,双侧占30%。青少年中精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及患病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对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与不育的关系、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流行病学 男性 青年人
下载PDF
中国6省及自治区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松 林庆 +12 位作者 刘建蒙 郑俊池 张淑霞 洪世欣 姜梅芳 王太梅 朱岩 赵凤临 文荣康 梁友玲 施荣富 赵平 李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目的 :探讨中国 1~ 6岁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 ,为病因和防治措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1997年 5月至1998年 12月在中国江苏等 6个省 (自治区 )对 1~ 6岁小儿脑性瘫痪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 1∶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共调查 1~ 6岁儿童 10... 目的 :探讨中国 1~ 6岁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 ,为病因和防治措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1997年 5月至1998年 12月在中国江苏等 6个省 (自治区 )对 1~ 6岁小儿脑性瘫痪进行了以人群为基础的 1∶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共调查 1~ 6岁儿童 10 4 732 7名 ,发现 1~ 6岁儿童脑瘫病例共 2 0 0 9例 ;对 196 8例脑瘫及其对照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脑瘫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2 8个 ,其中分娩前期 15个 ,分娩过程 5个 ,新生儿期 8个 ;新生儿期危险因素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 (OR =2 6 .4 ,95 %CI=4 .6 ,15 2 .2 )、高胆红素脑病 (OR =14 .2 ,95 %CI =5 .3,38.2 )、新生儿脑膜炎 (OR =2 6 7.6 ,95 %CI=2 1.2 ,3372 )和颅内出血 (OR =133.1,95 %CI =2 5 .4 ,6 97.7)等与脑瘫关联最强 ,分娩过程因素其次 ,分娩前因素最弱。分娩前因素包括父母是近亲 (OR =3.1,95 %CI=1.4 ,6 .8)、亲属中有智力低下者 (OR =5 .4 ,95 %CI =3.1,9.4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OR =6 .6 ,95 %CI =2 .5 ,16 .7)、出生体重轻 (OR =5 .3,95 %CI =3.2 ,8.9)、出生孕周小 (OR =7.6 ,95 %CI =4 .2 ,13.7)、母孕期服用药品 (OR =7.9,95 %CI =2 .6 ,2 3.2 )等 ,虽然与脑瘫关联程度有限 ,但数目多 ,而且可能与新生儿期危险因素有因果关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脑性瘫痪 危险因素 研究 流行病学 病因学
下载PDF
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诊治意义 被引量:26
15
作者 沈浣 田莉 刘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3例阴道B超监测为小卵泡排卵的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给予单纯黄体支持及促排卵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结果 :10 3例小卵泡... 目的 :探讨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小卵泡排卵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3例阴道B超监测为小卵泡排卵的不孕及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给予单纯黄体支持及促排卵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妊娠结局。结果 :10 3例小卵泡排卵的患者中不孕患者 74例 ,习惯性流产患者 4 9例 ,其中 2 0例同时有两种主诉。74例不孕患者中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 5 9.5 % ,3 0例 (40 .5 % )诊断为不明原因不孕 ,而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 5 8.1% (18/ 3 1)。不孕患者中 4 6例接受 5 4个周期的单纯黄体支持治疗 ,2 9例接受 5 1个周期的促排卵治疗 ,妊娠率分别为 10 .9% (5 / 4 6)及 3 1.0 % (9/ 2 9) ,P =0 .0 3 7;活产率分别为 2 .2 % (1/ 4 6)及2 7.6% (8/ 2 9) ,P =0 .0 0 2 ;自然流产发生率分别为 80 .0 % (4/ 5 )及 11.1% (1/ 9) ,P =0 .0 2 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卵泡径线≥ 18mm组周期妊娠率为 2 8.6% (14 / 4 9) ,高于 <18mm组的 6.6% (4/ 62 ) ,P =0 .0 0 3 ;而自然流产率分别为 14 .3 % (2 / 14 )及 75 .0 % (3 / 4 ) ,P =0 .0 19。结论 :小卵泡排卵是引起不孕及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只有约一半的患者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 ,因此B超监测是诊断小卵泡发育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女性)/病因学 卵泡发育 自然流产/病因学
下载PDF
改良法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9
16
作者 翁山耕 冷希圣 +6 位作者 魏玉华 彭吉润 郑恩涛 程继华 张佑彬 吕建锋 杜如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HS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使之简便易行 ,高效可靠。方法 :采用肝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 ,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 ,采用台盼蓝染色排斥法鉴定细胞活率 ,desmin加GFA... 目的 :改良大鼠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HS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使之简便易行 ,高效可靠。方法 :采用肝离体胶原酶灌注消化 ,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SC ,采用台盼蓝染色排斥法鉴定细胞活率 ,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HSC纯度。结果 :采用改良法 ,每只大鼠的HSC得率为( 2 .5 4± 0 .13)× 10 7个 ,细胞活率为 ( 98.8± 0 .7) % ,高于旧方法的HSC得率 [( 2 .18± 0 .18)× 10 7个 ,P <0 .0 1]和活率 ( 94.3± 0 .6 ) % ,P <0 .0 1]。用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 ,HSC纯度为 ( 96 .8± 1.0 ) % ,高于单用desmin鉴定的纯度 ( 91.8± 2 .2 ) % (P <0 .0 1)。结论 :改良的大鼠HSC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易行又经济 ,在保证纯度的同时 ,提高了得率和活率。采用desmin加GFAP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 病因学 分离 培养 鉴定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作军 王深明 +3 位作者 吴惠茜 殷恒炜 王劲松 黄雪玲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PDVI)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电泳、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 (TUNEL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第一对瓣窦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PDVI)的大隐静脉曲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电泳、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 (TUNEL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的大隐静脉第一对瓣窦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 2的表达。结果 试验组 (PDVI)3 8例 ,正常对照组 5例。试验组大隐静脉第一对瓣膜平均细胞凋亡数 6.3 0± 2 .70 ,平均细胞凋亡率 0 .42± 2 .12 ,Bcl 2平均阳性率 0 .2 9± 1.80 ;试验组的细胞凋亡数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1.60± 0 .81和 0 .2 1± 1.10 ) ,差异有显著性 (均为P <0 .0 5)。试验组大隐静脉反流程度为I° ,II°者细胞凋亡率 (3 .0 6± 1.65)明显低于III° ,IV°者 (9.85± 2 .3 6) (P <0 .0 5)。试验组深静脉第一对瓣膜Bcl 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0 .3 5± 1.0 3 ) (P >0 .0 5)。结论 细胞凋亡及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机能不全 病因学 静脉曲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不同黄化程度对杂柑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熊博 严巧巧 +6 位作者 孙国超 邱霞 叶霜 廖玲 罗近予 代琳 汪志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06-1514,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黄化程度对柑橘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黄果柑、不知火幼苗为材料,分析黄化苗、花叶苗和绿叶苗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幼苗的正常生长,黄化苗的生长量显著低于绿... 为了研究不同黄化程度对柑橘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黄果柑、不知火幼苗为材料,分析黄化苗、花叶苗和绿叶苗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幼苗的正常生长,黄化苗的生长量显著低于绿叶苗;黄化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均显著增加;叶片黄化显著降低了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改变了叶绿素的组成比例。黄化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低于绿叶苗,导致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花叶苗F_v/F_m下降程度较小。研究表明,叶片黄化抑制了黄果柑、不知火幼苗的正常生长,降低了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果柑 不知火 黄化 幼苗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扬 陈规划 +4 位作者 陆敏强 蔡常洁 何晓顺 朱晓峰 王国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80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监测、诊断与处理。结果 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 (9/ 180 ) ,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 ) 5例 ,肝动脉狭窄 (HAS)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80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监测、诊断与处理。结果 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 (9/ 180 ) ,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 ) 5例 ,肝动脉狭窄 (HAS) 3例 ,腹腔动脉狭窄 1例。 8例动脉造影证实 ,1例尸检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 (CDI)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8.9%和 95 .9% ;术中超声(IOU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 ,96.0 % ,66.7%和 10 0 %。 3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3例接受再血管化手术、2例分别接受再次肝移植和非手术治疗。 3例治愈 ,6例死亡。结论 CDI是监测动脉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IOUS有助于术中的早期诊断。HAS和HAT治疗应首选再血管化或再次肝移植 ;介入溶栓的疗效不佳 ;个别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副作用 肝动脉血栓形成/病因学 肝动脉狭窄/病因学 再血管化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附7例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焕伟 甄作均 +2 位作者 苏树英 许卓明 计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症包括 :颅内出血 (1/7)、肾功能衰竭 (1/7)、腹腔内出血 (2 /7)、肺感染、胸腔积液 (5 /7)、ARDS(1/7)、...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情况。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症包括 :颅内出血 (1/7)、肾功能衰竭 (1/7)、腹腔内出血 (2 /7)、肺感染、胸腔积液 (5 /7)、ARDS(1/7)、高胆红素血症 (5 /7)、急性排斥反应 (1/7)等。存活 5例 ,死亡 2例。结论 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副作用 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学 胸腔积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