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和GC-IMS技术分析储藏时间对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子豪 王玉荣 +4 位作者 田龙新 周加平 刘菊珍 叶明波 郭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90-195,共6页
该研究以第四轮次新酿、储藏1年和3年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解析,探讨储藏时间对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该研究以第四轮次新酿、储藏1年和3年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解析,探讨储藏时间对酱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电子鼻结果表明,传感器W3C(对氨气、芳香类物质灵敏)、W5C(对烷烃、芳香类物质灵敏)、W1W(对有机硫化物、萜类物质灵敏)和W2S(对乙醇灵敏)对不同储藏时间的酱香型白酒响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对储藏3年的酱香型白酒响应值最高。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ale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法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分析,GC-IMS结果表明,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乙酸戊酯和异丁醛是对酱香型白酒风味贡献较为突出的关键化合物,异戊酸乙酯和异丁酸乙酯对不同储藏时间酱香型白酒之间风味贡献差异显著(P<0.05),且对储藏3年酱香型白酒香气贡献更大。3-甲基-1-丁醇、糠醛、异戊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乙酯和异丁酸乙酯是不同储藏时间酱酒中的关键差异化合物,且在储藏3年酱酒中相对含量更高。由此可知,储藏对酱酒风味品质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且储藏3年的酱香型白酒整体风味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酱香型白酒 储藏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GC-MS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蛋卷风味物质研究
2
作者 张岩 朱荣安 +5 位作者 陈思云 杨祥敏 彭海明 杨柳青 金健 王储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203-214,共12页
本论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开展蛋卷风味物质检测,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蛋卷风味中关键化合物,希望能为蛋卷的加工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从蛋卷中检测出71种香气成分,其中醛类16种,醇类12种,酮类10种;借... 本论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开展蛋卷风味物质检测,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蛋卷风味中关键化合物,希望能为蛋卷的加工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从蛋卷中检测出71种香气成分,其中醛类16种,醇类12种,酮类10种;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风味化合物相对含量,得出蛋卷最佳烘烤工艺为200℃、300 s;进而确定出蛋卷中具有贡献作用的风味物质有14种,分别为2,5-二甲基吡嗪、乙酸乙酯、2-庚酮、2-壬酮、庚醛、己醛、苯乙醛、2-十一酮、2-十三酮、安息香醛、γ-辛内酯、δ-十二内酯、2-戊基呋喃、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卷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结合GC-IMS分析不同品种梨果实的风味成分差异
3
作者 张伯雅 郑璞帆 +6 位作者 李晓雪 张玲 岳一航 杨珊珊 文博 张华颖 梁丽雅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梨果实风味之间的差异,选择‘红香酥’‘雪花梨’‘酸梨’‘红肖梨’和‘佛见喜’5个品种梨果实为研究对象,对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对比并采用电子舌(E-tongue)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梨的香气特... 为探究不同品种梨果实风味之间的差异,选择‘红香酥’‘雪花梨’‘酸梨’‘红肖梨’和‘佛见喜’5个品种梨果实为研究对象,对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对比并采用电子舌(E-tongue)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梨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除‘酸梨’外,其他4种梨的轮廓基本相似,其中‘红香酥’与‘酸梨’在酸、甜、咸、鲜4个味觉指标上均存在较大差异。GC-IMS共检测出4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醛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为主,主要差异物质为正辛醛、丙酸异戊酯、乙酸戊酯、2-呋喃甲酸、四氢芳樟醇等。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梨果实被明显区分,表明不同品种梨果实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基于电子舌和构建梨香气指纹谱图可有效区分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研究不同品种梨果实香气之间的特征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电子舌 滋味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HS-GC-IMS技术判定鸭锁骨货架期及风味物质分析
4
作者 姚文生 苟紫慧 +4 位作者 刘登勇 张明成 杨晶 蔡莹暄 吴慧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2-360,共9页
休闲食品鸭锁骨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有关其货架期技术参数却比较缺乏。本文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研究了其pH、TVB-N、水分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鸭锁骨贮藏过... 休闲食品鸭锁骨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有关其货架期技术参数却比较缺乏。本文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研究了其pH、TVB-N、水分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鸭锁骨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货架期前后风味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鸭锁骨pH呈现下降趋势,菌落总数、TVB-N和水分呈现出上升趋势。第6 d的TVB-N含量为21.1±1.21 mg/100 g,菌落总数第6 d为5.82±0.08 lg CFU/g,都超过最高安全限量值,判定其货架期为不超过6 d。GC-IMS技术鉴定出5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2种醛、13种醇、7种酮、8种酯、6种酸、2种吡嗪类物质、2种呋喃类物质、1种胺类物质和1种碳氢化合物。在贮藏初期(0、2 d)关键风味物质有丙醛、2-甲基丁酸、乙酸丙酯、丁酸乙酯、庚醛等。在产品超过货架期(6 d)后,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二聚体、N-亚硝基甲基乙基胺、2,3-戊二酮、丁酸、丙酸等成为主要特征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物质可以作为判定鸭锁骨超过货架期标记物,基于GC-IMS技术建立的鸭锁骨货架期指纹图谱可以为生产公司提供新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锁骨 货架期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QDA和GC-MS的热加工牛肉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雪华 邱月 +4 位作者 王旭骅 许蜜蜜 张建友 丁玉庭 吕飞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1-310,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 为明确不同热加工牛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QD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种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煎制、炒制牛肉风味相近,与煮制、烤制牛肉差异较大。煎制和炒制牛肉具有热油味、肝脏味及煎炒特有风味,烤制牛肉具有烤制特有风味。GC-MS分析结果显示:醛类是热加工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贡献物质。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QDA和GC-MS测试数据,结果显示:煎制和炒制牛肉特征风味物质为戊醛,烤制和煮制牛肉特征风味丰富,分别为壬醛、十五醛、(E)-2-辛烯醛、癸醛、蘑菇醇与庚醇、2-十一烯醛、(E)-2-癸烯醛、庚醛、辛醛、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牛肉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定量描述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炒制温度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雅红 佟立涛 +6 位作者 王丽丽 范蓓 杨希娟 张烁 孙晶 王凤忠 刘丽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26-335,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炒制温度及粒色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黑青稞芶芒紫(BHB)、白青稞昆仑-15(WHB)在不同炒制温... 为明确不同炒制温度及粒色对青稞糌粑粉挥发性风味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黑青稞芶芒紫(BHB)、白青稞昆仑-15(WHB)在不同炒制温度(160、180、200、220和240℃)下糌粑粉中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62种化合物,可准确识别的有44种有机物,包含19种醛类、10种醇类、5种酮类、5种酯类、4种吡嗪类和1种呋喃类;炒制对糌粑粉VOCs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醇类VOCs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醛类、酮类、酯类、吡嗪类、呋喃类VOCs则呈增加的趋势;吡嗪类、醛类和酮类是青稞糌粑粉VOCs的特征性和主要的风味物质,在较高温度(220、240℃)下炒制有利于其产生;WHB中VOCs随炒制温度的变化更加显著,除呋喃类VOCs外,其他类化合物相对变化量均高于BHB;由主成分分析可知BHB和WHB糌粑粉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风味类型。本研究有望为青稞糌粑粉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青稞糌粑粉 青稞品种 炒制温度 挥发性风味物质(VOCs)
下载PDF
沙棘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IMS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秉坤 剧柠 +2 位作者 丁雨红 郭蓉 龚绵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08-315,共8页
为探究沙棘酸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明确复配沙棘进行发酵对酸奶感官和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SPME-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发酵沙棘酸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实现特征挥发... 为探究沙棘酸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明确复配沙棘进行发酵对酸奶感官和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感官评价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S-SPME-GC-I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发酵沙棘酸奶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实现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结果表明,沙棘酸奶产生了多种挥发性物质,酯类、酮类和醛类为主要挥发性物质来源。发酵过程减弱了沙棘原浆带来的酸涩味道,使滋味更加柔和,香气更加浓郁、典型。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对香气贡献较大的化合物,聚类分析将挥发性化合物分成三类。其中2,2,4,6,6-五甲基庚烷、乙酸乙酯(单体)、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甲酸丁酯(二聚体)、糠硫醇、甲酸异戊酯、乙酸乙酯(二聚体)和甲酸丁酯(单体)为发酵沙棘酸奶的主要风味物质。本研究为复合酸奶的风味物质分析提供了研究思路,研究结果为沙棘酸奶后期的风味提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酸奶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卵形鲳鲹脱腥工艺优化及基于GC-IMS对脱腥前后风味物质分析
8
作者 陈秋翰 杨学博 +4 位作者 刘寿春 刘美娇 黎铸毅 周春霞 洪鹏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目的】为有效去除加工过程中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腥味物质,优化去除卵形鲳鲹腥味物质的工艺,并分析脱腥前后风味物质变化。【方法】以腥味值及感官得分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紫苏提取物-藿香提取物-酵母提取物... 【目的】为有效去除加工过程中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腥味物质,优化去除卵形鲳鲹腥味物质的工艺,并分析脱腥前后风味物质变化。【方法】以腥味值及感官得分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紫苏提取物-藿香提取物-酵母提取物混合脱腥液配方,并利用电子鼻、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结合风味物质的相对气味活性值,对比分析脱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三甲胺含量变化。【结果】当添加的藿香提取物质量分数为0.20%、紫苏提取物质量分数为0.15%、酵母提取物质量分数为0.12%,料液质量体积比1∶3 g/mL,温度4℃条件下浸泡40 min时,卵形鲳鲹脱腥效果最好,其感官评价最佳。卵形鲳鲹肉经混合脱腥液浸泡后,其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29.80%,三甲胺质量分数降低42.68%。【结论】紫苏提取物-藿香提取物-酵母提取物混合脱腥液可有效去除卵形鲳鲹加工中的腥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脱腥 工艺优化 gc-IMS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GC-MS江西米酒风味物质的分析及品质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桂江平 于化泓 +4 位作者 余勃 胡晟昊 文战辉 万思雨 吴志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37,共7页
该研究从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这三个方面对江西米酒风味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明确江西传统米酒的风味特征,并将米酒特征风味物质与日本清酒和葡萄酒进行比较,为提高江西米酒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首先利用氨... 该研究从基本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化合物这三个方面对江西米酒风味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明确江西传统米酒的风味特征,并将米酒特征风味物质与日本清酒和葡萄酒进行比较,为提高江西米酒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首先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测定了酒样的滋味及风味物质含量,再采用滋味活度值、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各风味化合物对酒体风味的贡献。结果表明,米酒和清酒中均含有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组氨酸对风味的贡献较大;米酒与清酒也有较多相同的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乙酸、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棕榈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酒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滋味活度值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鉴定不同树龄柚子花关键呈香物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涛 孙嘉卿 +3 位作者 王秀敏 夏贤水 朱霖 姚凌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 [目的]通过分析鉴定上海青浦4月2种不同树龄的柚子花得出其关键的呈香物质以指导相关副产品的开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的方法对上海青浦4月的大树(10年)和小树(5年)柚子花的风味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双柱定性以及香气活力值OAV的计算鉴定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共鉴定出44种风味物质,其中大树37种、小树29种,大树和小树共同鉴定出的风味物质22种,香气贡献值较大的风味物质10种,分别为芳樟醇、月桂烯、右旋萜二烯、蒎烯、β-罗勒烯、香叶醇、石竹烯、己醛、β-蒎烯、正己醇。不同树龄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差异不大,但大树柚子花的花香和果香较重,且香气特征更为多元丰富,小树柚子花的香气特征总体比大树柚子花的甜香多一些。[结论]该研究为柚子花风味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花 呈香物质 香气活力值 双柱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云南怒江草果的微波无溶剂萃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TOF-MS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桂苹 谷风林 +3 位作者 朱科学 李云莹 李昌应 房一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79,共8页
利用微波无溶剂萃取法萃取云南怒江草果,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无溶剂萃取法较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萃取速率更快,时间可由240 min缩短至60 min以内,在微波功率为60... 利用微波无溶剂萃取法萃取云南怒江草果,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GC-TOF-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无溶剂萃取法较传统水蒸气蒸馏法萃取速率更快,时间可由240 min缩短至60 min以内,在微波功率为600 W,萃取时间为60 min,草果粉挥发油提取量可达水蒸气蒸馏法的94.46%;草果粉碎粒度对其挥发油提取量影响较大,粉碎粒度越小,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越高;经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州草果中共鉴定出97种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醇类以及少量的烯类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组成,其相对含量达到98.58%。其中,醛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68.67%,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26.58%。醛类化合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是(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以及2-甲基-3苯基丙醛,最高含量分别为25.85%、16.16%、17.94%,醇类化合物中相对较高的是桉树醇,最高含量为1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溶剂萃取 草果 挥发性风味物质 gc-TOF-MS
下载PDF
施肥对番茄风味成分影响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吉进 张青 +3 位作者 邹国元 边庆花 李楠 黄德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4-248,共5页
为了研究化肥和有机肥对番茄风味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了不同处理(无肥对照、化肥和有机肥)番茄果实中风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共可检出50余种有机化合物。第一区间(0-3min)检出的化合... 为了研究化肥和有机肥对番茄风味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了不同处理(无肥对照、化肥和有机肥)番茄果实中风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共可检出50余种有机化合物。第一区间(0-3min)检出的化合物都在50%以上,有机肥处理的番茄果实中以氨基脲、甲醇、正己烷、戊醛等为主;无肥对照处理以甲酸正丙酯、2,2.二乙磺酰基丙烷、羟基乙醛等为主;化肥处理则以分子氧为主。第二区间(3~13min)有12种化合物为3种处理番茄果实所共有,有机化合物以各种醛类物质为主,可能是番茄果实风味成分的基本架构。第三区间(13~25min)有机化合物含量较低,有10~15种有机化合物,无肥对照处理中出现几个含硅有机化合物,为其他处理所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化肥 番茄风味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HS/SPME-GC/MS法比较分析野生与人工栽培羊肚菌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翔 钟方友 +4 位作者 凌云坤 邓杰 刘达玉 徐艺丹 王秋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25-228,234,共5页
采用HS/SPME-GC/MS对野生与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及检测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判定关键风味物质。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菌盖干品中,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成分,野生羊肚菌中共检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5种醛类... 采用HS/SPME-GC/MS对野生与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及检测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判定关键风味物质。在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菌盖干品中,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成分,野生羊肚菌中共检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5种醛类、8种醇类、4种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正己醛(17.99%);人工栽培羊肚菌中检出2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8种醇类、7种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甲酸己酯(7.86%)。野生和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3-甲基丁醛、戊醇、正己醛、3-甲基丁酸、甲酸己酯、庚醛、γ-戊内酯、1-辛烯-3-醇、正庚酸、反-2-辛烯醛。采用ROAV法进行风味评价,野生羊肚菌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3-甲基丁醛、正己醛、庚醛、1-辛烯-3-醇、正庚酸、反-2-辛烯醛、壬醛共7种;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关键风味物质包括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己醛、1-辛烯-3-醇共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HS/SPME-gc/MS 香气成分 关键风味物质
下载PDF
基于GC-MS的咖啡不易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磨逸散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荣锁 初众 +5 位作者 吴桂苹 宗迎 谷风林 房一明 卢少芳 谭乐和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咖啡在研磨过程中易挥发性风味物质大量散失,为探索不易挥发性物质在研磨过程中的变化,将焙炒好的咖啡豆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然后用臼式研磨机按不同时间进行研磨,用正己烷做溶剂进行萃取后,用GC/MS进行图谱扫描,分析咖啡在研磨过程中不... 咖啡在研磨过程中易挥发性风味物质大量散失,为探索不易挥发性物质在研磨过程中的变化,将焙炒好的咖啡豆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然后用臼式研磨机按不同时间进行研磨,用正己烷做溶剂进行萃取后,用GC/MS进行图谱扫描,分析咖啡在研磨过程中不易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在研磨过程中不易挥发性风味物质散失严重,到第9分钟时散失率达13.1%,25 min时风味物质散失率达到26.4%。各风味物质的散失活性不同,且对热的反应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风味物质 gc/MS 研磨
下载PDF
HS-SMPE-GC-MS分析不同烧鸡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孔宇 李娜 +2 位作者 薛丽丽 李楠 刘常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4-168,共5页
以德州扒鸡、道口烧鸡及普通烧鸡三种不同类型的烧鸡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进行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45种物... 以德州扒鸡、道口烧鸡及普通烧鸡三种不同类型的烧鸡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进行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鉴定出45种物质,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杂环化合物,烃类。3种烧鸡共同的香气成分有8种,这些香气中主要的特征性成分为顺式5-辛烯-1-醇、4-甲基环己醇、4-乙基环己醇、左旋樟脑、2-正戊基呋喃、2,4-二甲基己烷、己醛及苯甲醛。3种烧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略有不同,味道迥异主要来源于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MPE gc-MS 德州扒鸡 道口烧鸡 普通烧鸡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条件优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学敬 李聪 +3 位作者 王玉峰 王赟 张万刚 徐宝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1,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柱DB-WAX进行双柱定性分析,确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加0.01 m L 2-辛醇(质量浓度为82.5μg·m L-1)作为内标,准确定量其风味成分。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风味强度计算,确定其对德州扒鸡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结果]SPME法分析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量3 g、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共检测出57种风味成分,包括12种烷烃、11种芳香烃、11种醇类、9种醛类、2种酸类、3种酚类、3种酮类、5种杂环类,2种色谱柱均可检测出的成分仅占15种。TR-5MS柱检出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风味成分有糠醇、蘑菇醇、芳樟醇、己醛、辛醛、壬醛、癸醛、丁香酚和2-戊基呋喃;DB-WAX柱分析结果中,主要风味成分有柠檬烯、茴香脑、糠醇、蘑菇醇、芳樟醇、辛醛、苯甲醛、壬醛、癸醛、庚醛、丁香酚、2-戊基呋喃和2,6-二甲基吡嗪。[结论]确定了8种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SPME)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德州扒鸡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强度(OAV)
下载PDF
色谱闻香技术GC/O在蒸馏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占成 王双 +2 位作者 徐姿静 张毅 徐飞 《酿酒科技》 2011年第6期42-44,共3页
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技术是将气相色谱和人体感官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各类食品中的气味成分分析。介绍了GC/O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具体分析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几个应用GC/O技术分析蒸馏酒的实例,以... GC/O(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技术是将气相色谱和人体感官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各类食品中的气味成分分析。介绍了GC/O的工作原理、优点和具体分析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几个应用GC/O技术分析蒸馏酒的实例,以此来探讨GC/O技术在蒸馏酒领域当中的应用和研究前景,希望此技术能对蒸馏酒中的香味活性物质分析起到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闻香法(gc/O) 香味物质 蒸馏酒
下载PDF
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风味物质GC-MS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淑敏 魏连会 +3 位作者 石杰 董艳 夏尊民 高宇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4期5-6,11,共3页
采用GC-MS方法对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共分离出39种物质;普通精酿啤酒中共分离出32种物质。与普通精酿啤酒相比,有6种酯类物质在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检出,在其共同作用... 采用GC-MS方法对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共分离出39种物质;普通精酿啤酒中共分离出32种物质。与普通精酿啤酒相比,有6种酯类物质在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中检出,在其共同作用下构成汉麻蛋白酶解物啤酒的独特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蛋白酶解物精酿啤酒 风味物质 gc-MS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分析煮制方式和时间对白胡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桂苹 王卫云 +2 位作者 谷风林 朱红英 宗迎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1期74-85,共12页
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常压煮制和高压煮制2种煮制方式,以及煮制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和240min等6种煮制时间对白胡椒煮制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鼻的主成... 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常压煮制和高压煮制2种煮制方式,以及煮制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和240min等6种煮制时间对白胡椒煮制液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不同煮制条件下的煮制液;煮制方式和时间对胡椒煮制液中风味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白胡椒煮制液中的主要风味物质是单萜类化合物,大部分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在不同煮制时间下,与常压煮制相比,高压煮制下白胡椒煮制液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差异更大;常压煮制则适用于单萜类化合物的缓慢溶出,高压煮制更有利于倍半萜类物质的快速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胡椒 煮制 风味物质 电子鼻 HS-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鉴别不同年份新会陈皮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41
20
作者 梁天一 杨娟 +3 位作者 董浩 于立梅 韩冰 曾晓房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173,共6页
为比较贮藏年份对新会陈皮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1年、3年、7年、12年的陈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陈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性显著。糠醛(Furfurol)、环己酮(Cyclohexanone)、庚醛(Hepta... 为比较贮藏年份对新会陈皮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1年、3年、7年、12年的陈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陈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性显著。糠醛(Furfurol)、环己酮(Cyclohexanone)、庚醛(Heptanal)、1-丁醇(1-Butanol)、己醛(Hexanal)、2-己醇(2-Hexanol)等物质在不同贮藏年份的陈皮中均存在,只是含量不同。其中1年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左旋玫瑰醚(cis-Rose oxide)、2-庚酮(2-Heptanone)等。3年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松油醇(Terpineol)、癸醛(Decanal)等。7年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庚醛(Heptanal)等。12年陈皮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2-十一碳烯醛(2-Undecenal)、辛醛(Octanal)等。通过GC-IMS技术分析陈皮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可鉴定陈皮的陈化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陈皮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